被遺忘的村莊六年級作文

被遺忘的村莊六年級作文

  這一年寒假,老媽不顧我的哀嚎,硬把我帶到了農村,臨走之前,我撫摸著即將分別的電腦和未看完的一摞書,安慰自己:沒關係,只要一個星期就回來了。而在除夕前的兩天,我們一家出發了。

  一下車,一座座平房映入眼簾,一條條小徑在房子間縱橫交錯,紅豔豔的點綴著土黃色的小房,小孩子在自家的小院中玩耍放炮,飯菜的香氣縈繞在房子間,縷縷炊煙緩緩消失在天際……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我的想象而已,在未到農村之前,我一直在腦海裡保持著這樣的遐想。

  經過三個小時的奔波,我們來到了姥姥所在的村子門前那幾百畝地。歪七扭八的溝壑佈滿一條條莊稼地之間的小徑,車子搖搖擺擺地艱難行駛著,雖然媽媽曾也是在這裡土生土長的孩子,但在經歷了幾十年時間的變遷後,也不再熟悉這片生她養她的故鄉,我們在萬里“黃土高坡”之上迷了路,爸爸只好下車詢問一旁放羊的老大爺,老大爺指手畫腳、熱情洋溢地解說村子的方向,還告訴我們最佳的路線,再三道謝之下,爸爸開心地回到車上,一路和媽媽一唱一和讚歎:“嘖嘖嘖,人家農村人就是敦實好客。”

  在滿車的讚歎聲中,我們到達了姥姥家的村子,看到村子時我立刻傻掉了,雖說依舊是排排小平房,但如果不知道的話,還會以為這村子已經荒掉了,清一色灰黃的小屋間總有著殘壁斷垣,沒有小孩子,沒有熱鬧的切菜聊天聲,看不到縷縷炊煙升空,村子靜的可怕,唯有那屋子上所貼的鮮豔的對聯告訴我們這裡還有人居住。

  又是一番艱難地尋找,坎坷之下終於來到了姥姥家,聽到車進院兒的聲音,院子裡的狗反應最為激烈,汪汪地狂吠著,姥姥滿臉笑容地出來迎接我們,邁進屋子,灶臺上的大鍋咕咚咕咚地煮著肉,燉肉的'香味在屋內繚繞,一頓飽餐之後,媽媽和二舅媽兩人坐在炕頭上聊起了天:“現在這村子裡是不都沒年輕人了?”我還正納悶這村子怎麼了,一聽她們聊起這樣的話題,連忙支起耳朵傾聽。“可不,全都走了,現在剩下最年輕的也就是我們這一代了。”我一驚,因為二舅媽已經五十多了。“那這村子最後也是個往下荒。”“都荒了好幾家了,咱家門口前面那王老婆子家就荒了。”“學校現在沒人了?”“是了,小孩子都去商都念書去了。”聽到這,我突然想迫切地出去轉轉,看看這個即將消逝荒蕪的村子。

  村子出乎我意料的小,僅是往北走了大約一百米就已經走到了頭,往東西南也如此。村子裡真正住著人家的也就八成,到處都是荒掉的小屋,破碎的玻璃在殘壁斷垣間散落著。在村子盡頭我找到了媽媽口中的學校,三間平房,總共加起也不比我們的教室大多少,殘破的圍牆上還保留著當年的大紅字:“一切從娃娃抓起。”一路上所碰見的寥寥無幾的人多數也是風燭殘年的老頭老太太,見到我總是咧開嘴燦爛地微笑,我不禁感嘆:“這樣下去,這個村子終究必須也是荒掉。”

  站在村子邊緣的田埂上,風呼嘯著從耳邊拂過。我不知道還有多少像姥姥家這樣被遺忘的村子,人們為了追求更完美的生活,更豐富的見識和知識,走出村子來到城市打拼,村子固然是被遺忘的。與城市生活相比,村子裡的生活確實過於有些令人難以接受,然而村子裡也有很多大城市所沒有的東西,比如那些城裡所沒有的風俗習慣,在這些的背後是幾十年所沉澱的文化底蘊,若村子荒掉,那這些必然最終是消逝。到底是該走出村子,迎接高科技發達的大城市生活,還是留在村子,繼承那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風俗生活習慣?前者固然是好的,然而放棄後者所損失的也令人傷心。但我所想的終究是紙上談兵,所有人在面臨選擇時幾乎無一例外選擇了前者。時代的前進和發展快的令人跟不上節拍,那些被稱為跟不上時代腳步的東西總有一天會被遺忘、消逝、消失。

  站在田埂上,側耳傾聽,呼嘯的風聲中,能聽到這個即將消逝被遺忘的村莊的自白、留戀、或者哭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