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範文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範文

  該書是蘇聯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書共分為四部,從1928年開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靜靜的頓河》讀後感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1

  我成長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歷過戰爭,戰爭對我來說,僅僅存在於小說中或環球新聞報道中,但靜靜的頓河看完,我覺得自己隨主人公格里高利一起走過槍林彈雨,冒著炮火向著未來邁進,多麼沉重的一段旅程!心靈和身體都疲憊不堪,再也沒有什麼比戰爭更能考驗人性的了。

  主人公第一次在戰場上殺第一個敵人的場景讓我永生難忘。他本是個善良的小夥子,心裡還懷著純潔火熱的愛情,可是他在自己也搞不清楚為什麼而戰的情況下,稀裡糊塗的殺人了。一旦戰爭的巨輪往前滾動,誰也不會有空或有膽去想為什麼而戰,只是本能地讓自己避開死亡。主人公沒有文化,沒有見識,一心只想打完仗回家跟心愛的女人廝守,為此他麻醉自己的心靈,儘量不去想那一張張死去的臉孔和他們身後的父母妻兒,他不得不這麼做,求生的本能驅使著他前進,在戰場上心軟的人就是死神最愛光顧的人。

  戰爭把他的心揉碎了,掰開,慢慢又長合,長合之後又撕開,扯壞,再長合的心就完全變形,很硬很空了,隨便一敲就支離破碎,再也拾不起了。他失去了兩個最愛他的女人——妻子和情人,尤其是他深愛著的情人,勇敢無畏的跟著他逃難的阿克西妮亞,他親眼看著她中槍死去,連最後的道別都沒有機會說。

  埋藏完情人,就像埋藏了他自己的一生。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女兒相繼死去,在這世界上的唯一牽持就是幼子,他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的抓住了這個信念,勇敢的面對了自己一直在逃避的現實。戰爭中,個人的命運是如此的渺小,在歷史的洪流中有很多像主人公這樣被迫前進分不清該如何選擇立場的人,他們只能依著本能隨大流前進,而他們的本能往往和歷史背道而馳,悲劇就此而生,對此我們毫無辦法。

  雖然不能挽救格里高利的悲慘人生,卻能深刻認識到戰爭的可怕,從而更珍惜現在擁有的安寧生活,我要竭力看清自己的命運,在需要抉擇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永別了,靜靜的頓河,我不忍看第二遍了。誰也不想經歷兩次戰爭,看著美好的東西再次被毀滅,看著善良純樸的人再次被戰爭摧殘,看著不計其數的無辜生命再次消失,這真是最最殘忍的事了。我再也承受不起。

  戰爭的時候,上帝不存在。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2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一部力作。此書共分為四部,從1928年開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肖洛霍夫這部處女作一經問世,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被人稱作“令人驚奇的佳作”,“蘇聯文學還沒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說”。此書於1941年獲斯大林獎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蘇聯作家。

  流淌在俄羅斯廣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炎炎的南方色彩,為我們描繪著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蘇聯國內戰爭期間頓河兩岸哥薩克人的生活畫卷。小說有兩條情節線索,以麥列霍夫的家庭為中心,反映哥薩克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兩條線索,縱橫交叉,層層展開,步步推進,將讀者帶進了風起雲湧的哥薩克鄉村生活,與書中的人物共嘗悲歡。

  在秋天的下午閱讀《靜靜的頓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陽臺外清爽的藍天,剎那間的心思已經飛到了遙遠的頓河邊上,我自己化身為頭戴制帽腳蹬長靴的哥薩克,四下是如煙的大草原,耳畔響著哥薩克的古歌:“不是犁頭開墾出這沃野千里,開出千里沃野的是戰馬鐵蹄,千里沃野種的是哥薩克的頭顱,裝扮靜靜頓河的是年輕寡婦……”這是讀者閱讀的造化,也是小說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夠與作者面對面,那麼在兩個人的對視裡必定都是會意的微笑。

  頓河之美在於肖洛霍夫用細緻入微的筆觸描繪出的哥薩克世界,這個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樣構建出來的,而是對土地與人的情感宣洩。基於作者對頓河的熟悉,使得他對每一個細節和人物的刻畫駕輕就熟,幾個主要人物的描寫有渾然天成之感,格里高力在白軍和紅軍中的搖擺不定;阿克西尼亞對純真愛情的執著追求;潘捷萊性格暴躁一言持家但對親人憐愛交加,娜塔麗婭的善良美麗卻性格剛烈。每一件相關事件的發展,你會發出這樣的感嘆:人在這個時候,就是這樣的!而不應該是別的樣子的。

  哥薩克既是士兵又是農民,士兵在歷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鎮壓者的角色,農民則永遠處於被壓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薩克人身上,這二者融合的是那麼自然。馬,酒,槍……這些元素反覆出現在小說中,成為哥薩克人的一部分,既是頓河畫卷中的點綴色,有時候又成為小說的主旋律。只有粗獷的民族才於這些詞彙連線在一起,當這些詞彙成為一個民族的歷史符號時,讀者就會感知到這個民族的成長之路是從血與火中走來的。這些人物和事物從開篇起,就像山巔初融的雪水,每個哥薩克都是一顆微小的水滴,組合為一體時就迸發出巨大的感染力,讀者在閱讀時會被這緩慢但不可阻擋的力量推動著,盡情體會哥薩克的粗魯野蠻、單純幽默,保守和卑微,會認識一群奴隸的後裔,一群不屈的戰士,一群小農意識支配下的農民和無政府主義者,這些人性的魅力貫穿全篇,使得小說成為和諧統一的整體。

  按照鏡頭構建法的分析,《靜靜的頓河》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算是近景,人物所處的戰火烽煙是中景,在這一切的背後的遠景,則是絢麗所彩氣象萬千的頓河風景畫,從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厭其煩地描繪著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頓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葉,每一朵蒼穹上的繁星,還有春水氾濫中的魚群,麥浪翻滾中的大雁……只有在俄羅斯民族那樣寬廣的土地上才能誕生這樣的情感,只有這樣的土地才能誕生這樣的作家。一個蜷縮在城市衚衕中作者永遠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體會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遠弄不懂,為什麼有的作家會痴迷於描寫高天上的流雲和草地上的蝴蝶。

  《靜靜的頓河》讀後感 篇3

  毋庸置疑,《靜靜的頓河》是一部好作品,是經得起時代的驗的文學經典。然則值得注意的是,這部長篇小說是蘇聯主流文學中一個極為特殊的文學現象。這部作品居然被蘇聯官方接受和認可,並且還竟然一度被官方視為主潮文學中的一部“紅色經典”,顯然是有一定的不為人知的歷史背景。關於這部作品問世過程中的蹊蹺已有許多考證文章進行了論證。

  讓人驚訝的是,該小說無論從哪種角度去看,都是對斯大林時期蘇聯主流文學中的烏托邦情愫的顛覆,其反烏托邦情感是異常明顯的。將這部史詩性鉅著當做“紅色經典”去閱讀著實是許多年來蘇聯和中國讀者的“荒謬邏輯”,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倒是在“文革”期間,當肖洛霍夫在中國“反修防修”運動中“不幸”淪為“最反動的作家”,他的《靜靜的頓河》也隨之成為最大的“毒草”時,中國人才陰差陽錯、歪打正著地看出了這部作品對蘇聯30年代主潮思想的顛覆。

  這部史詩般的鉅著真實地表現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結束這個動盪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鬥爭。他們的心酸、苦楚、旺盛的原始生命力、對土地的眷戀、蠻性與善良相交織的質樸的本性,均在男主人公葛利高裡和女主人公阿克西妮婭、娜達莉婭身上體現出來。他們的痛苦與悲哀,歡樂與幸福均來自他們真實的人性。而小說主人公葛利高裡·麥列霍夫在紅軍與白軍之間的猶豫選擇和最後的迷茫,隱含著社會的悲劇和歷史的荒誕性。小說一方面出色地描繪了哥薩克人本真的生活。

  他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片沃土上,勞動、戀愛、繁衍,純樸而煥發著生命的激情。葛利高裡與他的情婦阿克西妮婭之間的情愛,正體現了他們生命力的旺盛與衝動。另一方面,小說刻畫了布林什維克們的殘酷與冷漠。小說中對布林什維克黨員彭楚克和柯謝沃依的描寫,突顯了他們身上的殘酷無情。他們在作家筆下成了革命的機器,成了政治原則的'化身,他們的自覺性與葛利高裡的本真性成了鮮明的對照。布林什維克領導的紅軍將革命風暴帶到了寧靜的頓河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哥薩克農民們被迫迎來了歷史的變動。葛利高裡在這場殘酷的動盪中必須做出人生的選擇。

  他選擇的標準其實很樸素: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只要誰能使他自由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想吃什麼就種什麼,想愛哪個姑娘就去追求,無拘無束地過日子,那麼他就跟誰。葛利高裡是個自由純樸的哥薩克,他在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徘徊正是出於這種樸素簡單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此簡單的要求,在那個殘酷的年代裡,也無法實現。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都無法滿足葛利高裡這一最基本的生活願望。最後,他也只能抱著冤死的阿克西妮婭的屍體,緩緩走向沒有出路的未來。

  革命究竟給普通的哥薩克農民帶來了什麼?從小說悲劇性的結尾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某種暗示。小說對蘇聯國家烏托邦主義的顛覆是相當明顯的。也正因為這部小說所具有的鮮明的反烏托邦性,使得它在蘇聯斯大林時期的主流文學中顯得十分特殊。然而,應該說,這部身份可疑的主流文學作品,在客觀上為斯大林時期並不景氣的蘇聯主流文學寫下了最精彩的一筆。

  小說對哥薩克人生活的真實到位的描寫,對他們情感世界的準確深入的展示,對歷史悲劇性的深刻把握,均顯示出作者第一流的筆法。這對於年僅20多歲的作者來說,更顯得難能可貴。而肖洛霍夫在他以後4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再也沒有了如此出色的藝術概括才能。的確,將60年代那個頤指氣使的揮舞意識形態大棒的文壇政客肖洛霍夫與《靜靜的頓河》的作者聯絡在一起,著實也容易引起人們的疑惑。這也許成了後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對這部鉅著的作者權產生爭論的重要誘因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