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法工作讀後感

幹法工作讀後感

  導語:讀一本書相信大家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分享讀幹法工作後感的作文給大家參考下吧。

  【篇一:幹法讀後感】

  《幹法》,一本字數不多、封面普通的職場書籍,卻有著仙丹令人脫胎換骨化境般的效用。一段時間的埋頭狂讀,一陣淋漓酣暢之後,心裡有種說不出的痛快。我想這就是心靈的陶冶。它猶如是這位經營之神激情燃燒時所散發出的馨香,薰陶著你我。同時,它又像是一劑良藥,診治和重塑著你我的“心格”。

  縱觀當今的大學生,初出茅廬的我們,才華不比諸葛,桀驁卻勝過張飛。一些典型的病態在我們身上顯露無疑。比如,學生思維的沿襲——把工作當成作業來做;再者勞動價值觀的缺失——認為“做得再好,所創造的價值都是公司的,沒必要那麼傻”。我想也正是為此,《幹法》才體現出其價值。

  態度決定一切,持續的意志可以換來無窮的力量。用一個新人的眼觀去審視,我想這句話是稻盛和夫先生給所有新人的忠告的總結。誠如書中所指出的那樣,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進入自己期望的公司,而其中只有極少的人會被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職位。我們所要做的是去積極的面對,去接受,懷揣激情,充滿希望。一個熱愛生命的人,是不會消極地工作的。

  “喜歡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艱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當你全身心投入了一件事,就會有一種堅強的意願。這意願就會慢慢滲透到你潛意識當中,平時它可能不出頭,但在無意識中它會突然閃現,併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這種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稻盛和夫先生所信仰的“神的啟示”。稻盛和夫的一生詮釋了人生如何以專注的姿態開出絢爛的夏花。他就是那一株只鍾情於太陽的向日葵,卻芬芳異常。

  熱愛工作,融入生活。

  【篇二:幹法讀後感】

  《幹法》這本書是我所讀的'第二本日本作家的書。初拿到《幹法》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想制度不同環境不同的兩個國家,他所寫的書……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讀這本書。慢慢地我發現我所想的不一樣。對於稻盛和夫那種近乎完美的工作態度讓我感到震驚。《幹法》這部書中以當今時代年輕人,人生觀、勞動觀、工作觀的偏離和缺失為歷史背景,結合自己傳奇一生的實踐經驗,詳細闡述了人生價值、人生的意義,工作的目的、方法、境界,稻盛和夫從加強個人修養、追求高目標、創造性地工作、人生方程式等四個方面闡述了此書的主要內容。讀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確實讓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態度與目的。樹立正確的工作觀和勞動觀。

  整本書通讀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稻盛和夫提出的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而給工作和人生帶來碩果的正是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其中,思維方式最為重要。要度過幸福的一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業做到最大就無論如何必須具備正確的、正面的“思維方式”。而給工作和人生帶來碩果的正確的“思維方式”是:“積極向上、具有建設性;善於與人共事,有協調性;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能同情他人、寬厚待人;誠實、正直;謙虛謹慎;勤奮努力;不自私,無貪慾: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剋制自己的慾望等。正是這讓我想到了我的工作,我開始那我自己與稻盛和夫說提出的觀點相比較。我發現之所以我是平凡人而他卻成為大師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著大多數成功人士的共同點,他們沉著冷靜,能忍耐、有魄力、不僅有遠見、具有責任心、並且還有一個寬廣胸懷、一顆勇敢的心。他們擁有著強大內心…。而這並不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而是在他們經過磨難,經過不懈努力,經過臥薪嚐膽,經過無數的磨鍊所造就出來的。讓他們擁有強大的內心與厚重的人格。

  老人常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但也要看怎樣樣去理解。有人把它理解為胸無大志苟且過日。有人認為人在崗位上就應該作好應有的事情,哪怕你明知道後天就要還俗了,但是今天你還是和尚,作為和尚要去撞鐘。估計在稻盛和夫看來應該就不是這個樣子了吧。估計他會想既然是撞鐘怎麼樣才能撞得更好吧。想想我現在的工作,作為一個老師一個好老師所教給學生的不應該僅僅是書本的道理,而應是透過言傳身教給學生樹立起一個做人的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老師的我更應該積極地向學生傳送正能量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關注細節、追求極致、追求完美。對自己苛刻再苛刻。而且要做一個自燃型的人,最先對事物開始採取行動,將其活力和能量分給周圍人的人。

  更何況同稻盛和夫相比較我比他幸運多了。當初的他想成為一名醫生,卻進入到了陶瓷廠。而我卻如願以償的站上了講臺。對於他來說幸運的是他是一個對完美近乎苛刻的人,它擁有的厚重人格幫他走上了成功之路。而我卻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失了方向。不過好在懸巖勒馬為時不晚。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們要給自己設定不同的目標,堅持不懈的去完成它。這樣才能促使我們走向成功。

  和自己的工作談場“戀愛”。只要喜歡了,愛上了就能不辭辛勞,不把困難當困難,埋頭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頭工作,自然而然就能獲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獲得大家的好評。獲得好評,就會更加喜歡工作。歡樂和幸福總會從辛苦的彼岸露出它優美的身姿。

  《幹法》這本書讓我明白,在工作的道路中,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善於去發現美,善於思考。要積極樂觀的去面對。要敢於堅持,享受嘲笑。要努力攀登,只有這樣夢想才會照進現實。

  【篇三:幹法讀後感作文】

  整整用了三個晚上,看完了稻盛先生的《幹法》,感觸良多。這是稻盛和夫以78歲高齡出任日航CEO之後推出的第一本書,也是稻盛和夫首次與讀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該書一經出版,不到一年再版19次,月銷量最高達到20萬冊。稻盛先生結合自己70餘年的切身經歷所獲得的工作經驗,與我們探討工作真正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績,為身在職場的我們點燃了指路明燈。

  一個人白手起家一生能夠創立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就足以贏得世人的尊敬了,稻盛和夫在42年的經營生涯中,一手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卻在退休時把個人股份全部捐獻給了員工,自己皈依佛門,轉而去追求至高財富--提煉心智。他認為,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過程。有了這樣的超脫和追求,使得稻盛和夫得以擁有了俯瞰人生的視野,這讓人十分的敬佩。

  這本書給我最深的體會是讓我真正明白了,“人為什麼要工作?”在現如今這個充滿浮躁和功利的就業、職場環境中,很多人總是憤恨自己的懷才不遇,在工作中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他們只看到別人成功、光鮮的一面,卻往往看不到別人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他們把“努力工作”、“拼命勞動”看得毫無意義,追求和夢想著不勞而獲、一夜成名。甚至對積極工作的人報以冷笑和鄙視。而稻盛先生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只有理解了工作的意義,全心全意的去投入工作,你就能度過幸福的人生。

  稻盛先生在這本書中告訴了我們:“工作是一種修煉。”工作能夠造就人格,努力認真的工作能夠扭轉人生。作為一名金明小學的老師,我非常的熱愛這份工作,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但有時工作中的勞累、孩子們的頑皮、家長們的不理解,也讓我非常想發發牢騷。有時候想想,既然有個別孩子的家長都不在意自己孩子的學習,那麼我為什麼還要如此執著的幫助這些孩子提升不太理想的學習成績呢?我的努力和辛勞又能得到什麼呢?但是在看完《幹法》這本書以後,讓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稻盛先生教會了我們,工作真正的“幹法”。

  稻盛先生教會了我,首先要堅持“愚直地、認真地、誠實地”投身於自己的工作,長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慾望。熱衷於工作,還能鎮住憤怒之心,也會無暇發牢騷,而且日復一日努力工作,還能一點一點提升自己的人格。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練人格的修行,這樣做就能磨練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而透過這種心志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能隨之提升。

  對於每天的工作,我們要老老實實地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評,認真改進。這樣度過反省的每一天,我們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敗,而且有利於在人生中提升心志。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歡自己的工作、如果不行,就強制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對待自己的工作,要像經營自己的事業一樣,精益求精,永遠高標準的要求自己。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多樸素的觀點啊,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辭辛苦地工作,不只是為了滿足物質上的需要,更是為了磨礪個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內心,進而提升個人境界。

  當工作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放棄;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工作中體驗到的快樂;當工作成果受到別人的褒獎時,就要誠摯地表示感謝。繼而將這種快樂和感動當作精神食糧,然後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工作當成是一個生命體,傾聽來自工作的聲音,和工作談心,對工作進行仔細的審視和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問題的所在,從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稻盛先生曾總結過一條成功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或稱努力)×能力。可理解為要度過幸福的人生,把工作做到最好,必須具備正面的思維方式、堅強的意志和優秀的能力三種因素。它們不是簡單的相加關係,而是相乘關係。相乘就意味著結果可能會是負值或零,如思維方式不正確,結果就是負值,如意志和能力不足,則結果可能是零。能力基本由上天賦予,熱情則完全由後天培養。全書圍繞這一公式,娓娓道來,令我們領悟到許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