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娃的高地》讀後感1500字

《灰娃的高地》讀後感1500字

  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女孩。放假了,我便如飢似渴地讀起了《灰娃的高地》這本書。這本書是由幾個小故事組成的。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作者是曹文軒,他是當代著名作家、評論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學現當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客座教授,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主要文學作品集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青銅葵花》、《我的兒子皮卡》等。主要學術性著作有《中國80年代文學現象研究》、《第二世界——對文學藝術的哲學解釋》等。獲省部級學術獎、文學獎40餘種。其中有國際安徒生提名獎、中國安徒生獎、國家圖書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中國圖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宋慶齡文學金獎、中國作協兒童文學獎、冰心文學大獎、金雞獎最佳編劇獎、中國電影華表獎等獎項。

  風哥哥寫的是哥哥是風,自然的饋贈.風嘛,捉摸不到又如影隨行,吹動著弟弟在土地上奔跑.哥哥變成了風我想這不是謊言,這是生的善念。算起來他也寫了二十餘年的孩童了,尤其是年輕時,有段時期執著於刻繪,捨不得放棄人物任何可能的跳動,讓他們機靈、歡樂、蓬勃、有時入微。時間久了,翻到摸索出人物的生動並不全依賴於描繪。風哥哥就沒有雕刻眉目。這樣的寫法是將細密的肖像畫揉開了墨,融進風裡去了。

  海邊的屋這個故事沒有起伏的情節,看完後我心裡格外鬱結。初去北京的那幾天,每擁擠在長途的人流中時,我總能想起離別的故鄉,遙遠的麥田。那是我的成長地。無論春秋枯榮,帶給我的都是自由的靈魂:我可以迎面躺下,可以肆意奔跑,可以暢快的撲倒在泥地裡。每當我撥開麥田盡頭,走進高樓林立間,總不免多了外鄉人的侷促。越是走進塵囂,越是擔憂麥田還是否安好。在這個繁複紛雜的世界裡,我們是否還願意想起,我如何而來,緣何生長?海邊的屋於爺爺,就像是麥田於我。也許等我老得像爺爺那樣的時候,我的麥田也會像這座孤獨的屋一樣,被喧囂吞沒。我也會像這個沉默悲傷的老頭親手燒去它,好讓燙人的火一直燒在心尖上。

  山羊不吃天堂草一章中寫的是感官是最能將情緒帶進文字的表現方式。馬爾克斯就在孤獨書寫裡用盡了氣味,描寫撲面而來的虛空時界。我描繪更多的,是色彩。灰暗的小豆村與白茫茫的羊群,蒼黃貧困與綠瑩瑩的希望。色彩原是沒有生命的,帶著思索的目光望上去,色彩才會生機勃勃。譬如白色,是蒼涼還是純淨?又譬如這些羊群,是執拗還是壯烈?

  灰娃的高地這一章既是最重要的一章又是我最喜歡的一章。故事中,灰娃家有光輝的過去,但現在只剩下一座茅屋,家徒四壁,到處都是裂縫,有個跛腳的`爸爸,愛喝酒,喝醉了就喜歡誇讚自家的東西,灰娃只有十三歲,沒有其他孩子那麼機靈,不喜歡說話。經常被家境不錯黑葵欺負,鎮上孩子都不愛搭理他,就連撿來的小狗最後都放棄了他,在這樣的環境下習慣了孤獨。默默的堅強地生活著。有一次,灰娃在自家的大墳上和稻草人玩攻打遊戲,墳上有很多茅針,黑葵帶著一群找事的孩子看見了,都紛紛來尋找,一邊找一邊吃。灰娃站在墳上說:墳是我家的,但孩子們都不聽,灰娃撿起一根棍子來趕走他們,他一會打這個孩子一棍子,一會給那個孩子一腳,但孩子太多了,不起作用;隨後灰娃想起了碎磚和瓦片,拿著就開始扔,很多孩子都被擊中了,不時傳來哎呦,哎呦的叫聲,但是人數太多,寡不敵眾,那幫孩子又都重新上了墳頭,灰娃只能拿起棍子抵擋寡不敵眾,摔下了墳頭,那幫孩子取得了勝利。灰娃只能忍受他們的欺辱,無可奈何。最終,灰娃終於重新登上了墳頭,趕走了那群孩子,自己也身負重傷。我覺得灰娃很勇敢,同時也很可憐。

  曹文軒的這本書讓我知道窮苦的鄉村孩子是怎樣長大的,他們的童年生活是多麼的艱辛,讓我們多給他們一些溫暖和尊嚴,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快樂地成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