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的讀後感

《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的讀後感

  《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讀後感450字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雖然是由被翻譯成中文的,在此過程中難免變得晦澀難懂了許多,或許從某種角度而言較低了可讀性,但是仍然震撼心靈,畢竟是一本優秀的書籍,《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讀後感450字。關於教與學,一直以來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問題,而在這裡,帕克.帕爾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對於課堂教師和教育者還是其他崗位的人,這本書都代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這本書帶領我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們出於情感的原因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卻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於無力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著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這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複雜的網,這張網聯結著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絡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於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著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學勇氣》震撼我的還有它對恐懼文化的詮釋。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麼大的差距……因為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抗爭、奮鬥,終於,有了小小的收穫,然成功的喜悅尚未遍及全身,便發現自己早已因此疲憊不堪,只不過成功之前是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未覺著累而已;倘若拼搏、抗爭、奮鬥失敗,那更懊惱不已,覺著自己沒有功勞連苦勞也忽略不計了。於是忍不住感嘆:人是多麼渺小,以人個體之柔弱真的根本無法和那些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嘆過後,很多人會選擇再戰,當然也有人會選擇逃避,喪失鬥志,從此消沉。

  《教學勇氣》這本書就像陳年釀酒,是越讀越香醇。這也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書,能帶領教育者們,對教學生涯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教師、和教師相關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讀後感450字

  我並不是一個非常愛讀書的人,我是在帶著完成讀書任務的情況下開始讀《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這本書的。慢慢地,我被書裡的30位優秀師教師的教育理念吸引著,我不禁想到這樣一個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儲存著一種古老的生活儀式,當族裡某個人行為有失檢點而犯了錯誤的.時候,族長便回讓犯了錯誤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開亮相,以示懲戒。每當這時,整個部落的人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從四面八方趕來,將這個犯錯誤的人團團圍住,用讚美“教訓”他。

  圍上來的人們,會自動分出長幼,然後從最年長的人開始發言,告訴這個犯錯誤的人,他今生曾經為這個整個部落做過哪些好事。每個族人必須將犯錯誤人的優點和善行,用真誠的語言敘述一遍。敘述時既不能誇大事實,也不允許出言不遜,而不能重複別人已經說過的讚美。整個讚美的儀式,要持續到所有族人都將真面評語說完為止。

  巴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們對待犯錯人的態度是:儘管你犯了錯,有了缺點,我們依然愛護你,關心你,接納你,既然你曾經為整個部落做過那麼多的好事,善事,有著那麼多的優點,那麼,請你認真的反思,然後心悅誠服地改正自己的錯誤。我們整個部落的人都堅信:你一定具備改過向善的信心與能力。

  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這樣嗎?對於受教育的學生來說,畢竟由於方方面面的因素導致他們的心智發育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可以這麼說,沒有不存在問題的學生,只不過存在問題的表現不同而已。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學生有了問題或是犯了錯誤,作為教師該怎麼辦?

  可以簡單的訓訴,可以粗暴的批評,甚至可以來點體罰……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實實在在給我們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動的課,那就是“鼓勵”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讚美的方法“教訓”人,其實並不比訓斥的效果差,只不過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的不少教師缺少這種思維方式,就覺得訓斥來的乾脆,從而運用的“得心應手”;而要將“訓斥”改為“讚美”,有時只要改變以下思維方式即可。

  《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這本書,帶給我一種與眾不同的教育藝術:讚美我們的孩子,讓他們既能發揚自己的優點,又能正視自己的缺點。我會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運用這一教育藝術,希望它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讀後感450字

  這段時間閱讀了《給數學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這些建議給所有的新、老教師及時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該得到的幫助和培訓:為“教”和“學”提供即時而有效的指導;為新教師提供各種實用的教學技巧;促進新教師和教師指導者之間更多的探討和互動;為老教師提供有益的指導方法和案例;為任何有意於自身提高的教師提供了素材。這些建議和一些觀點,對於當前的數學教育者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幫助。數學是當前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從小學甚至幼兒園開始,直到大學畢業,都離不開數學,數學幾乎成了我們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又有多少教師真正思考過,數學教學,我們應該追求什麼?

  我想,數學教學內容首先要精簡和目的明確。一節課40分鐘,學生的學習精力是有限的,選擇恰當的學習內容,特別是抓住課的本質內容,就會顯得既精又簡。

  教學過程要簡化。數學學習本來應該是一件簡單而快樂的事情,有些教師的課堂設計使許多原來簡單的課堂變得紛繁複雜。有些教師為了"作秀",特意設計一些障礙與陷阱,搞到學生大半天摸不著頭腦,反而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學設計應該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教學過程簡潔明瞭,輕重得當,沒有那種費盡心機聯絡生活只為理解某一概念的做法,收穫甚好。

  使用教學媒體要適當。起初,多媒體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實踐證明,過多使用多媒體會引起學生的視覺疲勞,還會削弱學生對課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體課件不是萬能的。我們還是要以常規媒體為主,多媒體為補。有些教師過分的依賴多媒體,到了沒有多媒體就上不好課的思想,這是不合乎教育教學規範的。關鍵時候可以用。其實只要我們吃透教材,把握好學生,課堂教學照樣可以很成功。

  總之,我讀了《給數學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我受到很大的啟發,我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努力,使自己在教學中更成熟。

  《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讀後感450字

  初看《和教師的談話》這本書,覺得它很枯燥,沒興趣沒什麼耐心去看。但是為了寫讀書心得,於是耐著性子認真地看了一遍,沒想到還有些收穫和啟發。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師”這個詞,毫無疑問,在紛繁複雜的人生社會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群體中居於一定的地位,具有相當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諸多學者對此作過精闢的的論述。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作者還認為,在教育工作中的缺點之一,就在於教師雖然不否認自己有著教育學生的任務,但是常常把它們看成次要的任務。我很贊同作者的觀點:一、作者只是認為教育工作沒有和教學有機的結合起來,但我認為教師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體,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學工作上去。二、我個人認為教師就是應當在教學時間內上好自己的課,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著幹這個想著幹那個,因為論文以及其他活動影響自己,特別是新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三、我覺得每個教師都渴望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而不是一味培養自己比較眷顧、看重的人,如果長久下去,勢必會嚴重影響教師的教學進取心。

  那麼,到底教什麼?如何教?教師在學生面前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愛學生?如何用正確的愛去教育學生?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因為恐懼不敢跟父母傾訴苦惱,日積月累,孩子們缺乏誠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覺得,教書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讓孩子們形成健康的人格,對孩子終身發展來說,總是有益的。而透過多途徑瞭解孩子,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歡樂和憂愁,恐怕沒有比這點更重要的事情了。

  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對於學生的學習也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每天,我們都有責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玩耍,他們的世界應該有藍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歡快的笑聲。“學生的很多命運,其實掌握在教師的手裡”,所以,只要記牢這句話,你一定會努力的。

  作為一名老師,面對這樣有獨特生命的“精靈”,我們不必去美化他們,但是又不能迴避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而是要寬容豁達,善待他們。而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句話“用陽光的笑容對待陽光的學生,我們的教育必定會充滿陽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