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讀本》的讀後感

《師德讀本》的讀後感

  本學期,學校繼續開展讀書活動,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真研讀了《師德讀本》發現:作為專業工作者,教師要有獨立處置教育事務的責任和權力,如何做好這些,我個人認為應從提高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而“慎獨”就是提高方法之一。

  “慎獨”一詞出於《禮記》中的《大學》篇和《中庸》篇,近代,少奇同志曾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一書中,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他說: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而不做壞事,這就叫“慎獨”。追根溯源我透過查詢《禮記》我找到書中的原文和朱熹注: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

  朱熹的理解,這段話是說,小人獨自一人的時候,常常幹出不好的事情來,然而從他見到君子後試圖掩蓋自己惡行來看,他並非不知道應該為善去惡,只是一到一人獨處,無人監督的時候,便故態萌發。然而既然偽裝並不能真正掩蓋自己,所以就應當引以為戒,“慎其獨”,過好獨居這一關。

  從這種意義上講,可見教師道德的真實水平,只有在“獨處”的情況下,才能真實完善地表現出來。這種“獨處”的.情境,就是教師透過內省和自我反思的方式尋找自己的道德發展缺陷,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道德發展狀態的最佳時機。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大學》中這段文字開篇“所謂誠其意者”、“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這個誠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而《中庸》中慎獨是道的體現,那何謂之道也?我於是利用了網路這個手段來幫我解釋這個問題,在《哲學研究》2004年第3期我看到梁濤的一篇《朱熹論“慎獨”》一文,使我更加深入體會了“慎獨”的含義。書中認為仁義禮智聖和諧相處,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才能得之於心,才能稱為是“德”,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而之所以要誠其意,是因為我們的內在的意志、意念往往決定、影響著外在行為,有何種意志、意念就會有何種外在表現,故作為一種修養方法,慎獨強調首先要端正內在意志、意念,從根本、源頭上杜絕不善行為的出現。 教育對於教師具有特殊的意義。不僅要教育別人,而且應當教育自己,使自己達到理想的境地。教師既然選擇了培養和教育的事業作為自己一生的使命。因此教師一生中師德的培養具有更加崇高的意義。如果希望引導學生走正確的道路,激發學生對真和善的渴求,使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最高的發展,那麼我們只有從完善自身做起、從“慎獨”做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