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南中學教育資訊化建設規劃工作計劃

沙南中學教育資訊化建設規劃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沙南中學教育資訊化建設規劃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導方針,緊密圍繞《市教育基本現代化實施綱要》、《市中小學教育資訊化規劃》要求,積極發展學校的現代化教育技術,探索網路與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普及和運用,全面促進素質教育,以資訊化帶動我校的教育現代化。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劃。

  二、總體目標

  多渠道籌措經費加大對學校教育資訊化的.投入,充分運用學校校園網,進行資源共享,並將改建中考英語人機對話口語考試室,電腦數與學生人數比為1:8,滿足資訊科技與教育的整合需要,使遠端教育資源初具規模。

  進一步改善教師辦公條件,實現辦公管理自動化。在每備課組配備一臺電腦的基礎上,鼓勵教師自己購買筆記本,提高教育教學工作的效率。以構建教育資訊化網路為基礎,全力開發、應用教育教學資訊資源為重點,以促進更新教育觀念,改變教師教育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在規劃期間建立起相當於中等發達國家同期水平的教育資訊化體系,全體師生能熟練應用資訊技能進行教學和學習。著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實現資訊科技教育與課程的整合,提高全體師生的資訊素養。

  三、具體目標

  (一)提高師生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1、45週歲以下教師透過現代資訊科技培訓率100%,透過教育部教師教育技術能力考核達標率95%以上,(由於產假等原因未能及時參加)堅持持證上崗,並與評先、評職考核掛鉤。

  2、提高40週歲以下教師製作、應用多媒體課件及網路的能力和水平。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對全體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

  3、建好網路教室,做到學生上資訊科技課人機比達1:1。進一步購置新電腦和更換舊機。學校申報蘇州市現代化資訊科技教育實驗學校。提高學生用機的配置。

  (二)加強網路建設,提高資源共享及辦公現代化的效率

  1、網路建設。學校建立校園網,將學校透過網路介紹給社會,將網站建設趨向規範完整。各教研組都需在網站佈置欄目,校園新聞定期更新,各教研組共同網上備課,實行資源共享,籌備學校教學教育資料庫。至20xx年前,學校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實行資訊化,人事、教務、德育、總務、財務、資料均上網管理,讓網路成為師生之間、教師之間交流溝通、實現互動的主要平臺,成為教師備課及實施教學的主要平臺。

  2、課程開設。按教育部的相關規定開設資訊科技必修課。高標準、高要求的上好課,充分重視學生技能培養,提高學生從網路攫取知識的能力,搞好新一輪的教師資訊科技培訓,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將教師資訊化技能列入考核,搞好網路管理人員的培訓,加強教師運用網路進行學科整合的教學改革,要求教師逐步實行電子備課,鼓勵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加強學校資訊化教學的教研活動。

  3、制度創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資訊化教學工作的評價制度、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

  (三)提高各項設施裝置的使用效率

  1、校園網硬體設施初步建成,作為廣大教師,他們有使用現代化工作的需求,但又怕用不好,學校應該為他們創設平臺,搭好大框架,使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施展才華,以達到最佳化教學的目的。繼續進行網管人員和對教師進行校園網應用的兩級培訓,使教師知道校園網是利用現代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Internet技術等為基礎建立起來的計算機網路,為學校的教育、管理、辦公、資訊交流和通訊等提供綜合的網路應用環境。

  2、繼續對40週歲以下的教師進行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使教師都能製作個人網頁。學校在現有多媒體的數量的前提下,透過兩到三年的努力,做到班班都有多媒體。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3、建好學校網站

  分學科多途徑(網際網路、書籍、報刊、光碟等)收集資料,語、數、英分年級,有專人負責整理,其他教師配合收集。內容可分為優秀教案、作業、個案分析、課外讀物、作文、好人好事。其他學科按照各科的特點,搜尋資料,然後根據篩選新增至網站。對網站進行定期更換、補充,及時釋出資訊。

  4、構建學校行政資訊化管理體系,實現無紙化辦公,不斷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