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奇妙的克隆》優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奇妙的克隆》優秀教案

  【設計思路】

  教學一篇課文,讓學生理解內容不是最終目的,而是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多方面的能力,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課前讓學生自身利用圖書館,網路搜尋自身需要的資訊和資料,培養獲取資訊的能力。在授課中,採用讓學生讀、說、練相結合的方法,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教學,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充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主動參與意識,激發學生愛科學的熱情,並借本文的知識引導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和寫作方面的拓展。

  【教學目標】

  1、練習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抓住主要資訊,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2、瞭解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學習文中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精神,提高閱讀現代科學文的能力,培養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積累關於克隆的科學知識;學習一定的說明順序,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對克隆問題引發的倫理、道德、法律問題的`認識。

  【教學準備】

  學生:上網或圖書館收集有關克隆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歸納整理,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身的觀點;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由《西遊記》中孫悟空在緊要關頭用猴毛變猴匯入。

  (設計這一匯入語,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渲染營造一種氛圍,激發他們的一種求知慾、好奇心,為新課的講授作鋪墊,激起學生的熱情,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進入本課學習。)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約3000字,要求5分鐘讀完,這是略讀的最高速度,要求能在快速的基礎上,讀懂全文。讀懂的規範,在形式上是辨識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在內容上是篩選本文的主要資訊:用兩個字分別概括四小節的內容,用一組詞語概括克隆技術的程序,用一句話概括克隆的定義

  (閱讀同時用音樂是為了陶冶學生,語文課不只是文字語言的載體,樂曲也是對學生進行美感薰陶的一種方式。)

  這篇科普文章涉和到一些生物學相關術語,教師提供補充註釋,協助學生理解全文。並解釋專業語和通用語並陳是科普文章語言的顯著特徵之一。

  三、篩選資訊,分析課文

  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用兩個字概括四小節的內容;

  2、用一句話概括克隆的定義;

  3、用一組詞語概括克隆技術的程序;

  4、分析本文的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

  四、以意照言,體悟精神

  請同學們搜尋閱讀課文,找出能表示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並加以點評。(生搜尋閱讀課文,圈點批註,約4分鐘)(引導學生分析作者在文中所張揚的科學創作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並結合自身的思想談心得)。

  五、考慮討論,探尋主旨

  課文最後一節的小標題是“克隆技術造福人類”,而末段首句說“科技進步是一首百感交集的進行曲”,既然是“造福人類”,都是“喜”才對啊,何來的悲呢?這裡是不是弄錯了?(生疑惑,看書,考慮)

  六、拓展討論,注重人文

  科技進步是一首百感交集的進行曲,隨著克隆技術的發展,科學家進行了克隆人“的試驗。你對克隆人”的問題如何看待?

  要求:

  1、觀點明確,理由充分。(利用自身收集的資料)

  2、表述清晰、流暢,有條理性。

  (新課標確定語文不只是傳授知識的工具,它還具有人文性,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引導,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同時,此環節很好的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七、思路延伸,學以致用

  生物“克隆”作為一種科學的創作精神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鑑到文章、文學的寫作和閱讀中的,寫作也可以進行“克隆”。

  (講課文的講讀和閱讀寫作相聯絡,引導學生進行有創意的表達和有創意的閱讀。)

  八、安排作業,鞏固所學

  搜尋整理有關電腦的知識,用一定的說明方法,按邏輯順序寫一篇電腦的科學小品,字數500字左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