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黑塞《荒原狼》讀後感500字

赫爾曼·黑塞《荒原狼》讀後感500字

  當年讀書之時,有一友人對黑塞莫名的崇拜,勾引得我們同學都對黑塞好奇。如今終於拿起他的成名自傳《荒原狼》,算是圓了一個慕名已久的心願。

  赫爾曼黑塞的《荒原狼》(1927)是20世紀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曾經在西方,尤其在美國多次引發討論熱潮,比如20年代初面世時,在40年代二戰結束時,以及60年代青年反叛運動時。至今,研究黑塞依然是一種超越國界的國際現象,各種討論層出不窮,從各個角度不斷挖掘黑塞在小說賦予的意義。

  當然也有許多人說,黑塞的小說不太容易讀,也非常不好理解。認同這種觀點,但我也願意從黑塞的出生生平經歷的角度來分享一點自己的感想。黑塞出生於一個篤信宗教的家庭,父親是宗教史學家,母親是傳教士的女兒,而他本人少年時也在修道院的神學院讀書,雖然後來逃出了神學院,但是家庭與宗教的影響始終如影隨行,伴隨一生。他終生不可擺脫地受著宗教的深刻影響與束縛,另一方面又極力掙扎逃開這種宿命的牽引,再加**時社會意識思潮的衝擊與婚姻生活的危機,黑塞陷入精神危機之中。在這部自傳性質的小說中,作者借主人公的故事表達的也是這種陷入精神危機的情緒,以及努力探尋出路,自療並以啟發陷入同樣危機的人們。

  閱讀《荒原狼》的過程非常糾結,我不敢說讀懂了《荒原狼》,其實只想就精神危機聊一點淺薄的想法。在社會壓力與規則的束縛下,主人公自身自稱是荒原狼,是人性與狼性的混合體。這樣的人物內心衝突而痛苦,用現在的`話來形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個臆想的瘋子。在社會約定俗成的秩序中間,他像在走鋼絲,一不小心墜入懸崖----他痛恨卻又無法擺脫,和小時候在神學院裡學習並逃走情形一樣。

  黑塞對這種人類精神悖論的探討,對殘酷現實的分析,常讓人聯絡到現實中那些為利益、為物慾的自私和道德的無底線,人類的未來將走向何方,人還是獸?返回內心,返回靈魂的故鄉,或許《荒原狼》給出了一個鮮明而深刻的答案,這個世界並非人類唯我獨尊的世界,或者還存在一個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再向前走一步,人類痛苦的永恆存在,主人人強烈的自我意識反思背後,當心中有頭惡狼時,人性的覺醒是自我拯救的唯一藥方。這部作品幾十年魅力不消,時間也證明了這種探索與討論的存在價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