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以市場為導向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論文

試析以市場為導向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論文

  論文關鍵詞:市場 大學生 就業指導 體系

  論文摘要:就業工作已經邁向市場,市場在高校就業工作中的基礎性、主導性作用以及對就業工作的影響日益顯現。我們圍繞“以市場 為導向,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這條主線,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目前,我國已經逐步建立起“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學生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大學生就業市場機制,就業工作已經邁向市場,市場在高校就業工作中的基礎性、主導性作用以及對就業工作的影響日益顯現。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充分認識市場的作用,緊緊圍繞就業市場,圍繞,.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這條主線,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樹立“營銷”理念,開創就業工作新局面

  以市場為導向,就要以市場的機制和眼光來解決就業問題。我校根據就業形勢,及時提出了就業工作要樹立“營銷”理念,指出高校的就業工作就是企業“營銷產品”的過程。各高校的就業工作在某種程度上講,實質上是一個創立品牌、搶佔市場、開創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的過程。這不僅是一個觀念的創新、舉措的創新,更是工作方法的創新。以這個理念為根本,我校開創了就業工作的新局面。

  1.把握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準確定位就業市場

  對於高校來講,能否把握市場的需求,生產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是“營銷”成功的前提,也是提高就業率的關鍵。近幾年,根據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發展規劃,我們加強了就業市場調研,根據學校自身的辦學特色、辦學能力、地理位置等,在專業設定、人才培養上緊緊圍繞為河北經濟建設服務,從而確定了發展的縱向座標。在此基礎上,我們與其它同類高校進行橫向比較,根據行業流向、培養人才的效用等要素,對人才市場進行細分,找準自身在同類高校中所處的位置,縱向座標和橫向座標的結合點就是我們的市場定位,從而找準了畢業生的主體就業區域和就業單位。我校以工為主,培養面向企業的人才,理科、文科的專業方向也是側重企業需求,因此,我校畢業生的就業定位是“佔領河北,輻射周邊,努力向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延伸”。有了這個明確的定位,使我們的畢業生就業渠道有了自己的特色。現在,我校學生除了為河北經濟主戰場服務外,已經拓展到了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河南等周邊省市,如2004年有400多人分配到這些地區,而且就業面也已逐漸擴充套件到了沿海經濟發達地區。

  2.強化銷售環節,拓寬就業市場

  我們結合學校的戰略規劃、品牌特色、就業市場預測等情況,在此基礎上制定“營銷戰略”,開展一系列“促銷”活動:每學年初,把畢業生的綜合情況匯印成冊,寄發給近千家用人單位,廣泛宣傳我們的畢業生;積極走出去,到各地市人事部門、人才市場聯絡,與企業溝通感情,鞏固已有的協作單位,並拓寬市場,聯絡新的用人單位;採用“請進來訂銷”的方式,主動邀請用人單位到學校來舉辦各種型別供需見面會、招聘會,我校連續三年承辦了河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市場,每年就業中心組織校內招聘會六、七十場,各學院每年也要分頭組織幾十場;採取社會實踐的形式,編制回訪間卷,到各用人單位進行回訪,跟蹤調查畢業生,及時瞭解用人單位的需求特點及以往畢業生的工作表現,從而為我們提供了第一手市場需求和資訊。透過這些工作,與一些企業簽訂了校企友好協作協議,密切了與用人單位的聯絡,構建了長期友好的協作關係,實現了校企雙贏。石家莊製藥集團、華北製藥集團、三鹿集團、天津田歌集團、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團、山東海龍集團等都是我們校企聯盟的成員。

  3.創品牌特色

  目前,人才市場的需求已經由過去的“單一型”專門人才向“複合型”創新人才轉變,適應市場的需求,在素質培養上創出自己的品牌特色,才能在市場上有立足之地。近幾年,我們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主要提升校園文化活動層次,成功舉辦了藝術大賽、大專辯論賽、校園歌手大賽,演講比賽等校園文化品牌活動,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科技實踐活動成果顯著,建立了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組織豐富的社會實踐內容,暑期社會實踐被中國教育電視臺、河北電視臺、《燕趙都市報》等媒體報道多次;設立大學生科研基金,建立大學生科研立項的評選機制和獎勵機制等措施,每年校內科研立項達八、九十項,極大地提高了大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每年舉辦電子大賽、創業大賽等各種形式的校內科技競賽。並積極組織學生走出去參加大學生科技競賽,我校近三年在全省大學生科技競賽中有六十多項科研成果獲獎,參賽作品最多,獲獎數量、獲獎層次在省內高校名列前茅。在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挑戰杯”競賽中獲一等獎,在第八屆中獲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受到教育部、中國科協、團中央的表彰和獎勵。其中獲第八屆挑戰杯二等獎的武力同學搞的“ZLY系列不孕症診斷治療儀”,沒有教師的指導,完全是靠自己摸索、研製的。2004年河北省大學生科技系列競賽,在科技作品和創業計劃兩大類比賽中,共獲特等獎四項,一等獎八項,二、三等獎共十七項。2003年全國數學建模比賽,獲一等獎。2003年,我校被團中央、全國青聯授予“中國青年科技創新教育基地”稱號。

  由於我們的畢業生能夠適應市場需要,使我校連續五年一分就業率在省屬非師範類高校中排名居前三名,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大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和“省級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二、以人為本,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大學生就業指導是一個系統工程,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體系,是保證學校“銷售”渠道暢通的保障。我們現在形成了“以人為本,以市場為導向,以專兼結合的就業指導隊伍為基礎,以服務為中心,以職業生涯設計、就業觀念引導為重點”的工作體系,並完成了兩個大的轉變:一是從管理職能向服務職能的轉變;二是從單純的畢業生擇業教育,向就業指導物件全程化的轉變。

  1.實施“一把手”工程

  第一,校領導非常重視就業工作,把就業工作視為關係到學校前途和命運的頭等大事,始終把就業工作列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把就業工作作為學校黨政工作要點,多次召開黨政聯席會進行專題研究,提出“必須把畢業生就業工作當成一件大事來抓”,“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要求各學院和機關處室每個同志都要“懷父母情懷,搞好學生就業”,並且把它落在實處,在人力、物力等各個環節給予大力支援。學校黨委書記親自帶隊參加全國人才市場,校長逢會必講就業工作的重要,學校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和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多次帶隊到用人單位回訪,對就業工作給予了高度關注。

  第二,成立校院兩級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工程”,成立校領導掛帥的就業領導小組,並相應建立了學院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小組,實現了校、院“兩級管理”和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學院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班級輔導員“三級工作體制”,每一個部門都有明確的年度工作規劃、具體的工作目標及詳盡的工作進度安排,從機制上保證了就業作的順利進行。

  第三,建立就業工作考核獎勵機制。我校在2000年就把就業工作做為學院班子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年終對就業工作突出的單位進行獎勵,評優時實行就業工作一票否決制。制度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學院班子的積極性,各學院把就業工作當成了學院的重要工作來抓,工作中湧現出了很多先進典型。

  第四,實行主管就業領導定期督導制度。學校主管領導定期主持召開就業工作會議,定期到各學院進行現場辦公,聽取就業工作的專題彙報,瞭解就業工作進度,幫助解決困難,督促學院抓住薄弱環節,改進工作。建立了各學院、各專業就業率“每月一公佈”制度,以校長辦公室名義行文公佈,促進各學院明確各階段的就業工作任務和責任。這些制度的建立,為就業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樹立“以人文字”就業指導理念

  我們樹立全心全意為學生、單位服務的意識,徹底改變過去“管”就業的思維模式,強調學生、用人單位的主體地位。提出了“為您提供永遠的就業服務”川為畢業生服務,使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為用人單位服務,使單位招到合格人才”兩個服務的理念,並落實到行動上。實施網路諮詢、電話諮詢、現場諮詢“三位一體”宣傳服務方式,力求在第一時間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做到“以迅捷、全面的資訊服務人,以熱情、真誠的服務感動人”,從而樹立服務品牌。我們重新修訂了崗位職責,明確責任,強化服務意識,增強崗位服務技能,外樹形象,內練素質,盡最大努力為學生、單位排憂解難,營造良好的就業氛圍。例如:非典期間,我們透過網路、傳真、電話等資訊渠道,為畢業生服務,僅山東皇明太陽能集團用這種方式就招聘了我校幾十位畢業生。

  3.實施就業“全員化”工程

  我校除就業中心的5名專職人員外,各學院還配備一名主抓就業的專職負責人,畢業生輔導員全力抓就業,畢業生導師協助抓就業,動員全校教師全員抓就業,實施就業“全員化”工程,形成“上下一盤棋,同心促就業”的局面。例如,生工學院實行就業與畢業設計環節掛鉤,把就業作為專業教師帶畢業設計環節的一項考核任務,年終對在就業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進行獎勵。化工學院的許多教授,利用與企業科研合作的優勢,主動幫助學生聯絡工作,已經形成慣例。機關各部門也都積極參與就業工作,為畢業生提供資訊。

  4.大力加強就業教育,實行就業指導“全程化”

  為了增強就業指導的科學性,成立了學校、學院兩級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研室。自編了《大學生就業指導》,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以學生工作隊伍為依託,按“專業化、專門化”的要求建立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目前,我們實行在一年級開展以“積澱職業素質”和“瞭解職業生涯規劃”為主題的講座,開展專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專業認知能力,指導學生樹立職業生涯的概念,瞭解如何培養自己的職業素質,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在三年級開設就業指導課,安排30學時的課程,加強職業道德、成才觀、勞動價值觀教育和擇業技巧訓練。在四年級進行擇業教育講座,及時宣傳就業政策,提供就業資訊服務和諮詢指導。幾個階段相互貫通、有機連線,形成較為完善的就業指導體系。

  5.努力豐富就業指導的內容,拓展就業指導的形式

  就業指導是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和儘快實現社會角色轉變的重要環節,是營銷的`“包裝階段”。講解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收集需求資訊、傳授就業技巧等確實能給學生解渴,但是僅僅做到這些是遠遠不夠的。要使大學生真正成才,就要拓寬就業指導的內容:注重“三觀”教育,加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加強專業技能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並把這些教育內容滲透到學校的各個教育環節中去。就業指導的形式,不只侷限於學校的課上講解、講座,我們還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採取多種形式,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聘請相關專業的成功人士、政府官員、校友、大型企業經理、人力資源經理等,為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講座,提供職業諮詢服務,使學生了解社會職業特點,發現自己的不足,提高就業能力。我們對學生進行實戰訓練,與河北電視臺《挑戰360行》欄目合作,邀請多家知名企業,進行校園內現場招聘,讓學生經歷、體會實戰場合。對學生的個別問題、困惑實行“一對一”式指導,給學生提供切實的建議,幫助學生實現人職匹配。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建立就業網站,建立客戶資源資料庫,為學生提供便捷的線上就業指導、諮詢、就業資訊釋出、網上求職。並且能夠作到及時分析各學院、各專業就業狀態,提高就業指導的效率。建立就業基地,為學生提供穩定的就業實踐單位,創造廣闊的就業空間。開展多種技能培訓,學生在培訓中增加了技能,更提高了就業競爭力。透過有效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使學生增強了就業的信心和能力,減少了盲目性。

  6.建立就業與招生、教學、管理協調一致的就業指導機制

  如果一個高校具備了將市場需求迅速轉化為生產優質人才“產品”的生產能力,那麼它也就具備了在市場上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能力。就業工作部門由於和就業市場的直接博弈從而有了反映市場變化的優勢,就業市場的變化是學校招生、教學及管理的晴雨表,根據市場的變化來培育符合市場需求的學生,學校才能可持續發展。因此,學校建立由招生、就業、教學、管理等部門組成的就業指導體系,是市場所需,是發展所需。我們將畢業生的分配情況、畢業生跟蹤調查情況、用人單位回訪情況、市場需求情況及時反饋給招生、教學部,以便調整招生計劃和專業設定,根據市場對畢業生的素質、能力要求來培養學生,根據用人單位的需求來調整教學計劃,使我們的產品質量高,適銷對路,從而達到良性迴圈。

  總之,現在的就業市場給我們的就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適應市場的需求,以市場為導向,在思想觀念、管理體制、方法渠道、培養模式等方面不斷改革創新,就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績。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