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某市景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專案的可行性分析報告範文

我國某市景區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專案的可行性分析報告範文

  一、三明土堡的調研

  位於中國東南部的福建(三明、泉州、福州、寧德)、江西 (南豐、廣川)兩省山嶽地區,有著數量較多的一種以生土為主要建築材料、生土與木結構相結合並不同程度使用石材的 “土堡”建築。這些土堡建築以合院式建築為主,規模宏大,造型奇特,結構精巧,或建在海拔較高的山崗 (高崗型),或離村莊不遠的山坡 (坡地型),或建在水田當中 (田中型),或土堡與民居建在一起 (混合型),與當地其他傳統低矮民居組合成大小不同的村落,服務於家族或村落的聚居防禦需要。它們比福建土樓歷史更悠久,既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傳統,又與周邊自然環境完美融合,構成一組組和諧美妙的景觀。其中,福建土堡最具代表性,數量也最多,而福建土堡又以三明市大田、尤溪和永安三縣留存數量最多、儲存最完整、種類最齊全。

  從2006年至2011年的五年時間裡,三明土堡透過土堡課題專項調研、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拍攝土堡資料宣傳電視片、召開中國·福建土堡全國學術研討會、舉辦土堡民俗文化節、福建土堡風光攝影展等系列活動,已初步摸清了三明境內土堡的基本情況:

  1、土堡的建立歷史:產生於隋末唐初,成熟於兩宋,盛行於明清,並一直延續至今。

  2、土堡的留存數量:200餘座,約佔總數量的十分之一。

  3、範文TOP100土堡的建築結構:內通廊式與合院式兩種,並以合院式為主。

  4、土堡的分佈範圍:福建、江西兩省,並以福建為多;福建省內三明、泉州、福州、寧德四地市,並以三明地區為多;三明市內大田、尤溪、永安、寧化、沙縣、將樂、清流、明溪、泰寧、三元、梅列十一縣 (市、區),並以大田、尤溪、永安為多。

  5、土堡的主要功能:防禦為主。

  6、土堡的產生原因:生存需要。

  二、福建土堡的認定

  關於福建土堡的定義,至今尚未有公開的認定,因此本文的定義只是個人的觀點,若有謬誤還請方家指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究:

  1、三明土堡與土圍 (江西)、土樓 (福建)、圍攏屋 (粵東)的異同,如下表。

  儘管四者之間有差異,但共性是十分明顯的,都具有防禦性,只是功能不同而已,土圍、土堡以防禦為主,而土樓、圍攏屋以居住為主。

  2、福建土堡是包括福建土樓在內的中國南方鄉土防禦性建築的鼻祖。

  前些年,福建土樓申報世遺時,省內對於圓土樓之 “根”是在永定還是在漳州曾引起爭論,永定的代表有胡大新、吳福文等,他們認為土樓建造技術,自中原移民帶入閩西,然後自北到南,其形式是從寧化的 “九井十三廳” (源於中原府第式民居)發展到永定的 “五鳳樓”、最全面的範文參考寫作網站“方樓”、再到 “圓樓”的演變過程,並駁斥 “漳州”論:圓樓雖更多,但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客家移民所建等等。持“根”在漳州論的代表則有福州的黃漢民和漳州的曾五嶽等,其觀點是,產生的背景是明中期防倭寇的需要、採用圓形是臨海防風的需要等,其無論是文獻資料還是遺物實存,都早於和多於永定。雙方各執一端,哪一方都覺得自己的觀點是站得住腳的,最後歸於一點:福建土樓。

  土堡有源頭或者傳承嗎?三明土堡會不會是土樓及圍攏屋的源頭和鼻祖呢?因為這幾年隨著對客家民系的不斷了解和研究,尤其是閩西學者胡大新、吳福文在爭論圓樓之 “根”時,其論點主要是從客家移民史、建築文化、建築材料等方面,論述了土樓建造技術,自中原移民帶入閩西這麼一個自北而南的過程,若真是這樣,三明土堡還真有可能是 “福建土樓”的鼻祖呢!故此,作者在2008年出版的 《神秘的客家土堡》一書後記中曾提出過三明土堡是 “福建土樓”之母的觀點,有以下三點推論:

  範文寫作第一、寧化石壁地區的土牆屋夯築技術的出現及成熟,為早期三明土堡 (寨)的建立發展及後期永定等地堡寨的建造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對此,許多閩西、閩南的`專家學者都有深入的研究,並對兩地有著相同的建造方法、結構和功能,感到相同 (相似)而認可。六百多年前永定湖雷下寨 “馥馨樓”的出現,當為這一時期 “堡宅合一”的 “活化石”。

  第二、永定早期的堡、寨源自寧化堡、寨;永定縣城溫家的 “郎官第”,佔地2000平方米,在縱向軸線上依次排列前廳、中廳、後廳,兩側為對稱的橫屋,這簡直就是寧化 “九井十三廳”的翻版;永定的高陂、坎市、湖雷等地也有數量不少的存量。應當說,寧化石壁由於人口發展、飽和等原因,向外遷移而定居永定,為防禦盜賊匪寇、虎狼野豬的騷擾及當地土著民的排外摩擦,為達到長期聚族而居的要求,故鄉寧化堡寨夯築技術及建築模式自然成為首選物件,這或許就是永定許多堡寨的來由。

  第三、漳州南靖人祖先大多亦是由三明石壁遷移而來,遍佈各村的土樓與永定土樓總體相似,如生土夯築、閤家居住等;林嘉書先生在 《土樓與中國傳統文化》一書中指出: “極少數獨立於閩南方言區中的零星土樓,如漳浦縣錦江樓 (圓樓)的林姓家族,則出於石壁;華安縣沙建鄉岱山村的齊雲樓 (橢圓形)的郭氏家族、詔安縣李氏弧形土樓群(亦稱半月樓)的李氏家族、平和縣安厚鄉梧坑社弧形土樓的曹氏家族等,他們的家族都根源於寧化石壁。”南靖田螺坑土樓的黃氏家族亦是根源於寧化石壁。

  由上大膽推論,福建土堡是包括福建土樓在內的中國南方鄉土防禦性建築的鼻祖。

  第四、福建土堡的概念或定義是:

  土堡,是一種以生土為主要建築材料、生土與木結構相結合、並不同程度使用石材、服務於家族或村落的聚居防禦需要的民居建築。具有單位面積最大、型別和型制最多、防禦設施最強、興建成本最低、構築手段更原始等特點。其宏大的規模、奇特的造型、精巧的結構為世人所震驚!

  三、福建土堡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福建土堡不僅僅是躲在深山中的瑰寶,更是三明、福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具有以下不可估量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1、福建土堡是在重大歷史變遷與動亂北民南遷和特定的武夷山南段自然地理環境條件下,植根於東方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的民族傳統基礎之上的建築藝術成就和歷史見證。現代化生活方式的演變和城市化的程序正在影響著傳統生活方式的延續,也將探索保護和存續土堡建築群落的現實和未來的途徑。

  2、福建土堡的形成與中國歷史上幾次著名的民族大遷徙相關聯,與中國北方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文明的發展史、與蒙古帝國的歷史有關。其創造者和傳承者為中原大變革中南遷的民族與福建當地居民的融合體。土堡中儲存了儒家文化的傳統,也融入了當地的風俗和特徵,形成了特有的方言、民間藝術、宗族觀念與生活、居住方式等,也是人種人類學和民俗學的重要依據。

  3、福建土堡是世界上獨具魅力的、神話般的山區大型夯土防禦性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堡選址科學,依山就勢,佈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建築規劃的 “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的地勢和當地取之不盡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單位面積最大、型別和型制最多、防禦設施最強、興建成本最低、構築手段更原始的生土高層建築型別。其建築構思、設計,以依山就勢、巧用地形、型制多樣靈活及其內部精巧的構造,看似平常,卻又奇特,與周邊山川相融,不知在畫中也。

  4、福建土堡遵循了 “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和 “風水”建築規劃學說,就地取材,選址或依山就勢、或傍河聳立、或平地溝深,建築風格獨樹一幟、古樸粗獷,形式優美,尺度奇特,功能齊全實用,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與村落、傳統民居和諧一體,互相可持續依存,組成了適宜的人居環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景觀。是一種具有廣泛影響的民族文化傳統在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完美展現,其突出的防禦性功能實現了人居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並形成了一種獨具特徵和審美價值的建築形體。這種建築與規劃的成就面對現代化的進逼,仍具有不可忽視的魅力和參考價值。

  四、福建土堡申遺的可行性

  21世紀初,當福建省永定、南靖等縣正緊鑼密鼓地以 “福建土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時,位於閩西北的三明正關注著下一個申世遺的專案:福建土堡。2001年6月,隨著永安市安貞堡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明徐徐拉開了土堡保護、搶救和申遺的序幕。十年來,三明土堡以自身古老的魅力、傳承悠久的歷史、變化多姿的身影、不同於土樓的特色正吸引著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目光,大田土堡群新發現、土堡民俗文化節、中國福建土堡全國學術研討會、福建土堡風光攝影展等活動此起彼伏,一時福建土堡的申世遺呼聲方興未艾。三明各地也透過許多措施信心十足地邁開了土堡的申世遺步伐:

  一是各級領導重視,保護搶救土堡提上重要議事日程。從2006年初,根據市委宣傳部的部署,由三明市文化與出版局及所屬有關縣 (市、區)文體局共同組織了有關專家組成 “三明土堡調研組”,對境內的土堡展開了調研;在此基礎上又專程赴省內永定、南靖等縣考察福建土樓,經情況彙總和分析研究後,提交了調研報告,並於2007年7月向市委宣傳部和各縣宣傳部、市有關部門 (財政局、建設局、土地局、規劃局、旅遊局、文聯、社科聯、方誌辦等)作了專題彙報,聽取意見、建議後,向市委提交了 《關於 “三明土堡”課題調研初步結果的彙報》呈閱件,市主要領導都予以重要批示,要求務實認真組織好土堡的保護工作。隨後,永安復興堡、大田芳聯堡、沙縣雙元堡等,先後投入了幾百萬元資金,搶救維修和申報保護等級,對下一步的搶救、維修和申世遺起到了先行榜樣的作用。今年,更是推出40座申世遺土堡,全面打響申世遺重鼓。

  二是三明土堡出世之始就震驚世人,格外被專家學者關注和厚愛。2007年8月,《三明土堡調查研究》申請省 《海峽西岸和諧文化百項調研》課題被立項;同年12月,《三明客家土堡調查研究》課題調研報告經專家評審被列入 “福建省社科界第四屆學術年會”主會場專題發言,成為全省學術界關注熱點之一。同年12月中旬,在廣東梅州召開的 “粵贛閩千里客家文化長廊”高峰論壇上,《土堡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專題發言,又引起三省專家、學者對三明土堡的進一步關注。

  三是一批研究成果相繼出版發表。2008年來,課題研究成果 《神秘的客家土堡》、《安貞古堡》、《三明土堡風光宣傳電視片》等書和影像資料出版,多角度地介紹了三明土堡的淵源歷史和藝術、科學價值,又引發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

  四是召開和舉辦了各種不同層次的宣傳保護開發土堡的系列活動,引起了國內海峽兩岸建築、歷史、文化專家等學者的共同關注。如2010年在大田召開的中國·福建土堡全國學術研討會、2011年3月大田土堡民俗文化節、2011年6月三明 《福建土堡風光攝影展》等,再次引發世人的關注。

  由於土堡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及越來越重視的文化遺產保護熱潮,今年來,三明土堡的申世遺專案全面啟動,推出40座土堡,依照申世遺的六條標準進行全面衡量及整改,相信不久的將來,土堡申世遺專案定能得到矚目,期待著三明土堡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