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精選16篇)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精選16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1

  上午在網上關注圖書,看看有什麼好看的書值得讀一讀。逛新浪讀書的時候看到了李開復的自傳—《李開復唯一自傳:世界因你不同》。最近網路上最火的無疑就是李開復先生辭職事件了,一下子不僅把google輿論了一把,也給李開復博士的創業專案–創新工廠做了一會宣傳。

  此自傳寫得很簡單,花了2,3個小時貌似就全給讀完了。所以我就認為完全是出版社協同李開復同志在此良機下的一次賺錢之舉。書中對自己本身的成長僅僅用幾段文章就描述完成了,更多的一點篇幅都用來描寫在谷歌的4年的感受。可能也是因為作者自己最輝煌的時候就是在谷歌,從自己加入谷歌,到了解谷歌文化,以及谷歌中國發展的種種問題,無不顯示出作者對這家公司的懷戀和成就。

  讀完之後最深刻的感覺就是谷歌是一家很偉大的公司,全都是一些天才級別的員工,公司的待遇種種無疑也是讓人羨慕不已的。到時對於開復本人的心歷成長倒是沒有太大的印象,對於11歲就出國留學的李開復來說,整個人生都是這麼的一帆風順。在年近40之餘,毅然放棄幾千萬美元的年薪,自己創辦起公司,這一舉動點燃了很多創業人的信心。不得不敬仰下,李開復是一個十分支援並關心中國青少年成長與發展的教父級人物。

  在他的部落格裡:有一個專欄,叫開復問答,很多關於寫給在學習,工作,留學中遇到困惑的解答,看完後十分受到鼓舞。

  忽然突發奇想:去建立一個網站,目標客戶就是諸如我們這樣,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人群,在社會中遇到種種困難,矛盾時相互傾訴,在網站裡尋找動力和經驗,不知道有米前途呢?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2

  有人說:“讀一本自傳,就如同認識一個人。”

  李開復,一個傳奇般的人物,曾先後在蘋果、微軟、谷歌這三家全球具有高度影響力的頂尖IT公司裡擔任高管,這樣成功的履歷,一定有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他為什麼能達到如此讓人羨慕的高度呢?是與生俱來的天賦還是後天的努力,這些都是吸引我的地方。

  這本書有這麼一段話讓人感動。“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留下的只是悔恨,只有懊悔,我常常說追隨我心,當然追隨我心必須是要在負責、守信、守法的前提下,在這個前提下,冒一冒險也是值得的,雖然經歷風險的日子可能會比較難,但如果我不這樣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後,我可能會後悔不及。”我認為,李開復正是在這種思想下,用認真的態度,不斷做出驚人的選擇,才取得成功的。正如他的座右銘那樣,“一個世界有你,一個世界沒你,讓兩者區別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義。”想要成功,想要達到一定的高度,李開復告訴我們要有恆心、要認真、要敢於冒險。因為在展示天才的一部分時,職場成功更離不開另一個因素——勤奮和努力。

  從這本書中,更讓我感動與震驚的是李開復那如臍帶一樣割捨不斷的中國之戀。更讓我為之嘆服的是,當谷歌的規模與事業到達頂峰時,他毅然選擇離開,回到祖國建立“新工廠”。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另一個成功的法寶——敢於放棄。李開復,他是怎樣的一個人?他不高大,卻足夠強大,他不夠聰明,卻足夠努力,是他創造了中國人的奇蹟,是他向全世界宣告我們中國人的能力,他就是我們中國人的一個不朽傳奇。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3

  這是李開復唯一的一本自傳,字裡行間,是歲月流逝中沉澱下來的寶貴的人生智慧和職場經驗,世界因你不同。搗蛋的“小皇帝”,11歲的“留學生”,26歲的副教授,33歲的蘋果副總裁,谷歌中國的創始人,他有著太多傳奇的經歷,為了他,兩家最大的IT公司對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選擇,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過這本自傳,李開復真誠講述了他鮮為人知的成長史、風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燭照人生的心靈史,也首次全面的披露了他親歷的蘋果、微軟、谷歌等IT巨頭風雲變幻的內幕。娓娓道來,字字珠璣。

  輕輕地合上最後一頁,內心的那份崇拜升到最高點,李開復的人生竟如此富有傳奇色彩!年少的頑皮、青春的激情、大學的痴迷;對改變世界的嚮往,對人生選擇的執著,對中國大學生的期待。他的一段段人生經歷與一種種人生閱歷共同勾勒出一幅精彩的人生畫卷。我從他的自傳中讀出了成功者的共同特性,勤奮的付出、積極的爭取、遠大的抱負、寬廣的胸懷等等。縱觀書中描述的李開復的成長經歷,有很多令人感嘆,令人仰止的內容,比如他的學齡前的超乎尋常的調皮以及在上學時的種種非同常人的表現,都體現出一個天才人物的特質,這樣的特別性一直延續至大學,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會經歷的,畢竟這些發乎內心,只能解釋為天賦使然。

  那麼這些更多是作為娛悅和吸引讀者的內容,精彩而遠離,對主人公是真實的,對普通讀者卻是虛幻的。書中提到的人應“Lead 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life”,這道理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畢竟,芸芸眾生,大都只能是“Live your life”的。當然,把“Lead yourlife”作為人生追求目標也是非常好的,這也為什麼人需要有信仰的原因。對大多數人來說沒太多可供效仿之處——畢竟天才並不是隨處可見的。但李開復的職場經歷對讀者來說卻是一大筆財富,無論他是在蘋果,還是SGI,或者在微軟、Google,豐富的職場經歷,大量生動的職場經歷的描述如一幅濃墨重彩的人生畫卷在讀者面前徐徐展開,精彩紛呈而又跌宕起伏,並且可供讀者學習和效仿。

  而他面臨每次職業轉換時的心理歷程變化,可以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參考,並印證了一個道理——機會屬於有準備的頭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李開復從小就展示了天才的一部分,但他的職場成功卻離不開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勤奮努力。這能給更多的後學者提供有價值的道理——不管你是天才還是普通人,對成功的追尋加上後天的勤奮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拋開專業書籍,嘗試去狩獵更多領域的知識,我需要堅持。我也確實需要在不同領域的書籍中去獲得某些方面的長進,至少在思考問題時能夠拓展自己的思路,更多方面,更多因素的去考慮。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4

  李開復的確是個牛人,我很佩服。從他的書中,也看到中國和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書中有個例子,我體會很深。當他去卡耐基·梅隆大學讀博士時,那些學生為了不想去自動售貨機買飲料時白跑一趟,居然給這些自動售貨機裝上晶片,並連上區域網,這樣在宿舍就知道哪個售貨機還有多少飲料。佩服這些學生的想法,佩服他們的動手能力,更佩服他們在當時就有了這樣的技術實力。

  那個時候才是1983年,我也才剛出生。估計當時,中國連電腦都沒有幾臺,更別說網路了。當然,卡耐基點梅隆大學是一流名校,擁有先進的研究裝置,擁有這樣的資源,也無可厚非。中國的網路,我記得是從瀛海威開始的,那個時候是1995年,當時投資巨大,可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死掉了。起來的卻是新浪、搜狐、網易這樣的入口網站。

  李開復的經歷,讓我們也只能過過眼癮,仰望一下,因為他的起點就很高。先人一步,慢慢的就先人很多步了。當然,透過閱讀這些名人的傳記,你也會知道這些大公司的內幕,瞭解他們高處不勝寒的感覺。雖然你沒有去過SGI,沒有見過喬布斯,沒有到過微軟總部,但你也大概的瞭解了他們,他們不在變的這麼神秘。你有一個理想,說不定就能達到他們這樣的高度,而且能比他們做的更好。一切皆有可能。

  優秀的人物身上總有優秀的品質。看他的傳記,除了體會他的經歷,我們也要學習他們做人做事的方法,吸收這些優秀方法,想想他們為什麼會成功。我覺得,一切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5

  僅僅是讀了一個序言“十七個月 向死而生”,就已經不行了。病魔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病魔真正的降臨到自己身上,每個人對待病魔的態度,並不相同。讀罷序言,有兩點感悟。

  1、李開復對待癌症的態度---科學、認真。

  他用做博士論文的精神,研究了數十萬字的醫學資料,根據國內外學術論文,對比自己的醫學指標。他發現,自己的淋巴瘤,雖然是四期,但沒有向上擴散,沒有侵犯骨髓,整體沒有那麼悲觀。

  經過十七個月聯合治療後,體內已經沒有大於一釐米的癌細胞了。

  2、經歷一場生死保衛戰後,對人生態度的轉變---病前,只爭朝夕;病後,看清楚生命最重要的是生命中的美好體驗。

  而所謂只爭朝夕,過分追求一個宏達的目標,去最大化影響力,也許包含著一種功力的需求,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人生。

  生命是一個旅程,每一個當下都值得品味。除了擁有一個宏大的理想,李開復更關心是否讓他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快樂,是否享受著每一個偶然的來臨,是否享受著與每一個緣分的片刻神交。

  “記住你即將死去”,喬布斯曾說過的這句話,成為了李開復的座右銘。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6

  書中從他父母的相識,他的出身開始記述,我發現,只有一篇是關於他的愛情,我想,作為一些八卦一點的人,最喜歡看的可能是名人的情感吧,但是,李開復很平淡,因為他的愛情就只有一次,也就是現在的太太,可謂是一見鍾情吧,呵呵!而其餘的部分基本是在他的求學以及事業經歷上,我想,也許這就是大人物的不同吧,他們不需要過於豐富的情感生活來使自己的傳記厚實!當然,在全書,也會出現一些關於家庭的描述,對於家人、朋友的感激,發自肺腑的情感表達,恰恰使這個富翁的精神層面飽滿起來。

  看了這本書,我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機會像他一樣成為這麼特別的人物的。因為我們的環境不同,李開復先生的父母都算是知識分子,具有先進的思想,同時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開明

  的教育,使他11歲就可以去美國求學,我想,這一點客觀的條件,我們一般人還是比較難達到的。作為和李開復先生同時代的我們的爺爺奶奶卻還只是農民,只懂得吃飽穿暖就夠了,孩子的教育成才根本沒在意;而到了我們父母這一代,大多還都是些文化水平比較低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能只知道讓孩子要把書讀好,但是也沒有其他更深遠的考慮,經濟能力也比較有限;現在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接受了高等教育,明白了要奮發努力,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很難達到李開復先生那個水平了吧,因為先決條件已經決定了我們的起點是有差距的,因此,我想,我們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接受先進的思想教育,由我們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使他們不斷髮展,為國做貢獻。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7

  《世界因你而不同——李開復自傳》這是李開復唯一的一本自傳,通讀完全書,我感到字裡行間都是歲月流逝中沉澱下來的寶貴的人生智慧和職場經驗。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他的每一次人生選擇,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他的經歷告訴我們遭遇挫折時要勇敢的面對並樂觀地接受所有的困難和低谷;他的成功告訴我們,在追尋成功的道路上,勤奮努力、堅持不懈是必不可少的;他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生活才變得豐富多彩。如果每個人都只追求兩點一線的平庸生活,那麼世界將不會有任何改變;相反,如果每個人都勇敢的去奮鬥,即使不會取得太大的成就,世界也會因此變得美好。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併為之不斷奮鬥,相信世界會因我們每一個人而不同。

  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那麼一生就過去了,你的一生留下的就只有悔恨和懊惱。所以,我們要有理想,有追求,並努力奮鬥,要永遠堅信你的每一個成功都將書寫一個華麗的篇章。

  最欣賞書結尾的一段話:“所謂成功,並不意味著有多少財富,有多高的職位,而是取決於內心的一種狀態。一個快樂的人經常被認為是最富有的人。”人生財富要靠自己創造,世界不會因我而改變,但世界會因我而不同。成功並沒有絕對的意義,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把最好的自己呈現出來。

  用你的理想和夢想引領自己的一生,要用真誠、感恩、助人圓夢的心態引領自己的一生,要用執著、樂觀、無懼的態度引領自己的一生。人生的意義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讓我們沿著成功者的腳步,追隨內心的夢想,實現人生的價值,為世界留下更多。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8

  這幾天有時間了,看到兒子從工大借來的書《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呀!李開復,很有名啊,記得前幾年看到過他的文章,很有激勵性,快看看吧。還沒有看完,今天要談談自己的感受。

  李開復2009年創立創新工場,一個全方位的創業平臺,旨在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曾先後在蘋果、SGi、微軟、谷歌等公司擔任要職,1998年親手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成為比爾·蓋茨的七位高層智囊之一。2005年,加入谷歌公司任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祖籍四川,1961年生於臺灣。11歲留學美國,198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他開發了全球第一個“不特定語者連續語音識別”系統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學發明。他開發的“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擊敗了人類世界冠軍。他還是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和精英組織百人會的副會長。

  1、他的家庭教育方式好,母親對他百般寵愛,寵愛的連犯錯也不批評,可是對學習一點不含糊,作業寫不完、寫不好會把作業本撕了扔出去。看到美國的教育理念先進,11歲就送孩子去美國留學,孩子可是從沒有離開過她一步啊,儘管去陪讀半年。母親像打造一塊璞玉一樣精心打磨、教育他,教會他嚴謹、務實,品行、禮儀,忠孝、誠信。父親不苟言笑,但工作一絲不苟、嚴謹的學習態度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父親擲地有聲的對犯錯的他說:“希望你以後不會讓自己這麼失望!”

  2、他自身對學習、對科研以興趣為主,一切選擇都按照自己的心聲。這使他不論多難都能一直做下去。他說:用你的夢想引領你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誠、助人圓夢的心態引領你的一生,要用執著、無懼、樂觀的態度引領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這些,因緣會給你一切你所應得的。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的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

  3、美國的教育和學習方法注重的準則:自由、獨立自主學習重視理解、重視實用。老師重視學生髮表意見,甚至鼓勵學生反駁老師。美國的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是在這些稀奇古怪的題目中每天得到鍛鍊的。這樣的教育的差別就是:

  1、從不同的觀點看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

  2、經過參與和實踐真正理解;

  3、團隊合作,避免零和思維。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9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叫《李開復自傳——世界因你不同》,顧名思義,作者當然是李開復咯,我們來看看他的簡歷吧:祖籍四川,1961年12月生於臺灣,11歲留學美國,198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學位。

  既然是自傳,當然就是寫自己的經歷,這本書寫了他在比爾·蓋茨、施密特等人身邊學習、成長,也在PC時代歷經蘋果、微軟,還在網際網路時代經歷谷歌……

  閒話少敘,我還是趕緊向大家介紹兩段精彩之處吧:“‘是的,我已經準備好了!’一個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做出回答。我知道,在這裡,我將作出又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儘管前面充滿了懸念,但是我依然相信內心的聲音。”這是李開復在面臨重大選擇時內心的巨大斗爭,由此,我感悟到:做人要學會堅強,做事要學會自信。

  “現在回想起來,母親的寬容和嬌寵,就像陽光一樣籠罩著我,給我無憂無慮的成長氛圍。回憶起童年,就讓我想起那些肆無忌憚、荒唐可笑卻又溫暖如斯的時光。”這是李開復回憶童年時的一段話,雖然不是特別精彩,但是讓我看到了李開復有一顆感恩的心,他懂得愛母親,這正是我們大家要學習之處。

  其實這本書真的很好看,所以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請你也“關注”一下吧!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10

  書封面上的李開復自信而充滿睿智,翻開第一頁紅色背景上有著李開復強勁有力的簽名。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琢磨著資料結構的各種樹以及糾結著考研OR工作這個深奧的問題。在此之前只聽說微軟和google為了李開復打官司,也無比好奇到底是怎樣一個人讓世界兩大軟體公司為他對簿公堂。然而當我看完這本書時,內心早已波瀾起伏,不僅是對他傳奇人生的羨慕、更多的是對他面對人生低谷時的堅毅,對創新執著實踐的同時始終心繫祖國心繫中國青年的廣闊胸襟的深深景仰。

  他出生在臺灣家庭,卻從小就在美國讀書,接受的是西方開放式教育,加上他本身愛好調皮搗蛋,腦海中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許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他是讓老師家長費心的搗蛋鬼。但是,正是開放式的家庭教育,為他以後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父親的中國情節也深深地影響了他,這為他以後決定回國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小學時代的李開復是一個頭腦靈活的傢伙,尤其在數學方面很有天賦,而這種天賦正是周圍老師同學對他鼓勵稱讚的結果。對此,我特別嚮往美國開放而充滿創造性的教育方式,極大地挖掘孩子的天性,並最大程度地鼓勵他們。李開復的高中是在美國橡樹嶺高中度過的,美國的教育和學習方法注重的準則是自由獨立重視理解實踐。不是讓學生去把握一系列靜態的知識,而是透過理解思考和創新來繼續增進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挖掘出新的知識。這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大學時代的他毅然決然地放棄政治科學專業,一心一意投奔他感興趣的計算機專業,從這也可以看出哥倫比亞大學教育的自由度如此之高。透過一系列計算機程式設計的實踐活動,李開復愈來愈發覺自己在這方面的濃烈興趣和天賦。也正是如此,在他研究生和博士生學習階段,他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夢想和追求,並且透過統計學的方法成功解決了在語音識別領域很多難以攻克的難題。同時,李開復也只用了四年半的時間就獲得了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博士學位。 26歲就成為卡內基。梅隆大學副教授的李開復在感受了一段輕鬆而又快樂的生活,然而內心的衝動與不安分始終牽動著他,那顆年輕而又雀躍的心時不時地問自己:“你是想一輩子寫一堆像廢紙一樣的論文還是要真正地改變世界?”時隔兩年當他收到世界頂尖公司蘋果的邀請時,他終於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此後,在平等自由民主的蘋果公司,李開復與他的創作團隊繼續語音識別方面研究。他們研發的“小精靈”計算機在亮相美國ABC電視臺《早安美國》後,蘋果股票立刻從60美元漲到63美元。也是在蘋果公司,李開復第一次瞭解到作為一位管理者應該具備的素質。並不是對每一個人好就能贏得尊重。尊重原則,有效執行,才是管理的真諦。正是這些寶貴的管理經驗,使得李開復在蘋果處在“創新瓶頸”以及喬布斯離職時,大膽地開創了網路多媒體部門,併成功地研發出很多現在耳熟能詳的產品,例如QuickTime、iTunes。

  之後,李開復更是看準當今計算機領域的發展趨勢,他相信未來的世界必定是網際網路的世界,而網際網路技術將是最酷最受追捧的。

  從忍痛賣掉SGI多媒體技術部門到建立微軟中國研究院的過程中,作為高科技領域的探索者,半途而廢和無疾而終時有發生,接受是必須的。李開復也從技術人士華麗轉身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他時刻關注著網際網路的最新動態並且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尊重內心的想法並且毫不猶豫地實踐下去。正是這樣的一位智慧與品德兼得的人才,才使得微軟與google願意為他進行訴訟大戰。

  加入google後的李開復帶領著他的創新夥伴建立了谷歌中國,面對網際網路世界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品誘惑,他們專心致志地做著搜尋,因為搜尋才是google的核心,只有有了靈魂才能有一切。如今的google在中國贏得了更多人的認可和很好的口碑,也讓眾人相信,google中國並沒有“水土不服”!當今天,谷歌地圖、谷歌翻譯、谷歌瀏覽器等一個比一個酷的產品展示在我們電腦上時,我們驚奇地發現google中國已經真正強大起來了。

  摘去名人光環的李開復,是以為溫文爾雅的老師。在中國大學生的眼裡,他更是關心中國大學生髮展的李老師。一直以來,李開復都有寫信給中國大學生,從第一封告誡學生堅守誠信正直到第四封大學四年該如何度過,這位IT精英時刻關注著中國的大學生們。我相信有千千萬萬的大學生們一定是不甘於平庸的,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總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猶豫著蹉跎著,就如李開復所言:“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留下來的只有悔恨懊惱。”在面對人生的挫折時,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接受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所以,我們更應該隨心而動,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信仰。因為有一天,小宇宙一定會爆發。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11

  很久很久沒有感覺到看書的樂趣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拿起了麗琴妹妹送我的李開復的自傳,不知不覺,前後幾個晚上的時間,陸陸續續就把那三百多頁看完了。且不論,kaifu lee(李開復)他是多麼有名的一個商業人物,但是在此之前,我也只是把他和很多例如馬雲、丁磊那些人看作是一樣的,很傳奇很遙遠的人,當然看完它的自傳以後,他在我心目中還是一個傳奇人物,只是讓我對他的印象更加深刻罷了。

  這本書的首頁就是他的全家福,兩個女兒、妻子和主人公,就這張照片我就看了老半天,研究照片中的人物,該不會像那些人說的,商人們的炒作吧,但是在我整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在字裡行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是一個熱愛家庭的人,他是一個體貼的丈夫、孝順的兒子、慈愛的父親,在他的描述中,我也體會到了,從小接受美國自由化教育的人的家庭模式,孩子和父母之間是平等的朋友關係,正如,其中,當李開復在準備辭去微軟工作去Google工作的時候,他女兒13歲,居然能說出“不用說,我一切都明白”這樣體諒父親同時有這麼成熟的話,真的讓我佩服,相比較這個年齡的中國教育模式教育下的孩子,他們可能天真無邪的向父母要錢,向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書中從他父母的相識,他的出身開始記述,我發現,只有一篇是關於他的愛情,我想,作為一些八卦一點的人,最喜歡看的可能是名人的情感吧,但是,李開復很平淡,因為他的愛情就只有一次,也就是現在的太太,可謂是一見鍾情吧,呵呵!而其餘的部分基本是在他的求學以及事業經歷上,我想,也許這就是大人物的不同吧,他們不需要過於豐富的情感生活來使自己的傳記厚實!當然,在全書,也會出現一些關於家庭的描述,對於家人、朋友的感激,發自肺腑的情感表達,恰恰使這個富翁的精神層面飽滿起來。

  看了這本書,我一個很深的體會就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有機會像他一樣成為這麼特別的人物的。因為我們的環境不同,李開復先生的父母都算是知識分子,具有先進的思想,同時也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開明的教育,使他11歲就可以去美國求學,我想,這一點客觀的條件,我們一般人還是比較難達到的。作為和李開復先生同時代的我們的爺爺奶奶卻還只是農民,只懂得吃飽穿暖就夠了,孩子的教育成才根本沒在意;而到了我們父母這一代,大多還都是些文化水平比較低的,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能只知道讓孩子要把書讀好,但是也沒有其他更深遠的考慮,經濟能力也比較有限;現在到了我們這一代,我們接受了高等教育,明白了要奮發努力,但是我們知道,我們很難達到李開復先生那個水平了吧,因為先決條件已經決定了我們的起點是有差距的,因此,我想,我們只能寄希望於下一代,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接受先進的思想教育,由我們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使他們不斷髮展,為國做貢獻。因此,我們中國是在一天天的進步,但是現在處於核心地位的人大多還是我們的父母或爺爺一輩,也就是說,還需要等上幾年,等他們退下來了,等我們上去了,對於大多都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一代來說,他們及他們的後代和他們後代的後代組成的這一個社會,才可能更加的發達和先進,才可能成為真正的強大,因為全社會的認知水平已經提高上來了。呵呵,貌似想的遠了,總之,這是我看這本書的一個想法,大膽預測一下,當我們成為爺爺奶奶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應該是一個開放,強大的世界經濟大國了,到時候走在街上,我們這些爺爺奶奶對那些外國人講英語say hello的時候,那些老外反而要求我們“請問可以講中文嗎”這樣的反應呢!

  李開復先生是一個科學家,是語音技術的專家,他的博士論文還是世界級一流的,統計學的方法開闢了語音的新道路,突然想到我先前學過的統計學,想想除了知道這個名詞之外,也沒有真正的實用到生活,真是可惜。我也很喜歡李開復先生的老師,他在對待他這個學生的時候說的“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援你”,這也深深的影響著李開復的行為,我記得這句話不是第一次聽到,這也許也說明了,這句話不僅對李先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我以及其他人也產生了反應。

  我的大學專業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面臨擇業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沮喪,在這本書裡,我發現了我沮喪的真正原因,我發現,我們學管理真的不應該這麼早,確實是糟蹋了。李先生是數學方面的天才,橋牌高手,大學本科學習法律方向,後來由於發現興趣不對而在哥倫比亞大學寬鬆的轉專業制度下轉到了計算機專業,個人能力得到很大的發揮,後來進入卡內吉梅隆攻讀計算機博士,從事過教師的職業,後來成為年輕的副教授,因為不甘心寫一堆沒用的論文,到了蘋果公司工作,從一個技術科學家,漸漸的開始負責一些專案,漸漸的,摸索管理的方法,最後成為谷歌的職業經理人,這一路,讓我看到了真正管理人才的成長,讓我看到,管理雖然需要理論的學習和掌握,它更加需要實踐的經歷和技術的支援。而對於大學管理者來說,沒有專門的技術,沒有工作的經驗,我們只有那麼些泛泛卻不精通的管理知識,我們怎麼能夠在一家企業或事業單位找到合適的崗位,我們又怎麼能夠要求那些企業單位不惜本錢的在我們身上浪費培養的成本呢?

  聽起來確實挺沮喪的,但是,一技之長絕非瞬間蹴成,那麼我們需要什麼來挽回呢,儘量多的爭取到好的成長機會呢?雖然我們和李開復先生的遭遇不同,但是我們仍然能夠學習他的一些經驗和精神,我認為有如下幾點可以作為參考:

  一、專業

  雖然,我說了我們的管理知識還是很淺薄,實踐經驗又不足,但是,如果想要在自己的專業上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以後成為職業經理人(我認為對於以後開放發達的中國社會,標準化的流程,職業經理人將會是一個趨勢),專業知識還是需要反覆的溫故,起碼,在別人在談論某以理論或根據某種模式來工作的時候,我們能夠很快的明白,並且能在此基礎上有一定的認識。對於李開復先生,他的專業是計算機,他在這方面的專業是精通的,他也曾和我們一樣迷茫過,但是他的卡內基校長說的對,要做就做世界上最好的,所以,我很明白,如果我們真的要趕上美國的水平,我們不不斷的逼迫自己前進,那就等著落後淘汰吧。所以在李開復先生開創微軟中國計算機研究院的時候,他要求招募的研究的博士都要重新做博士專案,以達到一個世界博士應有的研究能力水平,這樣的做法對於中國博士教育普遍落後與美國的現象不無道理。

  自然,對於我們學管理出身的中國大學生來說,可能比較有前途的出路是考公務員,這就相當於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管理工作崗位。但是,畢竟公務員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的,還是有那麼多的我們,可能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放棄自己的專業,選擇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這樣,也算是在實踐中掌握其他技術,等到組織需要提升你的時候,你先前的管理理論就可以充分的應用起來了,當然在未成為管理別人的管理者的時候,先管理好自己,這也是一門很大的藝術。

  二、誠信

  李開復先生在書中多次反應的問題就是誠信,人首先要有誠信,對於即將出社會步入職場和已經步入職場的我們,這應該是很重要的一點吧!雖然現在跳槽的人很多,但是畢竟,隨便的跳槽不僅造成時間的浪費,還造成機會成本的損失,同時也會可能面臨想李開復先生一樣糾結的訴訟官司,但是,我們現在的誠信標準還是很不完善,我自然也說不清楚到底怎麼做才是真正的誠信呢?除了不能故意欺騙,那其他還有什麼是不誠信呢?但是,我知道有一點,我還是很矛盾的,在學校,老師或者領導可能有一些就業指標的壓力,他們都告訴我們這些即將畢業的學生,先找到工作再說,先就業再擇業,但是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太不誠信的教育了呢?這不就助長了現在企業單位的跳槽風嗎?

  三、從心出發

  李開復先生的傳記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應該就是他每次更換崗位的理由吧,那是一種新年,他的座右銘是“勇敢的.改變能改變的,寬容的接受不能改變的,並用智慧對兩者進行區別”,在他面對人生低谷的時候,做到了這樣的對不能改變的事情的豁達,也很勇敢的去面對困難,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受到父親的愛國思想的影響,他也一直保持著一顆回報祖國的想法,在中國的高校舉辦過300多場勵志演講,可惜,我們沒有能親身聽到他激情澎湃的演說,不過,我想,他的這份報效祖國的心已經可以深深的打動我了。每個年輕人,像我一樣的年輕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理想,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希望我們的好的傳統、好的精神、好的技術能夠傳承下去,因此,我們會希望召集更多的同路人,共同為明天奮鬥,在自我達到一定積累的時候,把自己的經驗和收穫和大家分享,這將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情。

  我想,我並不會想李開復先生一樣那麼的赫赫有名,那麼的財力雄厚,那麼的受眾人追捧,但是,我想,我可以向他一樣專業,像他一樣對事業保持高度的熱情,對自己不斷的提出挑戰,在面對困難和壓力的時候不倒下,堅強的堅持的把我的快樂和溫暖傳遞給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12

  最近讀了《李開復自傳》這本書,感受頗深,大致有以下幾點感悟。

  1、中美教育方式的不同。李開復六歲之前在臺灣讀書,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現在的估計差不多,都是接受式的學習。六歲之後在美國接受的教育是開放式的,當然他也遇到了很多的麻煩像語言問題。但在老師同學的共同幫助之下很快的克服了。美國的教育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實踐,他上高中的時候就和同學辦報紙開公司。這在我們中國是根本不可能的。當然並不是說我們的教育方式不好,開復在臺灣學的數學到美國之後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他的自信心。老師在課堂上提問在我們開來很簡單的問題,但美國的學生根本答不上來。當開復回答了問題後所有的學生都以驚訝的表情看著他,覺得他不可思議。

  我們知道那麼多的東西,在學校學了那麼多的知識,可是到社會上我們幾乎用不到。我們13億這樣的一個泱泱大國,有那麼多的碩士、博士。我好像沒聽說有誰拿諾貝爾獎,不是我們中國人笨。不是也有美籍華人拿這個獎項麼,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經濟的實力還有很大很大的發展空間。

  2、"追隨我心"的生活理念。開復先後在蘋果、微軟、谷歌等世界一流的IT公司工作,並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開復26歲就當上了副教授,再等幾年就能獲得終生教授的資格,這意味著一輩子的穩定。但開復為了讓這個世界因為有他的存在而不同,依然放棄穩定進入了蘋果公司。當在微軟已經做得很好,受到蓋茨重用的時候,開復發現自己在微軟的發展空間不大。依然"追隨我心"的進入谷歌,儘管要面臨著微軟的法律訴訟,開復也仍然不低頭。在Google工作幾年之後,依然"追隨我心"的辭掉高薪的職位,在中國開辦創新工廠,引領中國的大學生創業。

  我在幹事情的時候就沒有做到"追隨我心",有時候一直在幹自己不喜歡的事兒。面臨抉擇總是瞻前顧後,不能做出"追隨我心"的選擇。可能不只我一個人,有很多人也是這樣,一直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雖然我們沒有開復那麼有才,但如果我們都"追隨我心"的在幹自己喜歡的事情,我想或許可以最大化我們的價值。

  3、開復很愛國。開復雖然沒有在大陸生活過,但在他父親的影響下,他對大陸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無論是在微軟還是在Google,他都沒有忘記自己的大陸同胞。甚至在他的影響下,有好多在美國工作的華人都追隨開復回到了中國,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培養了好多IT精英。現在開復正要帶領著我們中國的大學生進行創業,讓我們中國因為開復的存在而再一次的發生巨大的改變。

  《李開復自傳》這本書我個人認為非常好,很值得一讀。讀過之後有很多的感受,只是因為文筆不好,有些東西寫不出來。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13

  《世界因你不同:李開復自傳》是李開復唯一的一本自傳,書的字裡行間,是歲月流逝中沉澱下來的寶貴的人生智慧和職場經驗。

  敘述他如何從一個搗蛋的“小皇帝”,11歲的“留學生”,奧巴馬的大學同學,26歲的副教授,33歲的蘋果副總裁,谷歌中國的創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職業經理人,成為員工們喜愛的開復總裁,成為學生們尊敬的開復導師。他有著太多傳奇的經歷,為了他,兩家最大的IT公司對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選擇,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過這本自傳,李開復真誠講述了他鮮為人知的成長史、風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燭照人生的心靈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親歷的蘋果、微軟、谷歌等IT巨頭風雲變幻的內幕。

  娓娓道來,字字珠璣。抓住一切去探尋生命的意義,總有一天,世界將因你不同。李開復的自傳讀起來像是小說,偶爾一些驚險,故事性很強。而唐駿的自傳富有很多哲理其中,大多是處世哲學,這也是坎坷中沉澱的智慧。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3歲的公關高手,終生不抽菸的原因》。對於唐駿,有人評價其: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人見人愛。這麼說絕不是奉承,這與他的辦事風格有關,除了能說會道,還是有他自己令人折服的獨特之處。正因為這樣,才會受到人們的青睞。

  “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你留下來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惱。”“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並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後從中學習,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多麼有個性的話語!發人深省,讓人奮進。這充分體現了他參透了生活真諦,懂得了如何創造生命價值,如何讓短暫人生綻放異樣的光彩。

  這是本自傳,剛閱讀的時候,就因他是一個讀理科的人居然有這麼好的文字功底,而讓你吃驚。書的經歷敘述雖然平實但卻很吸引人,讓你愛不釋手。隨著閱讀的深入,你又會因他在職場中對很多事情的恰如其分,恰到好處的處理而時時讓你停下來思考。閱讀完這本書後,你還會感嘆:李開復確實是一個年青一代學習的楷模、典範。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14

  相信內心的聲音,夢想是發自內心的渴望,選擇源自改變世界的夢想!而重新選擇幫助中國的年輕人圓夢。是出自他“幫助他人實現他們的夢想,是唯一比實現自己的夢想更有意義的事情!李老師開始了從童年到現在這段時間的追憶。寫的非常真實,使我感到自己已經融入他的生活,和他一起經歷了他豐富多彩,富有傳奇色彩的生活!

  李開復這個世界級的傳奇人物,以其聰明過人的天賦,良好的家庭薰陶,別具一格探索新奇的個性,加之後天的勤奮和努力,演繹了一場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歷。他總是能很理智的分析自己內心需求,很大膽並且適時地做出人生的重大選擇,超越平常人的思維方式,對新事物,新領域,總是充滿挑戰和激情。

  李開復有幸在11歲時留學美國,當時臺灣的傳統教育過於死板,能夠前往美國接受先進教育當然是件不容錯過的事。只有11歲的他,鼓起勇氣前往美國,或許這就改變了他的一生。11歲的他,必須努力學好英文才能適應美國的生活,他就每天跟著小夥伴,聽他們說話,不懂就打斷他們,問清楚,小夥伴自然也很樂意去幫助他。就這樣,李開復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說上一口流利的英語。正是有著這樣堅持不懈、有困難就想盡一切辦法去完成的精神,使他能夠在未來的路上不斷打敗困難,創造出無數奇蹟。

  李開復,將自己經過歲月沉澱的寶貴職場經驗和對人生的感悟,透過自傳的形式授受給後人,希望能帶給更多人的啟示,按照自己成長的道路,將他如何從一個搗蛋的“小皇帝”,11歲的“留學生”,奧巴馬的大學同學,26歲的副教授,33歲的蘋果副總裁,谷歌中國的創始人,走向全球化的職業經理人,成為員工們喜愛的開復總裁,成為學生們尊敬的開復導師。他有著太多傳奇的經歷,為了他,兩家最大的IT公司對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選擇,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透過這本自傳,李開復真誠講述了他鮮為人知的成長史、風雨兼程的成功史和燭照人生的心靈史,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他親歷的蘋果、微軟、谷歌等IT巨頭風雲變幻的內幕。娓娓道來,字字珠璣。抓住一切去探尋生命的意義,總有一天,世界將因你不同。

  你或許會感到驚訝,為什麼李開復竟然在那麼多知名企業都擔任過重要職位?李開復絕不是一個自滿的人,他的追求永無止境,這是很多人都無法達到的事。許多人滿足於眼前的利益,而迷失了自我。李開復總是“追隨我心”,他會時常問自己:“眼前的一切是自己想要的嗎?”。這種從“心”選擇的精神,才讓他輾轉於蘋果、微軟、Google等知名企業,最後還回到中國,為了中國大學生而奮鬥。

  當我閱讀完這本書時,我徹底被李開復這個人觸動了。這樣一個能夠不管眼前是利益、是麻煩、是官司,總是“追隨我心”,不斷改變自己的定位。不斷改變自己的夢想,一步一步最後創造無數奇蹟。當你達到一個目標時,你會驕傲自滿嗎?當你成功完成一件事時,你會沾沾自喜嗎?當你已經取得成就,你會就此罷休嗎?李開復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我們絕不能夠只滿足於現狀,我們要去探尋生命的意義,努力創造、拼搏、進取,到壽終正寢時,我們要知道我們曾今活過,而且活得有意義。正如《瓦爾登湖》裡面有一句名言:“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並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後從中學習,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卻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所謂成功,並不意味著有多少財富,有多高的職位,而是取決於內心的一種狀態。一個快樂的人經常被認為是一個富有的人。而李開復正是這樣一位成功者,他的成功來源於他良好的教育背景,來源於他輝煌的職場經歷,來源於他堅毅理性的精神,來源於他總是追隨著他的理想,更是來源於他內心的一種從容平靜的快樂。他的生活遠非人們想象的那樣一帆風順,但是這種快樂讓他在任何情況下,都把握著成功最本質的東西。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15

  以前只知道李開復是其與微軟的官司糾葛聞名世界。因為工作的緣故,從命令複雜DOS系統開始到windows3.1再到今天使用非常簡易明瞭的windowsvista,因此我對微軟始終是懷有非常敬佩的心情。我知道正是有了偉大的視窗作業系統才有今天電腦的廣泛普及和操作的便利!李開復是在這樣一個全球矚目的公司任副總裁,可見其也非泛泛之輩。但對其成長經歷以及成功履歷並沒有過多關注。《世界因你不同》書名就已經點出了李開復的不凡成就!因為一位傑出科學家的非凡創新而改變了世界,就像愛迪生的電燈泡照亮了全世界一樣。

  這樣的人一定有其特別並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樣的成功履歷,他為什麼能做到?怎麼做到?李開復有什麼過人之處?是天賦?是後天努力?還是機緣巧合?或者是命運使然?縱觀書中描述的李開復的成長經歷,有很多令人感嘆,令人仰止的內容,比如他的學齡前的超乎尋常的調皮、製作《武林動物傳奇》以及在上學時的種種非同常人的表現,都體現出一個天才人物的特質,這樣的特別性一直延續至大學,這不是所有孩子能做到的或者會經歷的,但是天才就像眾多的外部因素一樣,不能決定我們的命運。擁有這份才智只能幫助我們前進,但永遠不能代替我們。俗話說內因起決定性作用雖然李開復從小就展示了天才的一部分,但他在職場上的成功卻離不開另一個重要的因素——勤奮努力堅持不懈。這能給更多的後學者提供有價值的道理——不管你是天才還是普通人,對成功的追尋加上後天的勤奮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話說起來十分容易,但真正把它做到的卻是少數人。就像全世界只有一個李開復一樣。成功人士總是極少數的精英。在讀博士做論文的勤奮、在學院當教授做研究的努力、在實業界做職業經理人的用心盡力的投入等等。為了做一個好的演講者,他向向系裡知名的教授請教教學的技巧,努力爭取各種演講的機會,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儘量做一個好的溝通者。這些努力與付出使他一步步邁向了成功的彼岸。設想一下我們的將來也許也會走上與開復相似的道路,但在這些問題的時候,是否也能做出這些付出與堅持呢?

  他的經歷告訴我們在我們遭遇挫折時應該樂觀的面對並接受所有的困境和低谷,在他遭遇官司以後的感慨中這樣寫道:這段日子讓我感慨萬千,我既體會到人情的涼薄,同時也感受到人性的溫暖。對於一些傷害我也將其當作人生一種寶貴的歷練,因為,每一種創痛,其實都會帶來一種成熟。是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老師問他的學生長大後想成為誰,誰知學生竟回答,我誰都成為不了,因為我只能成為我自己。這個故事就說明了每個人是不同的,也因為這樣,生活才有可能是多姿多彩的,如果只去追求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從而甘願平庸,那麼世界不會有任何改變,反之,如果儘自己的努力去奮鬥,即使無法成就太大的事業,世界也是會因為有你的變得更好,因為再小的力量,不也是一種支援嗎?

  這本書有一段話令人感動,我的理解這段話也是本書的思想主旨:“人生在世時間非常短,如果你總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麼一生過去了,你留下來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惱。他已經在有生之年做了太多的事情。“想象兩個世界,一個世界中有你,一個世界中沒有你,這兩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響力,這就是你一生的意義。”這句話,可以說影響了他的一生。那之後,凡是他要做重要的決定,都會想起這句“讓世界不同”的話,從而讓內心作出選擇的時候更加堅定。追隨我心的夢想從沒有停止過,相信創新工場不是他的最終目標,推測創新工場成功後,他還會去創辦中國一流的大學,教育仍將是他最終的夢想。由此可以看出遠大的目標成為他人生前進的原動力,每實現一個夢想,就是書寫了一篇人生絢麗的篇章。

  瞭解了他成功的秘訣我認為,雖然李開復是成功的,但並不能說明每個人都可以模仿,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所處的環境,以及自身的條件,去學習一些他如何在困境、逆境中生存和發展的承受能力,以及汲取他在失敗和挫折中總結的經驗和感悟。作為剛上大一的我們來說,今後人生的奮鬥路才剛剛開始,我們能做的就是明確四年甚至未來我們想要做什麼,人生的目標是什麼。是否也能在做事情的時候堅持勤奮努力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慢慢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待機遇來臨時去展現一個最好的自己。

  最最欣賞的是書的結尾的一段話:“所謂成功,並不意味著有多少財富,有多高的職位,而是取決於內心的一種狀態。一個快樂的人經常被認為是一個最富有的人”。人生財富要靠自己去創造。世界不會因為我而改變,但因為有我而不同。“成功並沒有絕對意義,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並把最好的你呈現出來。”

  用你的夢想和理想引領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誠、助人圓夢的心態引領你的一生,要用執著、無懼、樂觀的態度引領你的一生。人生的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讓我們沿著成功者的腳步,追隨內心的夢想,實現人生的價值,為世界留下更多。

  《李開復自傳》的讀後感 篇16

  日前,看到到處都在熱賣這本書,也曾在網上看到過他的文章,人稱;大學生教父。於是吸引了我的視線,

  李開復,祖籍四川,61年生於臺灣,11歲留學美國,88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學位。他開發了全球第一個:不特定語者連續連續語音識別。系統。被美國<商業週刊>評為1988年最重要的發明。他開發的’奧塞羅”人機對弈系統,擊敗了人類世界冠軍。他還是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院士和精英組織百人會的副會長。曾先後在蘋果,。SGI,微軟,谷歌等公司擔任要職。09年創立創新工場,一個全方位的創業平臺,旨在培育創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業。恩,很優秀的人物,只是覺得有點奇怪,他一直在世界一流的企業任職,甚至成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七位高層智囊之一,高—官後必然是高薪。是什麼動力能讓他捨棄這一切,走上創業之路呢?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僅僅是錢。

  序言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我:價值不是你擁有了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現今社會的大部分人,都把財富的數字當做追求的終極目標。想的是越來越大的房子,越來越豪華的車子…回報社會,幫助別人,造福子孫後代才是真正的人生價值的所在啊!

  他講到”用你的夢想和理想引領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誠,助人圓夢的心態引領你的一生,要用執著,無懼,樂觀的態度引領你的一生。如果你做到了這些,因緣會給你一切你所應得的是的,我一直覺得好狀態決定好心情,好心情決定好運氣!不管你遇到些什麼困難,挫折。只要你勇敢,樂觀地去面對,看到好的一面,沒有什麼是大不了的,不管是多大的困難,多深的傷痛,都會過去,明天會有新的太陽,依舊會美麗,燦爛!

  李開復放棄了世界一流的公司,放棄了豐厚,相對穩定的薪水,為的是父親的願望,心中的夢想!他相信,只有追隨我心的選擇,才能激發起身體裡最大的潛能!11年在中國的工作經歷,以及父親對他的影響,使他對中國充滿了難以表述的感情。他相信,中國青年的未來,正是中國人未來的希望,他希望能和他們一起。把之前積累的工作經驗,能夠很好地幫助他們他們建立團隊,孕育文化,提升領導力。讓”創新工潮提供給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有時間,有資金去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他願意充當一個創業教練的角色,站在他們的身邊,告訴他們他曾犯的錯誤,讓他們能飛過時間的海洋,找到到達成功的捷徑。他相信,當自己已經完成了很多夢想之後,更大的願望就是幫助中國的年輕人圓夢。這將比個人的成功更具有意義,也可以將個人的力量儘可能地放至最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