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1000字讀後感

《天龍八部》1000字讀後感

  對於《天龍八部龍八部》這部電視連續劇,我相信很多人看過了,而我更是看了不止一遍。而《天龍八部龍八部》這本書,卻是因為讀書比賽才看的。

  以前,我沉迷在電視中,不喜歡看書,也不喜歡那些厚厚的武俠小說。不過,當我讀了《天龍八部》,發現書中的內容遠比電視豐富。因為電視畫面具有侷限性,不可能把書中的內容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所以我覺得看書有以下幾點好處:

  1、看書時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2、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3、看到後面的情節時,可以翻到前面加以對照。

  4、看完一本書後,可以在回味那些精彩細節。

  當然,看電視也有其自身的優點。看電視可以使人放鬆心情,暫時放鬆大腦,得到休息。

  然而,我這次讀了《天龍八部》這本書,感觸甚多。在這本書中,喬峰的豪邁,虛竹的憨厚,斷譽的深情,都是我喜歡的元素。而且透過這本書,我也深切地瞭解了他們的內心世界,融入到了曲折迷離的故事情節之中。

  當我看到喬峰被人誤認為是殺人兇手,有理說不清時,我在內心深處為喬峰含冤,也痛恨那些自稱正派的所謂武林英雄。我最為喬峰感到不值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遼宋兩個國家的和平。有一部分人不理解他的善心。不過,當他深陷牢籠中時,許多中原的英雄去救他,這對於他的一生也就夠了,至少他沒有白活於這個世界上。而發生在喬峰身上的那些事情,使我明白了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也不能聽信別人的.一面之詞,職能當事情的真相浮出水面時,才有資格去評論,才有資格去作出最後的評判。否則,可能會因此而誤傷好人,甚至作出令人終生遺憾的決定。

  金庸寫過許多武俠小說,其中多部被拍成了電視劇。而他的書,我只看過一本《天龍八部》。雖然他寫的作品不一定是最好,但是我從中能夠懂得很多道理,也能夠學到許多寫作的技巧。首先,他寫的作品中,人物各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他擅長描寫人物的語言、心理、動作,將人物的性格和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使我們瞭解主人公,慢慢融入到故事情節之中,彷彿身臨其境。同時,他還寫出了在情理之中,卻又在意料之外的細節――斷譽是段延慶的兒子。其實,仔細想想,也會合乎情理地推測出來。書的前面曾幾次提到段譽不像他的爹爹段正淳,但因為他母親是王妃,所以沒有許多人懷疑過他們的父子關係。不過這樣段譽反能夠和他最敬最愛的王姑娘在一起了。這種寫作方法,我也許學不會,這需要豐富的想象力。但是我會盡量地嘗試。最後,他寫《天龍八部》時,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寫的,而對於一些同時發生的事情,他又很巧妙地用插敘,自然地交代那些事情,一切顯得那麼順理成章,沒有絲毫牽強和唐突感。

  我覺得自己的文筆不是很好,有時寫的文章只能算“湊合”,有時卻寫的很差。不過,我這次讀了《天龍八部》這部小說,真的受到震撼,感觸良多。對我觸動最大的是書的內容遠比電視劇裡的豐富。其次,我看事情時,學會了不止看表面,而要了解深層次原因。最後一點,也對我最有益的,就是我學到了另一種寫作方法,明白了什麼叫做寫作技巧。我一定要努力,爭取在寫作方面取得新的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