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精選8篇)

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精選8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 篇1

  這本書的評論是不是很難寫?那麼多條評論裡沒看到幾篇是跟內容有沾邊的。對西班牙內戰我瞭解並不多。短短三天裡的故事,中譯本洋洋灑灑四十萬字。也可以說是主人公羅伯特·喬丹——一個思想複雜的青年知識分子在三天裡的心靈軌跡。生與死的問題,愛情與戰鬥職責的矛盾,道德倫理與嚴酷現實的矛盾交織在一起。

  你反對一切殺人的行為,可你既殺過人,而且還要繼續殺人。因為要打勝仗就必須多殺敵人。

  雙方都在屠殺,游擊隊員絞死長槍黨,法西斯分子血洗擁護社會黨的村莊。為了自由,尊嚴和所有人都有工作而不致捱餓的權利,我們對他們也幹下了令人髮指的暴行,“但那是因為我們缺乏教養,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他們是蓄意地、深思熟慮地幹著。”游擊隊員們射擊,投擲手榴彈,炸火車。可是殺掉的人有幾個是真正的法西斯分子?那些鐵桿兒長槍黨們都躲在後方屠殺平民。而在戰壕裡向我們瞄準的是和我們一樣的窮人。聯合政府內部也是成分複雜,鬥爭重重,軍隊缺少武器裝備,指揮不暢。有著種種官僚主義,工作無能。黨內的清洗鬥爭連在國際縱隊裡也難逃一劫。內部還有第五縱隊活動。奧威爾當年志願參加西班牙內戰,身負重傷後回國,還有他的同志因為政見不同要追殺他。

  儘管這樣,為了所擁護的一切,為了這種感情以及這種必要性x,你還是參加戰鬥,為你接受的教育中所提到的新世界而戰鬥。然而,有誰能像青年牧師和軍人始終保持著忠誠?是我們蛻變了,還是世界並不是我們原先想象的那樣?根本沒有完美的事業,以前沒有,今後也不會有。

  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但我們並不能心灰意冷,就此投降,還是要接著進攻,繼續殺人。因為不這樣幹戰爭就要失敗。那些行不通的混蛋命令明明會奪去你的命,你也只能去豁出命來堅決執行。是啊,誰也沒權奪取別人的生命,可不這樣我們自己就要遭到更大的不幸。誰也不想和愛人分別,白白送死,可不這樣最終的危險就不會過去。這確實是陳詞濫調,但這也是真話。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是比戰爭更壞的呢?

  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 篇2

  這本書,怎麼講,引進尾頁上的一句話,就是——“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此撰寫於17世紀,那時候創作者沾染了瘟疫,經歷了存亡,最終還是活著。在他得病期內,他寫出了這一。這本書中最知名的一段話,就是這一段——“有些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全是地面的一部分;假如海流衝跑一團土壤,內地就喪失一塊,好似喪失一個海岬,好似盆友或自身喪失佳園:所有人的死都要我損傷,由於我和人類密切相關;因而,別去探聽喪鐘為誰鳴響,它給你鳴響。”這句話幫我的感受挺大,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觀點,可是我從這兒獲得的,便是——感恩人類。本人的能量不大不大,小到一切一個兇狠一點的小動物都能夠隨便殺掉大家。可是大家活了出來,這些年乃至變成了地球上的主宰,靠的是啥?沒有錯,便是群體。人類這一個群體的團結一致才會出現今日的外貌。

  因此,在我們現如今能夠舒服的生活的情況下,難道說大家不應該感恩人類麼?心懷感恩人們,不是說忽視人們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黑暗面,也不是一味的自我吹噓,僅僅一種日常生活心理狀態,一種奮發圖強的日常生活心理狀態。大家感恩人類,因此大家會以便群體考慮,會以便全球的更為幸福而獻出自身的一份力。現在社會,自私自利的人確實太多了。毫無疑問,有的情況下,我是在其中的一員。我不想如何的說道理:啊啊,大家一定要如何如何!我只是想請任何人都認真地、靜心地去思索一個難題:自身到底是怎樣能夠像那樣活xx世界的?

  毫無疑問,父母很重要,但若是僅有父母,你也不容易活得那麼好!我們都是幸福快樂的一代,自小錦衣玉食。可是,如果你在夜裡應對光輝的情況下,會想到愛迪生嗎?在你乘座諸多便捷的代步工具時,會想到富蘭克林或者萊特兄弟嗎?我明白回答是否認的,假如確實有些人那樣做,也定會被人覺得異常。我那樣說,僅僅想表述大家今日能夠享有的一切都是有成千上萬的先輩,成千上萬的人類為大家所掙下的。那樣,難道說大家不應該感恩人類嗎?古代歷史有那麼多的極大災禍,大家都挺過來了,靠的還並不是團體的聰慧?我們要學好感恩,不必認為一切都是那理所應當的。沒人一定要以便什麼放棄,也沒人有責任給你幹什麼。大家不用上競技場,不用以便國家放棄。難道說規定大家稍微的關注一下社會發展很太過麼?

  現如今一直在提倡和諧社會,這在其中也是有關注社會發展這一條吧。大家能做的並不是很多,但一定要把能做的保證搞好!心懷感恩人們,並不但是一句空談,它更意味著了大夥兒進行人生理想的自信心;意味著了大夥兒積極解決日常生活的自信心。因而,心懷感恩人們吧,千萬不要對這個世界造成的一切不聞不問,好似多恩說的,每一個人都和大夥兒息息相關,我們無法離開人們這一人群存活下來,不是嗎?從今天起,使我們感恩人類,感恩給與大家一切的人類。生活若擁有那樣的感恩,才會更幸福。

  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 篇3

  無論誰的死亡都使我不再完整,因為我與他們難解難分。不要問喪鐘是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題記

  從《喪鐘為誰而鳴》的書名開始,一直讀完最後一頁的那首詩。那首像是對所有的世界人民發出號召一般的詩,是我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始終都在被一種精神震撼著。

  三天在作家的筆下通常是短暫的,而海明威卻用大量筆墨將這區區三天時間刻畫的歷歷在目。當我的目光在白紙黑字間流淌時,我的心就已經跟著主人公羅伯特一起度過了那驚心動魄的三天。我為羅伯特得到了愛情而高興,為巴勃羅的畏縮不前而厭惡,為羅伯特失去戰友而難過,為羅伯特的英勇犧牲而惋惜。在整個過程中,我所有的感受都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變化。

  直到讀到最後一頁,我才真切感受到作者所宣揚的精神是多麼博大,它所宣揚的人道主義精神不僅只存在於虛幻的小說之中,更溫暖充盈著整個世界。經過二戰的炮火洗禮,無數國家走到了一起;經過印度尼西亞的巨大地震,無數孤兒又重獲家庭;經過汶川8.0級大地震,從四面八方寄來的匯款和物品散發著人性的溫暖;經過08年的北京奧運會,在體育賽場上更加體現出世界人民的友誼與熱情……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很多的例子,它們充分地說明了這個世界被一種博愛的溫暖的人道主義精神所包圍著,呵護著,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愛的溫暖》。

  這個世界是我們共同的世界,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的一份子,每人都應該將自己心中最真摯的愛去溫暖每一個角落。讓周圍的人都感受到溫暖,將愛與溫暖永遠傳播下去。

  在二千年前的中國,偉大的孔子就已經對世界提出了設想,也就是所謂的“大同世界”。子曰:“力惡其不出於身 ,不必為己。”所指的正是人道主義思想的理念。人人都為公眾事業盡心盡力,面對戰爭,面對死亡的威脅,面對全人類共同的災難,同生死共進退,別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越是在危急存亡的緊要關頭,越能體現出這種精神和人性的偉大。

  沒有人是自我一體的孤島,人人都是世界本土的一份泥土。無論是誰被海浪給沖走,都使這個世界不再完整。當喪鐘再度響起時,它不再只為一個人而鳴,它是為全人類而鳴!

  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 篇4

  問:喪鐘為誰而鳴?這個問題有意義嗎?答:不是所有東西都必須有意義。

  最近讀完了《喪鐘為誰而鳴》的中英譯本,說實話,我很少寫讀後感,但這一次我不得不將這幾天的心情記錄下來,以便後瞻,同時也為了做一次總結。

  故事的主線很明確,一名熱血青年Robert Jordan參加了西班牙志願軍,在戰爭的硝煙中與Maria墜入愛河,沒有身份與世俗的羈絆。短短三天的故事裡,愛情,責任,信仰,恐懼不斷髮生著碰撞,Robert Jordan也在不斷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戰士。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獨自留下狙擊敵人,掩護友軍撤退,向這片異國土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小說的背景設定在了一個今天已不被人們所樂於提及的西班牙內戰時期,因為他遠沒有一、二次世界大戰那樣對世界的前進起到多少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正是為什麼歷史總是留下它想要留下的而刪減掉其它,我們總是習慣去解析一些大的時代背景,卻往往忽略了那些被我們忽略的東西,也許正是一些我們所不知的前進的原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西班牙內戰,實際上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序幕,也是進步派與法西斯頑固派之間第一次的正面交鋒,雖然最後西班牙人民的反抗失敗,但這場內戰無疑是反抗強權的最好代表,沒有之一。在這樣一個龐大的'歷史襯托下,整個故事猶如一部自傳性的回憶錄,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那段至死不渝的信仰都變得無比堅貞。

  這場戰爭的意義在何方,失敗是否也就毫無意義?但你可以想象,如果沒有這場革命,西班牙人民還是甘願沉淪在法西斯武裝政府的統治下,人們不會知道建立一個自由的,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政府的重要性,這些思想會歷久彌新,最終會形成一個共性,這個國家所期盼的未來才會儘早到來。

  我沒有寫到主人公,沒有寫到他的成長,他的愛情,但我知道我並不需要去記錄它,而那些處在故事以外的故事才是我真正關心的問題。在這場戰爭中,戰爭的目的是為了人,人權,人道,人民,他們反抗著本不敢反抗的東西,他們才是那個國家真正的主人。喪鐘為誰而鳴?喪鐘本不需要鳴響,因為這一次的失敗正是下一次反抗的開始,向死而生。

  No man is an island,entire of itself.Each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a part of the main.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Europe is the less.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As well as if a manner of thine own or of thine friend's were.Each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Therefore, send not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It tolls for thee.―― From John Towne.

  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 篇5

  過了兩個月,終於把從圖書館借來的《喪鐘為誰而鳴》讀完了,由於書本很厚,讀的時間斷斷續續,我竟然花了這麼長時間才把它讀完。可是不管花多少時間我都覺得這本書值得一讀。

  這本書主要講在一戰爆發前夕的西班牙發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國志願者羅伯特喬丹,他本是西班牙語的教師,後來志願到西班牙當爆破手。故事便是圍繞喬丹在執行炸橋任務而展開的。故事不只是講述戰爭,它還穿插著喬丹與瑪利亞的愛情,另外除了喬丹之外,本書還塑造了一些經典的人物。

  巴勃羅本來是個英勇的人但後來喪失了鬥志反而產生了居安享樂的想法,但最後他的戰鬥勇氣還是回來了。而巴勃羅的妻子比拉爾則是一個性格豪爽的婦人,她因為在鬥牛場的工作結識了巴勃羅並且跟他過生活,看到後來消極的巴勃羅她直罵其消極,她雖然潑辣但心地善良,正是她救了被法西斯欺凌侮辱的瑪利亞並悉心照顧她。這些人都是打游擊戰的,他們為了和平而躲在法西斯的敵後山區為共和事業奮鬥。

  因為戰爭,西班牙人們感到巨大的痛苦。瑪利亞親眼看著自己的父母被法西斯分子殺害,自己也被法西斯分子蹂躪,這種痛苦令她身心受到巨大打擊。而拉比爾還有其他一起作戰的人,他們都被迫離開他們深愛著的家鄉。到故事高潮時,另一遊擊隊領導人聾子被法西斯殺害了,聾子等人為了配合喬丹的工作去偷馬,最後被法西斯發現並被圍困在山頭上,聾子經過英勇搏鬥後壯烈犧牲,法西斯分子竟然將他們的頭顱砍下邀功。得知聾子的死大家都很悲傷,但大家沒有絕望而是在喬丹的指導下繼續執行任務。

  最後炸橋任務順利完成了,而善良的老人安塞爾莫卻被橋的碎片插死了,另一名夥計也被法西斯槍殺致死。到最後,喬丹也被炸斷了左腿,他要求羅伯特和比拉爾帶著瑪利亞逃跑不要管他,但無論如何瑪利亞都不肯離開,喬丹說,瑪利亞是他他是瑪利亞,只要瑪利亞離開了就等於他也離開了,最終瑪利亞被巴勃羅和比拉爾帶走了。在死之前,喬丹承受著斷腿帶來的的巨大傷痛,等著殺死最後一名敵人,然後犧牲了。

  看完故事後我更加深刻地痛恨戰爭,痛恨法西斯,我被羅伯特喬丹他們的為和平為人類而戰鬥的精神所感動。戰爭最後使許多人失去了生命,它是苦難的製造者。所有犧牲了的人的死是偉大的,人們不會忘記他們所作出的貢獻。我相信巴勃羅、比拉爾和瑪利亞會繼續為國家戰鬥,他們最終會找到幸福。

  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 篇6

  這本書其實我還是剛剛開始看的,不過我決定先寫一些東西,然後不再記錄這本書的讀後感了,因為這本書的題目有點不大適合這個愉快的節日。

  “誰都不是一座孤島,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走,歐洲就會減少一點;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發朋友和你自己。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損,因為我與人類難解難分。所以,千萬不要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約翰·唐思的這個美國玄學派詩人,所說的這個詩句是這麼的有哲理。

  這是書開始的一篇引言,說得很好。不要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其實喪鐘就是為你自己而鳴的!在這樣的時候,是不適合談論這樣悲觀的東西的,所以我就記下這一篇哲理就算了。西班牙的內戰,什麼炸橋的事情我不喜歡,我也沒有多少的興趣。海明威的這部書我會看完的,具體寫些什麼東西自己去看原著。

  我希望自己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也不想自己有著過多的壓力,可惜都是事與願違的,我的生活壓力重重,在這除夕之夜,那些歌舞昇平我看著都具有很多的諷刺。溫州這個地方,現在不是什麼天堂,其實就算是天堂也不見得有人喜歡去。而外界的紛紛擾擾,我也是不大喜歡去知道。

  過年了,還是說一點開心的事情了。2018年,沒有跑路的人都算是比較成功的了,而2019年的農曆春節,多少都是一個新的的開始,什麼事情都可以從頭來過。那麼就忘記昨日的種種不如意,開始新的一年的計劃,展望一下自己心中的美好未來。

  我希望自己的2019年,可以從這個困境中走出來!

  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 篇7

  當我讀完《喪鐘為誰而鳴》時,我心裡有太多的感慨。

  這部小說描寫了西班牙戰時活躍在敵後的一支游擊隊奮不顧身、英勇鬥爭的事蹟。主人公羅伯特。喬丹是美國志願軍,在西班牙內戰中作戰。他被派往賽戈維亞附近的山裡,與當地的游擊隊配合,炸燬一座重要的橋,市政府軍可以從容前進。他在游擊隊的山洞裡過了三天三夜,等著他的是死亡,因為他料想自己不會生還。在此之間,他與游擊隊隊員建立起了友誼,共同克服了許多苦難。他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但不幸受了傷。

  讀完《喪鐘為誰而鳴》,我若有所思,這部小說中的場景並不大,然而卻表現出史詩般的氣質,小說人物的生與死、愛與恨、?林的寧靜與陣地戰火,逃亡與留守,現實與回憶,有機的穿插對應,形成了一幅宏大壯觀的人生圖景,不僅從視覺上色彩斑斕,從感受上同樣震撼心靈。

  海明威在作品中引用約翰。多恩的一段話,使主題昇華,戰爭雖然結束了,但著作永存,評論家多羅西。帕克再度到這部小說後,欣喜若狂:“這部小說使用智慧寫成的,讀之使人心靈淨化,頭腦清醒。這本書使用悟性寫成的,讀之喚起人的同情憐憫,撕心裂肺。”海明威不僅嫻熟地運用了寫作技巧,還表達了深邃的思想內涵。

  喪鐘為誰而鳴的讀後感 篇8

  這本書,怎麼說呢,引用扉頁上的一句話,就是——“生死邊緣的沉思錄”。此書寫於17世紀,當時作者染上了瘟疫,歷經了生死,最後還是活著。在他生病期間,他寫下了這個。

  這本書中最有名的一段話,即是這段——“有人是與世隔絕的孤島;每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流沖走一團泥土,大陸就失去一塊,如同失去一個海岬,如同朋友或自己失去家園:任何人的死都讓我受損,因為我與人類息息相關;因此,別去打聽喪鐘為誰鳴響,它為你鳴響。”這段話給我的感觸很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我從這裡得到的,就是——感恩人類。個人的力量很小很小,小到任何一個兇猛一點的動物都可以輕易殺死我們。但是我們活了下來,這麼多年甚至成為了地球的主宰,靠的是什麼?沒有錯,就是群體。

  人類這一個群體的團結才會有今天的面貌。所以,當我們如今可以舒適的生活的時候,難道我們不應該感恩人類麼?感恩人類,不是說忽視人類社會中的陰暗面,也不是一味的自吹自擂,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我們感恩人類,所以我們會為了群體著想,會為了世界的更加美好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如今的社會,自私自利的人實在太多了。

  不可否認,有的時候,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不會怎樣的說大道理:啊啊,你們一定要怎麼怎麼樣!我只是想請所有人都認真地、靜心地去思考一個問題:自己到底是如何可以像這樣活在世界上的?不可否認,父母很重要,但若是隻有父母,你也不會活得這麼好!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從小衣食無憂。但是,當你在夜晚面對光明的時候,會想起愛迪生嗎?在你乘坐種種方便的交通工具時,會想起富蘭克林或是萊特兄弟嗎?我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如果真的有人這樣做,也定會被人認為不正常。我這樣說,只是想表達我們今天可以享受的一切都是有無數的先輩,無數的人類為我們所掙下的。

  這樣,難道我們不該感恩人類嗎?在歷史上有那麼多的巨大災難,我們都挺過來了,靠的還不是集體的智慧?我們要學會感恩,不要以為一切都是那理所當然的。沒有人一定要為了什麼東西犧牲,也沒有人有義務為你做什麼。我們不需要上戰場,不需要為了國家犧牲。難道要求我們稍稍的關心一下社會很過分麼?如今一直在倡導和諧社會,這其中也有關心社會這一條吧。

  我們能做的並不多,但一定要把能做的做到做好!感恩人類,並不僅僅是一句空話,它更代表了我們實現人生價值的決心;代表了我們積極面對生活的信念。所以,感恩人類吧,不要再對這個世界發生的一切漠不關心,正如多恩說的,每個人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無法離開人類這個群體活下去,不是嗎?從今天開始,讓我們感恩人類,感恩給予我們一切的人類。生活若有了這樣的感恩,才會更美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