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的民間傳說

豈有此理的民間傳說

  倪莊是揚子江南岸的一個景色秀麗山村,村後群山疊翠,蒼松古柏林立懸崖。山腳的土坡上桃、杏、梨果樹一望無際,夕陽西下,落英紛飛,昏鴉歸巢,呈現一幅濃墨的立體山水畫卷。村前一條小河蜿蜒西去,兩岸垂柳成蔭,萬幹柳絲迎風飄揚。正際春深時節,桃花雨杏花雨跚跚而來,小河把山中春水送往長江,大量魚蝦逆流而上,形成上天恩賜給倪莊鄉民的最好晚餐——上水漁汛。

  此時莊上人家戶戶張網,家家放籪,一日三餐,魚香不絕。過了汛期,魚蝦日漸稀少,堅持捕魚為生的只有村民倪春生一人。由於他終年在小河邊身背魚簍,手拿扳網(江南水鄉最簡單最常見的捕漁網具,兩根竹杆中間架著網,捕魚時,竹杆插入水中,左右打動驚動魚蝦入網。)捕魚,人們都忘記了他的名字,直呼他“扳漁哥哥”。

  扳漁哥哥從小命運坎坷,五歲喪爹,七歲沒娘。多虧村風淳樸,一群“唸佛奶奶”哀其可憐,紛紛接濟。扳漁哥哥吃百家飯,穿百家衣長大,現今己是十九歲的大小夥。他勤勞樸實,心腸好有孝心,不棄辛苦打來的魚蝦,一部分拿到集市換回米鹽度日;另一部分則送給左鄰右舍嚐鮮,以感謝眾鄉鄰養育之恩。他身居父輩留下來的破草房,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調捕漁生活,倒也落得自由自在。

  一、義釋金鯉魚

  七月流火,早上的太陽就釋放出熱辣辣的威力。扳漁哥哥照常來到河邊打漁。一網網下去,一網網落空,幾個時辰忙活,汗水淋淋,竟然一條小魚都未捕到。面對微波漣漣河面,扳魚哥哥傻了眼,以往再差也可捕到幾斤魚蝦,今天居然不見一尾小魚,太反常了。

  算了,先吃午飯再說。找了個樹蔭,扳漁哥哥吃著帶來的乾糧,尋思著下午跑遠一點再下網。沿著河岸,往西行了二里多地開始下網,一路打下去,網網只見幾根水草,仍然一無所獲。扳漁哥哥氣喘噓噓,汗流夾背,但他骨子裡有不服輸的傲氣,仍一網網撒下去————。

  突然網中有了動靜,扳上一看,網中躺著一尾半斤多重的金色鯉魚,紅唇黑晴,兩根黃色鬍鬚不停抖動,魚鱗在陽光下閃著金光,出水後在網中拼命掙扎。扳漁哥哥趕緊捉住放入魚簍,再把魚簍放入淺水中養著。繼續下網直到日落西山,最終就只打到這尾金鯉魚,扳漁哥哥拿起魚簍準備回家。

  忽然,他驚奇地發現簍中金鯉魚兩眼流著血紅色淚珠,魚唇抖動開合著似在求饒。扳漁哥哥心中湧起說不出的惆悵感覺,喃喃說道:“莫哭莫哭,我放你一條生路吧。”拿起魚簍,把魚倒入河中。只見鯉魚浮上水面,向扳漁哥哥頻頻點頭——。

  二、小車赴龍宮

  扳漁哥哥回到家中,吃過晚飯躺在床上,回憶白天打漁奇事,輾轉反覆,百思不得其解,漸漸恍惚————。

  “扳漁哥哥,扳漁哥哥!”朦朧中忽聽有人叫喊,扳漁哥哥循著叫聲來到白天打漁的河邊。

  “你是誰?”扳漁哥哥問道。

  “我是江龍王的三公主,今天和丫環到江邊遊玩,不慎走散誤入小河被你網捕,多虧好心哥哥放我回家。父皇感你恩德,特設宴相謝。要我來請你明天去我家赴宴。”一個嬌滴滴女音在水面響起。

  “我怎麼去呢?”扳漁哥哥問到。

  “你家門前放有一輛獨輪小車,你推著小車到村上池塘邊,繞塘左轉三圈,再右轉三圈,前面出現一條大路,沿路直走就可到我家。記住:父皇給你金銀財寶皆可不取,但你要索要雞窩中的黑母雞,把她抱回家中,切記切記——。”河邊女聲逐漸遠去。扳漁哥哥還想再問,忽然醒來,原來是南柯一夢,但所遇亦真亦幻,驚詫不已。

  笫二天一早,扳漁哥哥推開門一看,果然門前有一輛獨輪小車。他推起小車來到池塘邊,沿塘邊左轉三圈,右轉三圈,忽然池塘水面兩邊分開,中間一條大路直通遠方。扳漁哥哥推著小車奔著大道而行,兩邊白浪滾滾,水聲隆隆,魚蝦翻舞。行了一個多時辰,只見前面宮殿紅磚綠瓦金壁輝煌,數不清的瓊臺樓閣,一重重雕欄牌坊,富貴華麗美不勝收。

  扳漁哥哥走近宮門,宮內笙簫齊嗚,仙樂陣陣。江龍王帶著蝦兵蟹將出來迎接,扳漁哥哥沿著紅地毯步入正廳。宴會上山珍海味、瓊漿玉液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宴會一連三天,扳漁哥哥向龍王告辭回家。江龍王拉著手一再挽留,最後讓宮女捧出大盤珍珠瑪瑙,玉石金銀相贈。扳漁哥哥一一婉拒。

  “恩公要啥儘管開口,只要龍宮有的一切都可贈送。”江龍王見他不收珍寶特地詢問。

  “那好吧,我一人生活孤單,相煩龍王能把雞窩中那隻黑母雞給我帶走,伴我生活。”扳漁哥哥向龍王請求道。

  “這————”,江龍王一時無語。

  “龍王捨不得就算了吧。”扳漁哥哥大度的說道。

  “好吧,黑母雞抱回家後,你要好好飼養,善待於它,不能餓著凍著。”江龍王沉默一會終於答應了。

  “多謝龍王,我會精心飼養的。”扳漁哥哥高興地說道。江龍王讓人抱出母雞,叫出巡水夜叉,讓報漁哥哥抱著雞閉著眼,爬在夜叉背上,吩咐聽不見水聲才可睜眼。“起!”夜叉一聲叫喚,扳漁哥哥緊閉雙眼,兩耳只聽見濤濤水聲。一會兒水聲停息。扳漁哥哥睜眼一看,己回到村上池塘邊,一應物事照舊,只是懷中多了一隻漂亮的黑母雞。

  三、解謎留龍女

  回到家中,扳漁哥哥放下母雞,抓了一把米撒在地上,母雞篤篤地吃著米,一會米已吃光。又挖了一瓢米倒在地上,未過一盞茶功夫又吃完了。扳漁哥哥抱起母雞放入米缸,讓它吃個飽。就這樣,扳漁哥哥又過起了早出晚歸的打漁生活。幾天後的中午,扳漁哥哥打漁回家,驚呀地看到家裡有了變化。零亂的雜物擺放整齊,地面乾乾淨淨。春凳上放著四菜一湯:紅燒豬蹄、清蒸鯽魚、蜆油豆腐、生菜香菇,紅紅綠綠,;木耳煨雞,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灶上鍋中香米飯已悶好。

  “誰在家中?”“是誰幫我燒的飯?”扳漁哥哥連問數篇無人應答,家中裡裡外外找遍也無跡可尋。

  “也許是鄰居大娘大嬸們幫忙的吧。”扳魚哥哥吃著可口飯菜想著。吃過飯,問遍左鄰右舍均答沒有幫忙。一連幾天,天天如此。

  這天,扳漁哥哥多了個心眼。他背上魚簍,手拿扳網,照常鎖好門出門打漁。等到晌午時,偷偷來到自家後窗口,順著窗縫往裡瞧著。忽然家中有了動靜,只見母雞跑出雞窩,在地下打了兩滾,一下子變成了美麗姑娘。只見她臉色紅潤,身材窈窕。頭戴珠冠,身穿青襖,好一個仙女下凡。她拿出兩個雞蛋,在地上一滾,剎時變出兩個小丫環,三人嘻嘻哈哈,打打鬧鬧,開始忙活,打水掃地,淘米洗菜。

  扳漁哥哥驚呆了半天,看著屋中姑娘倩影越看越愛,暗思著:要是能留她久住就太美了。想著想著來到門前,悄悄地開啟門鎖,一下子推門而入,直奔灶間,一把拉住姑娘不放。

  兩個丫環嘰留一聲變回雞蛋,姑娘則掙不脫手,臉色通紅,低頭哀求:“相公放手。”

  “你是誰,為何來到我家幫我。”扳漁哥哥問道。

  “我就是江龍王三公主,前朝被你打入網中,承你情把我放回,是我要求父皇邀你龍宮赴宴。父皇對我極寵,生怕你把我要走,又不能明言拒絕,讓我變成黑母雞避嫌。哪知我已洩漏天機,還是隨你來到人間。”龍女羞羞嗒嗒說道。

  扳漁哥哥大喜,恭恭敬敬向龍女施禮言道:“小生孤單一人,懇請龍女不棄下嫁,男漁女織生活可否?”龍女臉紅著點頭答應。扳漁哥哥與龍女同結連理,也不用三媒五證住到了一起。

  四、揉麵變鯉魚

  一天,龍女看到村東頭有一片荒地,問扳漁哥哥是誰家地址。“那是我家早年菜地,因我不善耕種而荒蕪。”

  扳漁哥哥答道。“那我們用來蓋新房吧!”

  龍女高興地喊道。“無磚無瓦,無木無材怎樣蓋房?”

  扳漁哥哥氣餒地說道。“瞧我的!”龍女說著,找來一捆葵花棒子,在荒地上搭起屋架模型。然後懷中取出一塊紗巾蓋在模型上。離開一段距離後,用手一指:“變!”剎時間,青磚青瓦五間樓房拔地而起,朱漆房梁,紅木柱子富麗堂煌。屋內傢俱、用具一應具全,更奇的是原來的兩個丫環也在屋內,扳漁哥哥和龍女搬入新居。

  話說倪莊有個財主叫倪煥章,早年中舉當過知縣。年老棄官回鄉居住,由於有錢有勢,當了族長。人們敬他怕他,都稱他倪老爺。倪老爺在村上說一不二,大事小事他說怎樣就該怎樣。他主持的《經山堂》祠堂,在地面上有極高威望,鄉紳文士也仰他馬首行事。

  這天,倪老爺書僮照例到村東頭荒地倒夜壺。不知前面己蓋新房,低著頭亂竄,一頭撞上牆角。“鐺啷”一聲,夜壺撞裂,書僮響得不輕,又不敢對老爺直講,生怕責罰。晚上,老爺拿破夜壺方便,不知夜壺巳漏,結果一場小便全都潑在床上。老爺大怒,喝醒書僮又打又罵。“村東頭荒地原來無物,現不知誰家造了房屋,才把夜壺撞壞。”

  書僮狡辯著。“胡說八道,我前天走過那裡還不見任何建房之跡,一夜之間怎能建成房屋。等我明朝去看看,回來再剝你的皮!”倪老爺罵罵咧咧,不依不休。

  第二天,倪老爺捧著水煙管,踱步來到村東,果見一幢新樓,房中有女子嘻笑聲傳出。走近一看,堂屋中有一美婦,正和丫環共繡花枕,倪老爺不由痴了。屋中龍女知有人偷窺,轉身入房去了。倪老爺回到家中,喊來家丁問了個明白。知道了房子是扳漁哥哥所建,且還有來歷不明的新娘。“魚花子還能娶美貌媳婦住好房,”倪老爺心裡極不平衡,壞注意也冒了出來。他讓家丁去扳漁哥哥家送請柬,要扳漁哥哥上門,言有要事相商。

  “你是怎樣爆發蓋房的.?你的新娘來路不正啊!”扳漁哥哥上門後,倪老爺陰沉著臉說道。

  “我是靠打漁本事生活,我妻是外地逃荒來的,我不偷不搶,一切光明正大。”扳漁哥哥義正詞嚴的爭辯道。

  “好,你打漁本事大。三天後我外甥過十歲,我要你三天內打一百尾鯉魚,長一尺,重一斤,長短一分,輕重一兩都不行。辦到了,我設酒席為你接風,否則我把你送官法辦,你的嬌妻也歸我所有!”倪老爺刁蠻你吼道。

  扳漁哥哥還想求情,“送客!”倪老爺不理不睬進入書房。扳漁哥哥垂頭喪氣回到家中,一副悶悶不樂樣子。

  “怎麼了?老爺難為你了嗎?”龍女看他憂心忡忡樣子問道。扳漁哥哥把倪老爺刁難經過一一告知。

  “一百尾鯉魚一樣大小,就算一年也打不到,何況三天,這是成心刁難嘛。嗯,倪老爺得罪不起,我們還是逃吧?”扳漁哥哥相商道。

  “不要急,這點小事為妻可以辦到。”龍女相勸說。

  笫一天,扳漁哥哥清早出門下網,打了一天,魚倒打了不少,但沒有一條符合要求。第二天、第三天也沒打到。看看天色巳晚,回到家中急得坐立不安。龍女看到他的樣子笑道:“我保你明天有魚交差是了。”扳漁哥哥將信將疑地休息了。

  晚上,龍女和兩個丫環點起油燈,在桌子上放了一斗麵粉,加水揉成發麵,把發麵搓成一個個小團,手捏刀削,做成面魚。安上兩粒紅豆作眼睛,然後放入諸水的木桶中。說來也怪,面魚入水瞬間成活,搖頭擺尾遊得正歡。一個多時辰,面魚做完,不多不少剛好一百尾。

  次日早上,扳漁哥哥看到桶中鯉魚活蹦亂跳,樂得閉不上嘴。拿出一條一稱,正好一斤;用尺一量,剛巧一尺。扳漁哥哥,挑起水桶,唱著山歌來到倪老爺家。

  “老爺,扳漁哥哥送魚來了。”書僮的叫喊打醒了老爺美夢,此時老爺正幻想著迎娶龍女。倪老爺來到客廳,命人拿來大腳盤,讓扳漁哥哥把魚倒入。鯉魚在盤中翻起水花,一個個活蹦活跳。倪老爺大吃一驚,拿來尺子和稱杆,讓家丁數數過稱,結果一百條鯉魚全都一模一樣,與所定標準分毫不差。倪老爺原來打算全部泡湯,只好命人準備宴席。

  五、千里一日回

  酒席間,倪老爺要扳漁哥哥告知得魚經過。此時扳漁哥哥二杯酒下肚,已口無遮攔,言道:“區區小事不足一談,更難的事也難不倒我。”

  “好,那我要你再替我辦一件小事。”倪老爺抓住話柄。

  “我早年在衙門時有一知己僧人圓通大師,現是四川峨嵋山下竹林寺住持,你三天內給我送一封信,要有大師的回執為憑。做到了我仍然設宴相謝,辦不到你要把家中娘子送我。”

  “峨嵋山往返數千裡,三天內怎可把信送到,你不是成心刁難嗎?”扳漁哥哥反抗道。

  “我不管,信在這裡,拿去!辦不了,我們官場衙門見。”倪老爺蠻橫無理,拂手而去。

  “老爺,老爺!鯉魚全都變成了面魚。”書僮急急來到房內告知。倪老爺看到盤中盡是肚子朝上的面魚,氣得八字鬍直蹺:“給我煮了吃了”。誰知清湯煮麵魚,味道倒十分鮮美,無意中相傳至今,如今江南人家仍有吃麵魚習慣。

  扳漁哥哥拿著書信搭拉著腦袋回到家中。龍女見他哎聲嘆氣的樣子,估計又遇到了麻煩。“送魚事不順嗎?是否出了差錯。”龍女問道。

  “魚的事倒沒什麼話講,都怪我喝了幾杯酒,講了大話。老爺又成心找叉為難,要我三天內去千里之外峨嵋山送信。這可怎麼辦呢?”

  扳漁哥哥愁眉苦臉說道。“不要緊,莫著急,有為妻幫你。”龍女反勸道。前兩天,龍女要扳漁哥哥照常打漁,扳漁哥哥一再要求早日出門送信,龍女總是叫他耐心等待。

  笫三天一早,龍女叫扳漁哥哥帶好書信,拿出門後撐門木叉,讓扳漁哥哥騎在前面,她在後面操控。要扳漁哥哥閉上眼睛,聽到風聲不可睜眼。隨著龍女一聲“走!”只見兩人向雲端飛去,扳漁哥哥緊閉雙眼,兩耳風聲呼呼灌耳。一會兒,風聲停息,扳漁哥哥睜眼一看,只見群山環繞,林中一座寺院呈現在眼前,山門上方《竹林寺》三字金光閃閃。

  扳漁哥哥上前遞上書信,由知客僧送往寺內主持。圓通大師看到故人來信很是高興,親自出門相迎,邀入寺內安排茶飯。扳漁哥哥要主持寫上回執,並謝圓通大事寬待。告辭後,找到龍女,又騎木叉飛回。前後不過三、四個時辰。現在江南孩童騎竹馬遊戲,據說就是由龍女相傳至今隔天,扳漁哥哥帶著書信回執來到倪老爺家,老爺無話可說,只好設宴寬待。

  六、鬥垮倪老爺

  扳漁哥哥吸取教訓,決不多言。倪老爺頻頻勸酒,並以瘋言諷語相激。扳漁哥哥實在無法忍受,怒道:“真是豈有此理!”

  “好個豈有此理!我就要它,你三天後送我一個豈有此理,不然我派人搶你的新娘。”倪老爺露出了兇恨霸道的嘴臉。

  扳漁哥哥回到家中發呆,“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是什麼?”嘴裡唸叨著,圍著桌子打轉。

  龍女見此追問了在老爺家的經過,說道:“豈有此理這東西誰也沒見過,我們可以做一物體相送,保險老爺滿意。”

  “那就勞神娘子了。”扳漁哥哥聽了頓時來了精神說道。龍女找來幾棵青竹,闢竹成篾,紮成燈籠架子,裡面也用竹片製成一個轉動機關。又拿來白紙彩紙,剪上五彩花朵和童男童女,分別內貼外糊,不一會兒,一盞漂亮宮燈做好。龍女讓扳漁哥哥在燈中插上蠟燭,點火試燈。只見宮燈金光閃閃,燈邊綠葉襯紅花,燈內童男童女頭戴珠花,身穿肚兜,手拿綵綢翩翩起舞。更奇的是燈中樂聲如天籟之音伴隨舞步。“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伴隨音樂節奏聲聲不絕。吹滅蠟燭一切又歸於平靜。據說當今江南一帶春節後燈會中的走馬燈就是由龍女宮燈相傳。

  扳漁哥哥提著宮燈去交差。“這樣的破燈也叫豈有此理!”倪老爺大聲訓斥道。

  “老爺點上燭火就可看到妙處。”扳漁哥哥笑言道。老爺吩咐掛上宮燈,點燃燭火。樂聲隨之響起,燈中童男童女跟著“豈有此理”聲跚跚起舞。倪老爺繞著燈不停轉動,呆傻地忘了一切。晚上,倪老爺拿著宮燈到內室與妻妾同樂。點上燈火,燈中糜糜之音響起,看著燈中童男童女相伴起舞,老爺脫了衣服拉著妻妾跟著亂舞。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舞曲節奏越來越快,倪老爺和妻妾們越跳越狂。不慎撞翻宮燈,一場大火越燒越旺,老爺家十間兩廂樓房頓時化為灰燼。倪老爺總算跑得快,沒有被火焚傷,但家財毀盡,樹倒猢猻散,家丁和妻妾全都另覓高枝,只落得破碗一個,木棒一根,討飯為生。扳漁哥哥與龍女後來事不得而知,只留下這一美麗傳說相傳至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