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情景交融的審美特點

《再別康橋》情景交融的審美特點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特別注意情與景關係的處理,景中含情,融情人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一個現代海外學子的離別之情,表現得更深,更美。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橋》裡說過:“一個人要寫他最心愛的物件,不論是人是地,是多麼使他為難的一件工作。你怕,你怕描壞了它,你怕說過分了惱了它,你怕說太謹慎了辜負了它。我現在想寫康橋,也正是這樣的心理。”作者曾說,他是怎樣尤其愛康河“那四五月間最漸緩最豔麗的黃昏,那才真是寸寸黃金。在康河邊上過一個黃昏是一服靈魂的補劑啊!”

  一、依依惜別的情感

  詩的開頭,詩人就以“輕輕的”的告別突出了“寧靜”的基調: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這是一個非常寧靜的夕陽晚照的黃昏,也是一個非常寧靜的作別的姿態。詩中有意地連著用了三個“輕輕的”字樣,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現了自己對康河的深情的愛和依依惜別的情感。作者這樣的描寫,將詩的感情引入了與所描寫物件完全和諧一致的境界,外在的姿態的選抒,準確地暗示了內心的波瀾,使自己對於劍橋大學眷戀的深情的表現,達到了最佳的效果。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一句用比喻,一句用描述,一句似客觀的靜觀,一句有主觀的介入,河畔的金柳,水裡的波光,夕陽照耀之下的康河的美麗,已經與詩人的情感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在這樣的情景中,以至於詩人個人也要完全融化於自然美中間去,響應著那水底的“軟泥上的青薦”的“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二、詩人夢的追尋與離別

  詩的第五六兩節,接著這夢的出現,抒寫了夢的追尋與離別的靜默。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當年,徐志摩曾經撐著長形的撐篙船,或乘小船,在康河上漫遊,如夢如痴地享受著快樂自由的青春時光。他說過:“在初夏陽光漸暖時你去買一支小船,劃去橋邊蔭下躺著念你的書或是做你的夢,槐花香在水面上漂浮,魚群的喋喋聲在你的耳邊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黃昏迎著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靜處遠去。愛熱鬧的少年們攜著他們的女友在船沿上支著雙雙的東洋彩紙燈帶著話匣子,船心裡用軟墊鋪著,也開向無人跡處去享他們的野福。誰不愛聽那水底的音樂在靜定的河上描寫夢意與春光!”正如五四以後許多有志青年一樣,詩人也是一個人生的“尋夢者”。此時,他欲撐著長篙沿流漫溯載著滿船星光,一腔別情對於這個自己曾經獲取青春生命乳汁的地方給予自己智慧與自由情懷的美麗的母校不由得不產生“在星輝斑斕裡放歌”的強烈衝動。可是這裡太美麗了太寧靜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的清泉,彩虹揉成的夢……構成了一曲大的“調諧”,甚至使自己不忍用壓抑不住的豪情的放歌來打破它的這種美麗。

  此時此刻裡無聲的“悄悄”是一曲深情的別離的歌。無言的沉默是對康橋最美的告別。這種欲放即斂的方法,突現了全詩讚頌的“寧靜美”,由景的寧靜轉為情的寧靜,使得詩人至深至愛的別離情懷,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為充分的表現。“悄悄是別離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濃縮了詩人在當時情境中的獨特感受,傳達出古詩中“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韻,而且更加具象化了,給人以一種瀟灑與深沉相結合的美。

  三、 詩人擁有灑脫個性美

  為了強化“再別”的感情色彩,最後一節詩,又回到詩的開頭的告別: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這裡,與第一節詩相比,其他的詩句沒有任何改動,只是更換了最後一句,而傳達的情感意義卻不同。“作別西天的雲彩”,是告別之初的一般性動作,沒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不帶走一片雲彩”是經歷康河上漫溯後產生的靈性,已經飽含了詩人的一番新的感情將自己對康橋的愛與眷戀化成了一個灑脫的意象,一個極富於動態感的姿態。這裡不僅寫出了詩人的深情,給全詩平添了幾分詩意,增強了幾分飄逸和瀟灑,而且在出人意料的奇想中,透出了“這一個”詩人獨自擁有的個性美。不驚擾這裡的美和寧靜。

  四、格律詩實踐的典型

  徐志摩是現代格律詩的倡導者之一。《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每節四行,每行有三到四個音節,如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每節詩的二、四行,在排列上均低一格處理,使得詩的外形的“建築美”,似乎要與詩裡所歌詠的康河流水的波紋取得內在的一致。每節詩均二、四句押韻,個別的詩節一、三句也押韻,如第四、六節的“潭”與“間”、“歌”與“默”,但不完全如此,而二、四行押韻則是嚴格的。這樣,就給這首抒情詩帶來了音樂美與造型美統一的品格。

  總之,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特別注意情與景關係的處理,景中含情,融情人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將一個海外學子的離別之情,表現得更深、更美、更為渾厚和瀟灑,樸實和自然,“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給人留下無限的美的想象空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