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的十大誤區》的讀後感

《教師教學的十大誤區》的讀後感

  “誰都不想犯錯誤,可誰都沒有永遠正確的時候;誰都不願走入誤區,可誰都難免誤入歧途……生活是這樣,工作也是這樣,教師教學也概莫能外”。

  前言部分如實的介紹和概括了生活中人們常常走進誤區,作為教師,我們也深刻的體會到“一位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沒有失誤,也難免走入這樣或那樣的誤區。”我想,透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正確地對待自己犯的錯誤,能夠有助於我們儘快地走出誤區,讓我們的教育“更真實、更生動、更完美”。

  讀了《教師教學的十大誤區》這本書後,讓我有了這樣的感悟:

  一、愛的尺度

  文中指出“有了愛,不等於就有了教育”。剛看到這個題目,心中就起了疑惑:現在的教育特別強調“愛”的重要性,為什麼這裡卻說“有了愛不等於就有了教育”呢?帶著疑惑閱讀了這一章節的內容,心中的疑惑一點點解開,同時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方法和過程,又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反思教育過程,不禁想起我們班的小欣,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爸爸的疼愛,爺爺奶奶的百依百順,讓小欣養成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習慣。在學校也是一樣,課堂紀律不好,上課想站起來了就自己站起來,學習上也不努力,自然成績也不是很理想。在平時,我特別注意小欣的一舉一動,考慮到小欣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所以對於她的缺點和錯誤,我只是小心翼翼地說幾句而已,不敢對她板起臉來說話或者批評,生怕哪句話重了,傷了她的`自尊心。可是,在這樣的“關愛”和“呵護”下,小欣在班上的表現仍是為所欲為,不見任何好轉。細細想來,這種教育方法不但沒有讓學生認識到自己不足或錯誤之處,而且也沒有幫助小欣向好的方向轉化。

  二、愛與嚴格要求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鎮西說過:“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這就啟發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對學生有“愛”的前提下不遷就學生,不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

  “教師在學生犯錯的時候適當地懲罰學生不是害學生,而是愛他們,學生需要成功,同時也需要失敗,沒有失敗哪能有體驗成功的快樂?孩子需要自信,同時也需要挫折,沒有挫折那能鍛鍊他們的自信?”

  這段話讓我感觸頗多,也著實讓我體會到在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一味地遷就學生,一味地以“愛”為藉口,一味地“放縱”學生的錯誤行為。實施愛的教育,教師一定要愛孩子,但是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教師如果不給他一點挫折感,卻在好的方面一個勁地誇他,從而讓他改掉不好的習慣是不現實的。以鼓勵的方式教育學生不要犯錯誤,這樣我們可以很好得尊重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但是,這種方式並不能很好得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快樂教育的“快樂”與“教育”

  在教育領域,“快樂教育”逐漸成為流行話語,同時受到了社會各界有識人士的青睞。那麼,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首先必須對“快樂教育”有一個正確的系統的認識。

  文章指出快樂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學生快樂學習,也就是說,重心在學習二字上,強調的是快樂地學習。那麼,我們在快樂教育的過程中,還是應該把重心放在“學習”上,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透過創設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從而使學生帶著極高的學習熱情投入學習,以極高的學習能力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從而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為了追求快樂教育的效果,往往只重視了“快樂”,偏離了教學本身的“教育目標”,從而沒有達到應有的教育目的。

  同時,書中總結了對快樂教育的認識:

  第一,快樂教育不等於教育。

  第二,快樂教育不等於放低要求、放縱學生。

  針對於這兩點的認識,我認為教師應該時刻謹記,快樂教育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全面發展,讓他們快樂地、健康地成長”。

  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或許會有有很多的誤區,但是不同的對待方法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因此,我們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總結出正確的方法,促進我們的成長與進步,以更好的適應新世紀的素質教育。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