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樹之戀個人讀後感

山楂樹之戀個人讀後感

  前一陣和朋友聊起上學的那些往事,聊到各自都喜歡什麼書,我說自己最近心情很差,已經好久沒有靜心去讀書了,朋友便推薦了這本山楂樹之戀,說是唯一讓自己流淚的小說。

  山楂樹我倒是不陌生。

  很小的時候,有一年縣裡大力提倡栽樹,很多鄉親把自己的農田都栽滿了樹,感覺頗像現在動遷區內的那些投機者。

  幾年之後,遍地的山楂樹碩果累累,但是銷路不暢,所以又一陣風的都砍掉了。

  有一家固執的老人保留了一小片山楂樹,雖然沒什麼效益,每年大家倒是都可以打一些回家去吃。

  那片山楂樹離我家門口不到五十米,抬頭就能看見,絕大多數山楂樹的花確實是白色的,但是紅色的也會有,因為山楂樹都是野生的山裡紅樹嫁接的,而山裡紅的花就是紅色的。

  或許有的人不知道山楂是什麼樣子的,城裡到處都是的糖葫蘆,最正宗的就是山楂做的。

  好了,該寫讀後感了。

  這是一本很不錯的小說,語言樸實而真摯,人物鮮活,有很強的時代感。

  總之,這是一個純純的愛情故事。

  但是由於時代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難理解當初的年代和當初的人,所以讀起來會覺得很難想象,或許不會有太強烈的共鳴。

  我想,讀到動情處潸然淚下的,應該大多是三十歲以上的人群,雖然我們也沒經歷過那樣艱苦的生活,但是在我們的童年裡面,貧窮和物質的極大匱乏還是存在的。

  而且以現在年輕人的觀念,那種純精神的愛戀,也不是他們會想要的吧。

  我能體會你的痛,因為那也是我的痛。

  有經歷才會有生活,所以那些深深愛過的人才更能理解文中的老三和靜秋。

  其實我很喜歡這種平淡中蘊含的至死不渝,我們都是普通人,都在過柴米油鹽的日子,有幾個能像瓊瑤劇裡面的男女主角那樣愛的死去活來呢?懂得珍惜,懂得寬容,這就已經是真愛了。

  現在的愛情,已經越來越像泡麵一樣的廉價了,經常看到一些人的個人簽名是自己深愛著某某人,結果沒幾天,還是深愛,只不過名字已經換成另外一個人。

  當然還會有另外的情形,某人為了追逐自己的愛情,拒絕了所有人的建議,到後來發現遠不如意,又是沒有責任心呀,又是得不到應有的關心呀,到頭來,他會很感慨,為什麼自己那麼珍惜的愛情會變質?其實這是對愛情的曲解甚至是詆譭,因為那並不是愛情,從開始就不是,那只是一種源於幼稚甚至是愚蠢的一廂情願吧。

  人的本質會隨著環境而改變,但是那只是少數人的少數方面,你的痛苦只是因為自己看不透而已,他的惡劣並不是因為改變,不過是當初隱藏起來,戀愛時的瞞天過海計做的相當不錯,他經營的也不是愛情,只是需求罷了。

  戀愛時種種浪漫情節,只不過是為上床之前鋪排好劇情罷了。

  所謂這樣的愛情,不過是赤裸裸的肉體慾望而已。

  如果把這些稱作愛情的話,那就是令人扼腕的愛情了,當你見多了這些,就不會再對愛情頂禮膜拜。

  置身其中,你就會失去欣賞的心情,愛情也就一文不值。

  與現實社會相比,電影電視劇裡描寫的愛情,還是更浪漫唯美一些。

  所以,這本小說才顯出價值,因為他告訴我們,什麼樣的愛情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效仿和追求的。

  我相信,三十年後的靜秋每每回想起來依然是痛徹心扉,但是一定也會有絲絲甜蜜在裡面,因為那些愛從來都不曾遠去,即便已經過去了三十年,老三對她的愛就像在昨天,那些細節,珍藏心間。

  我們未曾死過,所以我們不知道臨死前都會想些什麼,但是我想我們可以去理解,因為每時每刻,我們也會有很多的不捨和不甘心。

  說實話,讀這本小說的時候我並沒有感動,因為我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每一個深愛的人都會那樣去做,每一個那種年代的人都會那樣艱難的去生活,而且和現在的人無窮無盡的創意相比,老三的示愛遠沒有那麼驚天動地,甚至很難去相信那會是至死不渝的愛情。

  讓我相信他們確實深愛的情節,只有一處,就是最後一頁。

  當時老三已經是彌留之際,任何親人的.呼喊都無法聽見,甚至是父親,而靜秋跪在他的身旁,一遍一遍的告訴他:“我是靜秋,我是靜秋”,不知道過了多久,老三依然沒有反應,但是半睜的眼睛緩緩閉上了,眼角卻有淚珠慢慢滑落,一段簡短的話,卻給了我雷霆震撼,我知道了,老三深愛的人,一定就是靜秋,那一滴淚,包含了太多的內容,是回憶、是不捨、是欣慰、是訣別。

  我喜歡這本小說,她體現了人間的真情,為追逐真愛的人提供了模板。

  我喜歡作者的文風,讀起來就如微風撲面,沒有任何的教條,一個唯美的故事就這樣慢條斯理的娓娓道來,甚至你會真的走進那個簡單的、貧瘠的世界,就好像靜秋就在隔壁幫助媽媽辛苦的幹活,而老三站在不遠的山崗上,正在向這邊張望,我喜歡這種平淡中蘊藏的生活趣味。

  但是我不喜歡結尾,不是寫的不好,而是我希望曾經深愛的人都會幸福,而不是勿相忘。

  如果你現在依然對愛情有憧憬、有追求、或者有回憶,那麼,倒上一杯清茶,找個溫暖的午後坐在窗前,一個人靜靜的讀完這本書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