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閱讀答案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閱讀答案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閱讀答案1

  【原文】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問題】

  10.作者在上片用“【 】”極寫侵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在下片用“【 】”的贛江水比喻軍民抗敵收復失地之心。(2分)

  11.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A.一、二句是感慨,也是控訴。水是清的,卻充滿歷史的血淚。

  B.三、四句表達了對南宋盛時的追念,對南宋滅亡的惋惜。

  C.末尾兩句作者直接表露作者的心跡。“愁”是愁其國破家亡,是憂國憂民。

  D.這首詞是作者撫今追昔、即景明志之作,表達了作者的報國志向。

  【參考答案】

  10.多少行人淚 東流去(2分)

  11.B(2分)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閱讀答案2

  【原文】: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閱讀訓練】

  1. 下列關於本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頭兩句起筆不凡,詞人由眼前的“清江水”聯想到“行人淚”,將無限哀痛、滿腹幽怨巧妙地傳達出來。

  B三、四句寫詞人遙望汴京,眼前無數峰巒讓他觸目傷懷,自感年華巳逝,功名難就,因而心生恨意。

  c五、六句中“遮不住”三字將青山周匝圍堵之感一筆推倒,“畢竟”二字使表達的情感更為深沉複雜。

  D這首詞以眼前景道心上事,寓悲憤之情於宏闊之景,豐厚蘊藉,沉鬱頓挫,頗有“老杜”之風。

  2. 清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贊此詞“結二句號呼痛哭,音節之悲,至今猶隱隱在耳”,請結合全詞,簡述結尾二句所蘊含的思想感情。(4分)

  3.詞也稱______,“菩薩蠻 ”是本詞的_____,從字數看,本詞是一首____。 本詞作者辛棄疾是宋代詞壇上兩大流派之_______派的代表,這一詞派是宋代大詞人 ______開創的,另一大流派是_____。

  4.“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

  5.結合全詞,請簡要概括“江晚正愁予”中“愁”字所包含的情感。

  6、 解釋:“長安”、“無數山”、“畢竟東流去”(共3分)

  7、“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是名句,常被人們引用。在詞中,“青山”喻指什麼?人們引用時它又是什麼意思? 全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分)

  8、“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兩句詩,表達的深刻含義是什麼? (2分) 。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是名句,常為人們引用。在詞中,“青山”喻指什麼?人們引用時又是什麼意思? (2分)

  10、、全詞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除寓情於景的手法外,作者為便於抒情還主要用了哪種含蓄的表現手法? (2分)

  【參考答案】:

  1. B(3分)

  2.答案要點:

  追懷當年國事艱危的沉痛;

  對金兵入侵下百姓們流離失所的同情;

  對失去的國土的深情懷念;

  重山阻隔,故園難回的悲憤;

  未能恢復中原壯志難酬的抑鬱和苦悶;

  對當權者一味妥協不思光復的憤懣。

  (本題4分。答出1點得1分,答出兩點得2分,答出三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3、長短句(曲詞或曲子詞、詩餘)、詞牌、小令 、豪放派、蘇軾、婉約派

  4、這裡東流的江水比喻詞人和廣大愛國志士收復中原的堅定意志,青山比喻壓制愛國者抗金收復中原的反動勢力,主要指主和派,表達作者克服一切阻力,抵抗外敵,光復山河的堅定意志和信心。

  5、懷念中原故土(淪陷區)之情,故園難回的義憤(忠憤)之情,對主和派阻撓恢復大業的不滿和無法收復中原的`悲痛之情(或:想收復失地,但又身不由己的矛盾心情)。(意對即可)

  6、長安:指淪於敵手的宋國都城(汴京,開封也可) 無數山:暗指不圖恢復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內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內的投降派) 畢竟東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

  7、詞中“青山”喻指主和派(說“外族入侵者”也可)。人們引用時“青山”指各種阻撓前進的勢力。詞人希望收復中原,還都汴京,可惜有重重阻撓,理想不能實現。全詞抒發了詞人極端悲憤憂鬱的思想感情。(1、2處每1分,第3處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8、詩人希望收復中原,還都汴京,可惜有重重阻撓,理想不能實現。

  9、詞中“青山”喻指主和派(說“外族入侵者”也可),引用時“青山”指各種阻撓前進的勢力。

  10、思想感情:極端悲憤憂鬱的心情?表現手法:象徵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