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通用21篇)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通用21篇)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後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後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

  龍應臺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很早就聽說《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值得一看,雖然是她與兒子的36封書信往來,但字裡行間不僅透露著母子之情,更關乎包容、自由。

  書中,母親與兒子因處在不同的地域,在離開彼此的四年裡,兒子的心理已發生了改變,母子之間出現了隔閡。但母親對兒子的愛一直沒有改變,用書信的方式,以平等對話的口吻,開啟兒子心中的牆,讓彼此進入對方的世界和心靈。

  記得曾經在央視《朗讀者》這個節目看到演員袁泉的成長故事,11歲時去中國戲劇學院附中求學,在那個電子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七年時光裡,與父母寫了近300封的書信。在一個人的北京,她與父母的書信往來,讓她感到並不孤單。當她學習中遇到困難或心情低落時,父母並沒有因為她沒有達到的目標而指責,字裡行間滿滿的愛與鼓勵,給了她繼續前行的勇氣。

  父母與孩子這兩代人,可能價值觀不同,或是對於愛的表達方式不同,帶著這些疑惑,我想在這本書就可以找到答案。現實生活中,也許並不是每一位父母都會耐心地瞭解孩子,他們一方面嚴格地控制孩子,包辦孩子生活中的一切,另一方面很少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意願。每位父母希望孩子能理解他們,可孩子何嘗不是希望父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願這本書中每一封書信背後的故事,可以給我們每個人啟發,不管你是父母還是子女。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2

  這本書一口氣就能讀完,書本身內容不多,更主要的是引人入勝(也許這麼說有點不恰當),能讓人跟隨文字一起感受一起思考。

  看書的簡介就知寫的是母親與兒子的對話,想象內容肯定和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啊交流什麼的有關,確實也是這樣,但書不單單是寫代溝的。由於母親和兒子身處不同的文化環境,交流也多了一層特殊性。豆瓣上的內容簡介中寫道“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我覺得太誇張太官方了,其實這就是一本很親切的書,與我曾走過的成長心路親切,與充滿疑惑的青蔥歲月親切。

  書的內容就不重述啦,只是讀的時候想到自己19歲時也是這樣的對世界相看,什麼都有話說,愛記錄,有很敏銳的感受,困惑迷茫而又充滿希望,現在看來覺得很淺但是很真實,生命活得自由自在。詞窮了,願我們漸漸長大的同時也不忘擁有,或是曾擁有過,一顆年輕的心。

  以下是書中摘錄:

  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十八歲時所不知道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責任、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但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是補不來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屬於知識範圍,不屬於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己去保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天澆水的心愛植物,但是生活藝術,應該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己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使我有美的貧乏,而有知識沒有美,猶如大海里沒有熱帶魚。

  尷尬的局面就常出現,譬如說,講“勤儉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中國人的美學”時,很多人句子講一半就,嗯,卡住了,不知怎麼講完這個句子,因為,執政以來,自稱“中國人”在今天的臺灣可能招來白眼,極端不正確。但是把句子改掉,說,“勤儉是臺灣人的傳統美德”或者“中秋和七夕蘊含臺灣人的美學”,又好像偷了別人的東西似的。

  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上一百堂美學的課,不如讓孩子自己在大自然裡行走一天;教一百個鐘點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去觸控幾個古老的城市;講一百次文學寫作的技巧,不如讓寫作者在市場裡頭弄髒自己的褲腳。玩,可以說是天地之間學問的根本。

  可是,我不能不意識到,我的任何話,一定都是廢話。因為,清純靜美,白衣白裙別上一朵粉紅的蝴蝶結——誰抵擋得住“美”的襲擊?對美的迷戀可以打敗任何智者自以為是的心得報告。

  如果在一條直線上,你一定要我“選邊站”——站在中間“偏左”還是“偏右”的位置,我萬不得已會選擇“左”。說“萬不得已”是因為,老天,如果說我目睹和親身經歷的二十世紀教了我任何東西的話,那就是:不要無條件地相信理想主義者,除非他們已經經過了權力的測試。一個有了權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義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義者。不曾經過權力測試而自我信心滿滿、道德姿態高昂的理想主義者,都是不可靠的。

  我也願你看清理想主義的本質──它是珍貴的,可也是脆弱的,容易腐蝕腐敗的。很多人的正義感、同情心、改革熱情或革命衝動往往來自一種浪漫情懷,但是浪漫情懷從來就不是冷酷現實的對手,往往只是蒙上了一層輕霧的假的美麗和朦朧。

  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著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美好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

  (安德烈)人跟人之間願意花時間交流,坐下來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為了聊天而聊天,在歐洲是生活裡很大的一部分,是很重要的一種生活藝術。香港沒有這樣的生活藝術。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3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裡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教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說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回到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必須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訊。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我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理解他們,甚至覺得自我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所以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開啟心中的鎖,因為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此刻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我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就應當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必須的限度就會選擇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杯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應當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期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4

  我們這一代人有與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鳴,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樣掙扎著尋找什麼是我真正愛做的事情;我也曾戲謔地要求別人不要浪費糧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們那麼幸運,他們死於飢餓,死於營養不良;我也曾質問過自己,該不該給街邊的乞丐一些錢,為什麼我也會陷於這種給與不給的猶豫中……我們90後在拋開一些輕狂頹廢的外殼後,你們是不是也應該發現我們的閃光點?在面對現實給予我們的重重壓力時,我們希望聽到的還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樣一句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是不是父母的疏於表達,還是表達了我們卻未能察覺呢?

  其實父母表達過,我們只是不能接受他們表達的方式,是否你經常聽到“撐不住了,想家了,就回來,爸媽給你做好吃的”,他們不會問你“工資多少”,只會喋喋不休地問“辛不辛苦,有沒有好好吃飯”。他們就像MM。一樣關心僅僅是我們,而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成就。永遠不要埋怨你們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為父母早在有了你們後,便失去了他們自己。我這樣想過,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樣曾經或者一直那麼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們也疑惑我與他們之間的距離感到底是怎麼產生的,是不是我曾經無視他們做出的改變。試著問自己這些問題時,我不知不覺地站在他們的角度上去看,去體會,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還是微不足道的,原來父母為我們付出的要我們為他們做的事多得多。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5

  讓“它”拉近我們心靈的距離媽媽,最近我發現,你越來越不喜歡我了。總是叨叨絮絮地叫我做一些不必要做的“小事”——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當我做不好的時候,你還總是拎著我大罵一頓。還記得那次去和你逛超市時,就因為東西賣得有些貴,你就在反途中一路數落我,並叨叨絮絮地給我算了“一筆賬”:什麼書本費啦、衣食住行費啦、甚至水費、電費都算上了,我聽著實在不耐煩,便“反駁”了兩句,沒想到這兩句在我看來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話語,在你耳中卻被灌上了一個新名詞——頂嘴。眾目睽睽之下,你舉起手要煽我,我扭頭躲開。於是,我發現你越來越討厭我。相應的,我也越發的不喜歡你。

  其實,我們還是互相深愛著的,就像《親愛的安德列》一書中說的那樣:愛,並不代表喜歡。愛,有時也會是不喜歡吧!我們的關係是愈來愈僵……那時,我感到我們就像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之間,就像白晝和黑夜,永遠不懂彼此的心。想和你和解,卻因那所謂的“尊嚴”而不敢……幸虧在這個暑假,“它”來了。它的全名叫《親愛的安德列》。

  我萬萬沒有想到,它被帶回家時,從來不愛看書的你,會第一個開啟這本書,而且開啟之後,就再也捨不得放下。我驚訝於那本書到底有怎樣的魔力,會讓以前“本書不沾”的你居然也加入到讀書之列……於是,禁不住好奇心的驅使,我也翻開了此書。只輕輕打開了一頁,我便再也禁不住這本書的誘惑了……因為,書中母子倆的關係和我們太像了,不是嗎?隨著龍應臺和安德烈的腳步,我們慢慢地走,直到到達對方心靈深處,解開了死結,才又回到自己的心間……

  從此,我明白,白晝與黑夜之間還存在著黎明,黑與白總還有交匯的灰,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相互理解和接納呢?現在,我終於明白,也感受到了,我們一直相互深深地愛著。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6

  這是兩代人思想的碰撞,但也是兩代人相互瞭解、溝通的方式。龍應臺和安德烈,他們談對政治、國際、民主的主張,談品味、談音樂、談對KITSCH的理解……跟安德烈同樣年紀的我,卻無法說出自己的獨立想法,深感慚愧。

  “我擔心的不是你職業的貴賤、金錢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是,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

  “父母親,杜宇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他、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知識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在那個電光石火的一刻裡,我就已經知道: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地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以後,只有的鏡頭不斷重複:你上中學,看著你重進隊伍,不再羞怯;你到美國遊學,在機場看著你的背影在人群中穿插,等著你回頭一瞥,你卻頭也不回地昂然進了關口,真的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你說這次遊行留給我什麼印象?一,一小撮人上街去爭取本來就應該屬於他們的權利;二,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們生活在什麼制度下(只要有錢就行);三,大學生對政治——眾人之事——毫無關切;四,大學只管知識的灌輸,但是不管人格的培養和思想的建立。”

  “我發現我在心裡對自己說,你面前坐著一個成人,你就得對他像對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樣。你不會把你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嘴裡的煙拔走,你就不能把安德烈嘴裡的煙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個個人。他就是一個別人。”

  “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不回頭的卒。”

  “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禦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說話,傻就不假裝聰明。”

  “我像你的兒子一樣,發現要找一條出路,就是要把自己和父母用手術刀分割開來。狠狠地把他們視作獨立的別人,看清楚他們的優點缺點,把兩代數十年的恩怨情仇稀釋了,才能找回我自己,才能找回自己的真正情感世界。”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本經,是為母者終身奉讀的經。這本經好不好讀,就看做母親的耐心、愛心、運氣及造化了。風箏即使放手飛了,這本經還是常留母親手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繼續牽掛下去。”

  “對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生活架構裡,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當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這本書不僅僅在自我成長方面給予我營養,更在親子教育方面給與我更多的幫助。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7

  很早之前就看過的書,再看花了兩個晚上,暢快淋漓。對我,這是一本值得看了再看的書。仍被安德烈和MM在信中談論的各種政治、道德、東西方文化、藝術等問題震懾到,很佩服安德烈強烈的獨立意識和張揚個性。而只比安德烈大4歲的我,18歲時,在想什麼呢?應該就是學分、考試吧……8年後,我的孩子18歲時,他又會思考些什麼呢?而我又能給他什麼樣的答案呢?沒有辦法像MM一樣跟安德烈有這種深層次的溝通,或者我可以給他看看這本書。

  我喜歡《兩種道德》《在一個沒有咖啡館的城市裡》中關於道德和文化的討論。尤其是後者,安德烈、MM、讀者還有菲利普的信,不同的人所理解的香港文化,讓人共鳴。其實,我們每一箇中國人內心何嘗不都在嘆息著文化信仰的缺失呢!雖嘆息卻無能為力,只能盡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消極道德吧。

  MM是我難以企及的高山。當然,每每信中透露出作為母親的關切,又讓人覺得倍感親切,哈!世間的父母都是一樣的。安德烈的獨立思kao也是我年輕時最缺乏的,從小到大的乖寶寶,基本空白的人文藝術薰陶,認真學習,努力考試,畢業後找到一份父母眼中的安穩工作。有了孩子以後,希望他比我們有更多的見識,更獨立的人格。我們一起看書,一起看電影,一起遊學,也努力充實著自己。有一天,我的孩子和我說:“媽媽,其實我覺得我就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孩子,什麼事情都不會太優秀,但也不會太差。”我想說,孩子,我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媽媽。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8

  “你18歲的時候,最快樂的事是什麼?最遺憾的是什麼?你和你父母談過嗎?”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很多學生都會問我這些問題。當時,他們與父母的溝通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們的關係甚至處於冰點。所以,我決定和我的學生們一起讀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這本書的作者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她是一位兇猛的文學鬥士,被譽為中國最強大的筆;她也是一位敏感的母親,有兩個反叛獨立的混血兒子。”《親愛的安德烈》是龍應臺和大兒子安德烈的書信集。它包含36個字母。這36封信反映了母子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意識形態的影響。它們記錄了兩代人為消除隔閡和衝突所作的努力,為中西文化碰撞提供了清晰生動的例證。

  在序言中,作者說:“要遇到一個18歲的孩子,你必須從頭開始。你必須放手。”不管我們是誰,我們18歲的孩子可能很熟悉,相信理想,嚮往自由。但面對我們18歲的學生或孩子,我們總是在他們的地位和身份方面與他們進行不公平的溝通。他們會反抗,他們會掙扎,他們甚至會開始逃跑。我們生活中許多18歲的孩子和父母都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正如作者所說,“就像水上的浮萍,他們彼此分離,對世界其他地方漠不關心”。我們更需要的是一起努力。讓我們在生活中再遇到一個18歲的孩子。他們也第一次認真地瞭解父母。無論是透過信件、對話還是遊戲,我們都需要找到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聯絡。

  想想我18歲的時候,忙碌緊張的高中,我早晚都遇到了父母。我們的談話似乎都是關於“你想吃什麼?”今天學習怎麼樣?”考試怎麼樣?”這樣的關心和問候。現在學生的情況也差不多了。家長更注重孩子的學習。似乎他們對孩子的情感、愛好和願望知之甚少。更不用說深入的交談和理解了,更何況,幾天不跟家長說一句話是不可能的。”我只知道有多少父母和孩子住在同一個房間裡,但沒有什麼可談的。他們彼此相愛,卻不認識對方。他們渴望接觸,卻找不到一座橋。在《親愛的安德烈》中,兩代人之間的對話可以如此廣泛和直接,沒有說教,而是敞開心扉。從“當德國人在德國踢球時,你會為他們歡呼嗎?”為了探索兒童對歷史和國家的理解,從一部關於階級與貧富差別的電影和社會公正兩方面探討生活中的兩種道德,從一夜之間的新聞事件談起民主理想主義的觀點,從香港和德國的咖啡館談起文化。從彼此的問題中談論死亡和未來。我想如果你想更全面地瞭解一個人,你可以試著瞄準一個問題,不僅是你的提問和回答,而且是互動交流,這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如果18歲的擔心不是生死攸關,肯定是一些小事,但會影響一整天的心情。家長會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學會像雞湯一樣平衡,但很難體諒別人的感受,照顧好自己的位置。但這是我們生活中應該學會處理的麻煩,因為我們的思想是獨立的,但我們是社會群體中的人。對於未來,我們需要牢記龍應臺的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功,而是你是否快樂。而在現代生活的框架下,什麼樣的工作更有可能給你帶來幸福?首先,它給你意義。第二,它給你時間。你的工作對你很有意義。如果你的工作沒有綁架你,讓你成為工作的囚徒,讓你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更有可能幸福。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時,你就會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了你時間,又沒有剝奪你的生命時,你就有了尊嚴。成就感和尊嚴感會讓你快樂。”長久以來,無論是高考、考研、就業、升學、戀愛、婚姻、家庭等,都需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自我,認清生活的本質。我們的最終責任物件是“我們自己”。而那些18歲的老路,無論誰有高人的指點,有多少深坑和險情你都要避免,還是自己走。

  安德烈與母親龍應臺的交流,是我們生活中的望遠鏡和放大鏡,它使我們能夠看到遠處的天空,以及我們生活中的困難和平凡。我們也可以在這裡找到18歲問題的正確答案。我們也慢慢地用眼淚和離開去理解:所謂的父母是那些不斷地快樂和悲傷到背後,想要找回擁抱卻不敢說出來的人。

  在這個世界上,這是第一次出生併成為人類。再說,他們是第一對父母。我們也是第一批孩子。事實上,我們都在成長。當孩子因為父母而幸運時,他們為父母感到驕傲。這是我們必須獨自走的路!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9

  《親愛的安德烈》是臺灣作家龍應臺與兒子安德烈寫的三十六封信!他們經過寫信的方式,敞開心扉,瞭解彼此!

  在很多時候,我們期望能夠擁有自我的空間,不被束縛。其中有一段對話令我感同身受,“你好嗎?”“好啊。”“學校如何?”“沒問題”……

  是的,這是一個兒子與母親之間乏味的對話。我們長大了,總認為自我是個獨立的“人”了!

  可是,我們沒有想過父母,他們很愛我們,很期望我們之間有更多的瞭解,並經過有效地溝通來增進彼此的感情,也期望走進我們的內心,能夠更加了解我們。

  正如龍應臺所說:“我明白他愛我,可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能夠不必了。”是啊,安德烈已經十八歲了,不再像個小孩子一樣黏著媽媽了,他長大了,也變的獨立了……

  是的,在和青少年孩子的溝通問題上,天下的媽媽大概都是相同的。我的媽媽也不例外。上了初中,因為離家較遠,所以我不得不住校。離開了溫暖的家,不能每一天和父母朝夕相處,所以每一天晚上的電話成了我和媽媽的必修課。

  開始的時候,我們也如龍應臺和安德烈一樣。“今日怎樣樣?”“挺好的。”“學校生活還適應嗎?”“十分適應”……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意識到了這種對話的蒼白無力。本來我與媽媽之間的溝通就是為了瞭解彼此,可是此刻這樣的簡短對話,既還原不了我們的真實生活,也供給不了任何我需要的幫忙,對我們來講都毫無意義。猶如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有一次週末回家,在飯後的閒聊時間,恰巧媽媽和我談及了相同的問題。原先,我們兩個心裡都有著同樣的感受!媽媽因為捕捉不到我真實的生活資訊,而感到無助和不安;我也因為逃避問題,而過於敷衍,流於套路,沒有真實勇敢地表達自我。

  經過這次談話,我也認識到我在和媽媽的溝通中存在不少問題。我想:下次和媽媽電話溝通時,我會如實說明我在學校的真實情景,即便媽媽跟我談些我不想說的事,我也會端正態度,耐心回答!媽媽也說以後要多看到我的努力和提高。經過這次談話,我們改變了溝通的策略。媽媽每次打電話會更加關注我的感受,開場白變成了:“今日感覺怎樣樣?”這樣的問話,讓我感覺很簡便,沒有被逼迫,被隨意評判。於是我更加願意多向媽媽講一些我在學校的生活狀況。大多數時候媽媽只是默默傾聽,偶爾有一些問題,媽媽也會供給一些自我的觀點和角度。每當這個時候,媽媽雖然沒有給我供給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可是總會讓我豁然開朗。我們的通話時間也比以往長了許多。媽媽也會把自我每一天的所見所聞,生活的高峰低谷告訴我,使得我的住校生活不再單調乏味。我們的對話資料不再蒼白無力,逐漸變得充實起來。我們也開始真正走進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

  在這個世界上,有哪一個父母會不愛孩子?我們在長大,他們也會隨著時光的流逝不再年輕。我們要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齊的時光,多與他們溝通交流!

  就是這樣,龍應臺母子倆敞開心扉!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

  我相信,經過這樣的談話,我和媽媽的溝通會越來越順暢!媽媽也會重新認識她人生裡第一個十三歲的我,我也會更加深入瞭解我的媽媽!這更會增進我們的感情和相互欣賞。因為愛就是溝通的理由!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0

  這個星期,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令我感觸頗深。

  《親愛的安德烈》是由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合著的一本書,書中摘錄了一位母親與她的兒子經過信件來互相瞭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歲時,龍應臺離開歐洲,前往臺北任職,於是,這對母子暫時的分開了,等到卸任再回兒子身邊,安德烈已經是一個小夥子了,龍應臺發現,四年間,兒子長大了,母子間卻多了一堵無形的牆,如往往在同一個問題的看法上,雙方多次出現分歧,龍應臺感到兒子變了,他們是不一樣的兩代人,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的時間,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世界、心靈,龍應臺“第一次瞭解了自我十八歲的兒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我的母親”。書中安德烈向母親這樣寫道:”媽媽,你跟我說話的語氣和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可是你明白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捨‘”,書中不乏這樣的片段,語言犀利,點名了安德烈不期望媽媽還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期望自我能獨立,能長大。

  就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的例子。我的一個好朋友——婷婷,平時在學校裡學習成績很優異,是他們班的班長,是一個有個性,有創意的女生,在他們班,她很受同學們的歡迎,有異常多的好朋友,活潑又開朗,可是,回到家中她就像變了個人似的,沉默不語,每一天回到家就埋頭寫作業,把自我悶在房間裡,不喜歡和家人交流,把心靈的窗子也關得緊緊地,似乎不想讓一絲陽光照射進來。在家中不喜歡和父母傾談,她總是說與父母沒有話題可聊,可是和我在一齊時,她就有說不完的話題:學校發生的趣事、她的好朋友的情景、她在學校的表現等等。之後,我與她進行了很深刻的一次交流,才明白:婷婷的爸爸又經常出差,所以沒有時間與爸爸媽媽交流。

  我和她是有一些區別的,我喜歡傾訴,總覺得歡樂的事情應當與每個人分享,所以,我是很喜歡和爸爸媽媽聊天,他們明白了我的情景,也會很歡樂,這就讓我感受到父母其實很關心我,她們在傾聽我的話,我們在一齊學習,他們在陪伴我成長。而婷婷不喜歡與父母交談,覺得自我與父母之間有代溝,無法溝通,因為此刻的青少年都比較新潮,對網路的詞彙比較熟悉,而有些父母並不瞭解自我的兒女到底喜歡什麼,對什麼感興趣,兒女又總是說些網路潮語,就導致家長和兒女只見沒有共同語言,婷婷的內心也就更加封閉了,讀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我很想把這本書送給婷婷,期望她能經過閱讀這本書,理解爸爸媽媽的不容易,因為生活的重擔,使他們有些無暇顧及你的一些喜好,書中的一句話點明瞭多少青少年想擺脫父母,獨立生活的心聲:“也就是說,你到今日都還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恐怕婷婷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吧!使婷婷與爸爸媽媽之間的隔閡能夠慢慢被清除,變回那個開朗大方的她。龍應臺明白了兒子的想法,相信只要婷婷主動與父母交流,父母必須會明白她的想法的吧!

  我期望天下的父母看這本書,讓同學們閱讀這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1

  這段時間讀了幾本書,印象最深刻,最喜歡的是龍應臺女士的《親愛的安德烈》。

  看這本書時,心情是激動的,因為我和龍應臺一樣,想要了解我十六歲的女兒,即將成人的她,在想些什麼,今後想要幹什麼,這個世界在她眼裡究竟是怎樣的。

  龍應臺女士寫這本書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歲的兒子,這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已經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愛的小男孩“安安”,而是變成了一個稜角分明,有點“冷”的陌生人。為了瞭解自己的兒子,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歷時三年寫成這本書。

  這本書帶給我許多的驚喜,雖然龍應臺女士和我母親同齡,而且她和兒子生活的背景更國際化,臺灣、香港、德國,她們接觸到的世界更廣闊,所以她們談話的內容更豐富,涉及親情、愛情、價值、國家、歷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書中最核心的內容,母子之間透過書信表達的愛與關切,是最打動我的。

  做為一個有著十六歲女兒的母親,我也渴望和女兒的交流,我們也愛著彼此,但就像書中說的,我們不會交流,不懂表達。吵架成了我們之間溝通最多的方式。

  這本書涵蓋了太多的東西,讓我瞭解到了臺灣、香港、德國種。種不同的社會形態。我驚奇於龍應臺女士的敢說,對時事、對政壇敢於批評。也驚異於安德烈的思想豐富,對國家、對價值觀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而我和女兒,在這方面欠缺的太多,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貌似資訊極其開放多元的時代,可我們在談論什麼,在思考什麼呢?

  我們談論的最多的是學習、功課、考大學,可看完了《親愛的安德烈》,涉及這方面的話題,他們幾乎沒有討論。他們討論的事太豐富、太多元,他們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們呢?有多久沒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韓劇的我們,簡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見自己頭頂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這個世界有多麼遼闊,多麼精彩。

  看完這本書,我反思了很多,雖然我們因為生活的環境和自己的學識經歷有限,導致目前這種膚淺的生活,貧瘠的思想,但只要認識到了,什麼時候都不晚。

  多讀書,多寫字,對女兒多瞭解多溝通,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讓我們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裡,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深入瞭解生命的真相。

  從今天開始,試著去聽女兒喜歡的音樂,哪怕覺得很吵,也要聽完。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臺灣作家龍應臺在她的書《目送》中的這段話,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為它觸動了我們心底最柔軟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為人母的我也是因為這段話,開始讀龍應臺的另一本書《親愛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記得,念大學的時候,往返市區跟學校的公交車上,總在播放一條叫做"Family"的公益廣告。母親一直在追孩子,從頭髮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髮蒼蒼、氣喘吁吁。而孩子,從家跑到小學、高中,再從大學進入社會,最後,才在疲憊的晚上停下了腳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蹣跚的母親。就這樣,在短短几十秒的時間裡,幾乎兩代人的一生濃縮其中,不由讓人感慨萬千。

  而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中,龍應臺對母與子關係的描繪,也很有意思,與之前看的公益廣告有幾分相似。她形容母親與兒子是萍飄,水浪一打,就四處散去。她說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時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裡有熊熊燃燒的柴火,她的兩個兒子安德烈與菲利普在裡面短暫歇腳,避風取暖,天亮時柴火熄了,又繼續上路。她還說,母與子的緣分,就是一次一次看著孩子離開,對著他的背影默默揮手。這些描繪有意思在於,它們都以離開與被離開的關係力證了父母與孩子日漸疏離的不可抗事實。

  世上的愛多以聚合為目的,愛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愛他,就給他自由,讓他獨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們的上半程沒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們也不可能與他們共度。無論我們和孩子彼此多麼相愛,都無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為人父母,能為孩子做的,只是給他無條件的接納,對他堅定不移的支援,讓孩子時刻有被愛的把握,分享我們的人生經歷和建議,幫他建立起照顧自己的能力,最終成就他自己。

  所以,龍應臺在《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裡,記錄了很多她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歲的時候,在爭取交換留學的競爭中落榜了。十歲那年,安德烈參加一場音樂測試,表演曲目是《兩隻老虎》,因為太緊張,加上沒自信,唱出來的聲音就像指甲在颳著黑板壁,忽高忽低,一會兒斷掉,一會兒又續上,歌詞大半都忘了。而這些都不由讓龍應臺想起自己十四歲那年,從臺灣的鄉下苗粟縣進入了臺南大城市的經歷。苗栗縣的學校旁邊是水汪汪的稻田、綠油油的清水池塘,體育課在這樣的環境下進行,少了那麼幾分"正式"的味道。而臺南的學校,操場的周圍被鋼筋水泥的"森林"包裹著,上體育課就是操練各種器械,鉛球,標槍,跨欄……這些全是身為鄉下孩子龍應臺沒見過也不會使用的東西。扔鉛球是城裡孩子的基本活動,鄉下孩子不會扔,會被笑,因為城裡孩子從未見過不會扔鉛球的人。

  所有這些安德烈與龍應臺經歷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敗"。交換留學賽場上的安德烈是失敗者,城裡大學校操場上的龍應臺也是失敗者。做一個失敗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會痛,被落下會失望,被放棄會氣餒一樣。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關於"失敗者"的奇怪定義。就跟龍應臺的一個比喻一樣,同樣一個操場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衝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稱為"失敗者",百米衝刺的人可以把氣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稱為"失敗者",氣定神閒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滿面通紅的百米衝刺者歸為"失敗"的。然而,實際上是,大樹有大樹的長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樹不行,大樹裝小草,也同樣不行。

  龍應臺在體育課上的失敗啟蒙,給她的教訓,不是要稱為"成功者"的一員,而是在於反抗由所謂的"成功者"對失敗下的定義。"失敗者"要在失敗的當下,四腳朝天、一敗塗地之後,"從容地爬起來,有尊嚴的走下去"。"失敗"的智慧,就在於你從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並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與所得,不是做母親居高臨下的給予,而這也是我在書中觸動的地方。

  安德烈曾經問過母親一個問題:如果你能搭"時光穿梭器"到另一個時間裡去,你想去哪裡?未來,還是過去?為什麼?

  龍應臺說她要坐著時光機先去過去,看看孔子時期的中國。她還要去未來,到2030年,那時安德烈四十五歲,弟弟菲利普四十一歲。龍應臺想偷看一下,安德烈與菲利普是否幸福。但她又不想去,因為她可能不敢看。

  你呢?如果把這個問題拋給你,你有時光機,你想回到哪兒去?如果是我,我想回到過去。我想回到父母還年輕的那段時間裡去。

  那時候媽媽還穿那件涼涼的藍格襯衫,頭髮綁起來,在青春裡恣意飄散,跟現在我身邊的漂亮女孩一樣。我可以和她做朋友,聽她講她的秘密,幫她做她不會的數學題。

  那時候爸爸也許很貪玩,70年代的娛樂,樣樣都會。冬天穿大黑呢子衣,再掛黑色大圍巾。春天穿夾克,下面配高腰牛仔褲,捲起了褲腳,再蹬一雙白球鞋。

  那時候爸爸媽媽還沒有我這個煩惱,他們的人生好像還有無數可能。就跟我現在一樣,在他們身後,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注視。

  在那段時間裡,我有的青春父母都有過。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3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是著名的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合著的一本書,共收錄36封書信,龍應臺與安德烈透過這些信件相互瞭解、彼此靠近。

  此書的大意可概括為:在安德烈14歲時,龍應臺因工作離開安德烈去了臺灣,母子兩個分離,等她回到兒子身邊時,安德烈已經18歲了。他們不但是兩代人,而且是兩國人。龍應臺女士發現,雖然兒子長大了,但母子之間卻無形中多了一堵牆,這堵牆隔斷了他們之間的交流,對待同一問題,雙方意見分歧;這堵牆阻礙了他們之間的親情,兒子不願意向母親傾訴,更不願意聽母親傾訴。為了融化這塊兒堅冰,母子兩個用了三年時間,以書信的形式彼此進入對方的世界和心靈,龍應臺瞭解了18歲的兒子,兒子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我非常羨慕這種真誠的沒有絲毫障礙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兒女也能敞開心扉,深入交流,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思想,告訴他們我們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傾聽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希望什麼,最後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明白各自的難處和各自的目的。

  我覺得書信是一種非常樸素的交流方式,運用書信交流沒有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語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你可以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煩惱,甚至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希望他們改變或者達成共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的啟示,讓我學習到了育兒知識,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想我會多一些方法,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聆聽,少一些急躁。這真是一本好書,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身邊做父母的朋友,讓他們也認真讀一讀。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4

  兒子成長了,本來就和母親漸行漸遠,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對這個世界的抱負,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無法跨越進去的圈子。於是,和家人之間的感情也就漸漸平淡。龍應臺慌了,她不曉得該如何掌握住她與兒子之間的聯絡。於是,她邀兒子安德烈以通訊方式與她合寫一個專欄,一方面她可以透過書信來了解兒子的想法、內心到底在做什麼打算,以及為人母親最渴求知道的——過的好還是不好?這36封信就是如此產生出來的。

  從他們的對話裡,我看到的龍應臺,是一個愛兒子的普通母親,她在認真地瞭解、認識兒子,同時也在努力解釋自己,三年的對話是成功的,母子收穫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來,龍應臺對“中國”和“中國文化”非常熱愛,反獨裁、反強權,追求民主、關心民生,厭惡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喚公平正義。在給兒子的信裡,她對“貧乏”、“愚昧”的漁村娓娓道來(“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她對故土臺灣愛的深沉。在一些話題的討論中,她多次提到大陸見聞,關於將來,說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飯館裡,16歲的從甘肅山溝小村裡出來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一個月賺兩百多塊,寄回去養她父母,安德烈說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龍應臺就問:“安德烈,那16歲的女孩,知道些什麼,不知道些什麼,你能想象嗎?”回想自己,龍應臺說:“18歲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沒進過音樂廳和美術館,不知道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龍應臺對安德烈說:“我對於享受和物質,帶有幾分懷疑的距離”,爬黃山的時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邊水泥、一邊食品,早晨4點出門,黃昏爬到山頂,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擔壓出兩道深溝,一天掙30塊錢。她說:“安德烈,30塊錢不到3歐元,不夠你買3球冰淇淋,山頂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個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難呢?”她講黃山少年,我很激動,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動容了。

  從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間的差異,教育、意識,很多方面。比如,他們長於理性思考,而我們重情感抒發,他們會積極參與、干預現實,而我們更多是旁觀。18歲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討論的內容在我們看來是不用討論的,沒什麼好討論或者討論不出什麼,我們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們不會思考,也不會想去思考。我們依賴長輩、領導,我們相信,我們從眾、附庸。就香港選舉時間表出臺問題,安德烈置疑香港人數的少,在他看來,爭取小小的本該的權利,為什麼不發出聲音呢?龍應臺是呼喚民主的,她在之列。當然,一些問題上,安德烈跟我們一樣顧慮、煩惱。“媽,你要清楚接受一個事實,你有一個極其平庸的兒子。我幾乎確定不太可能有你們的成就,你會失望嗎?”龍應臺說:“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要你和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完全贊成龍應臺,但事實上只有少數的人不是被迫謀生。以龍應臺的這一段文字來看,我認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所有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為什麼世上還是有這麼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壓在孩子的身上呢?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頂尖中的精英,不斷的期許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這或許就是變相的施壓吧。但……就放任著他一事無成、遊手好閒?不!所有的母親都會擔心,會緊張。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親的為難之處。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5

  中國的家長在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後,覺得那是自己的“授權”或“施予”,他們並不覺得那是孩子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對,這就是他們的心態啊。也就是說,他們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他們的兒女不是他們的兒女,而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他們的“別人”!題記

  讀《野火集》從此知道了龍應臺,知道了原來有這樣一種寫作方式,有這樣一種批判精神可以透過筆端展現出來。還記得當時的震撼,以及在無數次的作文中給我的啟示。很敬佩這位女性,可能比起魯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筆觸,龍應臺是溫和的,但她卻實實在在地活在我們這個世紀,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更覺得親切,覺得真實。帶給自己更多的尊敬。

  讀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振聾發聵的徹悟,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關係的描寫,那些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臺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裡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裡,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著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說:“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著巨大的反差。

  多麼希望我們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也能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們快樂的生活,學學龍應臺那樣貼心的母親,把你們嚴肅的愛變得溫情一些,把你們古板的關懷變得更加親切一點,給我們一點柔美的微笑,給我們一點應有的尊重,那樣,你們的孩子,你們的學生一定會變得比現在燦爛很多,很多!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6

  一直特別喜歡讀這種貼近生活的書,可能是好理解或者是得到某一瞬間的共鳴。我熱愛人與人之間的碰撞和交流,就像三毛書中寫的朋友親情的那些暖和怨總讓我悲傷或溫暖。在這種美好的生活中如果再有一點感情的點綴,讓人很容易愛上這個世界。

  龍應臺帶有中國母親的特點卻又有一些特別,安德烈帶有二十歲年輕人的心聲特點卻又有異國的風情。今年我二十,不得不說當讀到他說我是一個平庸的人,我心裡震動一下。我想我也是比他更更平凡的人。三流學校沒有志向沒有興趣大概我最迷茫的時候就是此處吧。我想我就是註定平凡的人,所以我就是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玩遊戲時大喊大鬧沉浸其中,可以夜晚叫上朋友跑出學校遊蕩城市的角落,可以坐在那裡看上一下午的書,可以對路過的人肆意大笑,我想這是二十歲的我獨特的迷茫和頹廢,我沒有目標便只好浪費生活。想起家中的親人何不內疚,但是我難以邁出我的步伐達到他們的期待,只好做生命的享受著,我是一個小小平凡的人。當龍應臺說出我只想讓你快樂,如果我淚腺發達肯定會流淚。因為我們都想做令人驕傲的孩子,同時也渴望理解。

  倆代人的溝通帶有親情的傳遞也有思想的碰撞,特別有意思。我想交流才是真誠的傳遞方式。當我們想了解一個人,就要跟他說很多的話,真誠的說話。在中國不得不說親情的重量是最重的,但是那是父母一昧的給予他們的愛,孩子也要尊重父母努力的達到期待。這是親情麼,是,這是幾千年的親情,但我想算一種賦予的契約,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做做孩子的應該怎麼做。我們從未了解彼此。這不是那種你知道你怎麼做你爸會痛扁你也不是你媽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拉的什麼屎,是那種你說出一個觀點,竟然是認同或者討論,而不是那種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我想在中國很難,因為父母給予的太多,連龍應臺這種開明鼓勵獨立的母親,在孩子說抽菸喝酒什麼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去詢問和勸誡,他們不管自己孩子有沒有主見或者在何種心情下做這種事,只知道這不好要停止。這就父母身上那種你永遠是小孩,我要永遠保護你。這種深愛,大概很多時候都讓孩子喘不動就想他們能把心放在自己身上,享受自己的日子。可當我們為人父母又是如此,這是典型的中國情感。沒有好壞,只是想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慢慢改變。當讀到安德烈說他看到中國二十歲的年輕人的幼稚表現,我羞紅了臉,因為我也如此。

  一個母親能與孩子這麼交流,是一種多大的感動。我們都退讓一步,不能全部認同但我學著理解你的世界。以上吐槽了可多,其實是隨心寫。我知道這邊本書感動的是親情,我也羨慕能如此真誠的同最愛的人交流。我更喜歡他們討論的香港人的快生活對政治的討論對恐懼的討論去愛情的見解,這才是內容,是生活。是倆代人的不同是碰撞,但是我讀了共鳴也讀到了感悟。原來每個人都是如此有意思。說是心靈雞湯吧,也算,但我不認同。因為我並不是求雞湯而來,我只想看看這對母子的不同和思想的不同階段,一個二十歲的世界和一個四十的世界和增加我們對生活的感悟。

  不管是誰,只要我們愛,都要想著去了解,在生活中永遠不要忽略與他人的溝通。這是愛應該有的最初步驟。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7

  “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我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人。”──MM“你為什麼不試試看進入我的現代、我的網路、我的世界呢?你為什麼不花點時間,好好思考‘打扮’這件事,買點貴的、好的衣服來穿?你為什麼不偶爾去個你從來不會去的酒吧,去聽聽你從來沒聽過的音樂?難道你已經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東西?還是說,你已經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經定型得不能動彈?”──安德烈

  這兩年中心校提倡打造書香校園,對於這樣的政治任務,說實在的:我一向不太感興趣,甚至連學校的讀書筆記也是完成任務式的寫了十幾頁。一朋友送我的幾本書《親愛的安德烈》、《目送》等也置於箱底。五月份,?母生病,而父母農活忙,於是,晚上照看?母的重任就交給我了,無聊的晚上,蚊子亂飛;寂靜夜晚,飛蛾亂撲。百無寂聊的晚上,確實是難以渡過,第二天晚上,隨手拿起了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躺在陪床是有心沒意的亂翻,幾頁後,竟然被這本書深的的打動了。

  是的,這是一本充滿了母子之間按這種討論、辯駁、分析,但是當我真正開始讀它的時候,我才發現它的與眾不同,我被書中的內容深深的吸引了。可以說,這本書,給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我也是從現在開始,才開始認真的思索書中的內容。

  首先,透過這本書,我也感受到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書中我總能讀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這讓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從小學到大學這一路走來的枯燥與無可奈何。似乎從出生開始,我們的人生就已經被計劃好了,我們需要好好學習,需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於是,老師、學校、家長、社會……。身邊的所有的環境都充斥著這種思想。這種思想就像空氣一樣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的周圍,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尤其是在職業中專的的那段高中裡的日子,我們每天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終於,我在這種模式下考上了大學。但是,相比於安德烈,我們失去的真的很多。安德烈將“性、藥、搖滾樂”看做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自由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我知道,如果整日沉迷在這種享受中會使意志消沉,但是青年人如果沒有放鬆而不放縱,熱情而不激烈的勇氣和嘗試,我想在他垂垂老矣的時候,他會感到自己人生的悲哀。所以,生在中國,飽嘗著東方文化,我們確實不能像西方孩子,像安德烈一樣的生活,有他那樣的經歷。但是我卻想說的是,人生苦短,活的灑脫奔放而不留遺憾,才不枉來人間走這一遭。這也是我從這本書中讀到的。我,就是這麼想的。

  其次,更多的是我在這本書中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也感受到了父母瞭解和認識自己成人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對於子女不離不棄的、貫穿始終的愛。

  這部由36封家書構成的書,不僅橫跨了新與舊,左派與右派,流行文化與人文關懷,更橫跨了母與子的世代價值觀,集結成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實在我們身邊,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適當的形式和機會,以至於兩代之間形成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我們會發現,雖然自己以成家,卻發現自己越長大越孤單,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反而身邊的朋友或許比父母更加的瞭解自己。我們不斷的接觸更新的事物,漸漸的從父母的世界中遠去,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僅此而已。我們都感覺到了這種變化,但是卻沒有人願意或者留心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我想,我們的父母養我們長大成人,絕對不想看到的是這樣的一種結局。

  但是看了《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作為子女,我們是多麼的不瞭解自己的父母。他們渴望瞭解我們的世界,於是心思急切,於是這樣的感覺讓我們厭煩,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離他們更遠。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於內心深處愛的噴泉。是愛,讓他們管我們管的太嚴;也是愛,讓他們在日益長大的、獨立的子女面前手足無措。所以,無論外在的表現如何,內在的實質都是愛。我們長大了,擁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更應該在自己的世界裡盡興之後想一想,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來讓父母感覺到他們子女的存在,也讓他們感覺到我們成家立業的後我們是怎麼的呢?

  於是,猛然間,我想到了,我是多久沒有給父母打過電話了?我是多久沒有給他們講我的工作、生活、家庭裡的事情了?於是,我拿起了電話,撥通了那個熟悉而陌生的號碼,我相信,電話的那一頭,是怎樣的一對興高采烈和包含欣喜的臉。

  再次:做為父母,當11歲的兒子寫了作文藏起來不讓我看時、當他不肯告訴我他好朋友的名字時、當他抗議我們大人常常把小孩子認為非常重要的東西扔掉時、當他抱怨父母親只知道成績時、當他拿出一大本他用心畫的漫畫時,我不得不悚然一驚,他已經不再是那個我高興時可以抱抱親親,不高興時便不理的小毛頭了。我必須面對一個每個父母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去了解眼前這個每天都在不斷成長和變化的、越來越有主見、正從“小毛頭”逐漸變為“小刺頭”的孩子,如何和他溝通。我只有一次做父親的機會,沒有人來教我如何當父親。如果我不主動去學習如何做父親,而他又肯定不會等我終於明白如何當父親後才開始成長,那麼我很可能會錯失他僅有一次的少年青年時期。

  讀這本《親愛的安德烈》後讓我深思,因為這本書不僅讓我想到如何當父親,而且指導我如何面對每天在學校遇到的12—15歲左右的學生。每個學生就是一本書,是作為老師一日就得不斷翻閱的書,而且是永遠不會重複的書。這些書讀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師的愛心、智慧及藝術了。好的老師應該是一名好的讀者,龍應臺告訴我們,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那麼對我們來說,認識一群性格各異的12—15歲的人,我們該怎麼辦呢?在我看來,我們首先得蹲下來,而且得將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們自己,才能有空間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現代傳媒迅猛發展,而世界發展日趨多元,很多事物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不要帶著標準答案與學生討論,因為人人都不喜歡被說服。而且我們要善於抓住機會進行有效溝通。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把80%的時間用於傾聽他們的訴說,同時注意不要以權威自居對他們發號施令。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8

  初識龍應臺,源於她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而在這本書裡,她更多的是一位母親,一位與普通女人無異的母親,慈愛,嘮叨,渴望與孩子交流,又失落於孩子漸漸的成長與離去。

  書源自於母子之間三年的書信往來,代價“你不要打那麼多電話‘騷擾’我”——安德烈如是說。安德烈的觀念此刻看來與當下的我們並無差異,渴望獨立的人格,對前途的茫然,對政治事件的批判,對東西方文化的感知,對父輩觀點的質疑等等。安德烈是幸運的,她有一個睿智的學者母親,能夠將自我的思考化作一封封書信。或許,這些書信的意義在於,她寫出了許多人想到卻道不明的思考。

  以下是書中幾段觸動的文字。

  關於成長中的得與失

  ——安德烈,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可是給了我一種本事,悲憫的本事,同情的本事,使得我在日後應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偽裝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雖然艱難卻仍舊得以穿透,看見禮貌的核心關懷所在。你懂的,是吧?

  同時我看見自我的缺陷。十八歲時所不明白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環境保護、政府職責、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難補課。可是生活的藝術,這其中包括品味,是補不來的。音樂、美術,在我身上仍舊屬於知識範圍,不屬於內在涵養。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個要時時提醒自我去堅持的東西,就像一串不能遺忘的鑰匙,一盆必須每一天澆水的心愛植物,可是生活藝術,應當是一種內化的氣質,像呼吸,像不自覺的舉手投足。我強烈地感覺自我對生活藝術的笨拙;漁村的貧乏,使我有美的貧乏,而有知識沒有美,猶如大海里沒有熱帶魚。

  而你們這一代,安德烈,明白什麼、不明白什麼?網路讓你們擁有廣泛的知識,社會富裕使你們習慣物質的追求和享受,藝術和美的薰陶、唾手可得。你們這一代“定錨”的價值會是什麼?終極的關懷會是什麼?你,和那個甘肅來的疲憊的少女之間,有沒有一種關聯?我的安德烈,你認為美麗的熱帶魚游泳也要有方向嗎,或者,你要挑釁地說,這是一個無謂的問題,因為熱帶魚為自我而活?

  關於國家認同感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以作中國人為榮,“為榮”和“為恥”是連在一齊的。我當年流傳很廣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一位有名的前輩寫的是“醜陋的中國人”,批判的都是我們自我。然後突然,“中國人”這詞變成了別人,甚至是“敵人”,而我們變成了“臺灣人”。

  一個被長年灌食某種飼料的人,見到飼料都想吐。民族主義的飼料——不管是中國牌還是臺灣牌的,我們都被灌得撐了,被剝奪的,就是一份本來能夠自自然然、單單純純的鄉土之愛,純潔而珍貴的群體歸屬感。它被弄得變形了。

  關於平庸

  ——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期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如果我們不是在跟別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為自我找心靈安適之所在,那麼連“平庸”這個詞都不太有意義了。“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我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物件,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終,還是“自我”二字。所以,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貼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

  關於痛苦

  ——我不明白你們這一代的德國少年是否讀過《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和你一樣,在法蘭克福成長,他的故居我也帶你去過。23歲的歌德愛上了一個已經訂婚的少女,帶給他極深的痛苦。痛苦轉化為文字藝術,他的痛苦得到昇華,可是很多其他的年輕人,緊緊抱著他的書,穿上“維特式”的衣服,紛紛去自殺了。安德烈,我們自我心裡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我,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關於家

  ——給你一個家,深深地紮在土地上,穩穩地包在一個小鎮裡,是因為期望你在泥土上長大;期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我的村子;期望你,在將來浪跡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遠有一個不變的小鎮等著接納你,永遠有老友什麼都不問地擁你入懷抱。不要你和我一樣,做一個靈魂的漂泊者那也許是文學的完美境界,卻是生活的苦楚。沒有人期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為苦楚而成為比較深刻的藝術家。

  關於父母

  ——父母親,對於一個20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裡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溫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說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傢俱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說“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19

  2004年,也就是14年前,龍應臺突然發現兒子“安安”不見了,站在面前的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青年,面對兒子時她不知如何開口,不知他在想什麼、在乎什麼,這是一個如此親密又如此陌生的人。

  愛不單單是心裡的思念、言語的關懷、全力的付出,更多的是理解,懂才有愛,愛而不懂那是虛假的愛,那終歸愛的是自己。

  她強烈地要認識這個18歲的親密陌生人。智慧的人,永遠是不單有想法,更關鍵的是還有辦法,而且是妙法。她請求安德烈以書信的方式與她共同寫一個專欄,條件是一旦答應就不能半途而廢。安德烈答應了。

  龍應臺覺得: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在信中,他們談國家意識,談文化認同,談世界觀,談人生價值,談對工作的態度,談愛情觀,談抽菸問題……對話並非總是順暢的,有爭論,有各執己見。比如安德烈對龍應臺說:“你聽不懂我的意思對不對我們的代溝就在這裡:我上面所說,沒有一句我的同儕聽不懂,而且,我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他們根本不需解釋。”他要求媽媽“問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當然更多的地方充滿一個母親眷眷的讓人感動的情,有很多觀點有著讓人眼前一亮的智慧的火花。

  從2004年5月12日的第一封信,到2007年8月24日的最後一封,歷時3年3個多月時間,母子2人書信往來共36封,以專欄的方式刊載。這36封信影響了臺灣、大陸以及國外許多的家庭,許多的父母,許多的兒女。因為兩代人“親而不懂”“愛而不知”的問題,就好像情感上的“代溝癌”一樣,擴散在父母和子女的肌體內,父母給錢、買房、贈車、送飯用各種方式表達“疼愛”也收效甚微,子女節日送禮物、生日送蛋糕、老花鏡、防滑鞋、菸酒糖茶頻繁表達“敬愛”也難暖愛子之心。

  龍應臺給他的兒子足夠的自由,他們可以在同一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沒有對錯,他們相互尊重對方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讓我們覺得:龍應臺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一個願意聆聽的朋友,在她眼裡安德烈是一個自由的人,她無權強令他做什麼。龍應臺這樣的態度使得她的兒子可以無憂慮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瞭解了自己的兒子的想法、人生觀和價值觀。這種寬容、這種理解使得他們彼此瞭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給了他正確的指引方向。

  安德烈是個幸運的人,他是一個自由人,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她不像其他的母親給孩子制定了太多的不允許,在她眼裡,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做母親的無權干涉只能引導。而當安德烈失落的時候,她會安慰他,鼓勵他。

  龍應臺用書信的方式瞭解兒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為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方式與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沒有批判、沒有責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駁,還有安慰。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20

  前幾日去書店,給外甥女買童書,瀏覽了龍應臺的書籍,初識她是因為《目送》,在噹噹網上很是暢銷。尤其是那一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讓自己很是感慨。我很難想象母親和孩子竟可以這樣的交流。當龍先生遇到了所有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和自己的孩子終歸還是漸行漸遠時,甚至她的問題更為嚴重,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長過程中並未陪伴在孩子身邊,而且兩人中間還隔著一堵巨大的中西文化的差異之牆。但是龍先生選擇的是“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於是兩個人便一起寫了三年專欄,透過一封封跨越大洋的書信,一次次深夜的交談,讓所有人看到了,找到了和父母和兒女溝通的方法。36封家書談論的內容包含生活,社會,經濟,政治,人生,母親與孩子思想的碰撞交流融合清晰的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如果說《傅雷家書》是父親對孩子諄諄的教誨,那《親愛的安德烈》就是母親與孩子深刻的交流。

  《親愛的安德烈》一書雖是以母子交流為主,但大多透過對時事,對人生,對事情的交流來體現。文中涉及了許多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我就只拿一兩個我很有感觸的說一說。第8封,第9封信中,兩人討論了“兩種道德”的問題。主要針對日益明顯的貧富差距問題,不僅在臺灣在德國,在大陸也是,整個世界也是。我們在吃著好幾百塊的大餐時,是否可以想到還有孩子在山區裡不知道什麼叫披薩不知道什麼叫漢堡。在我們倒掉殘疼剩飯的時候,是否可以想到非洲那些因飢餓導致水腫肚皮滾圓最終死掉的孩子。這是個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也是個非常嚴峻的道德問題。於是龍先生就提到了兩種道德,消極的和積極的。我們可以節約,可以不浪費,可以隨手關掉無人房間的燈,在並非很熱的時候不開空調,但是這個只是消極的道德。積極的道德是主動的抵制,主動的做一些事。而我覺得其中最令我有感觸的話是“菲利普(龍應臺二子)說,誒呀媽媽,那你雞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們是怎麼大量養雞的嗎?他們讓雞在籠子裡活活被啄成一堆爛肉,你說人道嗎?我說,我又不是聖人,我只管我記得、做得到的。道德取捨是個人的事,不一定又邏輯來管轄。”雖然這話聽起來自私,卻確實解決的我的問題,許多次我徘徊於消極和積極的道德之間不知如何取捨——那只是個人的事。

  第27封信《給河馬刷牙》更是使無數人潸然淚下。文中龍先生主要寫到他的兒子覺得自己會一直平庸下去,而問龍先生是否會失望,龍先生的回答是隻要覺得有意義,可以帶來快樂便不是平庸,平庸是和別的比的,自己的事情本就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何來平庸?“我怕你變成畫長頸鹿的提摩,不是因為他沒錢沒名,而是因為他找不到意義。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也讓我明白了父母的心,他們要求我們好好學習的目的並不是要讓我們成為什麼人,而是讓我們有選擇成為什麼人的權利。

  “龍應臺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從純真的《孩子你慢慢來》,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臺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這樣的文品、人品,值得我們去品讀。

  《親愛的安德烈》優秀讀後感 篇21

  《傅雷家書》是父子書信集,而本書則是一本母子書信集,母親也是作家,是中國的母親和其德國的兒子教育理念碰撞錄。

  母親是臺灣作家龍應臺,兒子安德烈則是一個德國青年,母親帶著八分的認真與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存著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誠。我本是抱著不情願去看這本書,當看到1/4時,忽然間我有一種找到了知音的感覺,更有一種徹悟,書中對孩子與父母的描寫,那種無比新奇而又見解獨到的教育方式,讓我耳目一新。

  書中的安德烈對生活充滿樂趣,幾乎天天聽歌、開派對、旅行等等這些我們中國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來看看我們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沒完沒了的課內與課外作業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媽媽來安慰他,成功時,親朋好友都為他送去衷心祝賀;但我們取得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甚至與家長的期望還相差許多,這就是東西方教育的差距。

  這本書中隨處可見中西方文化的衝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長的德國青年,除了出生在臺灣,其他方面已經很難同中國扯上關係。在這樣一個德國青年的眼裡,臺灣是這樣的:“我不關心臺灣的過去,不關心淡水河的魚蝦是如何滅絕的,不關心在一個不民主的地區人們如何為爭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關心德國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將以什麼為以後生活的憑依,我只關心自己每天是不是開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創意。”我想這樣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國,不用問一定會被父母一通斥責然後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個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這就是龍應臺的兒子?臺北文化局局長、國際知名教授的兒子?我原以為龍應臺會像平常家長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卻說:“他是一個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個人’,我無權強令他做什麼,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談。”這種話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我們的父母的口中說出。我覺得安德烈對MM(媽媽)的語氣不像總統也像首相了,竟然這樣和自己的母親說話,而龍應臺只是傾聽,只是思考,與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們這種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讓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從書中,我看到了另一種教育方式,另一種教育理念。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同時也作為一個有同樣年齡兒子的母親,書中可借鑑之處太多了。我們對孩子的管教實在太多了,以我們所謂的經驗為孩子制定了太多的條條框框,還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好。我們的教育其實就是一條流水線,出來的是“一模一樣的產品”,而不是不拘一格的人才。孩子們的創意給我們教沒有了,許多的問題只有對和錯,是和不是這兩種答案。這本書,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去認真地讀,去認真地思考。它比《傅雷家書》還有更現實的教育意義。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