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好處的幸福》高中讀後感

《恰到好處的幸福》高中讀後感

  篇一: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

  最近在讀畢淑敏的《恰到好處的幸福》,感覺在經歷著一場洗禮。以前高中時候也喜歡她的散文“我很重要”,很敬佩她那種自信。

  《恰到好處的幸福》適合慢慢品嚐,每讀完一篇我都思緒萬千,讓我回味的不是那些文字,而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強烈感受著的東西。我第一次得以瞭解——那精神的三間小屋,是盛著我們的愛和恨的小屋,是裝著我們得以生存的事業的小屋,是安放著我們心靈淨土的小屋!第一次懂得獲取幸福的方法很簡單,它便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是遇事時所表現的豁達和淡然;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境界!

  很多人都在思索如何才能獲得幸福?其實應該思索如何才能在遇到問題時讓內心做到恰到好處!畢淑敏說:“恰到好處,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它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

  就像現在,我安靜的坐在桌前,寫下這些文字,旁邊是一杯檸檬水,散發著淡淡的清香!我還記得早上課前時,我和李老師一起聽孩子背誦所學兒歌,雖然他們還是不能進行齊背,但是我看到了他們的努力,相信他們會在六一展示中有很好的表現;上午課間活動時,猛然間發現平常不愛運動的寶寶竟然主動要求參與遊戲;中午放學時,孩子們不用我的提醒就能手拉手站隊,這一天又是一個好的開始!

  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我很幸福,希望你們也幸福!

  篇二:《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

  畢淑敏,是我國的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大學的碩士,地位在中國可想而知。

  她的文字清新而優雅,簡潔而不失韻味。像春天的在春風中搖曳的雛菊,清新小巧樓臺露重月輝清淺,雛菊扶疏影亂。像夏日炎炎中的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仙子,亭亭淨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像秋日中的秋風紅葉,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像冬天中的臘梅,一樹寒梅白玉條,回臨村路傍溪橋。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她的文字像咖啡要慢慢品嚐,久久使人陶醉其中,無法自拔。她寫的文字都是真實的,卻是摸不著,看不見的物品,卻又價值連城。她教會我們怎樣學會愛與被愛,學會如果一個人從不撒謊,這便是世界上最可笑的謊言與笑話。她告訴我們很多很多,我欽佩畢淑敏的文字。

  她的文字具有丁立梅的優美,具有梁衡的哲理,具有辛棄疾只能用羊毫軟筆代替刀槍的豪邁,具有李白的飄逸膽大,但卻又有著獨特的風格。她的文字像桂花嬌小但芬芳,使人難以發現。

  篇三: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作文

  很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畢淑敏的文章,竟然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上了她。如潺潺小溪,總能滲入人內心深處,讓人從生活的細節處去體會點滴的幸福。

  縱有千間房屋,夜間無外一床安宿,縱有萬畝良田,一日終究只需三餐。

  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寡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

  恰到好處,它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本書把“幸福”作為一種正面的人生價值提出。教你如何構建合理期望,在慾望和現實中找到平衡,收穫豐碩愉悅的幸福人生。

  你,幸福嗎?我很幸福!

  篇四:讀畢淑敏《恰到好處的幸福》有感

  感謝學校給我這個靜下心來讀書的機會,我在拿起這本書來的時候心裡就想,要不是開學要做讀書交流,我是不會在這麼忙碌的過年時間去靜心讀書的。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不免還是有完成任務的心態,所以是數著頁數讀的。第一天讀了10多頁,覺得這本書語言細膩平實,還不錯。第二天我是正真讀進去了,像清新的泉水盪滌過心間,一口氣把它看完。因為這本書似乎使我忙碌的心也放慢了腳步,整個人像細細品茶感悟人生一樣悠然,心裡感覺很幸福。這便是讀書靜心的好處吧。

  我想用“直擊心靈的魔法書”來概括我對這本書的總體感覺,更對這本書的作者畢淑敏油生喜愛和敬佩之意。雖說也喜歡過一些作家,但對畢淑敏的喜歡更加上了敬佩之情。她把探究生命和幸福這麼深奧的問題以細膩平實的語言展示給讀者,以春風化雨般的濟世情懷感染著讀者。相比揮筆潑墨的大氣我更喜歡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柔和與心靈的輕撫碰觸。畢淑敏本人在藏北雪原的工作經歷使她體驗過生命所能給予的最大苦難,同時也讓她置身於博大高山和浩渺星空從而感受著生命的渺小。正是這種人生體驗,她才能把生命和幸福看得如此透徹。從她筆尖流淌出來的文字,如清澈的溪流緩緩流入人的心田,不愧被讀者譽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

  讀完她的這本書中,我思緒萬千。我想即使我們現在可能不會經歷生命有時的脆弱與渺小,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生命的可貴,我們要珍愛生命。生命中的幸福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越是刻意去追逐幸福,幸福反而會如流沙一般逝於掌心。其實幸福是一種心態,當你積極樂觀時,你便能更多的感受幸福。可當你悲觀失望時,幸福便會悄悄地遠離你。所以當你幸福時,你要珍惜,千萬不要再追加慾望,否則會適得其反。當你感覺不幸福時,你要樂觀,因為有時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恰到好處的幸福才是幸福的最高層境界。人生之路如此漫長,對待幸福需要且行且珍惜!

  篇五: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本書,畢淑敏的《恰到好處的幸福》,這是一本散文集,有40多篇小文章組成。作者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心理學專業背景,用朋友的口吻講述了生活中的點滴故事,闡述自己看待生活、逆境、幸福的觀點。故事生動、用詞優美,值得一讀。

  關於“幸福”的話題,央視曾做過“你幸福嗎”的調查,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有一位外來務工人員回答:“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問我。”但當記者再一次問“你幸福嗎”,他的回答是“我姓曾”。越來越快的工作、生活節奏,物價上漲、買房難、看病難等問題,人們常感受到的是“壓力山大”,幸福的感覺似乎離我們很遠。相比,英國報社也曾向社會有獎徵答“誰是最幸福的人”,結果顯示第一種最幸福的人是剛給孩子洗完澡,抱著嬰兒的母親;第二種是治好了病人目送病人出院的醫生;第三種是在海灘邊築起沙堆的孩子。這個例子在提醒著我們,只要認真尋找,幸福比比皆是,它沒有統一的標準,也不與財富、地位、聲望成正比。畢淑敏說,不容易感受到幸福的人,常常是因為對事物抱著“不合理的期望”。如看到好房子,就設想能在這屋裡結婚生子;看到豪華跑車,就設想能開著它風馳電掣;看到別人的嬌妻,就想著未來伴侶定要傾國傾城;看到別人活到90歲,就渴望自己趕超100歲……若達不到,就感受不到幸福。其實,期望並不是越高越好,期望也需要“恰到好處”。房子不用大,夠用即可;車子主要功能是代步工具,而不是彰顯財力的勳章;另一半不必國色天香出人頭地,價值觀相同、有共同語言,就是神仙伴侶;身體健康不必求全,體檢表上有了向上或向下的小箭頭,可以實時糾正。生命之高並不決定於其長短,更在於其豐滿和深邃。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能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勇敢的人依然可以微笑的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

  幸福常常是朦朧的,轟轟烈烈的幸福並不常見,大多數幸福總是悄悄撲面而來,要常常提醒自己幸福,並對自己說,“請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的伴隨我們。

  篇六:《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

  去年央視“你幸福嗎?”欄目調查中,引發了一場輿論狂歡。“你幸福嗎?”“我姓曾”、“我耳朵不好”、“我不姓福”……千奇百怪的回答、被調侃、被爭議、被反思。然而有個回答,讓你聽到了一種清新、簡單的聲音,讓你聽到了普通大眾對幸福的理解——“每天把該做的事做完之後,舒舒服服地玩就是幸福”——多好、多簡單啊。

  有人會問,幸福究竟是什麼?也許幸福是一縷久違的陽光;也許幸福是一個定義;也許幸福是一根棒棒糖;也許……總而言之,幸福就是暖暖的,甜甜的。而恰到好處的幸福,就是一種藝術與哲學的結晶體。就如75%的酒精可以破壞細菌的膜,藥水滲透到內裡去,整個細菌就被殺死了。濃度更高的酒精,飛快地把細菌外膜凝固了,就像砌起一道牆,反倒阻止了藥液進一步滲透到細菌內部,殺不死細菌,有些東西,並不是越濃越好,要恰到好處。它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書中提到的兩個字,是我們所需要的,也是我們所缺乏的。那就是“真誠”二字。

  “真誠”二字,有一種岩石般的紋理和堅定,不風化,不流失,不油膩,爽潔清晰反射著鋼藍色的金屬光澤。

  “真誠”是一種勇敢的生活態度,它是我們思想和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真誠不虛張聲勢、狐假虎威。它似乎因清澈透明而軟弱無力,但它其實是強韌而富有彈性的,使我們簡潔明快、乾爽清正。

  “真誠”是一門藝術,有一個執行的程式,這就是真善美。真誠可以分解為真實和坦誠,它本身是很有力量的,起碼比虛偽有力量,不怕對證盤查,經得起推敲和考驗……

  “真誠”是有層次的。可以分為建設性和破壞性兩種。每個人要更多更豐富地向這個並不美好的世界,貢獻我們建設性的真誠。

  我們要以自己的真實面目示人,沒有必要取悅他人,沒有必要委屈自己。經常會聽到別人說這個人剛進公司的時候還是勤勤懇懇的,幾天後就變得懶懶散散,絲毫沒有一個做員工的樣子。可見,虛偽自能短暫地掩蓋自己的缺點,遲早,這個缺點會暴露出來,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讀完這本書,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何為恰到好處的幸福的基礎之上,我開始審視自己所收穫到的幸福。我知道,幸福是一種付出之後的滿足;我懂得幸福是一種分享過後的喜悅;我明白,幸福是一種知足常樂的感覺。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更多的任務就是學習,但學習也不乏幸福感的存在。在和同學共同完成任務時,你會感到幸福;在你遇到困難時,同學的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激勵的眼神,你會感到幸福;在你幫助同學解決困難後,聽到一句簡單的“謝謝”你也會感到幸福、生活中簡簡單單的感受,簡簡單單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絲一縷,一點一滴,那就是幸福。

  成長的路上,雖然漫長,卻需要且行且珍惜。但我相信,只要有了對幸福的渴望,對幸福的認知,懂得恰到好處的幸福,我們所邁出的每一步,所經歷過的每一件事,所聽到的每一句話都必然會收穫到幸福!

  篇七:恰到好處的幸福讀後感

  幸福,這兩個字引出了我無數的聯想。幸福要怎樣才能被稱之為幸福,幸福又是什麼?畢淑敏則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回答了我們的這個問題。幸福人人都需要,但是也要恰到好處。我們在生活中,並不缺少幸福。而有時幸福卻過了頭。

  這本《恰到好處的幸福》,則是畢淑敏告訴我們的一個真理。他曾說過:“幸福是一種心的富足,不以物質的多寡來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愛的感受。恰到好處,是一種哲學和藝術的結晶體。它代表的豁達和淡然,是幸福門前的長廊。輕輕走過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而我覺得幸福要恰到好處才是真的幸福。書中也有寫過:“酒精的濃度不能太高,過了那個最佳值,結果就適得其反。幸福也一樣,切不要貪得無厭。”

  恰到好處的幸福,只要用心,在平常仍能看到,就像平常的事。深深地話我們淺淺地說,長長的路我們慢慢地走。這裡面,不就已經有幸福了嗎!

  我們要學會真誠地面對自己,不然如何去接受那幸福。

  有人問過,幸福有幾種顏色?畢淑敏說有無數種,數不清。也有人說僅僅只有七種。但我相比起來更喜前一種說法。不同的人在面對幸福的同時,覺得幸福的顏色也不一定會相同。世界上有那麼多人,不可能感覺到幸福僅僅只有七種顏色。

  有些人根本就誤解了“恰到好處”這四個字的含義。因為某種機緣看到了好房子,就設想以後能在這屋結婚生子。看到了豪車,就設想能開豪車,知道壽星活到90歲,就發誓自已一定要活到100歲……這根本就是不合理的期望。目光太高,就違背了“恰到好處”這一原則。

  我們並不需要有太高的目標,我們只需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把它做成功了。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幸福麼?只不過需要我們適度。

  幸福,在我眼中,只是平平淡淡地過好自己想要的卻也並不過分的生活。只需要自己不要太貪得無厭。

  走過恰到好處這一條不尋常的長廊,你就已經走到幸福的門前。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門環,就可以得到你自己夢寐以求的幸福。

  讀了畢淑敏的這本《恰到好處的幸福》,使我對幸福的看法也有所改變,不像以前那樣苛求。

  幸福,要恰到好處,才能稱得上是幸福。要懂得珍惜幸福,別讓它從我們的身邊偷偷地溜走。

  篇八:讀《恰到好處的幸福》有感

  小時候,炎炎夏日一支3分錢的白糖棒冰讓你感到了滿滿的幸福;而如今,居住在樓房,出入有小車,卻還是感受不到那份久違的幸福。我們的.幸福到底去哪兒了?

  最近讀了被王蒙稱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國家一級作家、著名心理諮詢師、內科主治醫師的畢淑敏《恰到好處的幸福》。這本充滿陽光般力量的靈魂讀物,帶領著讀者穿越迷茫,把“幸福”作為一種正能量提出,教你學習構建合理期望、把握幸福尺度的方法。她傳遞的幸福簡單而又樸素,也就是:縱有房屋千間,無非只需一床安寢;縱有萬畝良田,一日終究只需三餐。

  原來,幸福之所以找不著,是我們以物質的多寡來衡量它了;原來,幸福之所以感覺不到,是我們把幸福放到了別人的眼中;原來,幸福之所以遲遲不來,是我們多了些抱怨、多了些攀比、少了自足;原來,幸福之所以感覺越來越少,是我們沒有掌握幸福“恰到好處”的度。物質追求無止無境,別人眼中的幸福各有不同,期盼幸福越多越好等等,讓我們迷失了幸福的本性和方向,拉高了追求幸福的起點,讓我們面對滿滿的幸福時,卻變得漠然和異常的冷靜。

  去年央視“你幸福嗎?”欄目調查中,引發了一場輿論狂歡。“你幸福嗎?”“我姓曾”、“我耳朵不好”、“我不姓福”……千奇百怪的回答、被調侃、被爭議、被反思。然而有個回答,讓你聽到了一種清新、簡單的聲音,讓你聽到了普通大眾對幸福的理解——“每天把該做的事做完之後,舒舒服服地玩就是幸福”——多好、多簡單啊。

  這就是幸福。幸福本沒有絕對的定義,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動你的心靈。幸福,只在乎你的心怎麼看待。正如文中所說:“過猶不及,恰到好處,方得大幸福。”

  其實,幸福就在你的身邊,就靜默於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細微處。就如一杯熱茶,放在你面前,或平淡、或濃烈,關鍵要看品者的心境。一飲而盡者,肯定嘗不出其中滋味;如果潛心細品,苦還是甜,感覺中自見分曉,自得其道。幸福又如飢腸轆轆時,一碗熱騰騰白粥、一個香噴噴的番薯;累得半死不活的時候,撲上軟軟的床,也是幸福;看到絢麗的朝陽,嗅到清新的空氣,週末與朋友小聚或獨自泡一杯清茶,沐浴著冬日午後溫暖的陽光或打盹,或看書,也是幸福;完成了一項工作,得到公司表揚和同事尊重,也是幸福;陪著家人在公園中散步,享受天倫之樂,更是幸福……

  其實,幸福就是個很簡單的東西,俯身掬起瞬間流經你身邊的暖流,這些就是幸福。幸福是蜜糖,最好甜淡適中,這樣才能恰到好處。只有心裡感受到幸福的存在,懂得不抱怨、少攀比,懂得勤奮工作、學會珍惜和感恩、不貪圖安逸,幸福才會真的存在。

  雙手捧著畢淑敏老師的《恰到好處的幸福》,彷彿捧著自己的幸福。暖暖的幸福就像空氣一樣瀰漫在自己的周圍,浸潤著我的感知和靈魂。我懂了,幸福是一種付出之後的滿足,是一種分享過後的喜悅,是一種知足常樂的感覺。我也明白了,幸福不是臉上的虛榮而是內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別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處。

  從進入崗位開始,我便擁有了自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這份職業是我經歷風雨後重新選擇的歸宿,是我感受幸福的源泉,更是我未來人生的支撐。因此,我會因這份職業感到幸福和驕傲。每天的工作中,我運用自己的所學所能,在學習和工作的往復交替中不斷進步,常會因工作而贏得踏實的幸福感;每天的工作中,與真誠、善良的同事們在一起,賦予我真誠、樂觀的正能量,有了他們的幫助與鼓勵,幸福的感覺更是如花一樣,芬芳沁馨,令人陶醉。

  幸福去哪兒了?

  幸福就在我們心中,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手中。把握當下多些自足、感恩生活快樂工作,以陽光的心態面對人生,這就是幸福所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