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讀後感範文

菊次郎的夏天讀後感範文

  菊次郎的夏天讀後感範文一

  又是一部早有耳聞的電影。

  今天看得有點亂,段段停停的。原因就是xx掛著,明天要開同學會的事情很煩。其實,自己決定不去。也因為有事,但是還是有顆熱忱的心。我不去,別人要去埃

  但是,儘管這樣還是讓我體會到電影本身的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氛。

  故事描述的是從小父親的正男和奶奶住在一起。暑假來臨了,上學時的夥伴都和家人去玩了。他內心孤獨寂寞。所以就打算一個人去找遠在風橋工作的母親。鄰居的阿姨知道了這件事,就讓她的老公即菊次郎帶孩子去楓橋。對他奶奶說是去海邊玩幾天。結果,菊次郎又是賭馬又是耍賴又是亂髮脾氣。一位充滿世俗味道的大叔厲然在目。我看著就討厭。把錢都輸光了,又沒什麼本事。怎麼幫正男找到他母親住的地方埃真是充滿了厭惡。就是有那麼討厭的人。不過,隨著劇情的發展,那個傢伙的本性-愛貪小便宜,蠻不講理的個性沒變。但是卻能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即使被黑幫打得頭破血流,也只是騙正男說是從樓梯上摔下來的。感覺心地還是善良的。善良的他在終於到達正男母親家的時候看見她母親已經再嫁時還會為正男編織一個天使之鈴的善良的謊言。確實,在清脆的鈴聲中。我的心也被感染得清澈透明。就像彼時的藍天般無暇和充滿希望生機。而後途中遇到的幾個同樣是無聊的人,卻拼湊出一段屬於他們的獨有的美妙的回憶。也讓正男從母親的傷心中掙脫出來。同時,還幫助菊次郎自己找到了自己的真實的孝心。

  如果說前半段,我對菊次郎的印象是糟糕透頂,這個只會欺弱臨強的平庸男人好毒好色不務正業的男人,這樣種狀態讓我產生懷疑都有可能到達不了目的地。而事實上呢,還是出色地到達了。看起來用盡了小手段。不過,客觀點說,也不得不承認是種能力。那麼,後半段都是我對這個人的又一次認識。原來回來的旅途充滿樂趣。原來他們也有屬於他們的快樂和幸福。平凡的人總是大多數,如能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生活會幸福得多。也美好得多。

  不得不提到的是,電影中的音樂是一代音樂大師久石讓執掌的。久石讓曾與宮崎駿等名導長期合作。他的音樂總是清泠舒暢。其實,在我看來是正男的.生活是比較值得同情的,但是卻配上較顯歡快節奏的背景音樂也不錯。給我的感覺。久石讓的另一部音樂作品也讓我印象很深刻,就是《入殮師》,那段男主人公在草坡上拉大提琴那段至今都歷歷在目。成為我記憶中的一個永恆。大家,有空一定去聽聽他的作品。

  其實,看完之後,讓我覺得有點像另一部電影。張藝謀的文藝片《千里走單騎》。其實,細細想來故事情節大相徑庭。也許就是這樣沒有什麼血緣關係的但看起來像父子或者爺爺或孫子的感受這一點讓我有共鳴吧。看來人心是善的,人生是美的呀。

  《菊次郎的夏天》讀後感範文

  父親世,被媽媽拋棄的正男便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從來沒有見過媽媽的正男在一個暑假裡突然離家出走,拿著相片和地址要尋找從未蒙面的媽媽。菊次郎的老婆擔心小孩一路上會遇到危險,便讓菊次郎陪同孩子,於是一個不一樣的旅程開始了。

  在這次旅程當中發生了很多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外表看起來呆呆傻傻的菊次郎和沉鬱憨厚的正男碰在一起自然少不了各種各樣的笑話。菊次郎帶著正男玩賭賽車,把車費連同正男的錢全輸光了,以至於只能靠走路和搭便車目的地。在路上他們碰到了很多人,壞的好的,有無辜熱心的酒店服務員,也有收取保護費的街頭小混混;有開著麵包車立志遊遍全國(雖然日本很小)的文藝青年,也有不願搭載他們的路人甲乙丙丁;有善良愛助人的小情侶,也有把菊次郎打個臭頭的貨車司機(當然,這完全是菊次郎自找的)。有好人先生,章魚先生,肥佬等等···一群人聚在一起,上演了一場精彩的劇目,用導演自己的話說就是:一群無聊的人聚在一起,以孩子的名義遊戲。

  個人非常非常喜歡菊次郎這個角色,雖然他擁有所有普通人有的缺點,愛面子,愛裝高尚,他一面罵夥伴偷別人的東西成不了偉人,一面又嫌西瓜不夠冰爽,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有仇必報,貨車司機就是因為不願讓他們搭載才會被砸爛貨車玻璃,菊次郎總是不想用正道一點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愛耍點小聰明,換掉行人的行李袋來換取食物,讓正男扮成可憐的樣子博取車主同情,甚至是在馬路中間放上圖釘,希望有車經過時爆胎,然後他們以幫助車主的名義來換取搭便車的機會。他還有點小英雄主義,他的要求很無理和可笑···但是他最可貴的地方是擁有一顆善良年輕的心,為了安慰正男搶走肥仔女朋友送給他的天使鈴鐺,他有點小可愛,要求一群大人和小孩子脫了衣服一起玩一二三木頭人,要求別人今天扮外星人,明天扮妖怪,自己卻從來不做。正是因為有了那些缺點才讓菊次郎這個角色更加豐滿,更加真實,有了這些優點,其他的任何都可以視而不見。

  可能是因為菊次郎這個角色是由導演北野武本人扮演,所以對人物的性格拿捏得更符合自己預想中的要求,才能塑造出如此出色的角色,據瞭解,菊次郎本是導演父親的名字,給電影主角取名菊次郎也是為了紀念父親,談起父親他說:“生前好象和他沒有說過話的記憶。可是現在回想起來,他真的有點寂寞。這一次的電影主題有點像掃墓孝親的感覺,這也算是供養。”

  輕鬆愉快的電影場景搭配日本音樂大師久石讓為影片特意打造的輕快的鋼琴曲,兩者相得益彰,每當聽起這首曲子,菊次郎和正男行走在路上的身影就不自覺得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影片的高潮應該是在正男看到拋棄自己的媽媽已經組建了另一個幸福的家庭,而自己置身此家之外的時候,本來以為至少正男會和媽媽相識,然後痛苦一場,只能說我以中國電影的思維揣測了日本電影的情節。

  一個關於夏天的旅程,看完以後腦海裡仍然有玉米地,芭蕉林的浮現,鼻尖仍然有陽光的氣息。我不知道這一路旅程是誰治癒了誰,也許是所有人,正男的釋然,菊次郎的悔悟,還有所有好心人的靈魂提升。影片結束的時候,各回各位,但大家的心境卻不一樣了,於我留下的是一抹盛夏的陽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