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讀後感700字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案例式解讀》讀後感700字

  法國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蒙田提出了教學方法有:

  1、不要死記硬背,學生不僅要記住老師的話,更要領會老師所講內容的精神實質,要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學生要把別人的知識透過理解和吸收轉變成自己的知識。

  2、不要輕易服從權威,不要盲從,要學會獨立思考,因為一個僅僅跟著別人走的人,不會去探索什麼東西,也找尋不到什麼東西。

  學習要博採眾長,為我所用,他希望做教師的教他的`學生謹慎地吸收一切東西,決不要相信只憑權威或未經考察的東西,這讓我想起了蒙田其它的思想:一個人如果不知善良為何物,那麼,任何知識對他來說都是有害的,雖然有人生來應該做比賺錢更崇高的事,但是很少有人投身文化事業,也有人做了一下就放棄了,通常只剩下一些地位卑微的人全心全意地進行研究,從中尋找謀生的手段。不論從本性上說,或從所受的教育上說,這些人的思想都是最差的,他們給我們一種如何利用知識的錯誤印象。

  他在書中告訴我們,波斯人有一種極好的教育方法,當別的民族還在教孩子讀書寫字的時候,他們已經在教孩子如何做人了。柏拉圖說,繼承王位的長子是這樣教育出來的:出生以後他們不是被交給女人,而是交給在國王周圍一批德高望眾的宦官。這些人的責任首先是給他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到他七歲的時候,就要教他騎馬和打獵。到了十四歲,他們又把王子交給四個人:最睿智,最正直,最溫和,最勇敢的人。第一個人教他教義;第二個教他永遠說真話;第三個教他剋制;第四個教他無所畏懼。

  這是一件值得我們高度重視的事情,他們非常關心兒童的教育,認為兒童教育是國家的首要工作,人們應該為他們提供的不是教授知識的老師,而是教他們勇敢,明智和正義的老師。這是柏拉圖在《法律篇》所遵循的榜樣。他們的教學法,只是向孩子提出問題,問孩子們對大人及其行為的看法。如果斥責或讚美某個人或某種行為,孩子們必須說出斥責或讚美的理由,他們用這種方法鍛鍊孩子的智力,並灌輸了一些知識。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