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範文

  瞭解到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起先是時常看到一些文章引用他的觀點。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感覺理論知識匱乏,需要再充實一下“精神食糧”。

  20xx 年,一次到重慶聽課,無意間看到會場外面有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當時出於許久的崇拜,我迫不及待地買回了家。

  記得在讀第一章“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時,倍覺晦澀,每一段文字彷彿都需要擁有厚實理論基礎的人才能參透箇中深意。就這樣,求之不得購買的書被擱置在書架上。

  20xx 年,我在學校科研處任副主任,因為學校的市級規劃課題“深化小學生志趣教育研究”面臨結題,學校安排我撰寫實驗研究報告。這時,我又想到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打算從中尋找關於“志趣”方面的理論。一章一章地讀,肯定讀不下去,我就採取目錄檢索的方式,找到了21 章“興趣的秘密何在”,但裡面只對 “興趣”做了詳盡的描述,對寫研究報告沒多大用處。這一次成功地閱讀了一章後,它再次被束之高閣。

  20xx 年,我調任教導處主任。2009 年,學校正式加入朱永新教授發起的“新教育實驗”,實驗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基點”,提倡“專業閱讀、專業寫作、專業發展共同體”的“三專模式”。學校組織了“相約星期二的讀書會”,共讀的第一本書就是《給教師的建議》。

  這一次,再也沒有逃脫的理由,我開始每天一頁或者兩頁逼迫自己去看。於是,這樣的一些字眼開始在我的頭腦裡盤旋:第二套大綱、智力背景、思維課、思維訓練、讓知識活起來、閱讀自動化等等。

  老師們多以書中觀點加經驗感悟進行交流,這樣堅持了一個學期,發現意義不大。後來,學校決定改變這樣的方式,組織全校的讀書會,由發展處冉澤明主任主持。冉主任向我們介紹了新教育網路師範學院的經驗:新教育研究中心魏智淵老師主持網路學院,非常重視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建設;學員必須提交當年三千字的閱讀史方能加入,課程設定包括啃讀經典書籍和文字解讀,學員如果不按時提交預習作業就會被自動除名。

  於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學迴圈”也進入我們的耳膜。這是新教育研究中心的幹國祥老師經過數次研讀,總結的蘇式教學理論的精髓,即“生命在勞動/ 學習過程中克服困難、獲取成功,進而獲得高度的自我感受(自信自尊)、責任感與意志力以及渴望再度透過學習,透過克服勞動/ 學習中的困難而獲得幸福的動機”。簡言之,生命是不斷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迴圈反覆的過程。

  這次還是沒有讀完《給教師的建議》,但就是在這樣濃烈的學習氛圍中,我又瞭解了其中很多觀點。

  20xx 年,我參加了長壽區讀書會,共讀的書目發生了變化,《給教師的建議》被放到了一邊。

  這幾年,我先後讀了《構築理想課堂》《窗邊的'小豆豆》《靜悄悄的革命》《第56 號教室的奇蹟》《帕夫雷什中學》《學校是一段旅程》《教學勇氣》《童話人格》《教育的目的》《構築合宜的大腦》等等。這些書比起《給教師的建議》,淺顯了許多,而且方便嫁接。比如我把《靜悄悄的革命》裡面關於“教研”的觀點用於我校“教研文化”的建設,把“潤澤的教室”的觀點用於我的課堂教學。這些書籍裡面最難讀的《教學勇氣》我也能耐著性子讀完,從中深刻地理解到課堂上“聚焦偉大事物”和“發掘知識的魅力”的含義。

  為什麼幾年後能沉下心來閱讀?原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的初始閱讀給了我一些營養元素,在我不知曉的情況下已經根植於我的大腦。

  20xx 年開始, 因為年齡的關係,我在週末養成了早的習慣 。隨手拿起《給教師的建議》,可能是經過這幾年共讀生活的磨練,這時讀起來感覺好理解多了。僅靠週末時間,這本書就被我重新閱讀了一遍,彷彿是久別的戀人,每週末就陶醉在這美好的相遇裡。

  20xx 年的寒假, 終於讀完了這本書。我在裡面找尋到很多困惑問題的答案,也能與自己的教學管理和班級教學建立起聯絡。

  比如,我發現學生雖然到了高年級,表述能力和思維能力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於是,我在書裡尋找答案,結合第62 章“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的建議,提出了20xx 學年度的教研主題“讓思考在教室裡迴盪”。並摘取書上的建議,在20xx 年的開學會上做了培訓。

  諸如“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修養乃是教師勞動修養的一面鏡子”“駕馭學生思維的藝術,絕不在於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條思路都規定好,並且只講事先準備了的東西,而在於根據具體情況來講當時需要的”“你要儘量使你的學生看到、感覺到、觸控到他們不懂的東西,使他們面前出現疑問。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等富有啟發的觀點成為我思考課堂的利器。

  發現學生課堂上缺少精彩的生成,我從書中獲得答案,“用驚奇、讚歎可以治療大腦兩半球神經細胞的萎縮、惰性和虛弱,正像用體育鍛煉可以治療肌肉的萎縮一樣”,提出了“讓驚奇、讚歎迴歸課堂”,這些理念讓老師們的課堂在“思”的層面上有了可喜的變化。

  學校一直提出要開發校本課程,但是一直不得要領,書的最後一章“系統化是思維之母”,讓我茅塞頓開,“系統化也是課程之母呀!”

  就這樣,透過“專業閱讀,站在大師的肩膀上攀升;透過專業發展共同體,站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希望透過這次專業寫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行!”(見《新教育之夢》)

  整整八年,我才走近了這本書。什麼時候,我才能走進這本書,歲月會給我見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