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與不同學生的發展》讀後感範文

《新課程與不同學生的發展》讀後感範文

  學校發展的願景:在未來的幾年中,透過系統的教育實驗研究、進行小學教育整體改革、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大批優質學生,顯示出多元發展才能的學生。

  在教育上最棘手的問題:我覺得是如何“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

  寒假裡,我專門看了《新課程與不同學生的'發展》有關內容。從理論上說,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如果教師能確立這一信念,那麼,“差生”一詞將會在教育界逐漸消失。每一個孩子都將在不斷取得成功的體驗和樂趣中獲得知識,得到發展。蘇霍姆林斯基也曾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打過一個比方,所謂的“差生”,就好像蘊含著豐富地下礦藏的土地,在一般人眼裡它是貧瘠的,但是,有一天一群地質勘探隊員來到這裡,看到了寶藏,奉為至寶。這個比喻很生動,也很形象。但我總覺得一遇上實際問題,就茫然了,不知從哪入手。

  說實在的,在假期裡去看這方面的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衝著班上的一個叫樓翔的孩子,他正如“學生差異研究卡”上所描述的材料五一樣:智力正常,腦子並不笨,但成績不好。他上課時表現出明顯的多動行為,注意力渙散,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上課不專心聽講,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小動作不停,影響周圍同學學習。做作業時也邊做邊玩,粗心大意。

  針對這樣一個材料,反映該生哪些方面的差異呢?面對這樣的差異,我們應怎麼辦?我想和老師們一起探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