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知識原理》讀後感範文

《人類知識原理》讀後感範文

  哲學是關心終極問題的大學問。它包括三個終極問題:第一是本體論,探索世界的終極存在。(世界歸根到底是什麼)第二是知識論或者認識論,反思對世界的終極解釋。(我們人類的認識能否正確認識和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第三是意義論或者價值論,關懷自身以及全人類存在的終極價值和意義。

  《人類知識原理》在緒論中提到,“沒有抽象的觀念,只是具體的觀念被用來指稱諸多類似的觀念”。正文則主張,“我們只能認識觀念,觀念就是事物,事物或存在就是被感知,而觀念或事物是存在於心靈或精神中的,上帝則是永恆的心靈”。

  這種論點極為吻合喬治·貝克萊的主教身份和宗教趣味。

  存在就是被感知——喬治·貝克萊。

  貝克萊認為,人們認識的物件就是觀念,觀念並不反映觀念之外的任何事物,而且觀念之外就沒有任何事物,人們平常所說的事物不過是觀念的各種不同的結合而已。例如,我們看到圓的形狀、紅的顏色,嗅到香的`氣味,把這些感覺集合起來,人們就用“蘋果”這個名稱來表示它,並把它當作一個單獨事物來看待。由此得出結論,事物就是“觀念的集合”。然而,觀念本身並不能獨立存在,要有一個能感知它們的主體,這個主體就是“一個能感知的主動存在,要有一個能感知它們的主體,這個主體就是一個能感知的主動實體,就是我所謂的心靈、精神、靈魂或自我。觀念只存在於這個東西之中,或者就被這個東西所感知”。

  貝克萊對“物質世界是真實的”這一觀點心存懷疑。他利用經驗主義的邏輯提出疑問,他說:“世間所存在的只有那些我們感受到的事情。但我們並未感受到“物質”或“質料”,無法察知我們感受到的事物是否存在。他相信人有“靈”,他認為我們所有的觀念都有一個我們意識不到的成因,但這個成因不是物質的,而是精神性的。

  我國的主觀唯心主義同樣存在這樣的觀點,如明代王守仁的“心外無物”及其《傳習錄》等。

  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哲學是人類思考的精華,能夠反思人生、指導新的人生,哲學對於人生的最大幫助在於教會人思考。哲學成就的是大智慧,是面對世界獨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永不過時的特點。

  我總是疑問,為什麼大哲學家的行列中很多是唯心主義者?難道他們不清楚顯而易見的簡單的道理嗎?為什麼還要從現象中苦苦探索,並建立起自己認識世界的獨特的思想體系,且孜孜不倦地去證明自己的觀點?這需要耗費多少精力去思考?

  我也在想,在當前極端功利化的教育大形勢下,我們很難培養出具有獨特個性的思想者。這讓我想起了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讓我想起了柏拉圖的洞穴理論——功利主義、靈魂捆綁、安排好的表演等。我想,可能也是因為我們的教育缺少寬容的環境和自由思想存在的空間。

  有這樣一個故事,西方人在面試時會詢問應聘者有無信仰,他們更傾向於僱用有信仰的人,因為沒有信仰的人是危險的,沒有信仰的人無所畏懼,所以行為是難以控制的。

  聽到這個關於信仰的故事時,我反思了一下,我們教師應該有什麼信仰呢?

  《易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白魚是已知,黑魚是未知。課程由已知的尾部入手(基),再進入未知之頭(寬),經過探索到達未知之尾部(基),從未知之尾部出來到達已知的頭部(寬),最後回到已知的尾部(基)。這時雖然重新回到了已知的尾部,但與課開始入手的尾部已經不在同一個位置,已經發生螺旋上升。教學的五個環節如下:先行組織,明確目標(基);自學指導,整體感知;合作探究,深度思維(基); 寬泛練習,鞏固提高(寬);達標檢測,拓展提升(基)。

  這就是我們勝利大街教師的信仰——寬基教育。我們致力於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新、學會生活。

  我們改變不了教育大環境,改變不了別人,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在寬基教育的指導下,我相信我們能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周國平這樣評述哲學的作用:讓你有一個好的心態。我們平時過著具體日子,做著具體事情,哲學是讓你從這個區域性中跳出來,看人生的全景,想明白人生中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你再回到區域性中去,對於重要的就能看得準、抓得住,對於不重要的就會看得開、放得下,你仍過著具體日子,做著具體事情,但心態不一樣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