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土地》讀後感範文

《父親的土地》讀後感範文

  讀完青年作家劉斌的中篇小說《父親的土地》,心情很沉重。小說講述了一位江漢平原的老農,為了保衛一塊自己耕種多年的宅基地而歷盡波折、心機用盡,最終卻雞飛蛋打人財兩空的悲涼故事。

  小說以現實主義的筆觸,刻畫了洪湖岸邊一位熱愛土地、勤勞倔強、精明世故、強悍冥頑、封建積習甚深的老農形象。“我”的父親,眷戀故鄉,熱愛泥土,桑梓情深。面對十年九水、惡劣的自然耕作條件與一度居高不下的農村稅費的重壓,在全村父老迫不得已紛紛棄田拋荒外出打工的時刻,父親卻毅然做出了獨自留守的選擇,“出於對祖業故土與生俱來的感激,父親終於沒有出走。眼見得屋前屋後大片的良田拋荒,雜草瘋長,父親心疼不已。如家大口闊不堪重負的好心婦人不忍棄嬰拋擲荒郊一般,將河套內荒蕪的近四十畝良田承接下來。”作者在描述父親這一異於常人的舉動後,不忘交代這位老農所面臨的時代背景,為以後一連串接踵而至的麻煩乃至不公與苦難人生埋下伏筆:“需要特別加以說明的是:其時,拋田拋荒現象在家鄉農村極其普遍。田地可以荒蕪無主,但誰要承包耕種,又必須繳納高昂的公糧水費。”——偏遠鄉村土地政策的變形走樣、不合時宜與脫離實際的弊端由此可見一斑。

  但顯然,作者的敘述重點並不在此。在簡要交代父親所處的農村自然環境與鄉村政治生態之後,作家接著用深沉的筆觸,冷峻地、幾乎是輕描淡寫地書寫了父親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漫漫歷程。低窪的湖田,不適宜農作物的生長,貌似精明的父親,開始嘗試多種養殖,希望發家致富,卻總是事與願違,夢想落空:養鴨子,被嫉妒的鄰居毒死;花了五年的時間,種植小白楊,卻因小鎮上的造紙廠環保不達標,小白楊無人收購,淪為廢材一堆,充作灶膛柴火;轉而養殖黃鱔,又因摸不準市場行情,前後兩年,面臨滯銷,虧本甩賣,豐產並未豐收;——這位本分老實的老農,面對年年空空如也、勞而無獲的嚴峻現實,他並不氣餒消沉、怨天尤人,而是年復一年,永遠懷揣著希望與夢想,在貧瘠的土地上,彎腰弓背,意志篤定地耕刨著他“本該如此”的時光。

  筆鋒一轉,掩飾不住無邊的喜悅,作者深情地歌頌了鄉村土地命運所迎來的重大轉機: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角。隨著工業反哺農業、三峽大壩建成併發揮蓄峰調洪作用、水患威脅一勞永逸得以解除、荒廢多年的農田水利灌溉設施整修、疏浚一新、免除千年農業稅、種糧有補貼、收購有保護價、公路“村村通”、農民有低保、大病有醫保等一連串的重大利好,鳳凰涅槃,時雨遍灑,春風又綠,貧窮的鄉村,一夜之間,進入到鳥語花香、犁耙水響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時期。但是,新的問題隨之而來:過去拋田拋荒、外出打工的農民紛紛返回家園,曾經棄之拋之的土地,轉眼成了“香餑餑”,新一輪的土地確權工作又明顯滯後於偏遠湖區鄉鎮新形勢下的農村現實,瞬時之間,“拋田”變成了“搶田”,無序的熱鬧替代了曾經的冷清,“無人種地”一下子就變成了“無田可種”,土地資源的相對有限與日益增長的鄉村人口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由此,又為父親帶來了新的麻煩與緊張:父親在拋田拋荒時期“撿”下的40多畝荒蕪的田畝,在繳納高昂的公糧水費、收支勉強持平之後,很快又被人分走;更有甚者,他花了無數心血、投入巨資改造的、一塊緊傍村級公路的、打算用作子孫宅基地的低窪湖田,又被人覬覦,打算哄搶私分。父親於是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在宅基地被人搶走之前,慫恿激將“我”這個“最為孝順聽話的兒子”,搶在分地之前,緊急拖磚置瓦,搶佔宅基地。由此,引發了與村人緊張關係的矛盾升級,“我”因防衛過當,失手傷人,辛辛苦苦擦皮鞋撿破爛攢下的20多萬元的建房費用,最後因為賠償傷者醫藥費與誤工費,全部打了水飄,“最可氣的是:魚池上的地,最終還是被鱤魚的兒子以及墩臺上的人瓜分殆盡,而且,據說母親的墓地,也要在來年的清明節前移到祖墳裡去。”——熱愛土地,卻被土地所拋棄;守望家鄉,卻為鄉鄰所不容。常懷希望,守著祖祖輩輩耕種稼穡的土地,即便是在最為艱難的時候,也是不離不棄,與貧瘠的土地相偎相依。然而,樸素的初衷,深沉的情感,執著的信念,最終還是被無序的鄉村秩序所淹沒,善良的願望,終是不敵世俗遮蔽、物慾裹挾的鄉村現實——這樣,小說就將一位普通農夫沉浮掙扎、始終不得吐氣揚眉的個人命運與沉重苦澀的現實遭際,置於中國鄉村社會轉型時期的宏大背景,以一個普通農民風雨奮鬥的真實經歷與個體視角,試圖理清“農業、農村、農民”這三者之間錯綜複雜的交織關聯,從而為黨和國家“三農”政策的適時調整與漸趨完善提供一個現實的參照與鮮活的標本。

  在我看來,“父親”既是一個個體,也是千千萬萬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父親的集合體。很顯然地,在作家的筆下,土地是一個意向,是一個隱喻。她的深沉、厚重、沉默、隱忍、貧瘠,抑或是瞬時的繁華與表面的喧鬧,都不改其“厚朴蒼涼、默默承受”的底片與本色。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父親即土地,土地即父親;父親是血肉之軀的土地,土地是沉默無語的父親。”——作者在深情讚頌父親的堅韌、勤勞、頑強的可貴品質之餘,也寫出了父親的倔強:“一村的人都棄田拋荒,南下深圳廣州,打工擦皮鞋去了”,父親就是不走,他“實在是捨不得走”;寫他的精明:養鴨、種小白楊、養殖黃鱔,跟著市場打轉轉;寫他的虛榮:眼看著左鄰右舍新式樓房接二連三,“父親坐不住了”,多次慫恿已在城裡安家的兒子,在鄉下修建高樓,“也好光宗耀祖”;寫父親的勇武與霸蠻:年過六旬,仍是力大過人,與前來鬨鬧滋事、阻其建房的鄉鄰據理力爭,予以果斷回擊;寫父親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冥頑不化,不會審時度勢,好耍“家長制”威風,最終自咽苦果,為自己的愚昧固執與死不回頭付出沉重的代價,落得個心力交瘁、焦頭爛額、竹籃打水、人財兩空。——這樣,小說就以史家的筆觸,對準現實,秉筆直書,不避短,不遮醜,不美化,說真話,吐真言,冒著“大逆不道”的倫理風險,為我們寫出了一個遊走於城市與鄉村、掙扎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承載了封建與現代、集合了美德與劣根、雜糅了善念與刁頑的豐富立體的農民父親的形象來。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那麼,這樣一位農夫,不正是我們這個揹負了千年傳統包袱、有著沉重歷史負擔的、處於新舊之交的現實農村中萬千農民的一個典型與代表嗎?事實上,洞庭湖畔、洪湖岸邊的這個水鄉農村,不正是中國廣袤鄉村社會的一個真實縮影麼。雙腳已經踏入了新的世紀,腦袋卻還停留在舊的時代;機械化的現代耕作方式,已悄然取代了肩扛手提、荷鋤手刃的傳統農業勞作,但是,脫離了繁重體力勞動的身軀,卻似乎還未在新農村的土地上站穩腳跟,顯得是無所適從,——這樣,作者就以鄉村思想建設者的姿態,為我們提出了轉型之際世俗鄉村社會何去何從的命題,引發了人們對“如何改造我們的國民性”這一沉重話題的長久思考。

  評論家樊星曾說過:“好的地域小說,一定離不開對鄉風民俗的生動描寫”。這個中篇小說,當然也不例外。篇中多個章節,對浪漫的、熱烈的、奔放的、瑰麗的楚文化多有濃墨重彩的傳神描寫,如寫楚人崇鳳、楚國尚巫,農村建新房時的種種風俗禁忌,“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新房絕對不會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鄰里之間,後建房的,地基定會超過先建的,家家如此。這樣一來,柳家墩的房舍朝向,無形之中,就顯出犬牙交錯的參差之美來”;還寫了道家文化的深入人心,世代相傳:“我”家小弟,耳濡目染,五六歲的時候,就會“從門前樹上折來柳條,用報紙紮了高帽,套上裝過了化肥的空塑膠袋,用提杵(搗衣棒)敲打著破臉盆,在逼仄的堂屋轉著圓圈,哼唱著含混不清的經文,為疲憊不堪、勞累了一天的母親表演道士做法事,引得母親哈哈大笑,疲勞頓消”的情節,就寫得生動傳神、機趣盎然。透過字裡行間,農人勞作的艱辛以及閉塞鄉村物質文化生活的平淡單調、索然乏味,由此也可見一斑,讀來令人心酸;還有對土地、神樹、神龕的書寫,以及質樸熱烈的大量的楚方言、楚俚語、楚掌故的運用,都是信手拈來,駕輕就熟,為本書增添了俏皮與活潑,充滿了水鄉特色,又映出了湖區人民的率真與靈動。

  我注意到,作為一位醉心於家鄉泥土的青年人,從劉斌初學寫作起,江漢平原、洞庭湖畔、洪湖岸邊這個叫做“薛劉高”的鄉村,一直是作家念念不忘、不輟書寫、樂此不疲、馳騁文學才情、寄託生活理想的重要戰場。在他的筆下,以薛劉高為背景,書寫家鄉的土地、風物、人情、掌故的作品,我已在雜誌報端讀過多篇,如《叫聲父親,我淚落如雨》、《父親進城》、《父親的魚塘》、《為農人的母親》、《懷念青椒炒肉》、《故鄉的神樹》等等,都是書寫土地、讚頌農人、感念親恩的抒情之作,每每讀罷,總覺喉頭哽咽,有淚盈眶。鄉土中國,一直是鄉土文學的富礦。而劉斌則似乎對生他養他的家鄉情有獨鍾,誠如他在一首小詩中所詠歎的那樣:“為著衣食父母的土地/做著不眠不歇的歌唱/哪怕漆黑的湖岸/無人聽我嘶啞的歌兒/一任我的草房雨驟風狂//”

  當然,倘以純文學的眼光來看,作為一位跋涉在文學道路上的年輕人,他的這個中篇小說作品,在情節的處理、矛盾的衝突、敘事節奏的把握、語言的精練等方面,似乎瑕疵、硬傷還不少,還存在著較多的值得改進與進一步提高的地方。我曾經不止一次地、語重心長地、有些著急地、非常直白地當面給他提出寫作上的意見與建議:“不要進行‘新聞式的’、‘照相式的’寫作,不要‘野棉花一扯一大堆’,要多學習些小說技法,懂得取捨,學會合情合理地編造情節”。他也曾認真點頭,表示接受我的建議,下不為例。但,每次新的作品出來,似乎又總是在“重蹈覆轍”,他也著急,我也感到有些遺憾。如果總也改不掉這個“自說自話”的“老毛病”,那他的寫作,似乎就總是驢子推磨“兜圈子”,在原地打轉轉。

  那怎麼辦呢?恨鐵不成鋼。不妨就把他的這些個作品,當做是對那塊叫做“薛劉高”的湖區水鄉的一篇篇的《地方誌》吧。——昔日泥濘不堪、貧窮閉塞的劉家墩臺,如今已是水泥路面通到莊戶人家的房前屋後,高速公路穿田而過,已經徵收了墩臺上本已少得可憐的耕地。照這樣的速度下去,用不了多少年,現代化的浪潮,遲早要讓這個閉塞的湖邊小村變成無所事事、高樓林立、黑煙滾滾、霧霾蔽日、再也不知耕種稼穡、犁耙撒種為何物的“城中村”的了。——到了那個時候,人們就只有從劉斌的作品中,去尋覓薛劉高曾經白水淼淼、浪逐天高的水的蹤跡;或許,也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人們才能讀出劉斌作品的意義之所在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