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人家散文

田園人家散文

  一  走進鄉村

  這個小村莊被大片的綠色包圍著象是一個島嶼。清新溼潤的空氣裡偶爾傳來陣陣牛糞與腐草的味道。泥牆土院、雞鳴狗吠,一切依然是多年前那未曾改變的舊模樣。

  既然是老模樣就少不了麻雀們的熱鬧,它們響亮歡實的叫聲交織成這裡最獨特最熱鬧的一種音韻。五個一群三個一夥站在人家的牆頭院子、樹叉上,嘰嘰喳喳、一驚一乍,就像是愛搬弄是非的“長舌婦”們。想從它們那裡瞧出點什麼,可惜鳥兒光顧著它們自己的事情,沒有給我留下任何線索,一縷煙的功夫便你追我趕地又飛往別處了。

  一隻老牯牛拴在樹下,它倦怠了?還是象一位經歷了很多事情的老人,把流年的歲月當成了一塊點心,慢慢回味慢慢咀嚼,不管是痛苦還是快樂,牯牛都沒有任何表情。

  蘆花大公雞是無所謂的。它漂亮美麗,正值壯年。不知道什麼是憂患。它那色彩斑斕的“外衣”讓我想起小時候做毽子時的快樂。毽子只能用公雞的毛做。母雞的毛短做出來笨拙得很。那時生活貧困,家家都養的是下蛋的母雞,公雞很少卻也得等到過年才能殺雞取毛。因此我和許多小女孩的願望一樣,就是誰能給幾根雞毛。如今蘆花大公雞的毛再美麗都已經過時了。無論是農村還是城裡的孩子都已經不玩這個了,至於玩的是高階的還是低廉的,孩子們恐怕都沒有時間去擺弄了,他們對付的是鋪天蓋地的作業。驕傲的蘆花大公雞後面一直跟著幾隻母雞,它也有三妻四妾嗎,瞧,那隻被落下的母雞,它搖搖擺擺急速奔來的樣子是多麼笨拙好笑啊!

  鄉村的狗倒是變了品種。它們沒有了高大的外形,就象人裡面的矮子一樣沒了自信,吠聲也就可以和稍大一點的貓相比較了。

  地裡頭丈把高的麥苗,經過季節之手的摩挲已有了成熟的氣息。這陣子的農人閒下來了,只等著麥熟果黃呢!也許離城鎮較遠訊息閉塞,他們並沒有出去打工的意思,無論寒暑都習慣地兩手筒在袖籠裡一起嘮嘮嗑,說說誰家的媳婦好,誰家養的羊兒多,秋冬可以買個好價錢……老農們的臉上溝壕縱橫,如同是麥田裡一道道壟溝。他們的衣著和歲月一樣久遠,但農人習慣了這樣沒有波瀾的日子,因為他們很少走出這個“島嶼”。

  二  鄉村老婆婆

  施工中的一天,我來到一棵樹下靠著麥垛休息。

  迷迷糊糊中,隱約地看見一個老太太歪歪扭扭的朝我走來。她一臉的慈祥笑意,還提著一個布兜。我有些驚訝的坐起來,只見她從布兜裡掏出幾個冒熱氣的包穀說:一個女人家幹這麼累的活,夠辛苦的啊,家裡也沒有什麼好東西,就掰了些包穀煮了,新鮮著呢吃吧!

  肚子倒是不餓,有了說話的我也不寂寞了。老人說:家裡太窮太亂要不早就讓你到屋裡休息了。我說:這裡很好,涼快的很。

  老人似乎很信任我,很快地就打開了話匣子。

  那年,老人和老伴為收留一個流浪兒而高興。這個孩子當時一直是昏迷不醒的,很多人都說是養不活了,就是養活了收養一個這麼大的孩子,讓他打心眼認這個家似乎不是那麼簡單。村裡許多人都不很支援他們這麼做。

  婆婆和老伴沒有聽從任何人的勸告,他們傾盡所能為孩子醫好病養好身體。小男孩的菜色臉龐有了些紅暈,換上一身乾乾淨淨的衣服,特別招人喜愛。流浪兒似乎也很樂意把這裡當成了家。

  家總算圓滿了,老兩口有了精神,他們在孩子到來不久就在村上的小學給報了名。有了書讀有了溫暖的家,有了孩子甜甜的叫聲,幸福在這一家人臉上綻放。

  可惜好景不長。為了唸書的孩子為了家裡多出一碗飯,本來老兩口生活並不寬裕,這下更添幾多愁腸。沒有別的出路只有靠賣菜為生。他們早出晚歸,腿腳一刻不閒,老伴很快就累倒了,不久便撒手人歸。

  剛剛起步的家就這樣坍塌了,婆婆和孩子少了依靠,生活窮困極了。沒錢,孩子也讀不了書,但他也不願跟著婆婆在地裡頭吃苦,於是村子裡又多了一個偷雞摸狗的無賴。老人多次苦苦相勸也無濟於事。最後竟不辭而別。

  老人夜思日想、牽腸掛肚。哭的沒有了眼淚。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的兒子終於有一天回來了。

  外面流浪多年的孩子已不是孩子摸樣了。他還領來一個比他年齡大很多的一個女人和一個不過幾歲的孩子。老人沒有辦法,只好讓他們住下。那個女人的眉眼之中流露出的是一種刁鑽與狡詐,根本不象兒子說的無家可歸的樣子。每每兒子不在家的時候都對婆婆惡語想加。

  老人原本身體就不好,又氣又累。便偷偷規勸兒子說:自己還有些積蓄讓他好好找個女子成個家,不要和那個不明不白的女人來往了。兒子假裝聽從,當老人把錢遞與他的手中時,便領著女人又踏出了家門。

  從此,老人就再也沒有見過他們。

  婆婆講敘這個故事時,一直是平靜溫和的'。似乎講述著一個於己無關的故事。她掰啃著一個有些老的咬不動的玉米棒子。所剩無幾的牙費力的咀嚼著,象是咀嚼一段艱澀的人生。老人是微笑的,全然沒有積勞怨恨的樣子,也不似飽受折磨後的一腔怨氣。從老人身上看到,艱難困苦的生活可以使人容顏衰老,但不能因此就讓一個人對生活就失去了信心!

  每每我在辨別這個小村莊的方向時也在辨別那裡的房子,哪家最寒酸最窘迫。老婆婆如何在漫長的歲月裡堅守,在孤苦冷雨中度日。所幸的是,每次見到的老婆婆,見她並沒有增添多少的憔悴。

  簡短的話語,匆忙的告別。大家各自有事,她拾著路邊的瓶子,我堅守著工作崗位。無法探知她的境遇,她也不似有傾訴之意。每次給她帶些的牛奶和食物,老人都很開心。

  老婆婆縱然有太多苦難,但她平和的心態和堅強的個性一定會衝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她會很好的生活下去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