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讀後感範文

  曾被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深深的感動,感動於這位偉大而深情的母親,能用一顆尊重、包容的心和她的孩子們共處。年後,拿起的第一本書就是《親愛的安德烈》,像一部長篇的連續劇,從孩童階段看到了青少年時期,一頁接一頁,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這本書信集收錄了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三年來的36封書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當看到這樣一個介紹時,心底湧出的是些許的羨慕:如果我的孩子在她18歲的時候,還能和我保持書信聯絡,那該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啊!就像安德烈在書裡說到的“我跟我的母親,有了聯結,而我同時意識到,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會得到的份,我卻有了……回頭看,我還真的同意你說的,這些通訊,雖然是給讀者的,但是它其實是我們最私己、最親密、最真實的手印,記下了、刻下了我們的三年生活歲月——我們此生永遠不會忘記的生活歲月。”

  。所以,我開始嘗試用文字來記錄我和涵涵之間的點滴片段,希望在將來某個時候我想念她時,回頭翻看這些文字,播放一段自己的電影,看見她稚嫩的小臉、清澈的雙眼和甜甜的'笑容。

  整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他們母子倆因為年齡差距和東西文化背景差異,在很多問題上有分歧,但是,他們只是就事論事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沒有試圖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看法。龍應臺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而更像是他的朋友,一個願意聆聽的朋友。十八歲的安德烈能和母親堅持通訊三年,在信中,他們無話不談——政治、喝酒、旅行、戀愛、各種困惑,如果沒有長久以來的彼此尊重,我想,他們母子是不可能有這份信任的。

  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到和涵涵平等相處,併為此常常有些沾沾自喜,然而,安德烈的一段話卻讓我陷入了沉思,他說“MM,你跟我說話的語氣跟方式,還是把我當十四歲的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理解我是個二十一歲的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嗎?你一邊給,一邊覺得那是你的‘授權’或‘施予’,你並不覺得那是我本來就有的天生的權利!”

  是啊,孩子的“自由”和“權利”不應該是我們賦予的,而是他們來就應該享有的。這種“自由”和“權利”不能因為家長心情不好而被隨意剝奪,也不能因為家長怕麻煩而被隨意剝奪,更不能因為家長怕失去自己的“權威”而被隨意剝奪。

  這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話題——“我的孩子不聽話”。我們似乎從小就被我們的父母唸叨著“要聽話”,如今,我們理所當然的又希望我們的孩子“聽話”。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所要求的“聽話”,到底是希望孩子能自覺的“配合”,還是希望孩子的“服從”?如果我們漠視孩子的“自由”和“權利”,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服從我們,不難想象,那會引起多少的權力之爭,會迫使孩子想出多少辦法“對付”我們。如果是希望孩子的“配合”,那是不是首先應該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和我們平等的位置上,然後,相信孩子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在這本書裡,我同時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和鴻溝,感受到了父母對子女不離不棄、貫穿始終的愛,就如龍應臺在書中說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至死不渝的”。正是因為這份愛,父母渴望瞭解我們的世界,心思急切,但是,這樣的感覺卻常常讓我們厭煩,覺得父母干涉我們太多,於是我們就會不自覺的遠離他們。漸漸的,不願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東西,偶爾的電話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無味——“最近好嗎?”“還好啦。”“錢還夠用嗎?”“夠!”我們在重視對孩子的愛的同時,是不是忽視了日漸衰老的父母日復一日的站在原地守護著我們的身影?是不是忽視了父母模糊雙眼背後流露的失落與渴望?

  透過龍應臺的文字,我似乎重新認識了我的孩子,我的父母和我自己。我們的孩子在慢慢長大,他們需要的空間與界限每一天都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想要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需要不斷整理自己積年累月的想法與觀念,能有新的活力去跟隨孩子的腳步。我們的父母帶著對子女不變的關心正在老去,他們所需要的有可能只是我們發自內心的一句問候、一句肯定。我想,當我們努力去改變、去理解、去包容,我們和父母、孩子之間也終將會建立起一座通往彼此世界的橋樑。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