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一卷民族精神的史詩作文

留下一卷民族精神的史詩作文

  “靜靜的,在那被遺忘的山坡上/還下著密雨,還吹著細風/沒有人知道歷史曾在此走過/留下了英靈化入樹幹而滋生”。

  1 945年9月,在日本投降、中國抗戰取得完全勝利的第二個月,穆旦(查良錚)寫下了這首名作《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這位24歲投筆從戎,親歷了中國遠征軍緬甸抗日的詩人,以一句“留下了英靈化入樹幹而滋生”,來紀念他的戰友,來書寫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史能人詩,詩也寫史。中國歷史上,曾有無數詩篇“為時而著”“為事而作”,留下了歷史的吉光片羽。雖無法詳細完整地記錄史實,卻恰恰以特有的留白和凝練,創造了開闊的情感空間,喚醒了史實背後的民族魂魄。在八年全面抗戰、十四年抵禦日本外侮的鬥爭中,中華兒女留下了太多慷慨悲歌。而這段被詩句記載的悲壯歷史,也最終成為一卷民族精神的史詩。

  這是擁有人類最古老文明的國度,卻是在這場亡國滅種的危機裡,才普及了現代民族國家的概念。四萬萬同胞之間,由親緣認同、鄉土認同,轉向了對全體中國人命運共同體的認同。命運共擔、同仇敵愾,化入郭沫若寫於1937年的詩句:“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

  這是曾經有過近悅遠來輝煌歷史的國度,卻是在這場民族解放戰爭中,贏得了近代第一次抗擊外敵入侵的勝利。在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內憂外患之後,重新走入世界歷史。朱德的“自信揮戈能退日,河山依舊戰旗紅”,陳毅的“彎弓射日到江南,終夜喧呼敵膽寒”,早就在抗戰最艱苦的時刻傳遞了勝必在我的信念。

  這是擁有河漢燦爛文化的國度,卻是在這場浩劫中,深刻地理解到什麼是欲亡其國、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先滅其文化。抗戰解答了中國往何處去的問題,同樣解答了近代以來中國文化往何處去的困惑。知識群體經歷了郁達夫“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久歇”的憂思,最終擁有了艾青式的篤定:“我相信這言語與姿態/堅強地生活在大地上/永遠不會滅亡”。

  這是曾有著數千載民族傳承的國度,但卻是在民族危機的頂點,重新鍛造了自己的民族精神,重新找到了民族復興的起點。吉鴻昌的“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宋哲元的“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李少石的“丹心已共河山碎,大義長爭日月光”,陳毅的“五年碧血翻滄海,一片丹心照漢旗”,都是穿越歷史的吶喊、熱血寫就的精神。

  穆旦說,沒有人知道歷史曾在此走過。但其實,因為他的詩句,今天的人們不但看見了歷史,更隨著詩人沉重的步履,進入了緬甸的原始森林,經歷了槍林彈雨,在戰友的遺體間前行。相信,在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的日子裡,無論一箇中國人在哪裡讀到上邊那些詩句,哪怕是在公車上,哪怕是在地鐵裡,哪怕是在排隊的時候,哪怕只讀了隻言片語,都會忽然心中一動,如同與一陣歷史的長風相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