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鳳霞講語文》讀後感範文

《武鳳霞講語文》讀後感範文

  武鳳霞是我比較熟悉的一位“陌生人”。 “熟悉”是因為經常看她的課,看她發表的文章;“陌生”是因為從來沒有親自和她說過話。因為她是我們河南走出的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所以對她有一種別樣的親切。

  《武鳳霞講語文》是教育部語文出版社特別策劃的《名師講語文》叢書中的一本,該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我的語文人生”,第二部分“我的語文理念”,第三部分“我的語文實踐”。 “我的語文人生”主要是武鳳霞寫自己的成長經歷。她在題記中寫到:路只能靠自己走,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的人永遠長不出美麗的翅膀。從整個自傳來看,武老師就是一個懷揣夢想,不斷追夢的人。

  一個特級教師要做到著名,關鍵在於她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武鳳霞在該書的'第二部分“我的語文理念”和第三部分“我的語文實踐”,分別透過論文和課例來闡述了她對語文教育的理解。她的課難以用幾個字來概括形容,因為博大精深。她的許多課例已經成為小學語文界津津樂道的經典。她對語文教育的理解遠非一般名師企及,其中思想的深刻性是我印象非常深的。例如:武老師上《檢閱》一課時,透過一連串提問啟發學生思考這樣做是否尊重了殘疾人本身的意願,武老師把尊重每個生命的權利的理念滲透到自己的教學細節中,贏得了包括《人民教育》編輯在內的首肯。武老師的課讓我看到小學的課也可以上得如此之厚重和富有思想性,她用語言點燃了孩子心靈的火把,讓孩子在如此強烈對比之下體驗到人性的可貴。她的許多課例都讓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老師,必須有看文字的“第三隻眼睛”,只有這樣,你的課才會與眾不同,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而要煉就這第三隻眼睛,必須多閱讀。

  武老師的深刻性還體現在她對人的關懷,她把學生真正作為人來看待,而絕非像某些名師那樣把學生看作展現自己才華的配角一樣。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她對個體生命的尊重,一種對弱勢個體的悲憫情懷蘊含其中,這源於武老師的草根出身;我又分明讀到了一種自強不息,追逐夢想的主基調,這是由武老師作為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給讀者的印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