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列傳讀後感(通用6篇)

伍子胥列傳讀後感(通用6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伍子胥列傳讀後感(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伍子胥列傳讀後感 篇1

  伍子胥在吳國安頓了下來,過了些時,楚吳兩國發生矛盾,原因是楚國的邊地鍾離與吳國的邊地卑梁氏相接壤,而兩地人都養蠶為業,在生產過程中,兩國的女子為爭奪桑樹相互攻擊。這本是件小事但卻引得楚平王的大怒,最終挑起了戰端。吳國得應戰啊,就派公子光伐楚;公子光也不含糊,攻拔了鍾離、居巢兩地,得勝而歸。伍子胥勸說吳王僚:“楚國可破,希望重派公子出征,一鼓作氣拿下楚國。”可公子光有個人野心,他不想過多耗費自己的實力,就對吳王說:“那伍胥的父兄被楚王殺戮了,他勸您伐楚是想借機復仇,楚國是攻不破的。”其實伍子胥的建議固然有為自己復仇的打算,但不全是;他看到了楚王無道,也想乘機滅掉楚國為擴大吳國的地盤而效勞。可是公子光和吳王僚這對堂兄弟在王位繼承權問題上老有矛盾,公子光一直想奪回王位。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再好的建議都難以被接受:這種情形伍子胥是知道的。他在個人感情和政治立場方面也都傾向於公子光,為助其成事,就把專諸舉薦給公子,而自己領著太子健的兒子勝退歸鄉下種地去了。伍子胥這樣做是韜光養晦、隱忍不發,靜待時機。

  五年後,楚平王死了,他與秦女所生的兒子軫繼位,即楚昭王。吳王僚被公子光指派的專諸刺殺了,公子光如願以償地自立為王,這就是吳王闔閭。他封伍子胥官職為“行人”,一同謀劃軍政大事。

  在楚國,耿直賢能的大臣郤宛也遭到費無忌的嫉恨讒害而被殺,他的兒子伯嚭僥倖逃奔到吳國。吳王看在伯噽祖輩父輩的名望上,也拜嚭為大夫。闔閭對伍子胥和伯痞都相當倚重;闔閭三年,讓他二人帶領軍隊討伐楚國。攻拔舒地,擒獲叛將,想趁機攻進楚都郢,將軍孫武說:“老百姓太疲乏了,不能再進兵,暫且等待時機吧。”於是大軍撤回。

  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孫武這兩位傑出人才的輔佐下,多次征伐楚國,攻城奪地,大破楚軍。到闔閭九年之時,終於攻破郢都,楚昭王逃奔到隨地。

  伍子胥當初逃亡時曾對好友申包胥說過“我一定要顛覆楚國”,而申包胥對曰:“我一定要儲存楚國。”伍子胥找不到楚昭王,就掘開楚平王的墳墓,拖出屍首鞭打,一直打了三百下才停手。申包胥認為這樣做太過分了,不是臣子所為。伍子胥告訴來人,回去對申包胥說:“我如同落山的太陽,路途還很遙遠,不得不違背情理行事。”申包胥站在忠君的立場上,哪怕君王昏庸無道也效忠王室,這種愚忠相當頑固。如果伍子胥一家的厄運落在他頭上,他還會誓死維護楚平王的利益嗎?至於說伍子胥做得過分,我也不能苟同。費無忌和吳王的殘害、家庭的毀滅、忍辱含垢,九死一生如此等等使他長期鬱積的怒氣如火山一樣噴薄而出;沒有身當其事的常人是難於理解的。申包胥還以忠臣的姿態為那腐朽的楚國朝廷奔走求告:他向秦國求救,秦國本不願管這檔子事,可是“包胥立於秦廷,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可憐他說:“楚王雖然昏庸無道,卻有這樣的臣下,能不儲存嗎?!”於是發兵救楚擊吳。在秦國的干預下,吳國戰敗,楚國儲存。又過了兩年,吳王闔閭命太子夫差伐楚,楚國不敵,遷都於鄀。當是時。吳國憑藉著伍子胥、孫武的戰略謀劃,向西打破強楚,向北威鎮齊晉,向南征服服越人,國力達到鼎盛!

  過了五年,在攻打越國的一次戰役中吳軍失利;闔閭被勾踐傷了腳趾,吳軍敗退。闔閭傷口發作將死,臨終囑咐兒子夫差不要忘了報仇。夫差即了王位,封伯噽為太宰,對伍子胥有些冷落。這夫差和伯噽又是一對昏君佞臣,伍子胥當初為了讓夫差繼位,沒少費心思和努力,現在夫差當了吳王,對伍子胥這一老臣竟不買賬,卻喜愛寵信伯噽。伯噽可不像他的祖父伯州犁、父親郤宛那樣,他原來是個好大喜功、貪財好色、嫉賢妒能的貨色,也算曆史上有名的奸臣之一,完全喪失了祖上的美好品質。可光有佞臣,沒有昏君,也構不成禍事乃至亡國的教訓。夫差這小子也不像父親闔閭那樣英明,他親奸遠賢,而且執迷不悟,一條道跑到黑,這就註定了伍子胥的悲慘結局。

  夫差和伯噽情投意合,伯噽投其所好,把夫差哄得悠悠然的,聲色犬馬。伍子胥則不會這一套,只知道看到問題不對就諫啊諫、勸啊勸的。常言道“忠言逆耳”,英明皇帝如唐太宗者面對魏徵的多次進諫尚且惱怒過而曾動殺機;何況夫差這樣的淺薄之徒?所以面對差勁的君主,忠臣是很難做的,既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主上行事乖謬而袖手旁觀,又要冒著“觸龍鱗、逆聖聽”、弄不好被殺頭的風險。伍子胥就是在這樣的政治夾縫中來盡忠國事的。如果說他輔佐吳王闔閭那一段是他一生的得意時期,那麼在保夫差的後期生涯中,那種沉滯艱難、憋屈窩囊等等不順逆事就充塞其間,讓老英雄英雄抱困,壯志難酬!最後含恨自裁,演繹了一出壯烈的悲情曲!

  夫差作為青年國君,血氣方剛,起初不忘父仇,“習戰射”,兩年後打敗了越國,把勾踐並餘兵五千人困於會稽山上。本可一鼓作氣滅掉越國,可夫差架不住勾踐“委國臣妾”的誠惶誠恐和奴顏婢膝,他耳軟心活,缺乏長遠戰略眼光;而又聽信伯噽、剛愎自用,不聽伍子胥忠言,釋放越王勾踐,遺下了後患。夫差也不知道越國已經用厚幣賄賂了伯噽,伯噽當然替勾踐說話了。

  伍子胥列傳讀後感 篇2

  蘇州有紀念伍子胥的雕像,為紀念其功績,為其冤屈不平。然讀了《史記.伍子胥列傳》,實在不喜其為人,不喜原因有三。

  一是父兄有難,獨自逃走。父親有難,本應設法營救,實在救不了,至少應當帶兄長一同逃跑。楚平王關了伍子胥的父親,伍子胥明知自己不去見楚平王的話,兄長自己去見楚平王就是白白送死,也會搭上父親的性命,卻自己獨自逃跑了。如果當時伍子胥陪著哥哥一起去見楚王,曉以大義,表明忠心,進一步還有挽回父兄性命之可能,楚平王未必失信於天下人,退一步就算三人全都死了,也是滿門忠烈,豈可臨陣脫逃,並且眼睜睜看著兄長過去送死。

  二是是非不明。鄭國人對楚太子建很好,卻密謀與晉國滅鄭,史記雖未提及伍子胥在此事中的重要程度,但是身為太子建的忠臣,本應上諫太子建不做如此忘恩負義之事,卻未有舉動,導致太子建被鄭國誅殺,伍子胥只能帶著太子建的兒子逃亡。

  三是手段讓人不齒。挖掘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總覺得這個未免太小家子氣,人都死了,國家都被滅了,按說伍子胥之大仇已報,還挖出來鞭屍,確實有點殘忍,心胸狹窄,鞭屍的手段未免讓人有點不齒,最多建個楚平王的雕像跪在他父兄的墳頭。

  《史記》中寫伍子胥將自己的孩子送到了齊國,當時對吳王已經不信任了,這才引起吳王的疑心,逼其自殺。伍子胥未能和孩子一起逃亡到齊國,也是個遺憾。司馬遷對伍子胥的功績和才能並未詳細說明,反而誇其逃出楚國並鞭屍雪恥,實在對太史公此種觀點不敢苟同,放在現在來說就是本人與司馬遷三觀不合。

  伍子胥列傳讀後感 篇3

  通讀伍子胥列傳後,我被他報殺父子之仇,棄小義而滅大恨的事蹟所震撼。昭關受窘,中途乞討,未曾片刻忘掉郢都仇恨的心志,忍辱負重、艱苦卓絕,終於復仇雪恥,名留後世。難怪太史公評價:“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伍子胥列傳》是司馬遷《史記》中最為著名的篇目之一,具有強烈的悲劇性。以吳國、楚國為主,兼涉魯、晉、鄭、秦諸多國家,諸多重大歷史事件;以伍子胥為主,又兼涉太子建、白公勝、太宰嚭、申包胥、夫概等諸多人物。其中光殺父之仇就有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的一對不解之仇;伍子胥與平王的一對深仇大恨;鄖公與平王的殺父之仇;白公與鄭王、子西的生死之恨,相互穿插,節奏緊湊,有條不紊。誠如太史公所說,怨毒對於人來說實在是太厲害了。

  伍子胥過昭關,前臨大江,後有追兵,與太子勝各自隻身徒步逃跑的慌恐,危急之中偶遇漁父的緊張場面,讀起來令人心驚肉跳,而他韶關一夜白頭的故事,更是萬世流傳。攻克郢都,沒有找到昭王,竟做出“掘楚平王之墓,出其屍,鞭三百,然後已。”的瘋狂行徑,把他多年來忍辱負重,壓抑在內心的深仇大恨,突然迸發出來的烈火般的感情,都如洩洪般一洩而出。他頭腦清楚,看問題尖銳,深知應父之召必然俱死,故棄小義而雪大恥。如果他象伍尚一樣愚忠愚孝,也許我們就不會對他評價這麼高了。他能捨小義,成大名,其意志非一般人可比,故後人對他也是褒多於貶,這或許是緣於司馬遷對他的美化。他有張弓拒捕,桀驁不馴的一面;也有忍辱負重,含辛茹苦,雖困病交加、中途乞討也不忘郢都仇恨的一面;有把自己唯一的寶劍送給漁父的感恩報德的一面;也有因時機不成熟,到鄉下種地以韜光養晦的一面,此等做法,讓人想起越王勾踐,有著堅定信念的能人,都似這般忍耐,深埋野心以在日後一擊即中。

  伍子胥是有政治眼光的。他多次規勸吳王伐越,分析形勢,指陳利害。雖遭伯嚭讒言誣害,但他的形象越顯得光明磊落。伍子胥又是智勇雙全的人物。他為吳國率兵打仗,為吳王稱霸一時,立下了汗馬功勞。他被賜死前對門客說的一番話,令我震撼:“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而抉吾眼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這是預言,是現實,是政治遠見,是身遭誣害的憤概,也是對吳王昏庸的憎恨!

  太史公對伍子胥的志節才敢表現出了極大的讚美與同情,當然,我認為其中也包含著作者對個人身世的無限感慨與悲憤。誠然,一個作者哪能寫盡世上的所有人呢?寫來寫去,寫的還是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無論孤獨還是野心,其實都是自己人生某個側面的寫照。

  伍子胥列傳讀後感 篇4

  提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伍子胥,大家一定會想到他對吳王夫差的忠心耿耿,以死進諫。但,若是想要走近這個人物,那還得翻開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

  細細地品讀《伍子胥列傳》,我對伍子胥有幾點感受:

  第一,伍子胥能忍辱負重。楚平王以伍奢(伍子胥的父親)的生命作為威脅,想要殺害他們兄弟倆,而伍子胥不與弟弟一同赴死,“棄小義,而雪大恥”(太史公語),獨自一人逃跑了,為後來的復仇做了準備。伍子胥列傳

  不僅如此,他在從楚國流亡至吳國期間,一路以乞食為生。曾落入非常困窘的境地,可是他片刻沒有忘記自己與楚平王的殺父之仇。難怪太史公這樣評價他:“隱忍而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第三,伍子胥是一位有恩必報,有怨必還的人。他從楚國逃至吳國,遇到危難,一位漁夫救了他。儘管那時,他很窮困,但他依然將自己身上最值錢的寶劍,送給了漁夫,以作答謝。伍子胥列傳

  幾年後,他得到了吳王的重用,有了權利和地位,回到楚國,掘了楚平王的墓,鞭打屍體三百下。從故事中,可以看出這一恩一怨都得到了一一地報償。

  第四,伍子胥對於吳王的忠誠。在處理越王勾踐的問題上,太伯嚭接受了越國的賄賂,他的意見與正直的伍子胥產生了分歧。雖經伍子胥屢次直諫,可是終於因為小人伯嚭的讒言,伍子胥被吳王賜死。儘管如此,他的忠心與正直,依然被人們所稱道。

  通讀《伍子胥列傳》,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有怨必報的剛毅性格。司馬遷感嘆:“怨毒之於人甚矣哉!”這不禁讓我想到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真希望人世間少一份怨恨,多一份深厚的情誼。

  伍子胥列傳讀後感 篇5

  一部史家絕唱,一曲無韻《離騷》,作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太史公秉承“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觀點,為我們展現了煌煌華夏三千餘年波瀾壯闊的歷史,期間各色人物紛紛粉墨登場。帝王將相自不必說,刺客遊俠更是破天荒地佔了一席之地,頗得太史公青眼相加。這正體現了太史公對民本思想的發揚光大,對帝王專制和暴力思想的批判,更表現出他大無畏的膽略。“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及行文風格更是與之後的史書大相徑庭,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這也是其後史書所無法比擬的。

  《史記》七十二列傳,故事性較強,人物形象頗為豐滿。或正或邪,或貴或賤。都彰顯得淋漓盡致,閱讀過程中我們會為豫讓聶政的剛烈而感染,我們也會為屈原賈誼空有高才而不得其主的鬱郁而哀嘆。

  列傳第六《伍子胥列傳》中瀰漫著一股蒙冤與復仇的血腥味,在血淚糾纏之中。仇恨可以顛覆一個國家,也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於是身懷家仇的伍子胥英雄末路,不惜與故國反目,銳意攻伐、鞭屍楚平。這種被認為“倒行逆施,以下犯上”的舉動是後世所謂正統史學所不敢記載的,然而忍辱負重以報仇的事蹟在《史記》裡並不少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便是一例,無論國仇家仇,有仇必報,在司馬遷看來,似乎就是常理。而太史公在《伍子胥列傳》中,毫不掩飾對伍子胥的偏愛,對伍子胥棄國投吳,替父兄報仇表示肯定和認同,讚美之詞溢於言表:“怨毒之於人甚矣哉!王者尚且不能行之於臣下,況同列乎!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雖然,《史記》載伍子胥曾“掘平王墓,出其戶,鞭之三百”,“獻專諸刺殺吳王到踏上進身之階”,“編兵士為吳王殉以鞏固既得利益”等行為,但即使將他的所有缺陷表現出來,也不能否認他是一位世俗英雄。

  司馬遷作為一個“刀鋸之餘”同於宦豎的身份,為編寫史記,不辭勞苦,將旁人的冷眼置之不顧,這與伍子胥暫忍失父兄之痛,為躲避追殺而四處逃亡,處心積慮要實現為父兄報仇的人生理想同樣可歌可泣。在伍子胥剛毅不屈、百折不撓的品性上,太史公或許看到了自己的某些影子,才會對伍子胥頗為偏愛吧。從這點來說,司馬遷寫伍子胥,可謂“以他人酒杯,澆自己心中塊壘”。

  伍子胥的一生是坎坷的,面對父兄慘死,被迫逃離楚國,輾轉在晉、宋、鄭、吳等國之間,期間數度受窘,吹簫乞市。借吳國之力復仇楚國,奈何復仇的代價卻是使楚國百姓飽受戰爭的磨難,更使他有家難回,無顏面對故土,只得叛逃吳國。竭忠盡智輔佐兩代君王,奠定吳國霸主地位,可惜吳王夫差心無大志,聽信讒言,伍子胥忠而見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最終還是沒逃脫功臣宿命,他的死也給後人留下無限感慨。

  讀完《伍子胥列傳》,我為伍子胥的政治遠見、敢作敢當所傾倒。他有血有淚、恩怨分明,是個鐵血男兒。當他隱忍多年終於攻克郢都以報殺父之仇時,挖平王墓鞭屍的瘋狂行為,正是復仇火焰突然迸發出來的.烈火般的感情,讀起來另人為之感慨!“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而當他隱辱多年只為了找仇人報仇時,竟得知仇人已死,憤怒之情油然而生,這也是古代江湖俠義人士的情懷。

  伍子胥能夠成功,也是得到許多人的幫助,但他並沒有過河拆橋,反而心存感激,倉皇出逃蒙漁夫渡之過河後,他將自己唯一的寶劍贈予漁父報恩,獻專諸刺殺吳王時內心的抉擇憂悶以及事後對專諸子女的重用都讓我覺得他就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伍子胥的人生經歷完全夠得上孟夫子的這段論調。

  伍子胥一生坎坷,多災多難,但並不影響他成就大事業,揚名於後世。在我看來,有兩點重要原因,一是他的頑強意志力,二是他的高度忠誠。

  伍子胥黑白分明,他代表的是中華傳統上的一股新文化,他的忠誠與意志力使他在群雄蜂起,諸侯爭霸的動盪時期脫穎而出,他的逆流而上和受挫不餒的精神,更是成為了那些暫時處於劣勢的群體和個人奮進的動力。

  伍子胥列傳讀後感 篇6

  《史記》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歷史著作,這本書在歷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今天讀了一個人物的傳記,感覺非常深。他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國人,他的的祖父武舉因為曾經直諫楚莊王,所以伍氏在楚國非常有名望,等到楚平王的時期,伍子胥的父親伍奢在楚國擔任太傅,楚國國王讓太子娶秦國女子,因為秦國女子長的很美,少傅費無忌告訴楚平王,讓楚平王自己娶。

  後來費無忌擔心太子為王后對自己不利,於是讓楚王廢掉太子,伍奢權健平王不要聽小人的話,於是平王非常生氣,將伍奢囚禁起來。太子知道訊息以後就一個人跑到了宋國,費無忌告訴楚王,伍奢的兩個兒子知道父親被囚禁以後,肯定會對楚王進行威脅,不如把他們兩個一起招過來殺死。楚王聽了以後就答應了,於是就讓讓去召喚伍尚和伍子胥。伍奢知道伍尚一定回來,而且他們都會被殺,果然,伍尚一回去就和他的父親伍奢一起被殺了。

  伍子胥開始逃跑了,他知道太子在宋國於是去尋找太子,找到太子後,伍子胥又和太子一起逃到了鄭國,在鄭國後太子建得罪了鄭國國君被殺,這時伍子胥只好自己跑了,於是伍子胥跑到吳國。

  到了吳國以後公子光知道伍子胥特別厲害,於是就讓伍子胥成為自己的參謀,在伍子胥的幫助下,公子光用伍子胥的計策殺掉了吳王,後來公子光做了吳王,伍子胥得到重用。伍子胥為了報仇就讓吳王攻打楚國,並且很快伍子胥就率領吳軍打敗了楚國,此時楚國的國君逃跑,伍子胥挖出楚平王的屍體,鞭打了三百下。後來由於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的請求下,秦國出兵,楚國才得以復國。

  讀完這一段以後,我感覺兩千多年以前的伍子胥除了聰明才智以外,也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人,他知道楚王要殺他,所以沒有接受楚王的命令。他為了給父兄報仇,利用吳軍滅掉了自己的祖國。雖然今天這個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我明白了伍子胥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在當時的年代階級分層明確,伍子胥的行為可能在很多人的眼裡看來就是不忠的行為。相信是非功過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