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的讀後感

鄉土中國的讀後感

  【篇一:《鄉土中國》讀後感】

  抱著對費孝通先生無比崇拜的敬意,我借來他寫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準備仔細閱讀一下。

  在“再論文字下鄉”這一篇章中,費孝通先生接著說明文字在時間阻隔的情況下有說明不同,對於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說不了。模模糊糊只知道在這個篇章所講的文字下鄉跟文化、詞、語言、記憶等有關聯,我說不清。

  在“家族”這一篇章裡,費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說起,他認為家庭的大小“不是在這社群所包括的人數上,而是在結構上。”接著,他說到了“家族”,啊認為“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結構原則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數量上、在大小上。”還有,他說到,“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正是這樣。”“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但我們家庭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夫婦成了配軸。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

  在“無為政治“這一篇章裡,費孝通先生主要論述了兩種不同權力: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它們產生的緣由和表現。所謂橫暴權力就是上級利用自己的權力以他們的意志去驅使被支配者的行動。而所謂的同意權力就是個人得服從大眾的安排做事。由於一方的某種權力過剩引誘了另一方來爭取就產生了橫暴權力。如廣西瑤山常見漢人侵佔瑤人的土地,卻並不征服瑤人來做奴隸,是由於漢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遠的鄉下,大多事情都是透過同意權力解決的。

  在“從慾望到需要”這一篇章裡,費孝通先生說到“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慾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的行為的指導了,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他認為人的計劃是不自覺的,慾望產生了“要”,為了滿足“要”,人的行為就由慾望控制了,當人的行為變成自覺的,那就是需要了,這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費孝通先生說:“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這句話很經典,在此我想表達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經把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大概的看了一遍,並從每個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費孝通先生的原話,加上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通觀全書,我認為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從他在“後記“裡說自己寫作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可以看出。還有,我認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絡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瞭。也作為農村孩子的我,讀起他的書來感覺相當親切,作為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認為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

  【篇二:鄉土中國讀後感】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裡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麼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裡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裡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裡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裡,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裡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篇三:《鄉土中國》讀後感作文】

  從前一直沒有想過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有什麼區別和聯絡,但現實生活中卻能時刻感受到!

  我在十五歲以前一直住在農村,深刻的受到鄉土社會的影響,可以說我的腦袋裡隨處可見鄉土的觀念。所以當我來到城市後,我是深刻的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差別與矛盾。但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本書主要由14個小部分組成。主要從各個方面介紹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差異。一下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種種思考。

  一關於“忘本”的思考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裡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麼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裡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裡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裡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裡,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裡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二關於“文字下鄉”的思考

  在鄉下,文字總是多餘的,語言是最好的表情達意的工具,有時呢鄉下人也會用到信物等東西!最有意思的就是鄉下人的表情。有時候,熟人見了面,不需要任何言語,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ok啦!長者要傳授什麼獨門秘法,口授就行啦。再比如說我自己,我住在農村時一般都不會用到筆和紙,要向鄰居辦什麼事,打聲招呼就完事!並且在農村,一字不識的農民一樣能種出莊稼,養活家人。只是說在今天的農村不識字意味著你可能要多吃點虧,但若是有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公道,那文盲還是可以有好日子過的!

  而在今天的城市裡,知識就是一切。文字可以說是無所不在,無處不用。並且我們為了獲得生存的機會,我們會擠破頭的去競爭,去習得以文字為表徵的種種知識。並且在我們習得之後,我們還會“好意”的將它帶到鄉下,當鄉下人不能接受時,我們還要生氣的責備他們不識寶!

  所有的這些有幾個人像費先生那樣深思過了,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緣由呢?還有,我想提出的是文字下鄉並不是一股腦的將一大堆書籍,資料帶到鄉下。而是要根據農村不同人群的實際需要,明智的給與支援。同時還應配備必要的傳授人員進行宣講,解釋。還有,我們可以加大農村的流動性,破壞他們的默契感,使他們自然地藉助於文字去表達他們的思想。

  三什麼是差序格局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延伸的親疏不同的網路。這個格局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與格局之間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裡,社會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絡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絡所構成的網路。這就有些像一片雨點落在湖水裡激起的圈圈波紋一樣,波紋不斷向外推延,同時又互相交錯,構成整片湖的聯絡。而在西方社會中的團體格局裡,人與人的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團體構成。所以,我們今天大學裡會存在著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大概就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吧。

  另外,據費先生所說,在差序格局的社會里人們總會存在著私的念頭,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並且除了為了個人那一塊,我們都可以說是為了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著“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慾。

  其實,當我在看關於這一些內容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著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地緣等。或者可以說是這種靠的現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因為傳統的影響更為的突出罷了。至於文中說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說西方因為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於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為。

  四根深的鄉土觀念

  鄉土觀念有很多,可以說在一個較為閉塞的農村擁有的所有想法都帶有鄉土的特色。而今天我特別想說的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克己復禮”在鄉村的廣泛應用,還有就是嚴重的男女有別思想。

  在鄉村裡,就算一個沒有讀過半天書的孩子也知道我們應當重孝道,懂禮讓。他們總會在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中自然而然的將外在的規範內化為自我約束的私人道德觀念,並且難以逾越那道自己構築的圍城。特別明顯的就是古人總會追求修身,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提高。而這就與西方的團體格局社會有很大的區別。在團體社會中,他們更注重個人與團體之間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不是有形的東西,它可以被飄渺的宗教所取代。在西方,人們更希望無私的,公正的,高水平的團體給他們帶來生活的安逸。

  再說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有別的觀念。在鄉下,不僅是生理上的,心理的差異更大。如果兩個男女經常談笑風生的走在鄉下,若那男的又不是那女的的丈夫的話就免不了要受到流言蜚語的攻擊了。在這種有點神經緊張的氛圍下,農村的男男女女們行事總會顯得拘謹小心一些,特別是遇到男女問題時。所以農村的女人總會矜持的多,就算進入的城市他們也會保有這種觀念。在此,相對於西方的性開放,鄉下人是難以接受的,甚至認為是傷風敗俗的!

  五以長老為主導的禮制社會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裡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起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裡的事物。

  在鄉村裡,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眾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生,都會以家族為單位進行著。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可以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裡,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所以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應該怎麼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可以選擇是積極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說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形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六關於“無訟”的思考

  鄉下人是害怕進法院、派出所的,在他們心中,打官司就是沒有教的好,傷風敗俗。打了官司的人總會受到大家的歧視。有什麼衝突,他們寧願選擇傳統的方法來解決。所以在傳統社會里,統治者只要堅持為無政治就可以天下太平了,所有的事情都會依著傳統的路子向前走著!但今天的鄉村面對著太多的衝擊,原來的那套行事原則已經不再適用了。我們需要法律來規範我們的行為,但法律在慢慢深入鄉村的同時,也給很多鄉下人帶來了疑惑,感覺法律總在包庇那些違背傳統,丟失道德的傢伙,使他們懷疑法律的效用,這也就給法制社會的建設帶來了巨大的阻礙。

  七從慾望到需要的轉變

  這個理解的轉變可以說是鄉土社會向都市社會,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在傳統社會了我們依靠慾望就可以得到生活得方案,並且冥冥中我們就遵從了生存的需要。但到了今天,隨著科技的發達,知識的增長,我們明白了我們有生存的基本條件,這些條件都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開始有意識的去追求這些。我們開始有計劃的,有區別的去滿足我們的需要。

  總之,在讀完整本書以後,我一直在想今天的中國應該歸於哪一類呢?中國從1978年以來,經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陣痛,我們現在仍在經歷著這樣的時刻,我們參雜著兩種社會的特點,我們面對著前所未有的矛盾與衝突。我們有很多人感到諸多的不適應,但我們很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差異是我們親身感受著的,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很明確的說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只是從我自己的角度,經歷去理解《鄉土中國》著一本書,也從自己本身的角度去提出我的疑惑,但終究是有所收穫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