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麼做老師》讀後感範文

《今天怎麼做老師》讀後感範文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麼”,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下面對書中的一則案例發表自己的感觸:

  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喜歡每一個學生嗎?”在沒有看書之前,我會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愛每一個孩子是教師的職責。這不正是經常教導我們的思想嗎?要全身心的把愛無私的奉獻給每一個孩子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正是教師的職業精神嗎?細細品位王老師的點評,不禁讓我感觸:“區分職業的愛和私人的愛”。教師也是普通人,整天把“愛”掛在嘴邊,到底愛孩子的覆面有多大,愛到什麼程度?我們的教師行為是否與說的相一致?

  那教師對學生的愛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又該如何來理解呢?書中說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教師的愛是一種關心,一種關切,一種理解,一種寬容,一種幫助,教師是可以一視同仁地把這樣的愛獻給學生的。是呀!任何一個人愛的付出,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博愛”不僅會把人累死,更把教師的職責範圍擴大。在這些語詞,讓我感受到了清新與自然,誠懇與真實,科學的思維方式下“愛”的理解。

  職業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對於不同性格的孩子,作為教師不可避免的會有私人的情感選擇傾向,但站在教師的立場上,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為教師都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在平凡的工作中付出自己的愛,這就是我們教師必須做到的職業的愛。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則寓言:一隻蜈蚣在路上自由地爬行,爬著爬著,遇到了哲學家青蛙。青蛙非常驚訝,瞪大了眼睛愣愣地盯著他,還自言自語地說著。蜈蚣很奇怪,就問:“青蛙哲學家,你在幹什麼呀?”青蛙說:“你真了不起,能指揮幾十只腿走路。我正在思考走路是先邁左腿還是先邁右腿好?”蜈蚣一聽,也愣住了,心想這個問題我怎麼就從沒想過?想著想著,自己也琢磨起來:是先邁左腿好呢還是先邁右腳好?誰知越想越複雜,號稱百足之蟲的蜈蚣平時走路靈活自如的像蛇一樣快,這一刻裡竟然再沒幾隻腳能聽使喚的。折騰了半天也沒能前進一步。過了一會兒,青蛙哲學家恰巧又轉了回來,看到蜈蚣在那裡伸胳膊踢腿,就很奇怪:“蜈蚣先生,你在鍛鍊身體嗎?”蜈蚣急了:“那裡呀,我在思考你的問題,可是我越想越複雜,如今怎麼也邁不出步子來了。”乍一聽覺得這個故事很好笑,但是仔細體味起來,就能從這則寓言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發。教師的角色就好像是故事中的青蛙,蜈蚣是被青蛙給教壞了。如果聯絡我們的工作,教學中可曾有過類似的將簡單淺顯的問題教複雜了?可曾有過將現成的問題肢解細化,細嚼慢嚥的灌輸給學生?可曾有過“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溝”的感慨呢?在今天似乎教師的角色變得越來越複雜了,讓我們這些做教師的有一些不知所措。好在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莎士比亞),有了它就為我們指出了一條明朗的道路。在我看來王曉春老師做的就是這樣的工作。他的《今天怎樣做教師》和《教育的智慧從哪裡來》都給我們這樣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100個案例,從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師生關係問題、管理問題四個方面入手,給我們做了個專業化的展示:

  1、 主要不靠“嘴”教育孩子。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動。

  2、 我們無法改天換地,但是沒有人能阻止我們為改天換地貢獻一份力量,只要我們不放棄理想。

  3、 正是家長的`溺愛,教會了孩子自私和不孝。

  4、我們的教育就是這樣,大家除了考試分數什麼也看不見,本該家庭教育解決的品德問題推到學校,本該幼兒園、中小學解決的品德問題推給大學。難怪我們老得“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因為家庭教育的基礎就沒打好,學校要不斷“補課”;因為學校一邊“加強”某種教育,一邊同時把隱患推給高一級學校,在應試的瘋狂中,實際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製造”的問題往往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最後壓力都加到社會……

  5、 熱愛生活是熱愛學習的前提。

  6、 保持好奇式的探究心態,是制怒的最好辦法之一。

  7、這可能是特點而非缺點。

  8、我贊成教師做學生“靈魂的工程師”。因為到底什麼樣的“靈魂”最有利於他將來在社會上發展,你並不一定清楚。再說,你對自己的“靈魂”就那麼自信嗎?

  王曉春老師這些酣暢淋漓的名言警句,無時無處不體現了王老師的睿智和深邃。而這些恰恰是我們這些青年教師說欠缺的。

  人們給予教師許許多多榮耀的稱譽。“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等,尤其是中國儒家將尊師敬孔的思想發揮到極致,“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影響浸潤了中華文明幾千年。然而今天教師也不再擁有令人真正崇敬的榮耀和光環。重塑教師形象,還教師與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們每一個人民教師神聖的職責和不可推卸的義務。那麼站在21世紀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的今天,我們理想中的教師應該是怎樣的呢?在我們的心中應該建立起什麼樣的教師形象呢?讀了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長長的句子,艱辛是定語,耐心是狀語,熱情是補語;又有人說,教師的生命像一個根號,一疊疊作業本為他的青春無數開平方。”其實這些都只說了一半。因為,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說,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則認為:教育首先是一種服務,教師是一種帶有濃厚服務性質的職業。一種為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幫助的服務,一種為社會培養健康健全的人類的服務。也惟有如此,作為教師心懷一種服務思想,才可能從過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誤區中走出來,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也只有這樣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東西,才能為他們鋪設好最適合他們的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其次,當代的教師還要樹立這樣的觀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名好教師,一名愛學生的教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再次,作為當代的教師還應該“善思“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根思想的蘆葦。”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教師應該是個思想者。我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做個有心人,去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

  以上就是我讀完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教師》後的幾點不成熟的感想。最後套用這樣一句話作為結尾:“我是一個行者,步履輕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臉上帶著笑容,我的心中充滿陽光,我的行囊中為教育準備了一切:澎湃的熱情、寬容的胸襟、迷人的書香、思考的大腦。”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我自己,儘早的做一名智慧型的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