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小氣?這樣培養他寬容大度

孩子很小氣?這樣培養他寬容大度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並不是說每一個宰相都寬宏大量,應該是每一個成功人物都具備寬容大度的品質。小氣的孩子註定離成功的道路越走越遠,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寬容大度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孩子很小氣?這樣培養他寬容大度,希望大家喜歡!

  孩子很小氣?這樣培養他寬容大度 1

  1、給孩子做出寬容的榜樣

  寬容的種子往往需要父母用心去播種,只有寬容的父母才能培育出寬容的孩子。孩子最初是從父母那裡學習待人接物的方式的。父母如果斤斤計較,與鄰里同事之間相處得不好,孩子就會學著父母的樣子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也會變得小氣、虛偽和喜歡妒忌別人。

  孩子的寬容之心最主要的來源就是父母。所以要培養善良寬容的孩子,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的表率,同時抓住每一個機會加以引導,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心態和應對各種環境的能力,使他們擁有快樂的人生。

  2、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要想理解別人,就需要換位思考。所以想要在生活當中做到寬容大度就要學會認同他人的情感、思想或態度的能力,或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能力。

  當孩子和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父母要教育孩子暫時放開自己的見解,以對方的情況為出發點,才能體會對方的感受,理解對方的行為。父母應該教育孩子經常自問:“要是你是他,你會怎麼想呢?又會怎麼做呢?”“我現在應該為他做點什麼,他的心裡是不是會感覺好受一些呢?”這樣,孩子往往會看到問題的另一面,從而養成其寬容的品格。

  3、教給孩子原諒的標準

  當然,諒解不是放縱,不是自己的毫無脾氣。要教孩子分清是非,正確處理所發生的問題,哪些應採取原諒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諒。原諒、忍讓不等於沒有原則,不是放棄批評與反抗。對小是小非,沒有嚴重後果的個人衝突,無意的損傷等儘可能的不要計較,要加以忍讓與原諒。

  對影響友誼與集體榮譽的,對有違道德、違反紀律的,會造成較大損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壞行為等,絕對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諒。但要採取靈活的方式,誠懇的態度去加以批評、制止。切忌言辭過激、盛氣凌人,尤其是在教育擔任班幹部的孩子。這樣不利於糾正錯誤,反會增加極抵抗情緒,起相反的作用。

  4、寬容孩子的過錯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會犯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更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所以作為家長,要懂得寬容孩子的過錯。

  父母應該本著一顆寬容心,正確對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缺點、錯誤,不要簡單、粗暴,而要熱心、細心、耐心地幫助孩子找到錯誤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才有利於孩子改正錯誤取得更大進步。也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寬容、體貼的孩子。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培養孩子的寬容大度,能讓他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終生受用。

  孩子很小氣?這樣培養他寬容大度 2

  方法一,教會孩子處理與同伴之間的衝突

  教會孩子以德報怨。扭轉孩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思想。比如,孩子上畫畫課沒帶水彩筆,向同桌借,同桌小氣,不肯借。下次,同桌忘帶紅領巾,咱家孩子有兩條,就是不借給同桌戴,結果同桌捱了老師的批評。再比如,兩個孩子有了衝突,咱家孩子吃了點虧,從此就恨上了對方,對方有困難,需要援助的時候,咱家孩子死活也不幫忙。這些都是不對的!告訴孩子,別人對你不好,你就對別人不好,你和別人有什麼區別?你是要做大事的人,你和別人不一樣,用你的行動,感動別人!用你的善良感化別人。你周圍的人會因為你的寬宏大量尊重你,效仿你,你就在逐漸地改變世界。

  方法二,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生活中,極少的人能做到換位思考。換位思考能讓你管住你的嘴,從而做完美的人。我是個自卑心很強的人,別人說我一點不是,我心裡都要難受好幾天。我上初中時,嘴笨,別人說我一句,我總是對不上話。我就在私下裡思量,下次再有人這樣說我的時候,我要怎麼反駁他。時間久了,同學們都說我說話嗆人。我再次反思,並學會了換位思考。說話之前先想一想,別人這樣說我,我是什麼心情。意識到別人說我,我會傷自尊。所謂“已若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喜歡別人對你做的事,你也不要對別人做。告訴孩子,說話之前先想一想,別人對你講你想說的話,你會不會傷自尊。如果會,就不要說。就像同桌帶了水彩筆不借給你,下次你在他沒帶紅領巾時,借給了他,他會不會更加感激你。換了是你,你會不會為你上次沒借水彩筆的事情愧疚?這就是換位思考的.妙處。

  方法三,做個寬容的媽媽

  孩子之間一起玩耍,難免磕磕碰碰。在德國,小學的孩子在學校就是一起瘋玩兒。老師幾乎不干預孩子。老師認為,孩子們相互衝突是交際的表現,孩子們只有不斷地衝撞,才能學會保持彼此的距離。不要因為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就罵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用啊!他打你,你不會打他嗎?”或者“誰打你了?走,找他算賬去,敢打我兒子,看我怎麼收拾他!”你的這種態度,代表了小肚雞腸,你都不懂寬容,還怎麼教育孩子寬容?孩子在外面正常衝突,不需要家長的干涉。跟孩子說,“不打不成交,你們朋友之間,一會兒好,一會兒又不好的,很正常,沒必要放在心上。你真覺得委屈,就請他到家裡來玩兒,我們和他聊聊,看看他為什麼不喜歡你。”

  方法四,糾正孩子的世俗觀念

  我聽過一個故事,媽媽帶著孩子逛街,街邊有個侏儒在吃饅頭。媽媽生怕孩子歧視侏儒,她觀察孩子,時刻預防孩子說出難聽的話來。孩子的確注意到了侏儒。他回過頭來,對媽媽說,“媽,你看……”媽媽連忙制止,說,“你不要再看他了,他會難為情的,他是沒什麼和別人不一樣的,只是個子矮了一點而已。”孩子疑惑地看著媽媽,說,“我不是說這個,我是想說,他吃饅頭都不吃饅頭皮的,多浪費!”

  孩子純真的眼睛是平等的,只有融入社會以後,才被世俗渲染。如果孩子回家說,“我班小麗笨死了,老師講十遍她都聽不懂。”或者“我班小紅從來不洗臉,脖子上都是泥,髒死了。”再有“小剛偷東西,我們商量好了,誰也不跟他玩兒。”及時地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不要總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同樣,每個人都會犯錯,犯錯要給別人改正的機會。我們都不完美,難免會犯錯。

  寬容的人更能體會到幸福。寬容大度的人,內心強大而安寧。教孩子做個寬容的人吧,他將受益終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