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的中學生讀後感範文

《窗邊的小豆豆》的中學生讀後感範文

  “世紀最有價值的圖書”、“銷量第一的圖書”······起初想看這本書就是衝著這些頭銜去的,錯的年代對的人。後來手機上的資訊又時不時地提到這本書,讓我腦子裡一連串的問號像線頭一樣不斷交錯纏繞著。

  到底是什麼樣的書,可以獲得如此多的榮譽?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可以有這麼高的銷量、這麼廣泛的讀者群?到底有什麼樣的內涵,可以這般漂洋過海、風靡全球?我就像一隻好奇的貓,在圖書館裡發了瘋似地找尋這本書。第一次的一無所獲讓我有點失望,甚至還在心裡抱怨圖書館。第二天,不死心的我再次糾結在日本藏書區的書架前,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被我找到了。

  那年,我也是小豆豆

  初看這本書的封面,覺得是兒童讀物,隨手翻翻,小篇幅、插圖、不算緊湊的排版,還真是我的菜。看了前面幾篇後,我突然覺得自己在看文字版的《櫻桃小丸子》和《蠟筆小新》,充滿童真的一個個小故事把我帶入到場景裡,雖然寫的是作者黑柳徹子的童年生活,可就像書的封面上寫的那樣——“每個人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我開始追憶我曾經的小時候。

  我看書總有個習慣,就是把這些靜默的文字在腦子裡加工為一幅幅動態的畫面,而這本書讓我的幻想得到了最大空間的發揮,那些畫面裡既有我想象中作者的童年生活,也有隻屬於我的童年生活。

  我和小豆豆一樣,對身邊的新鮮事充滿了好奇。豆豆一下子說長大會要當間諜,一下子又說當售票員,一下子要當宣傳藝人,一下子又是芭蕾舞演員,她的理想會跟著身邊的世事變遷不斷變換著,這不禁讓我苦笑一番,哪個小孩子不是這樣呢?這二十年來,有多少理想的職業在我嘴邊更換著,外交家、作家、教師、警察、談判專家、法醫、心理學家······我已經數不清到底有幾個,可現如今,這些願望都被時光沖刷得無隱無蹤了,現在的我沒有理想可言,只有迷茫。我就這樣從一個尋夢者變成殉夢者。

  喜歡鑽別人籬笆牆的豆豆很頑皮,但在我看來這都叫童趣,而且就該屬於孩子的。當我還是小學四年級的孩子時,我還和班上一些勇敢的男生女生去爬懸崖,還差一點因為踩空而掉下去,但現在想想卻是那麼美好。

  巴學園組織的郊遊又勾起了我春遊、秋遊的回憶,幾乎每一次出遊,我都會去超市買各種好吃的,黑白配、果凍、立體脆、彩虹糖、小蛋糕等零食都是我揹包裡不可或缺的東西。幾乎每次出遊都是登山,大家手拉手,排著長長的隊伍,唱著歌一路向前,聽老師講寺廟和亭子的故事,摘路旁的樹葉和野花,坐在山頂的岩石上俯瞰山下的房子、工廠和小河,向同學介紹自己家的位置,累了就躺下來仰望天空或是和老師玩猜字謎的遊戲,那時候,除了笑聲還是笑聲。記得有一次出遊是去溪邊,難得乾淨的溪水讓我們這群小朋友想都不想就衝了上去。我和男生們一起擺石子,弄出一條道給女生們和老師走,後來又加入女生的隊伍和男生打水仗。到了午飯時間,就擺好餐布分享各自帶來的東西。所有的一切都彷彿歷歷在目,只可惜,都只定格在了無拘無束的童年。隨著年齡的增長,事多了,愁深了,已然不是那個放空一切的黃毛丫頭了。

  小豆豆認為辮子是成熟的標誌,而小時候的我則認為那是漂亮的標誌。媽媽一直讓我留男生頭,曾經還讓不少人覺得我就是個男生,可慢慢長大的我也想像那些穿裙子的女孩子一樣扎著辮子,所以我以“自己早起梳頭”為交換條件得到了留長髮的權利。我還會給自己設計不同的扎法,買不一樣的髮帶,現在想想還真夠臭美的。當時的我怎麼也不會料到,喜歡梳辮子的我現在就跟個假小子一樣。豆豆的辮子被大榮君抓了,她哭了,我很能明白這種感受,這種被捉弄的經歷在我身上何止一次上演啊,當時會因為痛而生氣,並加以反擊,而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挺好玩的。

  “巴學園,破學校!走進去,還是破學校!”當小豆豆聽到外校的孩子這樣說巴學園時,她孤身一人衝出去維護自己的學校。這種事我也做過,在外校排練課本劇時,我們聽到該校的學生說我們學校的壞話,我們幾個夥伴就趁著排練休息間隙去和他們練了練嘴皮子,大獲全勝後喜滋滋地回來排練。應了那句話,母校只有自己能罵,別人罵就是不行,這或許就是對母校的熱愛和濃厚的歸屬感吧。說起表演,豆豆還真可愛,讓她演一個被打的人,但她卻率真地還手了,讓整個劇無法排練下去。我雖說沒她這麼大膽,但我也有幼稚的時刻。演課本劇《半夜雞叫》時,我扮演周扒皮的老婆,而演周扒皮的恰巧是我們班的一個男生。那時候別說年紀小,這緋聞傳得可快了,以至於我們兩個總是刻意地保持著距離,一下臺兩人牽著的手就馬上抽離開了,還做出彼此嫌棄的樣子,逗得圍觀的人包括校長都哈哈大笑。

  ······

  這些童年的回憶,我以為只會在同學會時或是翻開相簿時被啟封,沒想到卻在看書的分分秒秒中放映了,讓我不禁想穿越,不奢求回古代,只希望時光倒退到十年前,那個還扎著兩個小辮子、愛冒險、有夢想的我。

  對的人鈥斺敗洞氨叩男《苟埂返畝梁蟾"  TITLE="錯的年代對的人鈥斺敗洞氨叩男《苟埂返畝梁蟾" />

  電車的那頭 是我期盼的教育

  書中的巴學園和我們就讀的學校完全不一樣,它更像是一個世外桃源,我多少次希望自己能和豆豆一樣在電車的教室裡讀書,每天從家裡帶來“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我好想有一個像小林宗作一樣的老師,好想接受這種另類的教學模式······我想我是徹底沉淪了。

  巴學園上課,是讓學生自選科目,喜歡哪科,就從哪一科開始上,自己鑽研,這才叫因材施教。在小林校長看來,這種看似“亂糟糟”的上課方法很管用:隨著學生們年級的升高、知識的增多、能力的增強,教師和校長就能逐漸掌握每個學生的興趣所在和獨特的思考與學習方式,這樣教師就能實施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小林校長還說:“不要硬把孩子塞進老師設計的模式中,要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中無拘無束地成長。因為孩子的夢想遠比老師計劃的還要遠大。”相比起來,我們的課堂永遠是滿堂灌,沒有目的性地聽老師講,由不得喜歡或是不喜歡。“被學習”讓我們不得不承受這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巴學園的老師每天會帶學生們去散步,讓學生到野外去,再傳授知識。脫離了滿是文字與數字的書本,走近大自然,迴歸最原始的.教育,這種別樣的教育方法沒有壓力,有疑問便可提出,沒有了桌椅的束縛,教室的羈絆,什麼想法、什麼勇氣都有了,而不像現在的課堂,一提問題就鴉雀無聲。

  巴學園稱帶來的盒飯為“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多麼美的名字,蘊藏的是校長對學生們濃濃的關愛。沒有奢侈的攀比,只要這兩種味道齊了就足以讓人驕傲,就算缺少其中一個味道,校長也會幫忙補齊。

  中國的應試教育讓我真的有些窒息,死讀書,一本又一本。可究竟消化了多少?得到了哪些知識?能應用多少?我用慚愧的低頭來回答,我用沉默來反抗。

  對的人

  在這本書裡,我印象深刻的有三個人,可愛善良的小豆豆,善解人意的媽媽,慈愛偉大的校長小林宗作。

  豆豆的調皮可愛在我看來是最真實的童真,不做作,對周遭的一切充滿好奇也是對生活熱愛的一種表現。善良的她幫助身體有缺陷的泰明;愛冒險的她喜歡往堆得高高的東西上跳;貪玩的她喜歡鑽別人家的籬笆牆;有愛心的她被洛基咬傷了還竭力保護它,不讓它受責罰;勇敢的她隻身一人衝出校門找說巴學園壞話的小朋友“算賬”;懂事的她為了不讓校長為難,把漂亮的蝴蝶結取下(校長女兒美代一直吵著也要這樣的蝴蝶結);感恩的她向校長承諾長大後要當巴學園的老師······巴學園改變了小豆豆,小豆豆也讓巴學園更加充滿笑聲。

  小豆豆的媽媽和大部分家長不一樣,她真正懂得如何教孩子。理解、傾聽、尊重,她給了小豆豆自由,對她的要求基本上也是有求必應,即使已知事物不完美的結果,她都不願打消小豆豆的好奇心和積極性,放手讓小豆豆去嘗試。當小豆豆不厭其煩地更改著她的理想時,媽媽用“傾聽”來尊重孩子的理想,不管多麼不切實際,多麼荒唐,多麼天真。對小豆豆,她是理智的溺愛;對於巴學園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她的態度是信任和支援;對校長先生,她是尊敬和欽佩。如果換成是中國的父母,或許會像帶著孩子離開巴學園的家長們那樣,質疑和排斥這所學校的教育方式。真的要向小豆豆的媽媽致敬,她是真的懂孩子、愛孩子,是個偉大的母親。

  校長小林宗作先生是迄今為止我最敬佩的老師,他的教育方法無疑是對我們這些身陷應試教育的學生們的救贖。對他而言,所有的學生都是好孩子,並不是說明他對“好孩子”定義太寬,他懂得用欣賞的眼光看每一孩子,肯定他們身上容易被忽視的優點。他說:“無論哪個孩子,在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的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讓他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小豆豆在別人的眼裡是被退學的“問題學生”,但小林先生一直掛在嘴邊的“你是一個好孩子”卻能讓這個“問題學生”的自卑感化為烏有,他是伯樂,一位了不起的伯樂。如果小豆豆沒有遇到他,她會是什麼樣呢,會不會被一個又一個學校拒之門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