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的讀後感(通用18篇)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通用18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動中國的讀後感(通用1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

  今天下午,老師放了專題片《感動中國》,看完片子我被深深的打動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叢飛”。他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好爸爸,當他自己還沒當父親的時候,他就用父親的眼神看著那麼多孩子,孩子的眼神讓他心動讓他行動。叢飛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當他被病痛折磨的時候,他想得仍然是他的“孩子”,他託人將學費轉交給了失學兒童,當時的那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淚如雨下。

  讓我感動的還有“魏青剛”。他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工,甚至還被別人戲稱為“打工的”。可是,他卻樸實,樸實得像一塊石頭。可能平時,我們不知道他,確實,他小得像大海里的一葉扁舟,沒人發現他,但就是那一瞬間,他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給魏青剛的頒獎詞上這樣寫著: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一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動作原自內心品質。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俠之大者。

  我們之中有幾個能像魏青剛這樣捨己為人的人,甚至可以說沒有。魏青剛是平凡的,但他的舉動讓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記得在節目最後,主持人問他:“得了這個獎,你最希望什麼?”他說了一句很樸實的話:“希望大家能給我找得活幹!”在場的觀眾都笑了,可是,我卻覺得沒什麼可笑的,因為,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想說的話,能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魏青剛叔叔,我佩服你!

  看了這次專題片,我從邰麗華身上知道了做人要堅強,從洪戰輝身上學到了什麼是友善。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2

  從出生到現在,我們經歷了許多讓我們感動的事情。胡忠、謝曉君夫婦,藏區支教讓我們在原有美麗的心靈從黑暗中慢慢地走出來;72歲老黨員楊喜洲義務植樹讓我們擁有大自然的清鮮空氣和大自然的環境;阿里木慈喜助學讓山區的孩子們過上好日子;張平宜跨越海峽的愛讓那些沒有自信的孩子們恢復自信。大家都很疑惑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讓他們如此奉獻自己?胡忠、謝曉君夫婦——他們堅守藏區12年支教。在去四川藏區福利學校支教前,他們夫婦倆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一個月的工資也有幾千塊。直到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急需老師的報道,動了支教的念頭,得到妻子謝曉君的大力支援。3年後,妻子帶著3歲的女兒也來到了這個貧窮的山區支教。一教,就教了整整12年,妻子謝曉君儘管生病,也不去醫院檢查,而且還帶著疲勞的身體去上課。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能健康地成長,不留下任何可怕的陰影;他們放下白髮蒼蒼的父母,不是不敬孝道,而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快樂地學習知識,能更好的回報社會,讓更多的孩子來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

  更不是衝動,而是不悔的扶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並蒂雪蓮,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是我們中國兒女的驕傲。現在的社會,總是有著許多汙濁之氣,但感動中國的人物卻是給我們刮來一陣清風,讓我們沐浴在美德之中。其實,身邊還有許多的感動,感動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捨己為人的人,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幫助盲人過馬路,把一張紙條丟到垃圾箱裡……這些事情並不足以堪稱偉大,但是以溫暖我們的心靈。他們的事蹟都是普通的,極微小成偉大的事業。我們都在細小處體會到偉大的人格。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3

  這本書裡有許許多多的感人的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人是《三輪車上的大愛》裡的白芳禮。

  他是個蹬三輪車的老人,自己的生活幾近乞丐;他沒有文化,卻資助300多名貧困學生。有一次他回老家探親,他看到了因為家裡窮,上不起學,在田裡幹農活的孩子。隨後白芳禮找到兒女和他們商量,把自己的5000元養老金捐給了家鄉的小學。為了繼續資助貧困學生,後來他又開始蹬三輪車的舊業了,他把自己每個月600元退休金加上每天辛苦掙來的幾十元錢湊成整數,一次一次捐給貧困學生。82歲時,他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把自己家裡的兩間老房子賣了一萬多元,捐給了孩子。到了最後,老人把飯盒裡的500元交給老師,無奈的說:“我幹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

  2005年9月23日,93歲的他,靜靜地走了。我們永遠記住他那顫抖的聲音:“錢哪!我沒有數。掙多少錢,我沒數,捐多少錢,我也沒數......”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4

  做好事的人,很多很多,但能做到感動中國的人,卻沒有幾個。

  今天晚上,我和弟弟早已坐在電視機旁,等待著收看CCTV——新聞頻道的《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評選》的頒獎典禮。

  開始啦!第一位感動中國年度——魏青剛。2005年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島嶗山海岸邊觀看“麥莎”颱風帶來的海潮。不料,一個巨浪襲來,把岸邊的一個女青年捲入海中。此刻,正在岸邊、從河南農村來青島做裝修工的魏青剛沒有絲毫猶豫,縱身跳下兩米多高的防浪牆,向落水青年游去。一次、兩次、三次,魏青剛跟大浪拼搏了四十分鐘,而在這次下海前,他從未見過海,也從未在海浪裡遊過泳。魏青剛終於把女青年拖了上來!他真是個俠之大者。

  接下來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是——叢飛。這是最令我感動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叢飛在十二年前的一次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從些他熱愛公益事業,為社會公益演出四百多場,義工服務時間六千多小時,他無私的捐助金額超過三百萬元。但叢飛的家儉樸的令人難以置信,經濟狀況時常捉襟見肘。

  去年,叢飛患胃癌晚期,被送入了醫院。叢飛躺在病床,說話聲音沙啞得很!在貧困山區有一百七十八個乾兒女,但他們就像是親生兒女一樣,一百七十八個乾兒女知道了自己的乾爸爸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輕!他們都留下了傷心的眼淚。叢飛在醫院裡仍然擔心孩子們的學習進度和學費……叢飛在醫院的病床上說道:“我沒錢賺,也就沒錢給孩子們,我該怎麼辦?”他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留出三個療程的話療費用後,拿出二萬元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的孩子們。

  在錄製頒獎會的時候,叢飛說:“我剛剛做完第十次化療,還要做第十一次、十二次,因為我要盡最大的努力活下去。我活一天有一天的意義,哪怕多活一個小時都很有意義的。”他說到這裡,我的眼眶已經溼潤了,接著,一顆顆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往下掉!

  叢飛的頒獎詞是——叢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顧之前,他把所有的時間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他曾經用舞臺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卻獲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

  有十幾個故事感動中國!十幾滴汗水感動中國!十幾位身影感動中國!只要有不怕痛苦的精神,努力做出貢獻,你就能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5

  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我認識了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們這些人物是民族的脊樑、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心中的道德榜樣。

  張海迪嗎,她雖然癱瘓,可她並沒有埋怨老天爺對她的不公平,而是選擇了堅強,選擇了與命運抗爭。她讓我明白: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

  王順友,一位普普通通的馬班郵遞員,可他為人民做出的貢獻卻不普通。王順友在高山峽谷間送郵行程達26萬公里,相當於走了21趟二萬五千里長徵;二十四年來,他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沒丟失過一封郵件,投遞準確率達百分之百。為了保護郵包,他曾縱身跳入齊腰深的江水,也曾與歹徒搏鬥。為了這個簡單又崇高的使命,王順友在大山深谷之中窮盡青春年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王順友用他的馬背上的郵局傳遞著萬金家書,他的執著讓我感受到了這位綠衣天使的忠誠。平凡不等於平庸,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我想:這句話應該是為王順友寫的吧!

  雖然書中人物都是平凡的人,但他們有不平凡的人生。他們是當代兒童和青少年一生的道德榜樣。指引學生自我規劃,讓我們健康成長。他們的事蹟感人至深,教育著我們。

  "雙百"人物的人生軌跡和高尚行為,啟發、引領、照亮我們的人生道路。我們要以"雙百"人物的典型來點燃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我們的終身發展之路。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6

  前不久我在我訂閱的《感動中國》這本書上讀到一篇文章,使我深有感觸。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我是導遊,先救遊客》文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文花枝的年輕導遊發生的感人故事文章是這樣寫的:20xx年8月28日,剛剛做了三年導遊的文花枝,帶領旅遊團隊行至陝西省洛川境內。由於下雨路滑,突然,一輛載重40頓的加長大卡車載著一車煤炭猛撞過來。一瞬間,一場6人死亡、14人重傷、8人輕傷的慘劇發生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當即暈死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文花枝醒來了,眼前的一切似乎是一場噩夢:旅遊車變了形,遊客們血肉模糊,哭喊聲、呻吟聲、血腥味包圍著自己。她被這一切驚呆了,自己被撞爛的車頭牢牢卡在座位上,危急關頭文花枝忍住劇痛,艱難的打出了報警電話,又立即向旅行社報告了事故訊息。聽到遊客們的呻吟,她用盡全力大喊:“大家一定要堅持,救援人員馬上就來了……”她的聲音穩住了大家的情緒,激起了遊客們求生的慾望。

  救援人員趕到現場,看見血流不止文花枝準備先救她,但文花枝卻吃力的說:“我是導遊,我沒事,先救遊客!”但救援人員看文花枝傷重便不顧他的請求先救文花枝。文花枝再次喊道:“拜託你們先救遊客,我年輕,我挺得住!”救援人員這才放下她去救遊客。在救援人員救遊客時她還用盡力氣喊:“加油,加油!”知道在確認車上沒人才叫救援人員把自己抬下車。

  這是多麼感人的故事啊!在我們這個和諧文明的社會里,就需要像文花枝這樣的人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在生命危難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可能留給自己這是何等崇高的思想境界啊!

  我們小學生從小開始就應該學習文花枝的這種大公無私、捨己為人的精神,時時把方便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7

  看完《感動中國》我有許多感觸。我讚頌黃旭華的隱姓埋名、淡泊名利;對劉盛蘭17年沒吃肉,連饅頭都捨不得買,卻大方的捐款助學感到震撼;對陳俊貴一生守望戰友情而感動;還對段愛平貼工、貼錢、貼命、貼近老百姓而肅然起敬一個個人無一不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什麼是感動。

  我被黃旭華淡泊名利、隱姓埋名感動。1959年畢業於上海造船系的黃旭華被選中參加科研。30多年中,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父親臨終前他也不知道,母親從63歲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他要聯絡全國24個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單位,他和同事在沒有計算器的情況下,用算盤和計算尺演算成千上萬的資料。1988年,他不顧生命危險,親自下潛300米,成為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的第一人。是啊,他雖然拋家舍業,隱姓埋名,但是他卻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此,我想到了水,他就像水一樣。水利萬物而不爭,但是人們卻不能離開水。他雖不爭,但這不爭勝過爭,他的不爭使他變得偉大。我也要向黃旭華學習,學習他的無私、淡泊和他水一般的品質。

  我還被劉盛蘭感動。他是一個普通的村民,他在73歲時成了孤寡老人。他為了讓自己老到無力行動時有人陪他,他開始助學,這是他的初衷。可後來,他每天捐款,慢慢的,他對這些學生十分同情,他便省吃儉用,真正無私地幫助這些學生。正如頒獎辭寫道:風燭殘年,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是啊,他以無聲詮釋著大愛。此處無聲勝有聲,他的愛是無聲的,執著是無聲的。正是他這樣默默地堅持,愛也積少成多,最後感動身邊的人。我也要向他學習,學習他的無私付出,學習他的那份愛心,那份執著。

  這些人,雖然平凡,但也用行動詮釋著什麼是感動,他們甘願做一滴水、一朵花,在無聲處默默地付出,但帶給我們的是最奪目的光彩。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8

  又到了一年一度看觀看動感動中國的日子了,我們坐在教室裡邊打寫邊看。

  我要介紹的是王峰,他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救民英雄,王峰最近幾年好不容易的找了妻子,生了兩個孩子,孩子才兩歲多,王峰冒火救了他們樓上的所有鄰居,就出來了以後,自己全燒焦了,在醫院裡救了五十五天,才就好了一點,又坐飛機來到中國的首部就了好幾個時辰,他醒來搖了搖手,一個器官突然壞了,就離開了人世。我佩服王峰的勇敢、不怕死、救別人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生命看著很弱小,但是,王峰把別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強大,若果是我,我肯定不會衝進去挨家挨戶的敲門去提醒他們這棟樓著火了,大家跑出這棟樓,而且,只要是老人,還都走不動或者是不能走路的,都一個送出了這棟樓了,再能只有20是人傷亡,想我就不會進去,我因該向他學習,這種品質。

  這個故事最後在王峰住的地區醫療了好幾天,又送到了中國的首部開始醫療,很多人捐了錢還捐了皮膚,王峰的皮膚才慢慢的長出來,最後王峰去世了。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9

  今天我下午第二節課,我們有可以觀看感動中國,這裡面有能讓我們感動的人。開始了就有一個唱了一首歌曲就叫做感動中國這一首歌曲。

  首先這兩個主持人上來了舞臺,世界第一個衛星是孫家棟發明的,這一個人是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上到了太空,當時那一個時候很艱難,還是發明了人造衛星,然後我們才發明出很多衛星。那一個時候,科技很是不很發達,因為在還沒有發達的時候還能打造出一個人造衛星。在以後科技發達的時候就更可一造更多的人造衛星了,在以後就可以造各式各樣的人造衛星了,孫家棟說完了這一句話,他就來到了臺上了。

  孫家棟上來了舞臺,就先給主持人捂一捂手才坐下來,給主持人說了幾句話,才讓另一個支援人說發獎的詞,才讓一個小男兒和小女兒給孫家棟發獎。

  我和孫家棟來說太小了,因為我都沒有仔細的好好的思考,而孫家棟卻能做好了仔細思考才做出偉大發現,孫家棟的這一個品質我要好好向孫家棟學習,我一定要學習孫家棟學子他的好品質。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0

  感動是什麼?我覺得,感動就是被一種崇高的精神所打動。在《感動中國》節目裡,也有一位老師讓我感動。

  這位老師從小家庭貧寒,條件極差。他一兼兩職,既當志願者又當老師。他對學生是真心的,是一心的,不是為了錢財。我覺得,老師是一種崇高的職業,因為老師能讓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長,成為有用的人。這位老師是真心熱愛這份職業。最讓我印象深的還是老師那次對學生的教訓。在驚天動地、強而有力的一番教訓後,鄭重地對學生說:“如果有強盜闖進教室來,第一個替你們擋刀的絕對是我!”聽到這句話時。我意識到,這位老師已經把學生當成親人來愛了。這種愛,是一種無私的愛,也是一種對職業的敬愛。當看到這位老師頭上顯露出蒼白的頭髮時,學生心中是苦澀的,而我,則是感動萬分。不知不覺,想起所有教過我的,負責任的老師。特別是主課老師。有一次,我被老師留了下來,留到很晚很晚。當我離開學校的時候,爸爸平靜地說:“老師為了你,一直留到現在,你應該感謝老師。”當時,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老師要留我的,為什麼我還要感謝老師?看完這位老師的故事,我恍然大悟。老師一切都是真心地為了我們。老師完全可以和我們一起早點回去,大家都高興,何樂而不為?老師是負責的,把我們留下來,是更好地幫助我們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各行各業都是高尚的,但老師,是更值得贊送的。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1

  感動中國是一個不一樣的節目,它能讓我們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淚下,觸動著我們的心靈,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陳斌強。

  陳斌強,一個偉大的老師,因為母親得老年痴呆症走失尋回後,所以他決定將母親綁在身後,騎著電瓶車每週往返於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顧母親5年如一日。他的事蹟經過廣泛傳播之後,學校決定將陳斌強工作地點從鄉鎮調到縣城。

  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裡已經有淚水在打轉了,我很佩服他對媽媽的一份孝心,雖然有諸多不便,但他還是一心一意,堅持一直揹著母親上下班,他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最深的話“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媽媽,卻沒有時間等了。”讓我頓時潸然淚下,我也在心裡暗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媽媽,他們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看完後,我又在網上看了關於他的新聞,他在QQ空間裡這樣寫道:“不過是一個兒子孝順母親,世間最普通的事兒,怎麼就能引起那麼大的轟動?想來,也許是很多子女雖心裡裝著父母,卻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所以心存愧疚的緣故吧?”

  張麗莉,一個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好老師,她愛孩子勝過愛自己。20年5月8日,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衝向學生時,一把推開了兩個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軋,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現已逐漸康復。

  結尾我很感動,這時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說的沒有錯,張麗莉老師的班上有一位同學,他超級不喜歡語文,張麗莉就特意在課堂上讓他朗讀課文,並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微笑著誇他“聲音有磁性,很好聽”。一段時間之後,那名同學的語文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我覺得她很了不起,這時我只能用兩個詞來形容她“臨危不懼、捨己救人”。

  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2

  我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這本書主要寫了關於品德、誠信和關懷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動的一篇文章是:“八年的承諾。”

  有一位叫張芹的女孩,自幼就患有重度“小兒麻痺症”,在她兩歲時遇到了一位叫孫園娜的女孩,她倆成了好朋友。到了上學的年齡,孫園娜發現小張芹很想和小夥伴們一起去上學,可是小張芹的腿又不能走路,於是小園娜便跑到張芹的母親面前,說:“讓張芹上學,我來揹她。”張芹的母親同意了,從那以後,小園娜每天都用她那稚嫩的肩膀揹著小張芹上學、放學。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上學的路上灑滿了孫園娜和小夥伴們的汗水,明朗的教室裡,充滿了小園娜和同學們對張芹無微不至的關懷。一晃八年過去了,孫園娜用自己質樸而堅定的行動捍衛了這份沉甸甸的關心與友愛。

  讀了這篇文章,我思續萬千,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同學朱玉婷——一位白血病患者,在2008年的時候,婷婷查出患有白血病,得知這一訊息,我們全校師生都驚呆了,在經過幾個療程的化療後,婷婷的頭髮全掉光了,即使再痛苦,她也咬著牙堅持著,不放棄自己,勇敢地與病魔作鬥爭,在化療的過程中,她不但吃不下食物,而且不斷地嘔吐,但是她從來沒有忘記學習,只要她在病床上,手中就拿著書本。

  朱玉婷的父母為了給女兒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後來,我們學校的全體師生都給朱玉婷同學捐款,我校領導和部分同學還去南京的醫院看望她,並且鼓勵她一定能好起來,朱玉婷對自己更加有信心了,變得更加堅強,最終戰勝了病魔。

  張芹和朱玉婷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中,都想著學習,難道我們還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嗎?何況,我們如今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有老師的'指導和幫助,無論是在學校裡還是在家裡,學習條件極其優越,我們應該趁著這大好時光努力學習。

  記得一位名人曾說過:“得到他人的關愛是一種幸福,關愛別人更是一種幸福。”張芹和朱玉婷同學是不幸的,可她們又是幸福的,因為她們生活在我們祖國的大家庭中,得到了同學們和社會的幫助,記得在5。12大地震中,有許多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失去了生命,地震震毀了他們的家園……災害發生後,有許許多多志願者、解放軍和來自四面八方的好心人為他們捐贈食物和水,為他們重建家園……青海玉樹災區、舟曲泥石流自然災害,這些地方都需要社會上的好心人的幫助和關愛,我相信在他們的關心和幫助下,這些災區的人民一定能夠戰勝災害,重建家園。我堅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3

  今天,我們的班會課是《感動中國》2013年度頒獎典禮,主持人是央視1套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和白巖松,他們依次介紹了每個人的故事,獲獎人數共10人。其中有位名叫黃旭華的87歲老爺爺,聽了他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他曾用了30多年研製核潛艇,為我國的核潛艇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是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他對核潛艇事業無比熱愛,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做核潛艇潛海試驗,在經過無數次試驗之後,終於研製成功,這項工作不但十分枯燥,而且非常危險、難度大。耗費了他一生的精力,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不辜負祖國和人民的重託。

  晚會嘉賓閻肅老師曾這樣評價他:“試問大海碧波何謂以身許國,青絲化作白髮,依舊鐵馬冰河,磊落平生無限愛,盡付無言高歌,時代道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這正是對黃旭華爺爺一生的寫照。

  看完10位獲獎人物的事蹟之後,我無比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不禁試問自己:“我又何以面對人生?”看完這期節目對我啟迪很深,我以後做事情要持之以恆,有責任心,長大以後為祖國做更大的貢獻!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4

  春天,是一個收穫感動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我們可以收穫許多讓我們為之感動的人和事。

  星期四,我們看了《感動中國》,這個節目裡講述了11位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的人物,他們是:梁萬俊、田世國、任長霞、袁隆平、明正彬、徐本禹、劉翔、牛玉儒、孫必幹、中國女排……他們有的是飛行員,有的是警察,有的是運動員,有的僅僅是一個很普通的老百姓。但他們卻用樸實無華的行動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他們中間,有些人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有些人與死亡擦肩而過,生活在生死邊緣。

  我對田世國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沒有多大成就,但他卻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父母和兒女。在他母親需要換腎時,他毫不猶豫的站了起來,把自己的子腎捐給了母親,為了消除母親的擔心,他在和醫護人員的幫助下,一直都沒有讓母親知道是自己把腎捐給了她。老人家到現在還一直唸叨著要親眼見見那位捐腎者,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在他身體裡的那個腎是自己大兒子的。看到這兒,我不禁熱淚盈眶,想到自己平常對父母的態度,我很慚愧。別的家庭都是父母給兒女捐腎,而田世國卻給父母捐腎,這怎麼會不另人感動呢?平時我在家裡是“小公主”,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偶爾會幫媽媽承擔點家務,和田世國比起來,我簡直太微不足道了。他那種尊敬父母的精神另我感動,我也一定會好好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的。

  這11位獲獎者中,我對劉翔的印象也很深,他在2004年8月28日凌晨創造了一個奇蹟,12秒91,他讓全世界都為之震驚,他像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弱,亞洲人也不會輸!劉翔那一個個跨欄動作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那一歷史時刻也會永遠銘刻在心。我真想對劉翔說一聲:“謝謝你!”

  這11位獲獎者將永遠留在我心中,將永遠感動著我。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5

  今天看了感動中國,知道了有一位為了中國核潛艇隱姓埋名三十年的黃旭華老爺爺;知道了有一位為了兌現諾言,守墓十多年的陳俊貴;知道了有一位為了村民付出一切的段愛平等等為了別人不惜犧牲自己的青春、金錢和一切的偉大人民,我心中感慨萬千,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那個崇仁厚德、為了幫助貧困學生上學攢錢,而自己本身也十分貧困潦倒的九旬老人——劉盛蘭。

  劉盛蘭,一個普通人民,孤寡老人,可是就是這麼一個十分普通的老人,卻幫上百個貧困兒童搭出了一條屬於他們人生自己的光輝道路:劉盛蘭老人一直是孤身一人,雖說三十歲的時候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可是不久卻又破碎了,老人一個人風裡來雨裡去,他一個人所經歷的風霜艱辛全部都寫在了他的臉與手背上。劉盛蘭老人第一次捐助的時候雖然僅僅只是五十塊錢,可是對於一月僅有三百元的他來說,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後來,他不斷地資助那些貧困兒童,十塊、二十塊、三十塊,他在盡著自己所有的力量資助兒童。可是偏偏天意弄人,不久,老人工作的工廠倒閉了,老人連每月三百也沒有了,可是他並沒有因此停止資助,而是改成撿垃圾換錢繼續資助。後來,房子被毀、獨自回到老家、撿不到垃圾、賣不出錢這些重重困難都沒有絆倒老人資助貧困孩子的決心和腳布,也沒有動搖他“生”的力量,那些孩子的回信就是他精神唯一的支柱,儘管他自己也是那麼的貧窮,儘管有些孩子們連他的性別、身世背景都不知道······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裡時,已經淚如泉湧,老人這種捨己為人的偉大事蹟令我感動,他遇到困難仍然能夠堅強向前,彷彿為了見證“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兩句話,讓我明白了遇到困難,不僅不能放棄希望,默默等待奇蹟降臨,而要堅持不懈地向前,才可能獲得成功。就算沒能獲得成功,那至少你努力過了,你問心無愧,你可以大聲和大家說:“我做過了,就算沒成功,至少我努力過了,我心甘情願!”人並不是一定要像花兒一樣綻放才是美麗的,因為就算是再美的花兒也遲早有一天是要凋謝的,一時威風八面又如何?像綠葉一樣默默奉獻一生讓大家都快樂才是最美麗的。

  比起不起眼的綠葉,當然是鮮花更受人歡迎,可是當鮮花凋謝的時候,又有幾個人會去回憶它昔日的美麗呢?鮮花一直綻放著,供別人觀賞,獲得了不少的讚美,可是它為人們做了些什麼呢?像那些明星們自然都是一朵朵嬌豔的鮮花,受人追捧,可是真正提到幫助人們,他們又哪裡及得上為人默默奉獻的綠葉呢?他們只會工作,工作完了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去享受,可是有幾個人會想到自己的今天是人們一路辛辛苦苦把他們“捧”上去的呢?唯有綠葉,才能是永恆的。綠葉也想鮮花一樣,一直綻放著他們的光芒,卻沒有幾個人可以注意到他們,可是他們也並沒有因為人們一時的疏忽而氣餒,而是選擇堅持綻放下去,去幫助別人,儘管可能還是沒有幾個人會注意到他們。明星是鮮花,那些拍攝的工作人員是綠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是比起那散發出耀眼光芒的明星,我會選擇去關心那些默默無聞的工作人員。

  如果你問我,想當華麗的鮮花還是樸實無華的綠葉,我想明確地告訴你,我只願當綠葉!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6

  在2月2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它講述了9個人,兩個團隊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了各自利於祖國,利於人民,感動中國的光榮事蹟。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援非醫療隊”、“隴海大院”和好心人“炎黃。”

  先來說說“炎黃”吧!我覺得張紀清爺爺(‘炎黃’)是一位非常善良,樸素,無私奉獻的人,還有,雖然張紀清爺爺一個月的收入只有500多元,但是他卻以堅強的毅力堅持捐款,更可貴的是這個“炎黃”,張紀清爺爺捐款時從不留名,總是匿名為“炎黃”,曾經全城動員尋找“炎黃”,但始終沒有找到。張紀清爺爺的品質正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明天!

  再來說說“援非醫療隊”吧,提到這個,不得不提的就是2014年新“登場”的害人病毒——埃博拉。它使人聞之色變,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爆發,許多人染上此病,不治身亡。其他國家可能為了自己國民的生命安全,把駐紮在那裡的醫生都調回了。有人退縮,自然有人衝鋒,中國派遣的“援非醫療隊”便是衝鋒陣營之一,即使裝置不算精良,但他們全力以赴,把許許多多的人從死神那裡搶了回來,他們在別的領域上展開白衣天使的翅膀,救死扶傷。我認為他們能夠與其他人不一樣,這是非常值得讚揚的一點,別人正在往回撤,遠離死亡線,而他們則不同,就像與死神抗爭的勇士,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死亡線里拉了回來,自己就算受到死亡的威脅也全然不顧,這種捨己救人的品質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最後,“隴海大院”這個500多人的集體成為了焦點,是啊,一人高位截癱(高新海),全院照顧他,這真像一個溫暖的小社會,處處充滿真善美,處處都有歡笑,高新海是不行的,但是他還是感到幸福,因為在他的背後,有著隴海大院五百多人的堅守與支援……“隴海大院”應該是我看過《感動中國》最感動的一次了,我都巴不得搬到隴海大院去,感受那裡的幸福,因為它告訴我們世界總有真善美,世界總有這樣的人……

  總而言之,感動中國每次都能給我新的感動,給我新的道理,重要的不是這個節目,而是這些感動中國的人怎麼想,怎麼做。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7

  我認真地觀看了《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一次次地讓我們熱淚盈眶,我的心也久久難以平息。我不禁地問:“我們應該要做怎樣的人呢?”

  我們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愛的表達方式各種各樣,可以像劉盛蘭爺爺那樣崇仁厚德;可以像段愛平奶奶那樣樂於助人,奉獻青春;可以像胡佩蘭奶奶那樣生命不息,奉獻不止;可以像格桑德尼老師那樣紮根基層,澆鑄祖國的未來。

  我們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像黃旭華爺爺那樣舍家衛國,為核潛艇事業默默工作,誓言無聲。像陳俊貴爺爺那樣義薄雲天,心比金堅。

  我們要做一個有恆心的人,像沈克泉、沈昌健父子一樣,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為實現心中的夢想努力奮鬥。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

  感動中國的讀後感 篇18

  感動是什麼?感動是一個小天使,把愛灑向人間,溫暖人的心靈;感動是一個五味瓶,酸、甜、苦、辣、鹹都包含在裡面;感動是一個催淚彈,讓多少讓痛哭流涕......感動就在那一瞬間,讓多少英雄落淚,浪子回頭,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感動中國》,那裡邊的人物讓我受益匪淺。最令我感動的是《聽,花開的聲音——邰麗華》。我每讀一遍,心就碎一次。

  提起邰麗華,大家都很熟悉吧!她是2005年春節聯歡晚會中的《千手觀音》領舞者。她那優美的動作征服了每一個人。但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她背後的坎坷。在她出生的時候,是個秀美脫俗的小天使。但命運偏偏戲弄人。在邰麗華二歲的時候,邰麗華永遠告別了聲音。但邰麗華很堅強。在她七歲的日記裡寫了一句話:我要學張海迪姐姐,雖然沒有了健全的身體,但要有一個完整的人生。我震撼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竟寫出了這樣有道理的話。再想一想,一個聾啞人什麼都聽不見,她要比別人付出多少倍的汗水啊!她的堅持不懈令我感動。同時我也深感慚愧。我們現在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成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不順心的事就衝父母發火。成天拿父母當出氣筒,真是不應該啊!花開無聲,卻美麗。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乘風破浪,展開雙翅坦然面對困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