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雀與少女的讀後感

金絲雀與少女的讀後感

  最近新看了個故事,名字翻譯過來叫《金絲雀和少女》,乍看上去是個普通的愛情故事,但是仔細想想還是很有意思的,讓我一瞬間思維發散得太開,於是想來掰扯掰扯。

  故事的一開始,一位又聾又啞的姑娘在春天愛上了一位偶然相遇的,常年在海上的年輕人。而這位姑娘的寵物就是標題裡的金絲雀,本來只親近少女一人的金絲雀卻對年輕人也親近起來。姑娘單方面對年輕人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戀情中。

  故事分了四個季節來描寫,悲劇的原因卻在剛開始就說了——「だが、彼女は目だけでしかその心を語りかけるとができなっかた。」心裡波濤洶湧的情感在少女這裡卻只能透過眼睛來傳達她的感情。

  春天過去,年輕人又要出海了,少女找到年輕人,死死地盯著對方,她想用眼睛傳達她的思想,她用眼神向年輕人表白,希望他安全回來,然後他們便在一起。

  先不說這是個如此明顯的FLAG,少女這個如此複雜的心理獨白,很明顯就沒能讓年輕人明白。一方以為自己傳達到了,一方會錯意了卻覺得自己get到了點。於是少女深深地相信對方明白了她的意思並且答應了她,回來就要和她在一起。然而在點頭的年輕人只是以為少女是在請求他安全回來。

  結果海難的訊息傳來,少女茶飯不思,她終於選擇了走向大海,沉入海底。金絲雀也和她一起葬身海底。

  但實際上命硬的年輕人實力拔旗,被外國人的船救下,活著回來,得知了少女已死的訊息。他為此而感到有些悲傷,但在這之上也別無其他了。

  時間到了秋天,喝醉了的年輕人來到海邊,卻見到了之前不見蹤影的金絲雀的屍體,飄在海上,彷彿還在動一樣。年輕人就這樣忘我地追了上去,也消失在海里。

  最後,負責搜尋的人似乎看到了少女死死盯著人看的眼神和金絲雀的叫聲。故事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以下分幾個部分來討論一下這個故事的有意思的地方——

  標題和表達和感情線

  這明明是個年輕人和少女的故事,標題卻叫《金絲雀和少女》,不知道是作者有意強調金絲雀呢,還是我自己自作多情。但即便是作者無心地舉動,也是有一個十分精巧的巧合。

  正如故事開頭所說,少女既聽不見也不能說,根據文章裡的多處描寫,可以說這隻金絲雀其實可以看做少女的另一個“分身”,它代替不能言語的少女來表現、表達她的心情和想法。

  比如說故事開始,金絲雀除了少女之外不接近任何人。年輕人出現後,金絲雀開始親近他,而此時的少女正處於對年輕人萌生好感的階段。當少女陷入愛河,金絲雀的動作變成了頻繁地用翅膀拍打年輕人的臉頰。在少女以為自己表白成功、婚約結成的時候金絲雀在兩人肩頭跳躍,用美妙的聲音彷彿是在表達祝福。少女悲傷消沉的時候,金絲雀與她一起徹夜不眠......

  再加上少女自殺時金絲雀的同進退,基本上可以說金絲雀就是少女,少女就是金絲雀,她們就是一體的。

  再連上這個悲劇來看,少女以為的約定只是個誤會,這個感情的故事裡,年輕人的感情並沒有真正參與進來,最起碼在她以為的男女之情上並沒有參與進來。

  所以說在標題裡沒有年輕人的一席之地也是理所應當。

  從頭到尾都是少女的單相思,和她傳達不出去的愛戀。

  金絲雀就是她努力想要表達的象徵,她自己的代表。

  所以說這個題目其實又可以叫《少女和她的單相思》,只是這麼說對讀者又太直白對少女又太可憐了,即便事實就是如此。

  而日本對體察人心的要求很高,即便從語言上也很能說明這一點。

  日語在會話中常常省略主語,省略動作執行或接收的物件,比起直接說出來,它要求說者和聽者在會話語境中自己體察出句子裡指的物件是誰,表達了什麼心情和情緒等等,這些統統都不會明說,人們都寄希望於對方一聽就懂。

  有時不僅僅是語言,表情、舉止等等都包括在“不言而喻”的範圍內。

  少女也希望年輕人能直接透過眼神明白她的心,然而在這並沒有成功,但年輕人還是點頭了。

  這裡反向表達了對體察人心的要求,即使不能明白對方在表達的意思,在日本的環境下,大部分人也會選擇附和的話、點頭示意,表明自己明白了,從而讓對方放心。

  所以此處只是將這個無法理解卻假裝理解的情景強化了而已。

  履約和死亡

  同樣是誤以為死亡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一個標準的愛情悲劇故事,但《金絲雀和少女》卻隱隱透露出一種詭異和毛骨悚然感。

  羅密歐是為了愛,自己選擇了死亡。

  這個故事裡的年輕人卻不是,但他還是走向了死亡。

  這樣一想是不是甚至有點恐怖片的氛圍了呢?

  在原文裡,少女走向大海是因為她堅信自己所愛之人已經和大海融為一體,而自己聽到了大海的呼喚,是年輕人在呼喚她走向大海,和自己融為一體。她認為自己是履行了和年輕人“在一起”的約定,於是她微笑著像受到召喚一樣走向海洋。

  雖然年輕人並不知道少女在分別之時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但他卻點頭了,相當於在不知道內容的情況下與少女產生了一個約定。他雖然並不愛著少女,最後卻也像像少女所說的“融為一體”,最後還是履行了這個約定。

  而日本人對履約這一行為有種相當程度的執念。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一旦約定結成,在他們的觀念裡,履行約定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當一個約定沒被其中一方履行,“天經地義”就發揮了作用,就像故事裡的年輕人一樣,彷彿冥冥中受到了牽引,在最後,還是履行了和少女的約定。

  同樣的契約精神還能體現在過去日本人強烈的忠君思想,如今的日本社會也能反映這樣的精神,比如“愛社精神”,大多數傳統的日本人選擇一家公司入職彷彿就像選擇主君一樣,許多人在一家公司一呆就是幾十年,從剛進入社會到退休。在公司作為“企業戰士”為公司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被視為是常見的事。而日本公司的年功序列制,即在公司在職時間越久,職位越高,工資越高,也可視作他們對人的“忠誠心”的一種重視。

  年輕人在海上看到了金絲雀的身體,正如前面所說,金絲雀基本就可以看作少女本人,而就文面上來看,彷彿就像是金絲雀在引誘年輕人走向死亡一樣,也就可以視作是少女,在引誘還活著的年輕人一同與她走向死亡。

  按照通常邏輯來說,如果是我們,看到自己的愛人迷迷糊糊地就要沉入海底,必然會想方設法提醒他,保護他,讓他清醒。而本文裡卻可以說引誘愛人走向死亡的正是懷有愛意的人。

  少女的戀情是落空的,她付出的愛意並沒有得到對等的回報,同時她還為履約付出了生命。

  年輕人並不愛少女,她無法付出對等的愛意,但在“天道”(或者說作者眼裡),他至少也應該一命還一命,將這份缺失的巨大“人情”還上。

  這個故事在我眼裡其實並不是一個愛情悲劇,更像是一個表達與誤解的,更像是有欠有還的,

  日式人情故事。

  所以說,屆不到的愛情,和不明就裡就結下的約定,大部分是很難有好結局的。

  你猜如果兩人死後還能見上一面,年輕人在得知一切原委後會作何感想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