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方法》的讀後感

《有效教學方法》的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效教學方法》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有效教學方法》的讀後感1

  利用寒假的休息時間,我閱讀了加里鮑裡奇著的《有效教學方法》一書。這是一本非常適合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實用工具書,它給予了我們行動指南,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理於教學實踐,幫助我們解答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更促使我們反思然後改進。本書用了大量生動鮮活的課堂教學案例,告訴我只有實施有效的教學行為,才能使自己成為有效教師。

  我覺得老師上好課的一些基本要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都非常重要。

  一、在一節課上,師生的活動都應圍繞教學目標展開、進行,教師上課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了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有時把內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教學大綱和教科書以外的某些知識,甚至有相當廣度,只要是有利於目標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漫無目的地講故事、炫耀知識、東拉西扯,做那些與實現目標無關的事,應予以否定,對學生也同樣,教師要及時發覺並糾正學生努力完成任務。

  二、一節課上教師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點內容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任務和所有內容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對細枝末節的知識可以蜻蜓點水地一帶而過,對重點知識、概念和原理要花力氣教學,對重點要引導學生弄懂、弄清、熟練掌握。

  三、教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範,並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教師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往往是崇高的、萬能的,他們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對待學生的疑問應持謙虛、認真、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輕易作出沒有把握的回答。當教師沒有把握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說:"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提得很好,課後大家可以相互交流,也可以找資料來解決等方法。

  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師要善於選擇方法,創造性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無所謂好壞,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範圍,教師上課運用的方法要與教學情境相適合。譬如,對尚未定論的爭議問題,與芒用講授法,不如用小組討論

  五、教師在上課要用普通話,聲音要響亮,言語表達的速度要適合學生的可接受程度,言語要流暢、生動、明白易懂,板書要規範、大方、清楚,如果教師的表達富有感情、動人,那麼效果就更好,在講到一些重要的內容時,教師表達的速度要放慢,有些字、句不妨重複陳述一遍,表達的不同知識點之間最好有停頓,留些時間讓學生思考、交流。在學生髮言時,教師應同樣要求學生表達清晰,讓全班學生聽清楚,表達要避免自顧自地獨白,要注意與學生交流,抓住學生的思惟和情感,使教師的思想和情感與學生溝通。

  六、組織嚴密,是指課的程序次序分明、有條不紊,課的節奏緊湊,不同任務變換時速度自然,課堂秩序好。教師要有一定的組織才幹,取得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做到組織嚴密。

  七、課應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上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揮取決於教師的啟發和引導,教師在課上要邊教邊觀察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反應調節自己的教學。一旦發現學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發揮教學機智,透過調整內容、方法、管理三個方面去激起學生的積極狀態,如果內容太深了,就該儘量的淺顯的方式來揭示的本質;如果程序太慢了,就該立刻加快來完成;如果學生太疲勞了,就該改個方法,如改講授為議論或談話,甚至講個與為課題有關的故事。

  教學是藝術,是無止境的,教師要把課上得如同藝術創造的精品,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識地長期追求和探索。理論聯絡實際,讓自己真正成為一名有效教師。

  《有效教學方法》的讀後感2

  最近,我閱讀了加里D·鮑裡奇著的《有效教學方法》一書。在閱讀過程中,我自覺把書中的理論和實踐指導與日常教學經驗相對照後發現,這是一本非常適合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實用工具書,它給予了我們行動指南,融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理於教學實踐,幫助我們解答了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更促使我們反思然後改進。

  本書用了大量生動鮮活的課堂教學案例,告訴我只有實施有效的教學行為,才能使自己成為有效教師。

  1、課堂的有效管理

  雖然教師從走上講臺的那一刻便自然給學生留下領袖、權威的感覺,但是能否在長期教學過程中贏得學生的喜愛與信任、尊敬與崇拜,則需要教師投入情感與智慧。

  首先是建立課堂的規則。開學的第一堂課,做完簡單的自我介紹後,我會展示一些學生的作品集,引導學生感受兒童畫的“趣”和“美”。隨後我會下發學習通知書,明確美術學習的工具,提出具體的學習目標:遵守紀律、帶齊工具、勤動手腦。

  其次是師生合作。我會帶領學生整理美術學習材料袋。整理過程中幫助學生認識鉛畫紙、手工紙、彩色卡紙、宣紙、複寫紙、刮蠟紙、皮紙等多種繪畫材料,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

  最後是情感交流。我會帶領學生閱讀美術書、參觀美術教室,告訴學生,本學期我們將學習畫畫、泥塑、紙工等美術本領,開展多樣化的美術活動,激發學生美好的學習願景。

  有效的課堂管理,還需要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精心維護和管理,例如真誠的情感交流、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的設計,策略方法的運用等。

  2、明確目標,清晰授課

  要想成為有效教師,一定要研究教材、大綱、課程標準,明確課程設定方針、目的,分析單元主題目標,合理設計課時計劃。因此,我們必須學習,例如閱讀美術學科相關的教學論書籍,研究每一冊教材,合理制定三維目標,設計教學活動。因此,我經常購買一些書籍自學,例如錢初熹著的《美術教學理論與方法》,程明太著的《新編美術教學論》等,曾令格主編的《中小學美術教學活動設計》等,瞭解當前美術教育的發展,學習有效的美術活動設計。

  課時計劃是一個系統過程,決定學生應該學什麼和怎樣學?備課時,首先要系統把握單元目標(具體的教學目的和目標)。其次要分析學情,關注學生的.學習特徵,使課時內容、三維目標等,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最後是根據既定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

  完成上述兩項後,清晰授課便是落實的環節。清晰授課需要教師口齒清楚,表達準確,沒有分散學生注意力的特殊習慣,使要點易於理解,難點得以有效分解,使學生按邏輯順序逐步理解概念、方法等。這一切需要教師不斷修煉,加強自身的業務素養,涉及情感、態度、組織、經驗等方面。

  3、有效的策略,多樣化的教學

  吸引注意、告知學習者目標、激發學生回憶前提學習內容、呈現刺激材料、引發期待行為、提供反饋、評估行為是構成課時計劃的骨幹,而有效的教學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則是骨幹上的血肉。因此要想成為有效教師,必須學習多種教學策略,例如直接教學策略、間接教學策略、提問的策略、認知學習策略等。學習為了實踐,在日常教學實踐中,策略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融合,合理恰當的體現。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體現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例如師生互動、小組合作、各種遊戲、比賽、實驗、研究等。

  4、鞏固學習興趣、體驗成功愉悅

  要使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教師應該營造一種開放的、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體驗到相互信任和信心,計劃和組織教學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教師要主動走近學生,因為當教師向學生靠得越近,溝通就變得越為互動,也就有越多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目光交流、聲音的變化、身體的移動等。

  要使學生成為積極的學習者,教師還應改注重鼓勵和評價。例如對於學生回答的鼓勵和表揚,作業的講解評價等。對於美術學科來說幫助學生整理作品集、展示學生作品等也是鼓勵、表揚的有效方法。美術學科也應該有測試,包括美術知識和實踐操作兩方面,測試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例如小組競答、書面測試、主題繪畫等。

  教師能夠影響學生的認知行為和情感行為,因此關鍵點便落在了“有效”兩字上。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我會努力研究課堂行為和方法、重視課堂中的師生互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