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讀後感範文

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讀後感範文

  20xx年的那個春霧瀰漫,料峭沁寒的日子,我們一大幫語文教師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羅中旁的學宮。瞻仰了孔子像,進入歷史和文學的殿堂,心裡總不覺湧起肅穆、莊嚴、寧祥的尊敬之感。於是回來,在學子的安眠聲中,在寂寂的燈下,重又捧起孔先生的《論語》,才發覺曾經的讀書,只是泛泛的涉獵,不曾走進文字的深處。

  年少時總是一心想著往前飛,總渴盼能夠逃離嘮叨的父母,落後的小山村,不繁榮的小城,到更遠更大的地方去,尋找別處美麗的風景。“父母在,不遠遊”似乎像個笑話,做父母的不應該放開兒女們,讓他們展翅高飛嗎?

  不想十年之後,回到最初,卻又不再是當初。只因志向再大,也離不了家,離不了國,離不了默默老去的父母。不知是從哪日開始,或許是在又一次與父親的執拗當中,恨恨轉身的那刻,瞥見他蒼老的'面容流露的脆弱?或許在與母親千里通話的電話線中無意中感知了母親的小兒女心態?漸漸的,開始去理解,然後稍稍的寬容起來。有什麼,比在父母家人身邊更幸福呢?“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細細問自己,究竟喜愛什麼呢?以自己無爭的個性,何必躋身於喧囂的繁華都市中不知如何把握,還是寧靜以致遠的好,手執教鞭,能夠在一方有家的地方,引領學生們走進知識的海洋,能從中撿起一粒滄海遺珠就是無限幸福了。

  如若再有人問我之志,我也會向孔子那樣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在父母所能注目的地方,假期之時,能回家看看,陪他們聊聊天,度度如水的生活,讀讀老人這本書;與朋友維持著淡淡之交,不過近也不過遠,守候在我們曾共同求學的地方,他們若歸來,則淡淡一笑,更多的是,默默地祝福,他們的海闊天空,絢爛輝煌;而我呢,也求仁得仁,不必怨了。我自由我的一畝方塘,也會培育出我的桃李芬芳。我的學生們,聰明而可愛,或許也執拗而莽撞,但他們確實鮮活而有無窮力量的生命,有著無限的塑造性。我能夠站在這三尺講臺,不妄作,君子坦蕩蕩的做一名教師,給予學生一些正確人生觀的指引,書籍的閱讀指南,不亦說乎?我也正在實現我的人生價值了,不白來人世間這一趟,足矣!

  有些人的人生,或許會在汲汲功名中度過;有些人的人生,或許會在宦海浮沉中度過;也有些人的人生或許會在永不止步的科研追求中度過……不同的人生抉擇,就有不同的人生方向。而我不過選擇回到生養我的小城,回到哺育我成長了六年的母校,由學子向教學者的轉變而已。沉靜下心,我深知自己正選擇了一條安之,信之,懷之的路。半年多了,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停三省吾身,知道自己在不斷成長。

  讀《論語》,需要用一生去讀,需要在不斷的經歷之後,走過了許多路之後,仍應該拿出來,一個人在燈下,靜靜的品,靜靜的讀,然後閉上眼睛,靜靜追憶往昔,能夠無悔,能夠無愧,便讓一切過去。展望未來,相信“德不孤,必有鄰”,在對待家人能夠安撫,能夠不記得失付出,能夠共患難,同在一起,快樂無悲傷;與工作夥伴和朋友,能夠互相信任,支援輔助,合作無間,共同收穫,一起成長;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能夠不斷促進自身學習,廣泛閱讀,刻苦鑽研,與學生教學相長。這便是一條看似平淡而又充實的人生了。

  人生每一階段讀讀《論語》都是不同的感悟與成長。少時讀《論語》,只知苦吟背誦,不知其深意;現時讀《論語》,會默默思考,反覆咀嚼,或許仍然膚淺,但能有自己的體會;老時呢,還讀《論語》,不知又是否能夠淡淡付之一笑呢?有點期待。

  時間永是流逝,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歇,能讀懂《論語》的時代,會是更仁德有禮的時代,會顯得稍微恭儉的時代。那樣,樸素的人生,也是很美的人生。但願在我不斷老去的人生,若能懷慈悲之心,撫卹,體貼,寬厚,漸漸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則我心安之,信之,懷之,並足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