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園》讀後感(通用7篇)

《失樂園》讀後感(通用7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失樂園》讀後感(通用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失樂園》讀後感 篇1

  記得以前語文老師說,閱讀的收穫取決於讀者本人的素質。

  一本《金瓶梅》,作家讀出了寫作的技巧,詩人讀出了作者的詩情,馬未都先生讀出了收藏,流氓讀到的就是淫穢。由於不知道自己屬於哪類,因此,到現在也沒有敢碰過《金瓶梅》。雖然沒有看過《金瓶梅》,最近透過閱讀《失樂園》,我驗證了老師的結論的真理性。

  《失樂園》是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代表作,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一個50多歲有妻子兒女的男人久木,因為工作失意,久木邂逅了一位30多歲的女人廩子,經過幾次交往,兩個人從熟人變成戀人,從戀人變成情人,於是,他們就開始變換時間、地點進行約會。如果以情節論,該書只有一個故事,道德出軌的兩個人一次又一次野合,最後他們相約在激情澎湃時,以非常特別的方式共赴黃泉。

  如果僅僅是一個普通的讀者,我不推薦這本書,因為該書內容極其不健康,故事情節也非常簡單,全書基本的表述方式為對話,感覺膩歪得狠,加上作者又是一個日本鬼子,實在沒有什麼好推薦的。

  但是,如果你喜歡寫作且有志於在寫作上有所突破,那我就要強烈地向你推薦,這絕對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可讀點之一:透過對話展示作者的心理活動及氛圍營造。對話創作是非常難的一種書面表達形式,一個作者要寫出兩個或者多個人的心理活動,這是非常難寫的事。正如演員,要想透過說話的內容、語氣、情感將自己的心理充分表現出來,需要精湛的演技支撐,這也就是現在很多“小鮮肉”演電影必須要旁白的原因,而老演員通常可以透過面部表情和動作將場景演繹得淋漓盡致,對話是小說的精華,寫不好對話,一定寫不好小說。

  可讀點之二:透過性去看人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小說中有了一個潛規則,小說中要是不涉及性的內容,幾乎就不成其為小說。好的作家是透過性去展現故事,差的作家只會拿性當故事,這本書儘管故事是性,但是它給讀者留下的是對人性的思考,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技法。

  可讀點之三:講故事的能力非常強。一本幾十萬字的小說,難的不是講若干個故事,因為編故事是容易的。難的是將一個故事反覆講,且講得新奇不斷,讓讀者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這是作家的功夫,本書最大一個特點是,故事相同,僅僅因為場景變換了,同一個故事多次講解依然精彩,不得不佩服作家對生活觀察的細緻和筆法的細膩。

  可讀點之四:小說的功夫在文學之外。很多文學科班出身的人,寫出來的作品不如非文學出身的人,究其原因是,科班出身的人太在意文字表達和文學上的展現,因此,他們寫出來的作品太程式化,而“匠氣”十足,非文學出身的人不喜歡看辭藻堆砌的文字、程式創造的段落,他們喜歡透過文學作品瞭解社會、感知人性、體會生活,由此要求作品中必須有文學之外的功夫,這本書恰好能為讀者提供很多文學之外的資訊。

  象由心生,不知道你讀《失樂園》後在心裡留下什麼印象,我不知道答案;我到現在也不敢讀《金瓶梅》,因為我也不知道讀這本書後,自己會有什麼收穫,要是時間和環境允許,讀一讀也是無妨的。

  《失樂園》讀後感 篇2

  失樂園是一個地方,一種心境,一種色彩。你可以說失樂園裡的小朋友都很天真且無憂無慮,但當你走進他們的內心,才發現,笑容的背後是什麼。他們中間,有的早熟世故,有的孤獨寂寞,有的遺失了童年,有的是受虐兒渾身都是傷。但是他們一直都在笑,燦爛地笑。

  失樂園的小朋友表達內心的方式都很溫柔,他們總是靜靜地對自己說話,從他們天真的話語中,也許我們能讀到些別的什麼。每個人心中都有陰暗的一個角落。在憂鬱的森林一角,悄悄拾撿著代表幸福的金蘋果。可是,他們的幸福呢?

  眼鏡小乖一直深信,她的前世是一頭白鯨,一頭無法看清楚深海世界的白鯨,所以這輩子她依舊看不見這個世界;叉叉熊從小就是個受虐兒,他渾身是傷,但如果你問他哪裡最痛,他會輕輕摸摸他的心;小雞丁為什麼天天都能那麼快樂呢?原來他的記憶只能維持三分鐘,既無法記得昨日的憂傷又無法擔心明日的煩惱。他的世界只有眼前,他的眼前只有快樂……

  人生處處都有美麗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很喜歡一句話: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用在意目的地,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失樂園裡的孩子們都在努力著追尋遺失的快樂,都在不斷地捕捉自己的夢境。但是,世界的美好總是艱困重重。

  “請問,你找到你的童年了嗎?”

  “沒有。”

  “千萬不要啊,否則所有的痛苦都會再來一遍。”

  “那快樂也會再來一遍啊!”

  “快樂再來一遍,你不會更快樂。但痛苦再來一遍,你會更痛苦。”

  善與惡,美與醜,光明與黑暗,快樂和痛苦。原來有這麼多事我們都分不清楚。只有真正經歷過痛苦的人,才會明白幸福的定義。我們的生命中來來回回的人,他們的心中,究竟是笑著,還是哭著?

  失樂園,那是什麼地方?

  如果我們安靜傾聽,就可以觸到失樂園裡溫柔的光,看到彩虹以微笑的姿勢出現。如果我們抬頭仰望,就可以看到失樂園上的璀璨星空,連月光都是暖暖的。只要你相信,這世界就是繽紛多彩的。只要你去追尋,就能夠獲得快樂,獲得幸福。

  《失樂園》讀後感 篇3

  看完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受到很大的震撼,作者的描寫非常細膩,性愛的描寫不讓人反感,只有一種感覺,完美的性愛就是天堂……

  當然震撼不只這些,在這樣的社會中能找到互相那麼相愛的太少了,即使找到了,也會像凜子所說的那樣,如果他們由愛走進婚姻的圍牆,恐怕再熱烈的愛經過柴米油鹽的洗滌也會失去了往日的感覺,她害怕和久木的愛也是這樣,現在就是他們的愛的最高潮,再往後就是下坡路,所以他們保留在最激情的時刻,一起走向死亡,只有死亡是永恆的……

  看完之後非常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非常向往那樣美好的愛情,但又深刻理解到,如果一味追求完美愛情會傷害到很多人,凜子的家人、聲譽,久木的工作、妻子、女兒等等,看這本書時,正是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迷惘時,自己會不由自主的想一些深沉的哲學思考,“人為什麼要活著”,突然感覺自己越想越可怕,不敢繼續想下去,怕自己鑽牛角尖,

  當時我特別希望我的人生是那樣過的……過著一種流浪式的生活,每個地方待一年,時間不固定,自己呆膩了就換個地方,開始一段新的感情,直到遇到了那個能是我愛的忘我的那個男人,刻骨銘心的愛一場,到時想結婚再結婚,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如果有一天他出軌了,不愛我了,那就放他走,開始新的流浪式生活……

  我不知道這樣的人生是否傷害到別人,不!肯定會傷害到別人,爸媽會很擔心,他呢,對於他也不公平吧,浪費在我身上時間,三年之久,換來的是這樣不靠譜的想法。

  《失樂園》讀後感 篇4

  離元宵節越來越近,夜空中綻放著燦爛的煙花。它燃盡自己只為一剎那的美麗。我驚歎於它的悽美,這曇花一現的悽美。

  我的耳邊想起那首哀傷的曲子,是一支外國的曲子。我竟不知道它的名字?特意上網查了才知道叫佈列瑟農。歌者唱的什麼我聽不懂,但他的無奈和淒涼我是感悟得非常深。

  那淡淡的哀愁像繭絲緊緊纏繞著我,如冷冷的月光滲入到我的骨髓裡去。這支曲子是為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小說《失樂園》配的背景音樂,也很配我那時的心境。

  一切彷彿還像在昨天。同樣的季節,同樣的時光。經過血與火的洗禮,從死神哪裡走了一遭。那段黑暗的日子常常徹夜難眠,偶爾看到《失樂園》。當我一口氣讀完以後,被深深震撼了!這部作品就好像寫到我心裡去了,我被那縷憂傷緊緊包裹著。

  兩個偶然相逢的主人公漸漸喜歡上對方,直至最後墜入愛河不能自拔。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他們選擇了雙雙殉情。故事的高潮是以悲劇結束!唯有悲劇才能讓人痛徹心扉,牢牢記住!

  我看著他們因為相互思念而倍受煎熬,為了見面想盡辦法撒謊。可是短暫的相聚過後又是漫長的期待!每次都偷偷摸摸地,生怕被熟人發現。儘管一再小心翼翼,到最後還是被各自的.另一半發現了。

  作者用唯美的筆觸描寫了兩人由相識到相戀,一直到最後的戛然而至!隨著四季景色的變化,兩人的心境也在微妙的變化著。明媚的春光,爛漫的櫻花;皚皚的白雪,純潔的愛情;綿綿的秋雨,為愛而死!因為太愛對方了,所以才想把自己的全部給對方。才把最好的瞬間留給最親愛的人!讓這一切都成為永恆!

  既然彼此不能長相廝守,那就轟轟烈烈愛一次吧!

  哪怕就只一剎那,也要美麗綻放一次!

  悽美的結局在作者而言那是愛的昇華。兩個人在性愛的高潮時飲鳩自盡,做到了生生死死永不分離!

  我忽然覺得唯有如此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死亡並不可怕,就好像升入天堂的梯子。死亡只是一瞬間的美麗。就像夜空中炸響的煙花,就像是花瓣飄落在水面。

  今晚夜空中又升起那絢麗的煙花,我多想做綻放的煙花呀!

  《失樂園》讀後感 篇5

  看《失樂園》的介紹,以為兩個人搞婚外情的人,為了表明愛的決絕,才雙雙殉情。整本書仔細讀下來,卻發現並非如此。

  兩個人非常相愛,儘管都已經是有家室的人,但愛情不能讓人懷疑。然而他們之所以走上絕命的道路,是因為放不下對愛情的失望。想當初,他們也是心甘情願地和結婚物件盟誓的,並且也有過甜蜜而溫馨的愛情生活。然而隨著日子的增加,愛情中關於激情的成分漸漸消退,有的家庭因為缺少激情,甚至連親情都不復存在,就如凜子的家庭;而有的家庭,雖然沒有激情,親情卻變得濃厚起來,就如久木:雖然彼此冷淡得沒有什麼交流,但是就在臨別時,夫人還是給他準備好了入秋的毛衣,而他,也因為不捨幾十年的“家”,遲遲不肯在離婚協議上簽字。

  而此時此刻深深相愛的兩個人,並非因為家庭的牽絆沒有結合,只是因為意識裡害怕甚至說很明確地知道,就算如此深愛,也不會長久。因為愛情終究是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惰怠的。

  所以說,他們的死,與其說是因為恐懼於世俗的不容(其實世俗的不容多半是起源於過多的嫉妒),不如說是對於愛情沒有信心,所以乾脆不如“在最幸福的時候”彼此擁有,再不分開。

  我從小說中還體會到的一點是,愛情確實是一種不能缺少激情的短暫幸福。不管是少年時的戀愛,婚姻前的戀愛,還是婚外情的戀愛,彼此能夠享有愛情的甜蜜和痛苦,也不過是短短2年的時間。之後的日子,不管是結合,還是分開,所感覺到的只剩下愛情的倦怠。婚姻,只是因為各種契機而造就的結合,並不能說明,結婚的那個,是自己唯一愛的人,或者說最愛的人。好在,結婚後,彼此因為經濟的聯合、生活的照應,多了一份比愛情更能持久、更加實在的親情。

  因此,凜子和久木的殉情,似乎是在告訴我們,最為幸福的愛情,要麼在高潮時透過生離死別定格為永恆(就好像拍了照片一樣),要麼,就只能落得個慢慢倦怠為親情、友情或者無情的結局。

  凜子專門去看過久木的夫人,她的感觸是“她也是那麼好”。這更加堅定了她對愛情不能持久的認同。於是,因為放不下對愛情的失望,她選擇了“定格”。而總是描畫著凜子先生英俊外表的久木,亦是如此。

  於是,當愛情一時之間成為他們的生活重心時,他們選擇了死。

  “廣闊無邊的大海上,太陽漸漸隱入海平面。落日的餘暉像鮮血一般灑在海面上,久久縈繞不曾散去。一陣狂風吹過岸邊的櫻花樹叢,無數的花瓣像雨點一般打在水面上,引起小小的漣漪。最終,夜幕降臨,一切歸於平靜,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也好像什麼都已經發生過了。”讀完渡邊淳一的《失樂園》,我的腦海中立即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在我看來,這場景是對久木和凜子最好的告別。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要問,愛到底是什麼?小說的一開始,凜子便在歡愉之中突然發出了“好可怕……”的呢喃。可怕的是什麼?我想,可怕的是愛。是愛,讓楷書一般端正秀麗的凜子沉醉於魚水之歡;是愛,讓年過半百又職場受挫的久木重燃生活激情;是愛,讓兩個人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死亡……這麼看來,愛是罪惡,愛也是讓人煥發青春的良藥。

  這兩個中年人在愛情中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忘記了自己的責任,也忘記了社會的道德,他們的愛是純潔的,而正因為這份純潔,他們才會不顧一切地想要把愛延續下去。有過感情經歷的他們都清楚地知道,感情不會一成不變,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關係的持久,愛情再也不會像最初時那樣純正而強烈。

  為了永遠留在最迷戀的愛的樂園之中,他們選擇死亡,以這種剛烈的方式使他們的愛情保鮮,永不變質。這種觀點和張愛玲不謀而合,張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一個紅玫瑰,一個白玫瑰。取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取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愛情,大抵如此,總會變,總不能長久。

  我所看到的久木和凜子的愛也是絕望而熾烈的,每一次見面都十分難得,因而每一次相見都以一種近乎絕望的心情緊緊纏繞在一起,恨不能把對方揉進自己的體內。無論是飄著櫻花的房間,還是鎌倉的夕陽下;無論是澀谷的出租屋內,還是中禪寺湖邊的雪地上;無論是凜子父親離世後的夜晚,還是兩個人的時期敗落之後,每一次相逢,必是用全部的身心牢牢抓住對方,這是愛的絕望和熾烈,因為愛,所以害怕失去,所以用力抓緊。

  貫穿小說的還有另一個真實的故事——震驚全日本的阿部定事件。阿部定對老闆石田吉臧的愛情使她瘋狂地想要和他永遠在一起,最終選擇了殺死自己最愛的人,並帶走了自己最寶貝的部分。這兩個人就像鏡子中的凜子和久木,雖然結局不一樣,但愛的性質是一樣的,愛的熾烈也是一樣的。

  在真實事件的烘托之下,凜子和久木的愛似乎也變得真實了,它可能發生在很多人的身上。每個人都渴求愛,每個人都希望遇到與自己在性與靈兩方面達到深刻共鳴的人,但現實的生活中我們似乎很難拋開世俗的道德、責任。當壓抑感達到頂點而真愛又恰巧出現的時候,人們可能就會像水中即將溺死的人抓住旁邊的稻草一樣拼命珍惜。我並不鼓吹真愛無罪論,也不鼓勵出軌,但我們的確缺少凜子和久木那樣的在真愛面前的決絕和熾烈。

  最後的最後,愛情流落到了輕井澤,緊跟著又是一個熾烈的愛情故事:1924年,當時的文壇寵兒有島武郎和《婦人公論》的漂亮女記者波多野秋子在輕井澤的朦朧的雨季雙雙情死。似乎是追隨“先驅”的步伐吧,凜子和久木也在愛情的無所畏懼之中,在性靈歡愉的頂峰,含著滿足的笑容喝下了對方喂下的毒酒,永遠地擁有了對方。

  櫻花雨不停地下,開滿了一地的感傷。夕陽紅得像血球,熾烈、悲壯得結束了一天又一天的旅途。愛情就是如此,感傷又絕望,熾烈又悲壯,牽引每一個塵世的人,走向自己的未知的前路。

  《失樂園》讀後感 篇6

  愛情從來都沒有錯,可是不顧一切地相愛,往往會傷害他人,傷害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只是愛情的代價,有時失去的不只是親人朋友,還有生命。當相愛只能用死亡來成全,悲壯到近乎瘋狂的愛,猶如燦爛的煙花。

  對於大多數人,一生中不止會出現一個人,愛情是有保質期的。年輕時候轟轟烈烈的相愛,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退,這是殘忍的現實。婚姻之於愛情到底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答案不是每個人都確定,因為一切都在變,人的思想也會因為變化而潛移默化地改變著。

  當平淡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平穩跳動的心久違了激情的光臨,早已忘記了怦然心動是如何的美妙,此時,另一個人的出現給了這些逝去的事物一個重生的機會,年輕時的感覺突然而至,而且愈加強烈,這是愛情再一次降臨,讓人興奮不已。人到中年,更加懂得了愛情的真諦,因此這樣的愛情該是如何的讓人難以自拔,讓人忘乎所以。

  終於這張愛情的網將兩人緊緊捆住,他們互相依偎,尋找溫暖。沒有什麼能將他們分開了,時間和空間也不可以。人在愛著的時候總是盲目的,以為在彼此懷裡就能脫離開現實世界,而對方就是全部。人們不會相信自己那時有多大的勇氣與毅力,在愛情的世界裡奔跑呼喊,樂此不疲。人們更不會想到,那種強大的力量會有用光的一天。

  平靜的生活已經完全打破,家庭、婚姻背離了原來的軌道,失去了控制。無論是眼淚還是恐懼,都解決不了問題,因為連時間都束手無策。美滿幸福的結局只停留在童話裡,現實是無情的。漂泊的愛情找不到立足點,只能在空中飄飄蕩蕩,沒有歸宿。歸宿,其實有的,現實世界承受不了這份沉重,於是把它交給死亡。

  死是一件那麼簡單又困難的事情,終於,死亡讓兩個人以愛情的名義緊緊擁抱在了一起。而這份代價過於昂貴,愛情化身,消亡的不僅僅是生命,愛的火焰也漸漸熄滅。

  在臉周圍消融的雪,還有那個恐怖的愛情故事,都是有陰謀的,黑色的如同頭頂忽然飛過的烏鴉。而我們又是如何地後知後覺,過分濃烈的愛情成了杯中之鴆,我們卻歡笑痛飲。

  《失樂園》讀後感 篇7

  讀完此書,心中有不少感慨與疑惑。首先,愛與性在愛情中的關係是什麼?王宇握說過他推崇柏拉圖式戀愛,即沒有性參與的愛情。當時的我無言以對。

  現在的我已經有了一點答案。在書中的婚外情發生之前,久木與妻子,凜子與丈夫已經多年沒有性生活了,這也是導致婚外情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我想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在一段完整的愛情,愛與性是不可或缺的。

  接下來是愛情與婚姻的關係。錢老先生說過:“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圍城裡的人想出去。”在書中,久木與妻子文枝曾經也非常相愛,覺得對方可以託付終生才結的婚,然而三十年後就發生了這種事。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沒有經歷過這些,書中也沒有給出明顯的答案,但我猜,因為兩個字:膩了。就如小屁孩得到了一個新玩具玩了一天,第二天可能就忘到牆角去了。成年人因為社會,事業,責任,家庭等等的束縛,堅持得更久而已。

  那不結婚或者找婚外情就能有不變的愛?書中也給出了答案,久木與凜子雙雙殉情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愛已經到了極致,不僅僅是精神上的極致,也是肉體上的極致,在這之後,他們的愛情就會走下坡路,他們會膩,會衰老,為了把愛定格在最美的時刻,他們選擇了自殺。當然也有社會的原因。那怎麼解釋一些老夫老妻失去另一半後哭到崩潰?嗯,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為習慣的打破或支柱的破碎。

  那似乎沒有不變的愛情?我想是的。就如老夫老妻與年輕人之間的愛總歸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會衰老,精神無法脫離物質單獨存在。每個人也很難避免對當初愛到死去活來的另一半生膩,人類相比野獸雖然有更高的智慧,但人類也不是多麼高尚的物種。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書中自然也給出了答案——自殺。但有勇氣自殺的人並不多,怎麼辦呢?那隻能改變,改變自己,改變另一半,想辦法找到新的激情。若沒有勇氣,沒有精力,沒有意志,沒有條件,總之無法改變呢?那可能只能得過且過了。

  時間不多了,最後我想聊一下凜子這個人物及其相關內容。從正常的時間線來講,一開始的凜子應該是一個高貴美麗,端莊文靜,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女性,隨著與久木的關係的加深?用書中的話來說就是,女人的性是靠男人來開發,啟蒙,凜子在久木的啟蒙下,漸漸脫離了以往那個彷彿性冷淡的自己,掉進了深不可測的性的世界中去,隨後憑藉著女性的生理優勢,從被啟蒙者轉變為性的駕馭者,沉淪慾海,不可自拔,隨後與社會脫節,最後自殺。對於凜子的做法及似乎無邊無際的慾望我不想多做點評,我想問的是當自己或者社會不可避免地出現變化以至與被社會針對時,應該如何選擇,堅持還是妥協?

  無數人面臨?過這個問題。書中凜子選擇了自殺堅持自我。《守望者》羅夏即使將被曼哈頓博士所殺,他依然吼出了:“決不妥協。”楊改蘭在身後的逼迫下選擇了自殺逃避自我……有的人選擇了堅持,有的人選擇了妥協。我思來想去之後發現,其他人的選擇其實沒有意義,因為自己的選擇只能自己做,不論其他人後不後悔,重要的是自己不後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