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讀後感

《壇經》讀後感

  從前看的書,基本與佛教無甚直接聯絡,僅有的瞭解就基本來自課本與老師。所以縱將《壇經》看完,也只是有些模糊的感想罷了,稱不上是讀後感,隨筆更適合。

  作為一個大多數國民均為無神論者的國家,眾多西方國家素來視我邦為沒有信仰的可怖之人,實則不然。佛教於西漢時期傳入我國,到魏晉時期才逐漸顯露其影響。此時,中國的儒學正統地位、宗法制、祖先崇拜等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是以國人重倫理,重現實功利,風行多神崇拜。已故的功臣、虛無的灶神、風伯,甚至蛇、龍等均可為人們所供奉;是以統治者用皇權至上,君權神授等天人觀念教化民眾。佛教縱在外有千般好,要在中土傳播也要先合軍權,再融儒道。

  待到禪宗出現,與之同期的還有華嚴宗、法相宗、淨土宗等,但歷經時間的磨洗,只有禪宗和淨土宗最終長久流傳,香火不衰,這與他們順勢而變的修行方式等不無關係。

  《壇經》是一代宗師惠能的言行錄,也是禪宗的理論基礎。其在整體上倡導自怔自悟,自我解脫,並以讓人自信、自立為倡導目標。

  國人相當看重壽命,而禪宗不否認人人皆可成佛的可能,甚至還不止一次在其教義中表示若一念頓悟,皆可成佛。另外,就如同孟子強調人性本善一樣,《壇經》中不止一次表示人們先天具有成佛的本性並沒有任何差別,尤其開篇明言道:“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簡單來說就是成佛不過是自我本性的顯現。同時,禪宗還擺脫了其他宗教所強調的參禪打坐的繁瑣形式,修身是可於一切行動、言論、思維活動中完成。

  那麼又該如何保持自身這潔淨無瑕,未被世俗間塵埃汙染的心呢?首先,要拋卻利慾之心,對現實世界的.一切虛妄之物都不應僵化追求,過分執著。其次,要不斷內觀自己的本性,不斷體悟或說是最終要明心見性。儘管明心見性是成佛的標誌,卻也不能止步於此,還是要運用其解決人們在現實世界中的實踐問題。

  所以若將信佛看作是不與任何事物發生聯絡便是錯的了,因為禪宗的理論也相當重視實踐的作用。在口頭上說不追求、不計較十分容易,若沒有相應的行動與之契合,也無法成佛。於是,《壇經》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向善之心,遇事要透過自我調節來保持本性不變。那麼,何為自我調節呢?其中一種方法便是懺悔,惠能祖師在宣講佛法時專把懺悔列作一講,重要性可見一斑。

  什麼是懺?什麼是悔?最準確的理解自然是原文: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驕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做到此上,便是將自身所有的“覺”、“正”、“淨”與禪宗所傳達的“戒”、“定”、“慧”相合,立地即可成佛。

  現在,會拜佛求平安的人不少,可信佛的人卻不多,大多是有求於佛,為了將自己心中的渴望與不確定找一個寄託,才勞煩自己的雙腿雙手,給香爐裡新增那麼幾柱香。並不是說只有信徒才能上香,而是覺得,佛經若用平常心讀來,視作一本啟迪智慧的書也無不可。每天面對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會感到浮躁實屬正常,這時看幾頁佛經,將自己暫時從俗世瑣事中脫離出來,回想自己的所做,若過於急功切利,是不是也能及早醒悟,儘快以平常心對待生活呢?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