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乾坤之大,憐草木之青議論文

識乾坤之大,憐草木之青議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識乾坤之大,憐草木之青議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儒學大師馬一浮曾寫道:“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一席話道出了平凡與偉大的真諦,對於乾坤之大,我們自然要賞識,而更值得我們喜愛的,應該是平常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對於他人創造的豐功偉業,我們要抱崇敬和感激的態度。《左傳》將“立德”“立功”“立言”列為三不朽,倘若沒有孔夫子韋編三絕,將四書五經編纂成冊,發揚於世,倘若沒有範氏家族櫛風沐雨,代代相傳地將天一閣留存至今,我們何以自稱為傳統文化的孑遺?曼德拉用和平手段帶來了民族平等,拉賓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消弭了以巴戰火,他們就像普魯斯特筆下的影子,“燃燒自己的肋骨,點燃路邊的燈光”,正是因為這些豐功偉績,我們才得以享受平靜美好的生活。

  然而,立功並非每一個人的最佳選擇或目標。若空有勃勃野心而無毅力和實力,只會陷入阿Q式的自我迷失的怪圈中。不僅如此,立功的代價可能大到難以想象,正如鮑鵬山所言:“生命的`投入往往是功業造就的最後一步,恰如干將莫邪之鑄劍,最後必以血肉之軀賦予寶劍陽剛殺氣。”更重要的是,不朽的功業或許並非生命價值的源泉,亞歷山大死後將空空的雙手露出棺材,告誡人們世間繁華均為過眼雲煙,他們鑄就了偉業,卻未能品味生命的真諦。因此,對於“乾坤之大”,我們應該崇敬,但不可囿於其中。

  我們真正要憐愛的,是平凡的生活,是本真的、純粹的生命,這才是我們最偉大而光榮的傑作。這份本真,是竹林七賢在荒謬的亂世中的放聲高嘯,是梭羅靜坐於瓦爾登湖畔時的沉思,是高更在塔希提島抬頭看到的皎白的月光,是川端康成凌晨四點看海棠花未眠。他們將生命中最純粹的一面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出來,從而也明白了生命價值所在,也惟有在平凡的生活中體察內心,才能感受真正的美好。在當下這個功利主義橫行,物之擠壓使心靈感到窒息的時代,我們更應該堅持自己的生活,堅持本真純粹的生命,守護心中的瓦爾登湖。

  “如果你來找我而我不在,請和我門口的花草坐一會兒”,汪曾祺如是說。這是多麼美妙的情境,多麼美妙的際遇,讓我們“憐草木之青”,去享受平凡的生活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