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兒童成長中防止自卑》優秀教師讀後感

《如何在兒童成長中防止自卑》優秀教師讀後感

  在第五章中阿德勒講到了自卑情結是如何形成的,而第六章就接著為我們講述瞭如何在兒童成長中防止自卑情結,如何在兒童成長中防止自卑情結讀後感。這章中講到了在兒童成長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我就其中幾個談談自己的體會:

  1.孩子是否懶惰?阿德勒認為一個孩子在學校沒有完成任務,那麼他更願意被視為懶惰,而不是無能,或缺乏天賦。一個懶惰的孩子一旦做好某件事情,他就會得到讚揚,並且聽到“他如果不是懶惰,就能做好許多事情”。這個小孩對於這種說法感到完全心滿意足,因為他認為,他不再需要證明自己的天賦和能力。還有那些缺乏勇氣、精神不振、不能集中精力和總是依賴別人、不獨立的孩子也是屬於這種型別。

  在日常教學中,我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有個學生留過級,成績相當差,但我發現她並不是很笨,只要用心聽,也不至於不及格。但是,這個學生學習態度很不端正,上課不願意聽,課後作業不完成,更令人吃驚的是在考試時,她連題目都不看,拿起筆亂寫一通,其實只要認真做,不至於分數那麼低。曾經,我經常驚訝於她的這種表現,為什麼明明會做的題目她都不願去做呢?難道她願意得低分?難道她甘願被嘲笑?現在,我似乎能明白她的想法了。我想她的做法只是想證明她並非沒有能力,而是不願意學,而是懶惰,只要肯學,還是能學好的。看來關鍵是她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她害怕面對失敗,害怕經過努力思考以後考試分數還是不盡人意,所以,她索性選擇最極端的'方式:亂寫一氣,會做的也不做。

  2.孩子對教師是什麼態度?阿德勒認為通常,孩子們會隱藏他們對教師的真實情感。如果一個孩子總是批評他的同學,並試圖貶損他們,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這種貶損他人的傾向就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這種兒童盛氣凌人,吹毛求疵,總以為比別人知道得多。他們實際上用這種方法來掩蓋自己的虛弱。

  對於這種情況,讓我想起了班級裡的一位學困生,他學習積極性相當高,但成績一直不盡人意。有次考試,這個學生依舊考的不好,卻還要取笑一個優等生,取笑人家沒有考到優秀。當時,我就非常惱火,心想,自己考得分數那麼低,卻還要取笑人家,你有什麼資格呢?現在我總算明白了,他這樣做只是證明:連優等生都沒考到優秀,所以我考得分數低是應該的,不是我笨,而是試卷太難,或是其他原因。他想用優等生沒考到優秀來為自己的低分找藉口。表面上他滿不在乎,還盛氣凌人地數落他人考不好,其實他是在極力掩飾自己的虛弱,自己的自卑啊。這樣想想,覺得這孩子還是挺值得同情的。我要做的不應該是批評,而是引導啊!

  作為一個教師我越發覺得懂得心理學,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是多麼重要。只有設身處地的從學生角度去想,去尋求兒童產生不良行為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