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樹之戀讀後感

山楂樹之戀讀後感

  朋友向我推薦了《山楂樹之戀》,但她說你最好先看小說,再看電影。我雖然不解,但決定按她說的去做,因為,我想既然這麼說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用了四天時間,看完了《山楂樹之戀》這部小說,並於昨天晚上從網上下載電影看了一遍。今天上午向朋友彙報感想,她說你文筆好,寫個讀後感吧。我說,其實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如果單就故事情節而言,小說和電影比起來呢,我覺得小說寫得很成功,無論是人物的心理還是事件的發展過程都描得非常細膩,將人物特徵刻畫地淋漓盡致,相比之下,電影就遜色多了,尤其是看了小說之後再看電影,感覺就是平鋪直敘,完全按照事件的發展過程將一個片段一個版段照本宣科地描述出來,完全不象媒體上炒作的那樣“隆重”。而就整個的事件地發展過程來說,其實我覺得這是個非常普通的故事而已,尤其是不看小說只看電影,尤其是如果不是以悲劇結束的話,就更顯得普通了,之所以不普通也許只是緣於張藝謀的名氣和媒體的炒作——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楂樹。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楂樹。也許是初戀,也許不是。如果真的一生都沒有,也許那就是人生的`缺憾。我相信,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盼望這棵山楂樹能結出紅彤彤的山楂,我相信,紅塵中理想王國的山楂不是很多,也許曾經有但也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枯萎或者腐爛。我不知道。但我深知,如果現實生活中你覺得這麼“乾淨”、這麼“純情”的感情很少,而那麼“功利”、那麼“現實”的例子很多,也請你不要奇怪吧,我相信單就感情而言,每份感情都是乾淨的,如果你能理解我這句話的意思的話,你會理解是現實改變了他們,在乾淨的感情裡摻雜了別的味道。如果既有感情又有很好的現實條件的話,誰又能拒絕呢,小說中的“靜秋”其實不就是被“老三”的溫情和優越的家庭俘獲了芳心嗎?“靜秋和老三”的山楂樹是乾淨的,你能說“金凱”和“弗郎西絲卡”廊橋是骯髒的嗎?其實,一直不想再談感情,覺得沒有資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楂樹,每個人都有深埋在內心深處的依偎和愛戀。有的醒著,有的在夢裡,有的在心底深埋。人到中年,只有長嘆一聲“當年錯別意中人,只當一場少年夢”,“世界上沒有未完的故事,只有一顆不死的心”。

  多愁善感在生活中是太奢侈的東西,引用同學經常說的話就是“不產生生產力”,生活就是現實的,生活還會繼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