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500字讀後感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500字讀後感

  今天我看了《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這本書,我思緒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在這本書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仁義衚衕、六尺巷》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講了明朝一個叫董篤行的人在京都做官,老人家因蓋房砌牆和鄰居發生爭執,董篤行母親紿他寫信,想讓他用官勢為家裡爭氣,結果董篤行回了首詩讓母親讓別人兩尺。母親就按兒子說的去做,,這一做法感動了鄰居,鄰居也讓出了兩尺,就有了一條小衚衕。

  看完這篇文章,我深受感動。對於生活中的.小是小非我們應該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互相讓一讓,事情就解決了。如何處理這些小是小非,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讓一讓,說明他是個有道德的人,互不相讓,甚至大動干戈,說明他道德境界不高。“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我們應講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風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一代地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是小非的事,我們應該互相謙讓,這樣就能真正解決問題,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有一次,我去表弟家玩,正好表弟家來了一位客人,那位客人走時留下一塊有巴掌那麼大的棒棒糖,我和表弟都想獨佔那塊棒棒糖,相互爭搶著。我說我是哥哥,弟弟應該讓哥哥;他說他是弟弟,哥哥應該讓弟弟。最後媽媽來了,她看見我們爭得不可開交,就教育我們說人與人應該互相謙讓。我聽了如醍醐灌頂,就把棒棒糖讓給了表弟。此時表弟也不好意思獨佔,我們就讓媽媽把糖分成兩半,每人吃一半。我若有所思地吃著糖,彷彿悟出了些道理。

  在生活中,如何處理小是小非,反映著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情懷。許多事就是這樣: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六尺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