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3篇

有關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3篇

  導語:在看完《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更是對其中的各項情節都有著非常深刻的感受與體驗。下面小編整理了有關三國演義的讀後感範文3篇,歡迎參考借鑑!

  篇1:《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也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故事起於劉,關,張桃園結義,終於王睿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對當時動亂社會有所反映,暴露了董卻等反動統治者的某些罪惡,提供了關於封建社會中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可資借鑑的思想材料。但書中透過尊劉備抑曹操等描寫,表現出封建的正統觀念,並對黃巾農民起義有所詆譭。

  暴徒們都想爭奪皇位,你殺我我殺你,有些奸臣也都不放過這次機會奪取皇位,有些暴君只顧面前的利益,貪心怕死,還為了爭奪城池而打仗,互相殘殺,不知有多少平民百姓死於他們手下。三國時期也有許多猛將出擊,有的是英雄有的是狗熊。因為有的將領為了金銀珠寶,而打仗,有的為了行俠仗義而來,所以這個時代是有分黑白之分。

  我讀了這本名著,知道了我們不能只要眼前的利益就眼紅了,要想想後果是怎樣,還有不要為了爭奪權利,而讓無辜的人受罪,這樣最後害了自己別人。

  篇2:《三國演義》讀後感

  寒假裡我讀了一本名叫《三國演義》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在這本書裡面我最喜歡那個大智大賢的諸葛亮,他神機妙算深謀遠慮,這一點在書裡的一篇叫做草船借箭的文章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草船借箭這個故事中,心胸狹窄的周瑜看到多謀的諸葛亮出出高自己一招,便心懷妒意,甚至想置諸葛亮於死地。他以軍中缺箭為名生出一計,讓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由此看來周瑜不僅妒忌心強,而且十分狡猾陰險。然而,諸葛亮卻胸有成竹地答應了下來,趁著大霧漫天,用草船在曹營借了十萬支箭,提前七天順利地完成任務,使得周瑜的陰謀又一次破產,從而進一步揭露了周瑜嫉賢妒能心胸狹窄的本性。

  看完了這個故事後,我想人千萬不能有妒忌的心理,尤其是我們這些學生,看到比自己好的`不要只顧妒忌,而應該多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這樣來提高自己的成績,那才是正確的。

  篇3:《三國演義》讀後感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意味深長。《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刻畫了200多個人物形象,把許多人物寫得淋漓盡致,比如說:劉備、關羽、曹操、諸葛亮等。這本書主要寫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鬥爭,這本書從東漢末年一直寫到晉朝那個時代。書中有幾個人物讓我對他們產生了很深的感受。

  首先是劉備,從一開始的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就讓我對劉備產生了很深的感受,他非常重情義,也很有愛心,也非常的顧全大局,就拿三顧茅廬這個故事來說,劉備為了統一亂世,三次才請到了諸葛亮,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他。但劉備也有一個缺點,就是受到打擊不能控制自己,關羽、張飛被殺害後,他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聽諸葛亮的話,一定要攻打吳國,導致失去了一員戰將,如果他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話,就一定能聯吳抗曹。

  然後是關羽,他一生獲得了許多的戰功,比如說: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等等,他為了與劉備會合,便不遠千里來找劉備,斬顏良,誅文丑,結果魯莽的張飛以為他背叛了劉備,準備要殺他,然後又看見他跟敵方打仗,這才明白。於是關羽和張飛準備一起去找劉備,最後終於與劉備會合,想象著那令人激動的場面,真為他們而高興!在書中描寫關羽的一句話是: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手拿青龍偃月刀,還有赤兔馬。這樣搭配,簡直是無人能敵!

  最後是曹操,曹操是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在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說:當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劉備嚇的把筷子掉在了地上,又裝作害怕打雷,這才矇混過關。他在統一魏國時,可以說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的策略,無不可以統一天下。但曹操生性多疑,在赤壁大戰中,只是因為周瑜的一個小計策,而失去了蔡瑁、張允那麼好的將軍,也導致了他們沒有好的水軍將領,也沒能識破龐統為他提供的連環計,結果大敗而歸,全軍覆沒。最後讓司馬家一統了亂世。

  透過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劉備教我們什麼事情都要冷靜對待;關羽教我們忠誠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曹操教我們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多疑。我們只要取長補短,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