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兒巷》讀後感

《孩兒巷》讀後感

  這是一篇情意綿綿的文章,作者透過講述孩童時在孩兒巷附近發生的幾件趣事,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依戀,那曾經在記憶的常青樹上最清亮的一滴露珠如今已蒸發在時代的天空中。舊房改造不僅拆去了古老的足跡,更拆去了幼小童年的回憶,美好的回憶在那騰騰的灰煙中消失,又在高樓大廈的玻璃窗上輝印著一條美麗的彩虹。

  作者永遠不會忘記那條又窄又長的孩巷,一串串細雨,朦朦朧朧地飄遊在青磚黑瓦上空,那陣陣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清香至今還瀰漫在無錫人的骨子中。老江南呀,那長滿青苔的老白牆,那雕花琢玉的老檀木門,那冰涼潔白的大理石桌,那佈滿裂痕,嫩草已在其中萌芽的老門檻永遠在紙筆間現身,永遠散發著清清的泥土味。

  一篇《孩兒巷》緊緊縈繫著多少故鄉的思緒,那黴綠的牆斑是他深情的淚,那清晨的霧靄是他無耐的嘆息,水靈靈的無錫城,古香古色的無錫城,是作者一生也回想不完的夢,是作者一生也品不完的`香茶。

  在這綿綿深情中,不禁令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昆明,想到了在東寺街、西寺巷發生的童年趣事。

  記得我剛記事的時候,二月天,草長鶯飛,是我夢想起飛的時節。那時的我穿著外婆給我做的碎花小褂,手裡握著用雞窩線繞竹箍輪做成的風箏柄,帶著美麗樸實的風箏在巷子中奔跑,我能清晰地憶起街兩旁的房舍大部分是兩層樓的陳年老房,灰黑的瓦片下是土紅色的牆面,牆根長滿了碧綠的苔蘚。一戶人家推開刷紅漆的木框四格窗,從窗內流淌出經典的老歌。

  放眼望去,細長的東寺街兩旁有許許多多的商販在吆喝,那是一位戴著灰色氈帽,留著小鬍子,穿著老掉牙的灰長衫的陝西人,他用麵粉染上色素,捏成各式各樣的形狀,玲瓏的喜鵲,乖巧的兔兒,憨厚的熊貓……勾起我無限的想象。每當我走到攤子前,總會一挑再挑,終於花上一元錢買上一個小面兔。街東頭有一位彝族老奶奶,她會用綵線編出各種掛件,再繫上一顆小鈴鐺,那清脆悠揚的聲音在巷子的天空上久久迴盪。

  巷子的兩頭各有一座古老的石塔,這兩座石塔已伴隨著老昆明走過千年的歲月。

  我與其他小夥伴一起剪斷了風箏線,目送著“願望天使”飛上藍天。令我最難以忘懷的就是長大有錢後要一天買一個彩面雕像,開個小展覽會,把自己所有的小夥伴邀去參觀。那時雖然已有許多玩具,可我偏愛那透著純樸可愛氣息的“小玩具”,那種神秘感是無法用語言詮釋的。

  又是一個二月天,帶著緊張、興奮的心情,我再次來到東寺街、西寺巷,陽光格外燦爛,巷子依舊那樣熱鬧,眼前是一團團似水墨畫般淡雅的奇葩,經過改造後的街道和房子都讓我全身的每一個毛孔感到無比親切,東西寺塔正如兩位千歲老人的牙,從口齒間流傳著一個個新奇淳樸的故事。站在寬敞的金碧廣場,我把一隻燕子風箏高高放於碧空,我祝願這飽含了老昆明人深情的巷子及放飛夢想的廣場能伴我們走進一個新昆明時代。

  為什麼感情總在古老的巷子裡流淌,也許正是因為巷子上那片狹窄的天空給了我們一個個美的源泉,那一件件古文物,似青蓮般在我們心頭綻放著一個個甜美的笑容,只留下一顆清純的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