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讀後感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讀後感

  《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下面給大家分享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的讀後感,歡迎借鑑!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讀後感1

  我們剛剛能聽得懂大人們說話時,父母一直在給我們灌輸著“父母呼,應勿緩”的道理。我們剛剛學會識字時,老師就交於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這不論是做人道理,還是朗朗上口的背誦文章都來自於一本傳承中華文明的瑰寶——《三字經》。

  可能《三字經》早已是家喻戶曉了,可這瑰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陌生,這使當今的我們開始逐漸忘記其中文明精髓,並不瞭解其中的為人之本。就在讓我認為《三字經》將來會變成只知名字,不知內容時,出現了一個可謂是拯救了這即將消逝精華。他就是——錢文忠。

  說起錢文忠,大家可能有所聽聞,他是清華的教授,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才華橫溢,讀完《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後》他的分析,他的文學功底讓我無比敬佩。

  從《百家講壇》,到《三字經》的再次閱覽,最後讓《三字經》中的道德、文明、文化精髓等步入生活。錢文忠的見解很細緻,開頭是倫理道德,再是經典文獻,然後是中華歷史。若不說,誰能知在這僅僅一千字中,競蘊含了這麼多內容。一字一句的由來,其中的道理,都分析透徹。翻開書字裡行間富有現代感,卻不失其中古人思想。

  看完整本書有種被受過了諄諄教誨的'小孩,在反省自己,反思自己是否把這一切都列為做人之本,為人之道。《三字經》一共1122字,字字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精華。

  翻開書開篇就告知如今我們為何再讀《三字經》,因其中內容廣泛包括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社會道德等,在如今依舊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與社會功用。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句或許是因為從小就只記得這一句的原因吧,但是我知道它10年,都曾未知道其中的深層意,只有我讀完這本書閉上眼睛回味其中的韻味時,我才明白,才能被受教一生。錢文忠說“人之初,性本善”的表面意思是人:出生時天性本來就是善的。看完後我在思考,為何是善而不是惡呢?然而這本書確一一告訴了我答案。從學派、中西文化、名人名事,全部分析透徹讓我全面瞭解跟這句話有關的知識及道理等。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並不是那些所謂的我明白了什麼什麼做人道理,不是空空而談的我要好好讀書。我覺得我的感受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精髓,就應該以更現代感的方式傳承,例如《錢文忠解讀三字經》一樣,運用不同的理解性來把經典分析,使現在的人們更好的接受這份精華,更好的運用其中又用的東西。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讀後感2

  錢教授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解讀《三字經》,借鑑古人、融匯歷史、貫通現代,將積澱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事例演繹成當今社會生活道德規範的寶典。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內容廣泛,包括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經典啟蒙讀物和小百科。即使在今天,也仍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功用。錢教授認為,《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讀完之後我感覺《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的學習物件是父母和教師,而教育物件才是兒童學生,《錢文忠解讀〈三字經〉》是一部供父母和教師教育孩子用的讀本而非兒童讀物。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講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規律。第二部分講教的內容。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像一根線,他的解讀把文化、哲學、宗教、社會、經濟、文學等等一顆顆珠子串起來。第三部分是學的部分,以眾多學習的例子,強調努力學習的重要意義。

  讀完之後,做為一名教師,“教不嚴,師之惰”一直迴響在我耳邊。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教師地位之高,從天、地、君、親、師的排序就可以看出:上有天,下有地,中有皇帝,有父母、有祖父母,接著天地君親,第五就是老師。儒家思想講究師道尊嚴,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在中國的傳統當中,老師必須嚴格教育。教書先生甚至可以責罰不認真讀書的皇子。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讀後感3

  讀了這本書,才能真正理解《三字經》傳達給我們的那種文化資訊,才能理解《三字經》對於今天,特別是當前我們開展國學經典教學不可替代的意義。

  在我們學校經典文化讀書活動更是搞得有聲有色。學校非常注重對學生國學經典文化思想的教育,一直堅持國學經典《弟子規》、《三字經》、《論語》、《老子》和古詩詞等的誦讀活動,課間喇叭裡播放著《弟子規》、《三字經》,《新學堂歌》……每當中午、晚上放學的時間朗朗的背誦聲音就會響遍我們的校園。文化氛圍濃厚了,品位提升了,在校園內東南角創設一條文化長廊,該長廊由三、四十米多長的竹簡組成,上面彙集了“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每個教室門前的柱子上也有這樣的竹簡,樓梯間掛有古詩詞、成語故事,學生隨時隨地可以感受到經典文化的魅力。經典的力量是巨大的,但其潤物是無聲的。經典,讓學生愛讀書了,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文學修養,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