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材料成為遊戲發展的驅動力》讀後感範文

《讓材料成為遊戲發展的驅動力》讀後感範文

  《幼兒教育》4月的雜誌又已經到了,我也習慣了隨時看看《幼兒期刊》中的文章。裡面的文章更新不但快,而且有很多實用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效仿的。這次的文章中,讓我特別想寫的是《讓材料成為遊戲發展的驅動力》這篇文章。

  幼兒在幼兒園的時間中,主要是以遊戲的形式貫穿一天的生活和學習。而遊戲材料的科學投放、遊戲空間的合理設定有助於幼兒有犧牲我開展,是推動幼兒遊戲深入進行的驅動力。所以孩子的活動材料的可操作性很重要。本篇文章中,陳建華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四種投放材料的方法特點:一、投放豐富的材料引發幼兒的遊戲行為;二、提提供可操作的材料,為遊戲加入更多挑戰;三、分段投放材料,滿足幼兒遊戲的需要;四、設定自選材料去,實現多元化教育價值。其中我對第三點和第四點最感興趣。

  分階段投入材料,滿足幼兒遊戲的需要說:順著遊戲深入進行,有的幼兒部在滿足於現有的材料,這時就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的狀況作出調整,以推進幼兒遊戲水平的提高。

  我所感:一般幼兒園中,會以區域活動為投放材料的重點。每週都會有兩次的區域活動,雖然每個班級總是會佈置各種各樣的'區域,確實也會很再最初的時候投放很多的材料,可是在活動過程中,有時我們老師會為了方便,對區域更新的很慢。就像我們班,有時孩子在進行區域互動的時候,對娃娃家、小超市會玩的沒有興趣,這時,我們老師才會進行對區域進行調整、投放新的材料。比如說在孩子每次進行活動的時候,他們會提出還需要什麼材料,這時教師就可以和孩子們商量,用什麼材料來補充或是和孩子們一起蒐集這些材料。還可以進行階段性總結,如不定時的和孩子們集中到一起來,說說你們覺得哪個區域中,還可以增加投入寫什麼材料會讓幼兒更感興趣?教師和孩子們一起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再重新為區域投入新的材料,這樣孩子們就會對區域活動一直保持著新鮮感。

  設定自選材料去,實現多元化教育價值。其中我對第三點和第四點最感興趣中提到:隨著遊戲情節的逐步發展,幼兒常常會產生新的想法,併力圖尋找合適的材料來支援自己的設想。如果教師能提供一個材料箱或是材料區提供幼兒隨時取用材料,就可以很好地給予支援。

  我所感:我一直認為“孩子是天生的創造家”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比如給孩子們玩雪花積木,在不同年齡階段,孩子們會不斷的在自己的探索實踐過程中,把雪花積木拼搭成各種各樣的事物。從而可以看出,孩子是很喜歡去創造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我覺得,在教室的有限的空間中,教師應該為孩子創設一個能放一些各種各樣不同的材料,讓孩子們能在那裡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我覺得能給孩子創造一個大膽想象,大膽模仿的空間,是作為一名教師的職責之一。要想讓自己能在這塊淨土上得到更多的快樂,必須要讓這些嫩芽們得到快樂。這樣我們的快樂才會變的更美好。

最近訪問